车身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17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身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支脚部设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上、将副车架设于支脚部上、将前悬架装置设于副车架上的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前部结构,下述结构已被公知,即,使前侧车架在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在该前侧车架的后方上侧设置前支柱,使上部构件从该前支柱的下端部朝着前方在前侧车架的外侧延伸,将该上部构件形成为直线状,并朝向车身后方以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2173号公报根据专利文献1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将上部构件形成为直线状,并朝向车身后方以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能够从车身前方将作用于上部构件的前端部的载荷很好地传递给前支柱,能够有效地分散载荷。
该车身前部结构通常是在前侧车架的下部设置支脚部,在该支脚部设置副车架,在该副车架上装载发动机、变速器等。
但是,在车身前部结构的副车架上安装有左、右前悬架装置,通过各前悬架装置支承左、右前轮。
根据该车身前部结构,例如在车辆的转弯过程中,车身宽度方向的载荷(下称“横向载荷”)作用于左、右前轮。
于是,左、右前轮的横向载荷通过各前悬架装置及副车架被传递到支脚部的下端部。
因此,为了使左、右支脚部不会因横向载荷而倾倒,需要提高左、右支脚部的刚性,这种情况对谋求车身重量的轻量化造成妨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刚性,进而能够谋求轻量化的车身前部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前侧车架;分别设置在各前侧车架的后方上侧的左、右前支柱;从各前支柱的下端部朝着前方并在各前侧车架的外侧延伸的左、右上部构件;将各上部构件的前端部和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分别连结的左、右水平连结部;在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下方被分别设置的左、右支脚部;设置在各支脚部的下端部的副车架;设置在上述副车架上、并且支承左、右前轮的左、右前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倾斜连结部,该倾斜连结部为了将上述支脚部的下端部连结于上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而以向上倾斜的方式从上述支脚部的下端部一直延伸到上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可通过上述倾斜连结部、上述水平连结部以及上述支脚部形成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上述倾斜连结部是在车身前后方向隔着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倾斜连结杆。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将车身装备品收容于在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上述车架部是由分别包含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的前后的两个面及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构成的框结构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上述车架部的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覆盖上述支脚部,由此上述支脚部的截面成为封闭截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左、右支脚部的下端部相邻地架设的下车架。
发明效果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通过倾斜连结部,将支脚部的下端部连结于上部构件的前端部,通过倾斜连结部、水平连结部以及支脚部构成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
通过将支脚部作为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的构成部件,能够确保支脚部的刚性。
即,在车身宽度方向的横向载荷作用于支脚部的下端部时,所作用的横向载荷经由倾斜连结部向上部构件的前端部传递。
上部构件的前端部通过水平连结部连结在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由此,能够通过上部构件的前端部很好地承受传递来的横向载荷。
这样,通过适当地分散作用于支脚部的下端部的横向载荷,具有能够良好地确保支脚部对抗横向载荷的刚性的优点。
另外,通过使作用于支脚部的下端部的横向载荷分散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也可以不必例如通过增大支脚部的板厚尺寸来将支脚部本身的刚性提高到必要以上。
由此,具有能够抑制支脚部的重量,能够谋求车辆的轻量化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中,将倾斜连结部设置成在车身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倾斜连结杆。
在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中,将车身装备品收容于在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
由此,可以在一对倾斜连结杆之间形成收容空间,能够在该收容空间收容前车窗用的清洗剂罐等的车身装备品(车辆零件)。
因此,具有能够容易地确保收容清洗剂罐等的车辆装备品的空间的优点。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4中,车架部是由分别包含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的前后的两个面及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构成的框结构体。
