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弱病残人出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806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老弱病残人出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辆驱动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三轮车。其车箱在驾驶员身后。不便于照顾乘员、监管货物。驱动装置使用的链条传动机构,机械效率低。全部机构裸露在雨、雪、泥、水等恶劣工作环境中,磨损严重、故障率高,使用寿命低。重载时起步困难、爬坡费力。倒车不便。避震性能差。车身长不利存放。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三轮车存在的性能缺陷和驱动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弱病残人出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以下简称轮毂驱动器)驱动。轮毂驱动器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方案。其构成是轮毂驱动器一,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与中心轴3和主动齿轮4用键连接,主动齿轮4与齿轮5啮合。齿轮5齿轮6与齿轮7用键连接并同轴转动。齿轮6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啮合。此时脚踏臂前踏即可得到l : 2的前进速度。齿轮7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通过介轮啮合。此时脚踏臂后踏即可得到l : l的前进速度。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和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与车轮13的轮毂用螺纹旋接,带动车轮13前转。齿轮箱12上装有倒车扳手11偏心轮10,倒车时,扭动倒车扳手11带动偏心轮10转动,推动齿轮6使之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脱离,即可手拉倒车。在齿轮6与齿轮7之间装有弹簧,故扭回扳手11即可复位。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齿轮箱12中组成轮毂驱动器一。将轮毂驱动器一和车架连接组成"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用绞链37和"前置双轮承载部件"绞接组成整车。制动器14可以用抱闸也可以用涨闸。车轮13可整体铸造或用板冲件制造,也可用板冲件和铸造件相结合组成。[0005] 前置双轮承载部件(以下简称承载部件)包括车箱和避震机构。[0006] 车箱设计成后背后倾的座椅形状,后背上装有可上下前后调整的车把,车箱下部由避震机构隔成脚踏板和备品箱两部分,前面有可开闭的车门,脚踏板距地面仅150mm乘降方便。如将车厢制成槽形或平板可用于运货。 避震机构是在车箱的下部和车轴之间装有吸收震动的压簧50在绞链座上挂有克服压簧释放冲击力的拉簧51和中间叉绞连接在一起的连杆52,组成双向弹簧叉剪式避震机构。有效的吸收了车轮的震动和反向冲击,以达到减震和左右平衡车箱的目的,保证了车厢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注有润滑油的轮毂驱动器一,完全取代了现有的链条传动机构,提高了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和机械效率,降低了故障率。有两种前进速度。变速操作在脚踏臂向前或向后踏动的瞬间即可完成,变速快捷。简捷的倒车机构,倒车方便。驾驶员乘坐在驱动轮上部的车座上,增加了驱动重力,避免了驱动轮与地面打滑的问题。重载时起步轻松,爬坡省力。驾驶员位于乘员后部,视野开阔、便于观光、了望,解决了照顾乘员、监管货物不便的问题。与同等规格的车辆比较,车身短至极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本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四驱动。其构成是轮毂驱动器四。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中心轴3、单向结合子动轮28用键连接。单向结合子定轮29与轮毂壳16固定连接。当向前踏动脚踏臂时,单向结合子动轮28与单向结合子定轮29单向嵌合,带动车轮13向前转动,速比1 : 1。当滑行时,单向结合子动轮28沿轴3移动与单向结合子定轮29滑离。弹簧30保证单向结合子动轮28复位。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轮毂壳16中组成。轮毂驱动器四与车座可折叠的车架组成驱动部件,再由十字连接器40与轮椅铰接组成整车。制动器14可以用抱闸也可以用涨闸。