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机构、以及带该折叠机构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34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机构、以及带该折叠机构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机构、以及带该折叠机构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现有多种可折叠的滑板车当中,折叠结构一般含定位(.角度)件和锁定销钉。为了满足安全性能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折叠结构往往设计的很复杂,使得豫用者在使用操作过程中,操作较为费力。特别是,对于儿童为主要用户的滑板车或童车*,使用现有的折叠机构给儿童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同时,由于现有的折叠机构结构复杂,亦不便于生产企业的加工以及成
本控制;再者过于复杂的设计对于产品的组装也增加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机构,其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 一种滑板车,使其折叠操作更加简便。
参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机构,包括连接杆(101),在所述连接杆(10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定位片(102),所述连接杆(101)可以其与所述定位片(102)的连接部为轴心、沿所述定位片(102)的侧面旋转;
在所述连接杆(101 )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1011 ),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011 )以下的连接杆(101 )上套装有弹簧(103 ),在所述连接杆(101 )上、所述弹簧(103)的外部套接有滑筒104),所述滑筒104)可沿所述连接杆(101 )纵向活动,在所述滑筒(104)的内周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1041 ),所述弹簧(103 )压缩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011 )、第二限位台阶(1041 )
4之间;
在所述定位片(1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 ),所述第一定位槽(1021 )、第二定位檜(1022 )的间隔略小于所述滑筒U04)的内径,在所述定位片(102 )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三定位槽1023 ),所述第一定位槽('1021 )、第二定位槽(1022)、第三定位槽(1023 )的开槽宽度略大于所述滑筒(104)下端边缘的厚度。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杆IOI)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定.位片(102),具体是,
在所述连接杆(101)的末端设置有中心开槽(1012),在所述中心开槽(1012)的两侧边末端相对的设置有第一对锁孔(1013),
在所述定位片(10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锁孔(1013)匹配的第二对锁孔(1024),所述连接杆(im )的冲心开槽(1012)跨过所述定位片(102),使同侧的第一对锁孔(1013)与第二对锁孔(1024)分别正对,在所述定位片'(102)的两侧,分別通过对锁螺钉(105)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对锁孔1013)、第二对锁孔(1024),从而将所述定位片(102)和连接杆(101 )连接在一起。 '
'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槽(1021 )、第二定位槽(1022)、第三定位槽(1023 )分别为同心圓弧形。
可选地,所述定位片(102)的上边缘的曲线轨迹紧随所述连接杆(101 )旋转时所述滑筒(104)的运动轨迹,使所'述曲线轨迹与所述滑筒(104)运动轨迹的间隙不大于5毫米。
可选地,在所'述滑筒104的外表面设置有滚花。
可选地,在所述滑筒104的上部外表面设置有滚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包括踏板,在所述踏板上固定连接有
上述的折叠机构。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机构,当滑筒104相对的两边
缘分别限位于定位片102前端的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内时,折叠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当滑筒104的最后端边缘限位于定位片102后端的第三定位槽1023内,另一边悬空时,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当用户需要打开、或折叠操作时,只需要沿连接杆101上拉滑筒104,将滑筒104脱离原来限位的定l立槽,然后旋动连接杆IOI,使滑筒104沿定位片102的上边缘旋转,当旋转到符合用户当前所要的状态的定位槽时,松开滑筒104,滑筒104内的弹簧103的张力作用将滑筒104推进相应的定位槽内,使得滑筒104的边缘限位于相应的定位槽内,而不能继续旋转而锁定在当前的位置,'满足用户的需麥。可见应用技术方案,既能够在折叠、张开时自动定位锁定功能,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i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的装配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提供的折叠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的旋转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询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 2,由图可见,本折叠机构,包括连接杆101,.在连接杆10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定位片102,并且使得连接杆101可以该连接部为轴心、沿定位片102的侧面旋转。