由此,可以兼顾轻量化与刚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5中,车架部的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覆盖上述支脚部,由此上述支脚部的截面成为封闭截面。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6中,具有与左、右支脚部的下端部相邻地架设的下车架。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刚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左车架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左车架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图3的5-5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右车架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从后方见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右车架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横向载荷从前悬架装置作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将中间冷却器设置在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左车架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进气管道设置在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第三实施方式)的左车架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10 车身前部结构12 副车架12a 左前端部(前端部)12b 右前端部(前端部)13 左前轮14 右前轮15 左前悬架装置16 右前悬架装置18 左车架部(车架部)19 右车架部(车架部)21 左前侧车架21a 左前侧车架的前端部
22 右前侧车架22a 右前侧车架的前端部24 左前支柱25 左上部构件25a 左上部构件的前端部31 右前支柱32 右上部构件32a 右上部构件的前端部26 左水平连结部34 右水平连结部27 左前支脚部(左支脚部)27a 左前支脚部的下端部35 右前支脚部(右支脚部)35a 右前支脚部的下端部51 左倾斜连结部(倾斜连结部)53 右倾斜连结部(倾斜连结部)92 前倾斜连结杆(倾斜连结部)96 后倾斜连结杆(倾斜连结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前”、“后”、“左”、“右”是按照作业人员看的方向,将前侧作为Fr,后侧作为Rr、左侧作为L、右侧作为R来表示。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主视图。
车身前部结构10具有构成主要车架的主车架11、设置在主车架11下部的副车架12、支承左、右前轮13、14的左、右前悬架装置15、16。
主车架11的结构如下左、右前侧车架21、22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左前侧车架21的后方上侧设有左前支柱24,左上部构件25从左前支柱24的下端部24a朝向前方并在左前侧车架21的外侧延伸,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通过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左水平连结部26与左前侧车架21的前端部21a连结,在该前端部21a上朝向下方地设有左前支脚部(左支脚部)27,在右前侧车架22的后方上侧设有右前支柱31,右上部构件32从右前支柱31的下端部31a向前方并在右前侧车架22的外侧延伸,右上部构件32的前端部32a通过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右水平连结部34与右前侧车架22的前端部22a连结,在该前端部22a上朝向下方地设有右前支脚部(右支脚部)35。
另外,主车架11,在左前侧车架21和左上部构件25之间,设有覆盖左前轮13的左车轮室37,在右前侧车架22和右上部构件32之间,设有覆盖右前轮14(参照图2)的右车轮室38,在左、右前侧车架21、22的前端部21a、22a之间设有前横隔板41。
前横隔板41,在左、右前侧车架21、22的前端部21a、22a上分别设有左、右撑条43、44,在左、右撑条43、44的上端部跨越架设有上车架45,在左、右撑条43、44的下端部跨越架设有下车架46。
下车架46其左端部46a被安装于左撑条43的下端部43a上,其右端部46b被安装于右撑条44的下端部44a上。
而且,在主车架11中,设有将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连结于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上的左倾斜连结部(倾斜连结部)51,通过左倾斜连结部51、左水平连结部26以及左前支脚部27,构成在车身前后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大致三角形的左车架部(车架部)18,设有将右前支脚部35的下端部35a连结于右上部构件32的前端部32a的右倾斜连结部(倾斜连结部)53,通过右倾斜连结部53、右水平连结部34以及右前支脚部35构成在车身前后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大致三角形的右车架部(车架部)19。
在副车架12中,左、右副侧车架55、56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左、右副侧车架55、56的前端部跨越架设有前副横梁57,在左、右副侧车架55、56的后端部跨越架设有后副横梁58,据此,副车架被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框体。
该副车架12将左前端部(前端部)12a安装在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上,并且,将右前端部(前端部)12b安装在右前支脚部35的下端部35a上,将左中央部12c设置在左中央支脚部61的下端部上,并且,将右中央部12d设置在右中央支脚部62的下端部上,将左后端部12e设置在左后支脚部63的下端部上,并将右后端部12f设置在右后支脚部64的下端部上。
左中央支脚部61朝向下方设于左前侧车架21的中央部。右中央支脚部62朝向下方设于右前侧车架22的中央部。
另外,左后支脚部63朝向下方设于左前侧车架21的后端部。右后支脚部64朝向下方设于右前侧车架22的后端部。