车轮可整体铸造或用板冲件制造,也可用板冲件和铸造件相结合组成。[0010] 十字连接器40由球头螺母31连接套32弹簧销33横梁34绞链销栓35绞链叉36和绞链37组成。十字连接器40横梁的中心线与轮椅车轮的中心线同心,以保证后置单轮驱动部件与轮椅结合后不改变轮椅的工作重心。用球头螺母31将轮椅车轮轴头原有螺母换下,并套入连接套32,将十字连接器与轮椅结合。由绞链销栓35插入十字连接器上的绞链37和驱动部件上的绞链叉36与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结合在一起,构成有轮毂驱动器的轮椅。 当进入电梯、超市等不允许三轮车进入的场所时,可在15秒钟内拆装驱动部件并挂在轮椅后背上。操作方法是取下驱动部件时,先拔出车座定位销41将车座向前折叠,再拔出绞链销栓35取下驱动部件挂在轮椅后背的车把上,同时将绞链销栓35插回绞链叉36中以防丢失。反之则安装。当需要折叠轮椅时,先取下十字连接器40。方法是按下弹簧销33拉开连接套32,向上取下十字连接器的横梁即可折叠轮椅。反之则安装。[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轮椅不需要高速行驶,故本轮毂驱动器只有l : l一个速度。解决了较长距离行走时,推行者的代步问题。由于配装了直径小于500mm的驱动车轮,当进入电梯、超市等不允许三轮车进入的场所时,可在15秒钟内拆装驱动部件并挂在轮椅后背的车把上。

;图1整车装配图是整车装配图主视图图2整车装配图是整车装配图俯视图图3轮毂驱动器一装配图(实施例1)是图1的FF剖视放大图4轮毂驱动器二装配图(实施例2)是轮毂驱动器二的剖视图图5轮毂驱动器三.装配图(实施例3)是轮毂驱动器三的剖视图图6 EE剖视图是图5的EE剖视图图7 DD剖视图是图5的DD剖视图图8 BB剖视图是图9的BB剖视图图9轮毂驱动器四装配图(实施例4)是轮毂驱动器四的剖视图图10轮毂驱动器五装配图(实施例5)是轮毂驱动器五的剖视图[0023]图llbb向视图是图12的bb向视图图12C向视图是图10的C向视图[0025] 图13jj向视图 是图12的jj向视图 图14AA剖视图 是图15的AA剖视图 图15轮毂驱动器六装配图(实施例6)是轮毂驱动器六的剖视图 图16承载部件总成图 是图1中的GG剖视图 图17十字连接器装配图 是十字连接器装配图主视图 图18十字连接器装配图 是十字连接器装配图俯视图 图19轮椅与驱动器组合图 是轮椅与驱动器组合图主视图 图20轮椅与驱动器组合图 是轮椅与驱动器组合图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个实施例结合图1、图2、图3、图16说明。 图1、图2显示整车由绞链37铰接的驱动部件和承载部件组成。驱动部件由车架上的瓦架,将轮毂驱动器一的齿轮箱12和轴承卡紧构成。驾驶员乘坐在图1中车架的车座上,手握图1、图2中车厢后背上的车把控制车辆行进方向。车辆前进时,双脚向前或向后踏动脚踏臂1、脚踏臂2。 图3是轮毂驱动器一,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与中心轴3和主动齿轮4用键连接,主动齿轮4与齿轮5啮合。齿轮5齿轮6与齿轮7用键连接并同轴转动。齿轮6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啮合。此时脚踏臂前踏即可得到l : 2的前进速度。齿轮7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通过介轮啮合。此时脚踏臂后踏即可得到l : l的前进速度。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和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与车轮13的轮毂用螺纹旋接,带动车轮13前转。变速操作在脚踏臂向前或向后踏动的瞬间即可完成。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齿轮箱12中。制动器14可以用抱闸也可以用涨闸。车轮13可整体铸造或用板冲件制造,也可用板冲件和铸造件相结合组成。 由于两套棘轮的作用,车辆上坡时停在坡上不会倒滑 倒车时,扭动倒车扳手11带动偏心轮10转动,推动齿轮6使之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脱离,即可手拉倒车。在齿轮6与齿轮7之间装有弹簧,故扭回扳手11即可复位。[0039] 图16前置双轮承载部件的车厢设计成后背后倾的座椅形状,后背上装有可上下前后调整的车把,车箱下部由避震机构隔成脚踏板和备品箱两部分,前面有可开闭的车门,脚踏板距地面仅150mm乘降方便。如将车厢制成槽形或平板可用于运货。双向弹簧叉剪式避震机构安装在车厢的下部,当路面不平图10中车轮产生震动时,弹簧50压縮,吸收震动波。拉簧51用于克服弹簧50释放时产生的反向冲击力。两连杆52的中间绞接。两连杆52的一端分别绞接在固定于车厢和车轴上的两个连杆座上。开有长槽的另一端绞接在另两个连杆座上。以保证减震过程中车厢左右平衡。第二个实施例结合图1、图2、图4、图16说明。 图1、图2显示整车由绞链37铰接的驱动部件和承载部件组成。驱动部件由车架上的瓦架,将轮毂驱动器二的齿轮架15和轴承卡紧构成。驾驶员乘坐在图1中车架的车座上,手握图1、图2中车厢后背上的车把控制车辆行进方向。车辆前进时,双脚向前或向后踏动脚踏臂1、脚踏臂2。