在连接杆10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1011,在第一限位台F介1011以下的连接杆101上套装有弹簧103,在连接杆101上弹簧103的外部套接有滑筒J04,并且,使滑筒104可沿连接杆101纵向活动,在滑筒104的内周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1041,弹簧103限位在第一限位台阶1011、第二限位台阶1(M1之间。并且,使得第一限位台阶1011、第二限位台阶1041的配合保证无论本折叠机构处于任何状态时,弹簧103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保持径向的张
力。,
可以根据实际'的产品需求,'选择弹簧103的弹力系数、弹簧103长度。为了兼顾设计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该弹簧103的设计优选弹簧103处于完全压缩状态时的长度为规定的长度,使滑筒104向上提升的最大距离受到
了限制。
在所述定位片1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第一定位横薩、第二定位槽1022的间隔略小于滑筒104的内径,'第一定位槽
1021、第二定位槽1022的开槽宽度略大于滑筒04下端边缘的厚度,使得滑筒104可以限位在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之间,通用第一定位槽1021 、第二定位槽.1022锁定滑筒104 ,而锁定连才妄一干101。
在定位片102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三定位槽1023,且第三定位槽1023的开槽宽度略大于滑筒104下端边缘的厚度,使得滑筒104的后端可以限位在第^定位槽1023内,另一边悬空于第三定位槽1023的前端,实现在最后端锁定滑筒104,而锁定连接杆IOI。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本折叠机构安全性能,优选将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第三定位槽1023分别设置成为同心圓弧形,并且使得各同心圓弧分别与所述滑筒104尽可能紧贴而不易于滑出(当然,在弹簧'103的张力作.用下亦会阻止滑筒104滑出)。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第三定位槽1023、滑筒,104、弹簧103相配合,在设定的位置自动锁定连接杆101:
在需要改变折叠机构的状态(打开或者折叠)时,用户可以拉起滑筒104,使滑筒104脱离定位槽,旋转连接杆IOI,使其旋转到适合用户当前需要的位'置的某定位槽位置时,松开滑筒104,滑筒104在弹簧103张力的作用下被推进定位槽,使得滑筒104的边缘限位于定位片102的定位槽内。比如
参见图3,设当前状态为折叠状态,即滑筒104的一边缘限位于第三定位槽1023内,另一相对的边缘悬空时。此时,用户需要打开该折'叠机构,用户可以上拉滑筒104,使滑筒104上升脱离第三定位槽1023,然后旋转连接杆101,将连4妄杆101向前旋转,滑筒104的前端边纟彖到达第一定位槽1021,滑筒10'4后端边缘到达第二定位槽1022,松开滑筒104,滑筒104在弹簧103张力的作用下,滑筒的相对两边缘分别被推进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偉槽.1022内,滑筒104 ^^自动锁住在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之间,实现了打开锁定。反之,在不需要使用时,相反操作可以实现折叠操作。
可见,应用技术方案,既能够在折叠、张开时自动定位锁定功能,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
另;卜,本折叠机构的各部件结构简单,并且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也简单,采用该结构能够有利于生产者节约成本和成本控制。
i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捧杆101与定位片102的连接可以为能够实现以下功能的所有连接方式使连接杆101可以其与所述定位片102的连接部'为轴心、沿所述定位片102的侧面旋转的任何连接。 ,
,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杆101与定位片102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安全质量,其连接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
在连接杆101的末端设置有中心开槽1012,在中心开槽1012的两侧边末端相对地设置两对锁连接孔(参见图l中的第二对锁孔1024,第二对锁孔
81024);在定位片10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对锁孔1013、 1042分别相匹配的,二对锁孔1024 (参见图1中的第一对锁孔1013,位于定位片102另一侧面的与第二对锁孔1024相匹配的另一对锁连接孔在图1中不可见),连接杆101的中心开槽1012跨过所述定位片102,第二对锁孔10M分别在定位片10'2的两侧与定.位片102上的第一对锁孔1013正对,在两侧分别使用对锁螺丝105拧紧相匹配的第一对锁孔1013、第二对锁孔1024,从而使连接杆101、定位片102连接在一起,并且使连接杆101可对锁螺4丁105为抻心进行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定位片102两侧边的两相对的第一对锁孔1013可以连通,还可以通过销替换对锁螺钉105,使销贯穿第一对锁孔1013、第二对锁孔1024连接连接杆101与定位片102,使连接杆101可销为
轴心进行旋转。 '