另外,副车架12将支承左前轮13的左前悬架装置15设于左副侧车架55上,将支承右前轮14的右前悬架装置16设于右副侧车架56上。
左前悬架装置15的上端部15a设在左车轮室37的顶部37a上。
右前悬架装置16的上端部16a设在右车轮室38的顶部38a上。
接着,根据图3至图5,说明左车架部18。
图3是表示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左车架部的立体图。
左车架部18是通过左前支脚部27、左水平连结部26以及左倾斜连结部51可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框体的车架。
具体地说,通过左前支脚部27以及左前侧车架21的前端部21a形成左垂直部66。通过该左垂直部66、左水平连结部26以及左倾斜连结部51,将左车架部18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框体。
通过将左前支脚部27作为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18的构成部件,能够确保左前支脚部27的刚性。
该左车架部18是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W的车架。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左车架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图3的5-5线剖切的剖视图。
左垂直部66是由左前侧车架21的前端部21a及设置在前端部21a上的左前支脚部27形成的部件。
左前支脚部27的结构为内侧壁72从左前侧车架21的内壁71向下方延伸,前后的壁74、75从左前侧车架21的下壁73隔开规定间隔(大致W尺寸)分别向下方延伸,将底部76设置在内侧壁72、前后的壁74、75的各个的下端部,使外侧壁81与左前侧车架21的外壁78、前后的壁74、75以及底部76接合。
底部76是由下壁82和加强部件83形成的部件,在下壁82和加强部件83之间焊接着螺母84。
螺母84是用于安装图1所示的副车架12的左前端部12a的连接部件。
内侧壁72是将后壁75、底部76的下壁82形成为一体的部件。该内侧壁72中的前部72a接合在左撑条43上。
外侧壁81是大致矩形状的部件,大致三角形的前框体86从前边81a向车身外侧折曲,大致三角形的后框体87从后边81b向车身外侧折曲。
通过外侧壁81、前后的框体86、87形成连结车架80。
前框体86的结构为使前纵部件89沿前边81a延伸,使前梁部件91从前纵部件89的上端部89a向车身外侧水平地延伸,使前倾斜连结杆(倾斜连结部)92从前纵部件89的下端部(即,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朝向前梁部件91的外端部91a以向上倾斜的方式延伸。
后框体87的结构为使后纵部件94沿后边81b延伸,使后梁部件95从后纵部件94的上端部94a向车身外侧水平地延伸,使后倾斜连结杆(倾斜连结部)96从后纵部件94的下端部(即,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朝向后梁部件95的外端部95a以向上倾斜的方式延伸。
在这里,对将连结车架80的外侧壁81接合在左前侧车架21的外壁78、前后的壁74、75以及底部76上的例子进行具体说明。
即,将外侧壁81的大致上半部分81d接合在左前侧车架21的外壁78上,使外侧壁81的大致下半部分81e向下方延伸。
另外,在外侧壁81的大致下半部分81e中,将前边81a接合在前壁74的外折曲片74a上。而且,将后框体87的后纵部件94接合在后壁75的外缘部75a上。
在此基础上,将外侧壁81的下折曲片81c接合在下壁82的折曲片82a上。
由此,将连结车架80的外侧壁81接合到左前侧车架21的外壁78、前后的壁74、75以及底部76上。
左水平连结部26的结构为将连结部件98跨越架设在左前侧车架21的外壁78及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上并水平地配置,将前框体86的前水平梁部件91接合在连结部件98的前折曲片98a上,将后框体87的折曲片95b接合在连结部件98的后片98b上。
折曲片95b是从后水平梁部件95的上边向车身后方折曲的片状部件。
折曲片95c从后水平梁部件95的后端部95a开始折曲,折曲片95c接合在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上。
连结部件98是使外侧端部的第一、第二折曲片98c、98d(第二折曲片98d参照图9)接合在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上。
左倾斜连结部51由连结车架80的前倾斜连结杆92以及后倾斜连结杆96形成。
前倾斜连结杆92以及后倾斜连结杆96隔着规定的宽度(规定间隔)W被配置。
即,左倾斜连结部51是从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以向上倾斜的方式一直延伸到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的加强部件。
如上述说明,左车架部18是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W的车架。左倾斜连结部51是在车身前后方向(车长方向)隔着规定间隔W设置的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
因此,能够在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之间形成收容空间101,能够将车身装备品(车辆零件)收容在该收容空间101中。
另外,对将车身装备品设在左车架部18的收容空间101的例子,会在第二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
接着,根据图6至图7,说明右车架部19。
图6是表示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右车架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从后方见到的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右车架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右车架部19是可通过右前支脚部35、右水平连结部34以及右倾斜连结部53形成的大致三角形的框体的车架。
具体地说,通过右前支脚部35以及右前侧车架22的前端部22a形成右垂直部104。右车架部19通过该右垂直部104、右水平连结部34以及右倾斜连结部53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框体。
通过将右前支脚部35作为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19的构成部件,能够确保右前支脚部35的刚性。