[0041] 图4是轮毂驱动器二,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与中心轴3和主动齿轮4用键连接,主动齿轮4与齿轮5啮合。齿轮5齿轮6与齿轮7用键连接并同轴转动。齿轮6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啮合。此时脚踏臂前踏即可得到l : 2的前进速度。齿轮7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通过介轮啮合。此时脚踏臂后踏即可得到l : l的前进速度。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和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与车轮13的轮毂用螺纹旋接,带动车轮13前转。变速操作在脚踏臂向前或向后踏动的瞬间即可完成。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轮毂壳16中。制动器14可以用抱闸也可以用涨闸。车轮13可整体铸造或用板冲件制造,也可用板冲件和铸造件相结合组成。 由于两套棘轮的作用,车辆上坡时停在坡上不会倒滑 倒车时,顺时针转动倒车控制盘17,在倒车控制盘17上固定的斜面板20压动推杆18带动控制环19推动齿轮6,使之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脱离,即可手拉倒车。在齿轮6与齿轮7之间装有弹簧,故转回倒车控制盘17即可复位。[0044](最后一段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第三个实施例结合图1、图2、图5、图6、图7、图16说明 图1、图2显示整车由绞链37铰接的驱动部件和承载部件组成。驱动部件由车架上的瓦架,将轮毂驱动器三的齿轮架15和轴承卡紧构成。驾驶员乘坐在图1中车架的车座上,手握图1、图2中车厢后背上的车把控制车辆行进方向。车辆前进时,双脚向前或向后踏动脚踏臂1、脚踏臂2。 图5、图6、图7是轮毂驱动器三,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与中心轴3和主动齿轮4用键连接,主动齿轮4与齿轮5啮合。齿轮5齿轮6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用键连接并同轴转动。齿轮6与齿轮22啮合带动棘轮23转动,通过棘爪24和棘爪圈带动车轮13转动,此时脚踏臂前踏即可得到l : 2的前进速度。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与内齿圈21啮合,内齿圈21与轮毂壳16固定连接,带动车轮13转动,此时脚踏臂后踏即可得到1 : 1的前进速度。变速操作在脚踏臂向前或向后踏动的瞬间即可完成。倒车时,用手扭转图7DD中的倒车控制盘25,使之旋转120度,通过小连杆26带动图6 EE中的偏心轴27旋转180度,偏心轴27托起棘爪24使之与棘轮23脱离,即可手拉倒车。倒车完毕旋回倒车控制盘25,棘爪24复位。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轮毂壳16中。制动器14可以用抱闸也可以用涨闸。车轮13可整体铸造或用板冲件制造,也可用板冲件和铸造件相结合组成。[0048] 由于两套棘轮的作用,车辆上坡时停在坡上不会倒滑[0049](最后一段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第四个实施例结合图9、图17、图18、图19、图20说明。 图19、图20显示整车由十字连接器40铰接的驱动部件和轮椅组成。驱动部件由车座可折叠的车架上的瓦架,将轮毂驱动器和中心轴3的轴承卡紧实现的。驾驶员乘坐在图12中的车座上,手握图19、图20中轮椅的车把控制车辆行进方向。 图9是轮毂驱动器四。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中心轴3、单向结合子动轮28用键连接。单向结合子定轮29与轮毂壳16固定连接。当向前踏动脚踏臂时,单向结合子动轮28与单向结合子定轮29单向嵌合,带动车轮13向前转动,速比1 : 1。当滑行时,单向结合子动轮28沿轴3移动与单向结合子定轮29滑离。弹簧30保证单向结合子动轮28复位。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轮毂壳16中。制动器14可以用抱闸也可以用涨闸。车轮可整体铸造或用板冲件制造,也可用板冲件和铸造件相结合组成。 图17、图18是十字连接器40。用于轮毂驱动器与轮椅的铰接。由球头螺母31连接套32弹簧销33横梁34绞链销栓35绞链叉36和图12中的绞链37组成。图中轮毂38立管39均是轮椅原有部件。 图19、图20中十字连接器40横梁的中心线与轮椅车轮的中心线同心,以保证轮毂驱动器与轮椅结合后不改变轮椅的工作重心。用球头螺母31将轮椅车轮轴头原有螺母换下,并套入连接套32,将轮椅与十字连接器结合。由绞链销栓35插入十字连接器上的绞链37和驱动部件上的绞链叉36与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结合在一起,构成本实施例有轮毂驱动器的轮椅。 轮椅不需要高速行驶,故本轮毂驱动器只有1 : l一个速度,并配装直径小于500mm的车轮。解决了较长距离行走时,推行者的代步问题。 