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58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方便携带的便携折叠 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不便携带,虽然市场上已有多种折叠式自行车,但还是无法 将其折叠得很小,无法让自行车和公交车、地铁等能结合起来使用。
本人在先的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28414.0"可收展自行车手把"和本人在先 的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63476.2 "折叠架"对现有折叠自行车的一些部件有所改 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得很 小,更加便携的便携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折叠自行车,包括车身、折叠 链、手把、把杆、快拆、前轮、后轮、车座、车座折叠架等,特别设计的车座 折叠架由上管件、下管件、折叠链、箍形件、支撑架和折叠底座构成;箍形件 是两抱箍片, 一片焊接在上管件上,另一片通过两螺丝和焊接在上管件上的抱 箍片抱合,支撑架是由圆径的金属杆折弯成下端开口的框形,折叠底座是有一 两折边各带两孔的金属件, 一端焊接带巻圈的金属件,巻圈的垂向中间留有开 口,另一端安装一可以翻转的合叶所构成,上下管件通过折叠链连接,并通过 快拆锁住或打开折叠链,在上管件的箍形件中,抱夹着支撑架的顶端,支撑架 的下端穿入折叠底座的巻圈孔中,并通过开口处用卡簧片或开口销将支撑架和 折叠底座的巻圈孔定位,下管件通过焊接连接在折叠底座的翻转合叶上。上述手把包括可折叠的左右手把,在左右手把里端各带有一逗号状圆片, 被夹在一对马蹄状夹片中,两马蹄状夹片中间穿有一螺栓,用于做为左右手把 上逗号状圆片的定位轴,马蹄状夹片的上端还穿有一靠山螺栓,将快拆和槽形 扣分别连接左右手把的里端,如此可让左右手把能有效地展开与折叠9
在把杆的下部位还有一折叠链,使把杆可以折叠;在车身的中间,有--折 叠链,可将车身对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座折叠架的上管件、下管件、支撑架通过折
叠链、箍形件和折叠底座形成可折叠的四联杆,利用四联杆机构的可折叠特性,
让车座、车座折叠架、车身这三者之间可作z字形折叠,左右手把可折叠,把
杆可折叠,车身可以对折,最终可将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折叠得很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 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座折叠架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把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把折叠后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自行车,包括车身1、折叠 链2、手把3、把杆4、快拆5、前轮6、后轮7、车座8和车座折叠架9 f.参见 图2所示),车座折叠架9由上管件9a、下管件9b、折叠链2b、箍形件9c、 支撑架9d和折叠底座9e构成。如要折叠便携折叠自行车,打开快拆5a,将左 右手把3下压(参见图3、图4),打开快拆5b,将把杆4连带手把3,通过 折叠链2b折叠至前轮6的上方(参见图5),打开快拆5c,将车座8下压,车座折叠架9的上管件9a、下管件9b、支撑架9d通过折叠链2b、箍形件9c 和折叠底座9e形成四联杆的折叠方式进行折叠(参见图5),打开快拆5d, 将车身l通过折叠链2c作对折(参见图6),便可将便携折叠自行车折叠完 毕;反之,展开亦然。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凡本技 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 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便携折叠自行车,包括车身、折叠链、手把、把杆、快拆、前轮、 后轮、车座、车座折叠架,其特征在于该车座折叠架的上管件、下管件、支撑架通过折叠链、箍形件和祈叠底座形成可折叠的四联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述手把为左右 手把,该左右手把可折叠,该左右手把各带一逗号状片,被夹在前述把 杆顶端的马蹄状夹片中,前述夹片中间和顶部各穿一螺栓,手把里端安 装有快拆;手把可折叠配合车座折叠架,可将便携折叠自行车折叠得更 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得很小,更方便携带的便携折叠自行车,包括车身、折叠链、快拆、手把、把杆、前轮、后轮、车座和车座折叠架;车座折叠架的上管件、下管件、支撑架,通过折叠链、箍形件和折叠底座形成可折叠的四联杆;该手把包括左右手把,左右手把各带一逗号状片,被夹在把杆顶端的马蹄状夹片中,夹片中间和顶部各穿一螺栓,手把里端安装有快拆,左右手把可折叠,配合车座折叠架,使便携折叠自行车折叠得更完美。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154753SQ20072019938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庞明方 申请人:庞明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