该右车架部19是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W的车架。
另外,左、右车架部18、19(左车架部18参照图3)是左、右对称的部件。
因此,对右前支脚部35、右水平连结部34以及右倾斜连结部53的各构成部件标注与左前支脚部27、左水平连结部26以及左倾斜连结部51的各构成部件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右车架部19是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W的车架,将右倾斜连结部53形成为在车身前后方向(车长方向)隔开规定间隔W设置的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
因此,可以在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之间形成收容空间101,可以将前车窗用的清洗剂罐106收容在该收容空间101中。
即,清洗剂罐106具有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框体状的水平罐部107,和从水平罐部107的右侧壁107a侧向车身后侧斜上方延伸的倾斜罐部108。
水平罐部107从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之间被收容到收容空间101内,水平罐部107的左侧壁107b接近右前侧车架22,水平罐部107的右侧壁107a位于右上部构件32的外侧。
通过在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之间形成收容空间101,将水平罐部107收容在收容空间101中,可以容易地确保配置水平罐部107的空间。
倾斜罐部108沿右上部构件32的外壁78向后方延伸。由于右上部构件32的外壁78呈凹状地凹陷,所以通过将倾斜罐部108收入到该凹陷部分中,可以容易地确保配置倾斜罐部108的空间。
由此,能够更容易地确保收容前车窗用的清洗剂罐106的收容空间101。
在此基础上,清洗剂罐106可以通过连接部件(螺栓等)安装在右车架部19上。
这样,由于可以将右车架部19兼用作清洗剂罐106的安装托架,所以能够抑制零件数量。
接着,根据图8,说明横向载荷作用于左、右前支脚部27、35上的例子。
图8(a)、(b)是说明横向载荷从前悬架装置作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例子的图。
在(a)中,在车辆的转弯过程中,由于车身宽度方向的横向载荷作用于右前轮14,右前轮14的横向载荷经由右前悬架装置16以及副车架12如箭头F1所示向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传递。
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的横向载荷F1经过左倾斜连结部51,如箭头F2所示向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传递。
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通过左水平连结部26连结在左前侧车架21的前端部21a上。
因此,通过前端部25a,能够很好地承受传递到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的横向载荷F2。
这样,通过适当地分散作用于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的横向载荷F1,能够很好确保左前支脚部27相抗横向载荷F1的刚性。
另外,将左前支脚部27的下端部27a的横向载荷F1分散到左上部构件25的前端部25a,由此,也可以不必例如通过增大左前支脚部27的板厚尺寸来将左前支脚部27本身的刚性提高到必要以上。
由此,能够抑制左前支脚部27的重量,可以谋求车辆的轻量化。
在(b)中,在车辆的转弯过程中,由于车身宽度方向的横向载荷作用于左前轮13,左前轮13的横向载荷经由左前悬架装置15以及副车架12如箭头F3所示向右前支脚部35的下端部35a传递。
右前支脚部35的下端部35a的横向载荷F3经过右倾斜连结部53如箭头F4所示向右上部构件32的前端部32a传递。
右上部构件32的前端部32a通过右水平连结部34连结在右前侧车架22的前端部22a上。
因此,通过前端部32a,能够很好地承受传递到右上部构件32的前端部32a的载荷F4。
这样,通过适当地分散作用于右前支脚部35的下端部35a的横向载荷F3,能够较好地确保右前支脚部35对抗横向载荷F3的刚性。
另外,将右前支脚部35的下端部35a的横向载荷F3经由右倾斜连结部53分散到右上部构件32的前端部32a,由此,也可以不必例如通过增大右前支脚部35的板厚尺寸来将右前支脚部35本身的刚性提高到必要以上。
由此,能够抑制右前支脚部35的重量,可谋求车辆的轻量化。
但是,考虑到会出现例如前保险杠高度不同的车辆仅仅是左、右端部进行前面碰撞(所谓的偏置前面碰撞)的情况。
车身前部结构10如图8(a)、(b)所示,具有左、右倾斜连结部51、53。
由此,即使是在偏置前面碰撞的情况下,左、右倾斜连结部51、53也能与对方车辆骨架接触,能够防止各车辆的骨架彼此交错。
接着,根据图9至图10,说明在左车架部18的收容空间101设置车身装备品的第二至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将中间冷却器设置在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左车架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左车架部18是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W(参照图3)的车架,将左倾斜连结部51形成为在车身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W设置的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后倾斜连结杆96参照图3)。
因此,能够在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之间形成收容空间101,可以将中间冷却器111收容在该收容空间101中。
中间冷却器111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框体状,在上端部111a上安装有导入管112,在内侧壁111b上安装有导出管113。
导入管112与涡轮增压器(未图示)连通,导出管113与空气滤清器(未图示)连通。
中间冷却器111被收容在左车架部18的收容空间101中,并被安装在安装托架115上。
安装托架115通过螺栓116等连接部件安装在左车架部18上。
这样,通过安装托架115以及左车架部18支承中间冷却器111。
具体地说,中间冷却器111的底部111c安装在安装托架115的底部件115a上,中间冷却器111的上部111a安装在安装托架115的上部件115b上。