当进入电梯、超市等不允许三轮车进入的场所时,可在15秒钟内拆装驱动部件并挂在轮椅后背上。操作方法是取下驱动部件时,拔出车座定位销41将车座向前折叠,拔出绞链销栓35取下驱动部件挂在轮椅后背的车把上,同时将绞链销栓35插回绞链叉36中以防丢失。反之则安装。 当需要折叠轮椅时,先取下十字连接器40。方法是按下弹簧销33拉开连接套32,向上取下十字连接器的横梁即可折叠轮椅。反之则安装。 第五个实施例结合、图10、图11、图12、图13、图17、图18、图19、图20说明。[0059](本实施例除对轮毂驱动器的叙述外其余与第四个实施例相同)[0060] 图10、图11、图12、图13是轮毂驱动器五。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中心轴3、单向滑差结合盘42用键连接,单向滑差固定盘43与轮毂壳16固定连接。当向前踏动脚踏臂时,单向滑差结合盘42上的棘爪44与单向滑差固定盘43端面上的锯齿牙单向嵌合,带动车轮13向前转动,速比1 : 1。当滑行时,单向滑差结合盘42上的棘爪44被单向滑差固定盘43压下与单向滑差固定盘43滑离。弹簧45保证棘爪44复位。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轮毂壳16中。制动器14可以用抱闸也可以用涨闸。车轮13可整体铸造或用板冲件制造,也可用板冲件和铸造件相结合组成。 第六个实施例结合图14、图15、图17、图18、图19、图20说明。[0062](本实施例除对轮毂驱动器的叙述外其余与第四个实施例相同)[0063] 图14、图15是轮毂驱动器六,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中心轴3、滚柱式单向滑差离合器的转盘47用键连接。滚柱式单向滑差离合器的外圈46与轮毂壳16固定连接。当向前踏动脚踏臂时,滚柱49被弹簧48推入自锁角中,将转盘47和外圈46固定成一体,带动车轮13向前转动。当滑行时,滚柱49被外圈46带动滚出自锁角,使转盘47和外圈46滑离。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轮毂壳16中。制动器14可以用抱闸也可以用涨闸。车轮13可整体铸造或用板冲件制造,也可用板冲件和铸造件相结合组成。 所有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中的另部件均可采用现有车辆的成品件及机械加工、板金、铸造和焊接工艺制造。
权利要求一种老弱病残人出行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驱动,其特征是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与中心轴(3)和主动齿轮(4)用键连接,主动齿轮(4)与齿轮(5)啮合,齿轮(5)齿轮(6)与齿轮(7)用键连接,齿轮(6)齿轮(7)之间装有弹簧,齿轮(6)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啮合,齿轮(7)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通过介轮啮合,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和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与车轮(13)的轮毂用螺纹旋接,齿轮箱(12)上装有倒车扳手(11)偏心轮(10),全部传动件封装在齿轮箱(12)中组成,再和车架连接组成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用绞链(37)和前置双轮承载部件绞接组成整车,制动器(14)是抱闸或涨闸,车轮(13)是铸件或板冲件,或板冲件和铸件相组合。
2. —种老弱病残人出行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驱动,其特征是全封闭同轴轮 毂驱动器,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与中心轴(3)和主动齿轮(4)用键连接,主动齿轮(4) 与齿轮(5)啮合,齿轮(5)齿轮(6)与齿轮(7)用键连接,齿轮(6)齿轮(7)之间装有弹 簧,齿轮(6)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啮合,齿轮(7)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通过介轮啮 合,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和单向超越离合齿轮(9)与车轮(13)的轮毂用螺纹旋接,轮毂 壳(16)上装有倒车控制盘(17),斜面板(20)推杆(18)控制环(19),全部传动件封装在轮 毂壳(16)中组成,再和车架连接组成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用绞链(37)和前置双轮承载部件 绞接组成整车,制动器(14)是抱闸或涨闸,车轮(13)是铸件或板冲件,或板冲件和铸件相 组合。
