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转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805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的转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转向管柱。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转向管柱仅可调节转向管柱的倾斜角度,而无法对转向管柱 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无法对转向盘进行高低调整(相对驾驶员来说的 上下调整),导致驾驶员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转向盘的高低,存在一定 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对车辆转向管柱的轴向位置进行调 整的转向管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转向管柱,包括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所 述上转向筒与下转向筒连接;以及与所述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连接、对所述 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在轴向上调整的调整装置。
所述调整装置可包括垂直支架,与所述上转向筒连接;倾斜支架,与 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连接;第一调整块,设置在所述倾斜支架上;锁紧机构, 包括手柄锁紧装置和与手柄锁紧装置连接的轴,所述轴分别与垂直支架和倾 斜支架连接;和第二调整块,设置在所述锁紧机构上。
所述第二调整块可设置在所述手柄锁紧装置上或轴上。
所述第一调整块可设置在倾斜支架上。
所述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可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和凸部。
所述垂直支架和倾斜支架还分别设置有调整槽,所述轴分别与垂直支架 的调整槽和倾斜支架的调整槽连接。
所述转向管柱还可包括偏压件,所述偏压件的两端连接到倾斜支架上, 中间部位与垂直支架连接。
所述偏压件可包括异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通过包含垂直支架、倾斜支架、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及 锁紧机构的调整装置的配合工作,有效调整了可移动的转向管柱的轴向位置, 从而使转向盘能进行高低调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辆的转向管柱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车辆的转向管柱的侧视图;其中,手柄处于锁定位置。
图3是图1所示车辆的转向管柱的侧视图;其中,手柄处于非锁定位置。 图4是图1所示车辆的转向管柱的附视图;其中,手柄处于锁定位置。 图5是图1所示车辆的转向管柱中调整块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 一种车辆可调整转向管柱包括上 转向筒11,下转向筒12及用以调整转向管柱角度和轴向位置的调节装置10。
其中,调节装置10包括垂直支架102、倾斜支架101、锁紧机构、设置 在倾斜支架101的第一调整块1013 (见图4)及设置在锁紧机构的第二调整 块1031 (见图4)。锁紧机构包括手柄锁紧装置103和与手柄锁紧装置103固 定连接的轴104。垂直支架102两侧设置有调整槽1021,两侧的表面为垂直 表面1022。倾斜支架101两侧设置有调整槽1011,两侧的表面为垂直表面 1012。轴104分别穿过垂直支架102的调整槽1021和倾斜支架101的调整槽 1011。轴104可在垂直支架102的调整槽1021和倾斜支架101的调整槽1011 中转动和移动。轴104—端固定连接手柄锁紧装置103,另一端连接螺母105。
上转向筒11与下转向筒12可通过铆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直筒状。 垂直支架102与上转向筒11连接。倾斜支架101与车辆车身固定连接。
图5显示设置在倾斜支架101中的第一调整块1013及设置在锁紧机构中 的第二调整块1031的示例结构。第一调整块1013和第二调整块1031分别成 圆盘状,并具有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凸部21,凸部21的侧面211为斜 面。凸部21之间形成有凹槽22。
第二调整块1031可固定设置在手柄锁紧装置103上,也可固定设置在轴 104上。倾斜支架101—侧设有第一调整块1013。若第二调整块1031设置在 手柄锁紧装置103上,则倾斜支架101的第一调整块1013是设置在靠近手柄 锁紧装置103的一侧(见图4 )。若第二调整块1031设置在轴104上且位于螺 母17与倾斜支架101之间,则第一调整块1013可固定设置在靠近螺母105 的另一侧。
车辆可调整转向管柱还包括偏压件106 (见图1及图4)。偏压件106的 两端连接到倾斜支架101上,中间部位则与垂直支架102连接。在一实施例 中,偏压件106是异形弹簧。该异形弹簧两端固定到倾斜支架101的位置孔 107,中间部分与垂直支架102接合。
在一实施例中,当手柄锁紧装置103移动到锁紧位置,轴104转动。设 置在手柄锁紧装置103或轴104上的第二调整块1031的凸部21与倾斜支架 101的第一调整块1013的凸部21相接(见图4),从而使得倾斜支架101的 垂直表面1011与垂直支架102紧贴在一起。这样,就将上转向筒11和下转 向筒12锁定在调整位置,防止上转向筒11和下转向筒12沿轴向和倾斜方向 的移动。
当移动手柄锁紧装置103从锁紧位置移动到非锁紧位置(图1中虚线所示)时,设置在手柄锁紧装置103或轴104上的第二调整块1031的凸部21 与倾斜支架101的第一调整块1013的凹槽22相接,使得倾斜支架101的垂 直表面1011与垂直支架102的垂直表面1021的分开。此时,可以自由调整 转向管柱的倾斜角度和轴向位置。另外,在移动手柄锁紧装置103未转到锁 定位置时,可以自由调整上转向筒12的位置。在未锁定位置时,由于异形弹 簧与垂直支架102的接合,使得转向管柱自动回到倾斜角度方向的原始设定 位置(因为异形弹簧的弹力作用在垂直支架102上,使得与垂直支架102连 接的上转向筒的倾斜角度发生改变)。
当手柄锁紧装置103在锁定和未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时,手柄锁紧装置103 与轴104同步转动。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通过锁紧机构与垂直支架102、倾斜支架101配合 工作,不仅能调节转向管柱的轴向位置,还能调节转向管柱的倾斜角度。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 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 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车辆的转向管柱,包括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所述上转向筒与下转向筒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连接、对所述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在轴向上调整的调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 垂直支架,与所述上转向筒连接; 倾斜支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连接; 第一调整块,设置在所述倾斜支架上;锁紧机构,包括手柄锁紧装置和与手柄锁紧装置连接的轴,所述轴分别与 垂直支架和倾斜支架连接;和第二调整块,设置在所述锁紧机构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整块设置在所述手柄锁紧装置上或轴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块设置在倾斜支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和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架 和倾斜支架还分别设置有调整槽,所述轴分别与垂直支架的调整槽和倾斜支架 的调整槽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 柱还包括偏压件,所述偏压件的两端连接到倾斜支架上,中间部位与垂直支架 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压件包括异形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转向管柱,包括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所述上转向筒与下转向筒连接,以及与所述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连接、对所述上转向筒和下转向筒在轴向上调整的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可调整转向管柱不仅能调节转向管柱的轴向位置,还能调节转向管柱的倾斜角度。
文档编号B62D1/185GK201321071SQ200820176578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
发明者刘佳佳, 祝继红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