为了使得本折叠机构的控制更加平滑,'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还可以将定位片102的上边缘的曲线设置成,与连接杆10旋转时滑筒104的运动轨迹贴近,使定位片102的上边缘与滑筒104的运动轨迹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毫米,保证滑筒104提升后转动过程中与定位片102之间的空隙限制在目前通用的安全标准范围内,例如标准DIN EN14619, EN71身见定其间隙最好是小于5mm。
为了便于用户抓握滑筒104,增加抓握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用户操作,还可以在滑筒104的外表面设置有滚花一对滑筒104的外表面作滚花处理。兼顾减少成本考虑以及用户的搡作习惯,可以仅在滑筒104的上部的外表面进行滚花处理。
由上可见,本'折叠机构的各部件的加工制造比较简单,滑筒104需要滚花、车削工艺,原料可通过挤压型材而得到;连接杆101也只需要简单"车削工艺;且各部件的组装关系也十分简单只需要将弹簧103、'滑筒l(M依次套入连接杆IOI,用对锁螺丝与定位片102连接锁紧螺丝即可。因此,使用本.机构有利于减少生产、组装所需的工时减少,使得加工机械简单化。将本实施例的折叠机构装配到滑板车或童车的踏板上,即可以利用本折叠机构实现对滑板车或者童车的自动折叠锁定、自动打开锁定。能够使得该滑板车或者童车的折叠、打开控制方便简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
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
的一i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杆(101),在所述连接杆(10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定位片(102),所述连接杆(101)可以其与所述定位片(102)的连接部为轴心、沿所述定位片(102)的侧面旋转;在所述连接杆(10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1011),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011)以下的连接杆(101)上套装有弹簧(103),在所述连接杆(101)上、所述弹簧(103)的外部套接有滑筒104),所述滑筒104)可沿所述连接杆(101)纵向活动,在所述滑筒(104)的内周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1041),所述弹簧(103)压缩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011)、第二限位台阶(1041)之间;在所述定位片(1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所述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的间隔略小于所述滑筒(104)的内径,在所述定位片(102)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三定位槽1023),所述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第三定位槽(1023)的开槽宽度略大于所述滑筒(104)下端边缘的厚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杆10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定位片(102),具体是, .在所述连接杆(101)的末端设置有中心开槽(1012),在所述中心开槽.(1012)的两侧边末端相对的设置有第一对锁孔(1013),在所述定位片(10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锁孔(1013)匹配的第二对锁孔(1024 ),所述连接杆(101 )的中心开槽(1012)跨过所述定位片(102),使同侧的第一对锁孔(1013)与第二对锁孔(1024)分别正对,在所述定位片(102)的两侧,分别通过对锁螺钉(105)贯穿连接所述第一if锁孔1013 )、第二对锁^ ( 1024),从而将所述定位片(102)和连接杆(101 )连接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V第三定位槽(1023 )分别为同心圓弧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片(102)的上边缘的曲线轨迹紧随所述连接杆(101 )旋转时所述滑筒(104)的运动轨迹,使所述曲线轨迹与所述滑筒(104)运动轨迹的间隙不大于5毫米。
5、 根据权利要求或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滑筒104的外表面设置有滚花。 .'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滑筒104的上部外表面设置有滚花。
7、 一种滑板车,包括踏板,在所述踏板上固定连接有权利要求1至6之,任一所述的折叠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叠机构、以及带该折叠机构的滑板车,应用本技术方案,当滑筒104相对的两边缘分别限位于定位片102前端的第一定位槽1021、第二定位槽1022内时,折叠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当滑筒104的一边缘限位于定位片102后端的第三定位槽1023内,另一边悬空时,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当用户需要打开、或折叠操作时,只需要沿连接杆101上拉滑筒104,旋动连接杆101,当旋转到符合用户当前所要得状态的其他确定定位槽时,松开滑筒104,滑筒104内的弹簧103的张力作用将滑筒104推进相应的定位槽内,使得滑筒104的边缘限位于相应的定位槽内,而锁定在当前的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可见应用本方案既实现了自动定位锁定,并且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B62K17/00GK201296327SQ20082012972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黎国元 申请人:深圳市立宇机电有限公司;福多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