3. —种老弱病残人出行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驱动,其特征是全封闭同轴轮 毂驱动器,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与中心轴(3)和主动齿轮(4)用键连接,主动齿轮(4) 与齿轮(5)啮合,齿轮(5)齿轮(6)与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用键连接,齿轮(6)与齿轮 (22)啮合,齿轮(22)与棘轮(23)固定连接,棘爪(24)通过棘爪圈与轮毂壳(16)固定连 接,单向超越离合齿轮(8)与内齿圈(21)啮合,内齿圈(21)与轮毂壳(16)固定连接,轮毂 壳(16)上装有倒车控制盘(25),小连杆(26)偏心轴(27)棘爪圈和棘爪(24),全部传动件 封装在轮毂壳(16)中组成,再和车架连接组成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用绞链(37)和前置双轮 承载部件绞接组成整车,制动器(14)是抱闸或涨闸,车轮(13)是铸件或板冲件,或板冲件 和铸件相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老弱病残人出行车,其特征是前置双轮承载部件包含的车箱,后背后倾,后背上装有车把,车箱下部由避震机构隔成脚踏板和备品箱两部分, 前面有车门,双向弹簧叉剪式避震机构是在车箱的下部和车轴之间装有压簧(50)在绞链座上挂有拉簧(51)和中间绞接在一起的连杆(52)。
5. —种老弱病残人出行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驱动,其特征是全封闭同轴轮 毂驱动器,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中心轴(3)和单向结合子动轮(28)用键连接,单向结 合子动轮(28)与单向结合子定轮(29)单向嵌合,单向结合子定轮(29)与轮毂壳(16)固 定连接,中心轴(3)上装有弹簧(30),全部传动件封装在轮毂壳(16)中组成,再和车座可折 叠的车架组成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用十字连接器(40)和轮椅绞接组成整车,制动器(14)是 抱闸或涨闸,车轮(13)是铸件或板冲件,或板冲件和铸件相组合。
6. —种老弱病残人出行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驱动,其特征是全封闭同轴轮 毂驱动器,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中心轴(3)和单向滑差结合盘(42)用键连接,单向滑 差结合盘(42)上装有弹簧(45)棘爪(44)与单向滑差固定盘(43)端面上的锯齿牙单向嵌合,单向滑差固定盘(43)与轮毂壳(16)固定连接,全部传动件封装在轮毂壳(16)中组成, 再和车座可折叠的车架组成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用十字连接器(40)和轮椅绞接组成整车, 制动器(14)是抱闸或涨闸,车轮(13)是铸件或板冲件,或板冲件和铸件相组合。
7. —种老弱病残人出行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驱动,其特征是全封闭同轴轮 毂驱动器,由脚踏臂(1)脚踏臂(2)中心轴(3)和滚柱式单向滑差离合器的转盘(47)用键 连接,滚柱式单向滑差离合器的转盘(47)上装有滚柱(49)弹簧(48),滚柱式单向滑差离合 器的外圈(46)与轮毂壳(16)固定连接,全部传动系统封装在轮毂壳(16)中组成,再和车 座可折叠的车架组成后置单轮驱动部件,用十字连接器(40)和轮椅绞接组成整车,制动器 (14)是抱闸或涨闸,车轮(13)是铸件或板冲件,或板冲件和铸件相组合。
8. 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老弱病残人出行车,其特征是十字连接器(40)由连 接套(32)弹簧销(33)装在横梁(34)上,横梁(34)与绞链(37)焊接,球头螺母(31)套入 连接套(32),绞链销栓(35)插入绞链叉(36)和绞链(37)。
专利摘要一种老弱病残人出行车。涉及三轮车辆、驱动技术。整车由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驱动。取代了现有技术的链条传动机构。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的构造特征是;脚踏臂和中心轴及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直接或通过介轮与固定在轮毂上的单向超越离合齿轮啮合。齿轮传动系及倒车机构都封闭在轮毂壳中。前后踏动脚踏臂可得到两种前进速度。整车由绞链连接的后置单轮驱动部件和前置双轮承载部件组成。可驱动多种前置双轮承载部件的车辆。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十字连接器与成品轮椅连接可驱动轮椅。便于老弱病残人的出行,替代了现有缺点诸多的三轮车。
文档编号B62K3/16GK201525450SQ200820177150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
发明者任金堂 申请人:任金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