导入管112经过连结部件98的开口部117一直延伸到涡轮增压器。
由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收容中间冷却器111的收容空间101。
在此基础上,通过螺栓116等连接部件将安装托架115安装在左车架部18上,通过安装托架115以及左车架部18支承中间冷却器111。
由此,由于左车架部18可以兼用作中间冷却器用安装托架的一部分,所以能够抑制零件的数量。
图10是表示将进气管道设置在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第三实施方式)的左车架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第三实施方式是将进气管道121收容在左车架部18的收容空间101中。
进气管道121具有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框体状的管道主体122、将外气导入管道主体122的导入管道123、以及设于该管道主体122的辅助消音器124。
管道主体122经由未图示的管道管与空气滤清器连通。
管道主体122被收容在左车架部18的收容空间101中,并被安装在安装托架125上。
安装托架125具有上下的安装托架125a、125b,上下的安装托架125a、125b通过螺栓126等连接部件安装在左车架部18上。
这样,通过安装托架125以及左车架部18支承进气管道121。由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收容进气管道121的收容空间101。
另外,导入管道123经过连结部件98的开口部117向上方延伸。
在此基础上,通过螺栓126等连接部件将安装托架125安装在左车架部18上,通过安装托架125以及左车架部18支承进气管道121。
由此,由于左车架部18可兼用作进气管道用安装托架的一部分,所以能够抑制零件的数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通过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形成左倾斜连结部51,同时,通过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形成右倾斜连结部5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仅使用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中的任意一个,或者通过倾斜板,将前后的倾斜连结杆92、96一体地连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举例表示的左、右车架部18、19,左、右水平连结部26、34,左、右前支脚部27、35的形状可恰当地变更。
生产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适合用于将支脚部设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将副车架设于支脚部且将前悬架装置设于副车架的汽车。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具有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前侧车架;分别设置在各前侧车架的后方上侧的左、右前支柱;从各前支柱的下端部朝着前方并在各前侧车架的外侧延伸的左、右上部构件;将各上部构件的前端部和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分别连结的左、右水平连结部;在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下方被分别设置的左、右支脚部;设置在各支脚部的下端部的副车架;设置在上述副车架上并且支承左、右前轮的左、右前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倾斜连结部,该倾斜连结部为了将上述支脚部的下端部连结于上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而以向上倾斜的方式从上述支脚部的下端部一直延伸到上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可通过上述倾斜连结部、上述水平连结部以及上述支脚部形成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连结部是在车身前后方向隔着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倾斜连结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将车身装备品收容于在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车架部是由分别包含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的前后的两个面及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构成的框结构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车架部的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覆盖上述支脚部,由此上述支脚部的截面成为封闭截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左、右支脚部的下端部相邻地架设的下车架。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刚性,进而能够谋求轻量化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具有左、右倾斜连结部(51)、(53),该左、右倾斜连结部(51)、(53)为了将左、右前支脚部(27)、(35)的下端部分别连结于左、右上部构件(25)、(32)的前端部,而分别以向上倾斜的方式从左、右前支脚部(27)、(35)的下端部一直延伸到左、右上部构件(25)、(32)的前端部。可通过左倾斜连结部(51)、左水平连结部(26)以及左前支脚部(27),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左车架部(18),可通过右倾斜连结部(53)、右水平连结部(34)以及右前支脚部(35),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右车架部(19)。
文档编号B62D23/00GK101062691SQ20071009635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7日
发明者八田英治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