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889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工程及专用车辆转向系统,尤其是一种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车辆转向行驶时,转向系统的作用是用来保持或改变车辆行驶的方向,同时,还要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使车辆保持直线或转弯的运动状态。现有技术的转向系统主要分为机械式转向系统和液压式转向系统。机械式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盘、转向传动轴、转向器、转向直拉杆、转向梯形和转向节等部件;液压式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盘、转向传动轴、液压转向器、液压泵、液压管路、转向液压缸和转向节等部件。上述传统的转向方式无法实现车辆斜行及原地回转的功能。公开号为CN98204581.6,发明名称为无方向盘机动车方向操纵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摆动缸特性实现机动车转向的无方向盘机动车方向操纵装置,该装置由摆动缸、液压装置或气压装置和按钮组成,活塞杆和操纵杆铰接,摆动缸的进出口和液(气)压装置连通,按钮控制液(气)压装置的电磁阀。该技术方案摆脱较繁重的操作方向盘的作业,只需按动电钮,驾驶轻便;坐位宽敞,司机可坐着或后躺着驾驶;司机进出驾驶室方便。然而,该专利只是利用摆动缸取代了方向盘和转向器,对车轮的转向控制仍然采用传统的拉杆系统,无法实现车辆的斜行及原地回转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用来解决现有技中无法实现车辆的斜行及原地回转功能等技术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包括车架;方向盘,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转向轴,与所述方向盘连接;用于将所述方向盘的转角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的编码器,设置在所述转向轴上;用于改变摆动角度和摆动速度的摆动缸,固接在所述车架上;转向节销,固接在所述摆动缸的摆动部分上;转向节,固接在所述转向节销上;用于按比例为所述摆动缸提供液压动力的转向多路阀,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摆动缸连接用于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泵,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转向多路阀连接;用于采集转向节摆动角度信号的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上;用于接收所述脉冲信号和所述摆动角度信号并控制所述转向多路阀的可编程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编码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转向多路阀电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方向盘转动速度的电磁离合器,设置在所述方向盘下方,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通过在车辆的所有转向车轮上安装摆动缸,利用摆动缸左右摆动特性实现车轮的转向,由PLC控制器控制转向多路阀,由转向多路阀按比例为每个摆动缸提供液压动力来实现摆动缸的角度及速度的变化,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实现了车辆的斜行及原地回转等功能。图l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液压原理图5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电气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l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侧视示意图。如图l-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包括车架l;方向盘2,设置在车架l上;转向轴3,与方向盘2连接;编码器5,用于将方向盘2的转角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设置在转向轴3上;摆动缸9,用于改变摆动角度和摆动速度,固接在车架l上;转向节销ll,固接在摆动缸9的摆动部分上;转向节IO,固接在转向节销ll上;转向多路阀8,用于按比例为摆动缸9提供液压动力,通过液压管路与摆动缸9连接;液压泵7,用于提供液压动力,通过液压管路与转向多路阀8连接;在每个转向节10上都设置有角度传感器12,用于采集转向节10摆动角度信号;PLC控制器6,用于接收脉冲信号和摆动角度信号并控制转向多路阀8,设置在机架l上,与编码器5、角度传感器12和转向多路阀8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车辆的所有转向车轮上安装摆动缸,利用摆动缸左右摆动特性实现车轮的转向。下面通过具体的工作过程,详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4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如图4和图5,结合图l-图3所示,车辆需进行转向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2,方向盘2转角的转角信号通过编码器5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出至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输出电信号控制转向多路阀8,通过转向多路阀8控制摆动缸9进出油口方向及流量,从而改变摆动缸9左右角度及摆动速度,进而带动转向节10摆动实现车轮转向,同时,安装在转向节10上的角度传感器12将转向节10摆动角度反馈给PLC控制器6,实现任意角度转向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转向动力是由液压泵7提供液压动力传递到转向多路阀8,由转向多路阀8将液压动力分配给四个摆动缸9,实现摆动缸9的摆动。本实用新型在车辆的所有转向车轮上安装摆动缸9,利用摆动缸9左右摆动特性实现车轮的转向,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斜行及原地回转功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模式转换开关13,用于车辆进行多模式转向转换,与PLC控制器6电连接。车辆进行多模式转向时,先按下模式转换开关13,确定转向模式,然后操作方向盘2。当车辆正常行驶进行二轮转向时,转向多路阀8只为前轴两个车轮上的摆动缸9提供转向动力,车轮转向关系由PLC控制器6编程提供电信号控制转向多路阀8,由转向多路阀8按比例为摆动缸9提供液压动力实现摆动缸9摆动角度和摆动速度的改变,使车轮按规定的转向关系转向。同理,四轮转向时,转向多路阀8同时为车辆前轴和后轴的四个车轮上的摆动缸9提供转向动力,车轮转向关系由PLC控制器6编程提供电信号控制转向多路阀8,由转向多路阀8按比例为摆动缸9提供液压动力实现摆动缸9摆动角度和摆动速度的改变,使车轮按规定的转向关系转向。车辆斜行,转向多路阀8为每个摆动缸9提供转向动力,由PLC控制器6控制转向多路阀8改变摆动缸9进出油口方向,使摆动缸9同时向一个方向摆动,实现车辆的斜行。车辆原地回转功能由转向多路阀8控制摆动缸9摆动,左前轮右向摆动,右前轮左向摆动,左后轮左向摆动,右后轮右向摆动,使四个车轮形成一个圆,实现车辆的原地回转。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转向动力是由液压泵7提供液压动力传递到转向多路阀8,由转向多路阀8将液压动力分配给四个摆动缸9,实现摆动缸9的摆动。本实用新型在车辆的所有转向车轮上安装摆动缸,利用摆动缸左右摆动特性实现车轮的转向,由PLC控制器控制转向多路阀,由转向多路阀按比例为每个摆动缸提供液压动力来实现摆动缸的角度及速度的变化,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实现了车辆的斜行及原地回转等功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磁离合器4,用于控制方向盘2转动速度,设置在方向盘2下方,与PLC控制器6电连接。为了保证方向盘2转动角度能够正确、及时地传递至摆动缸9,不使方向盘2转动过快,在方向盘2下方设置有电磁离合器4,当方向盘2转动角度过快而系统不能随动反应时,PLC控制器6发出电信号控制电磁离合器4吸合,从而将方向盘2锁住不能转动,当角度恢复正常后,电磁离合器4断电脱开,方向盘2可继续转动。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比较前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增加的电磁离合器在PLC控制器控制下吸合断开,保障了转向的可靠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方向盘,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转向轴,与所述方向盘连接;用于将所述方向盘的转角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的编码器,设置在所述转向轴上;用于改变摆动角度和摆动速度的摆动缸,固接在所述车架上;转向节销,固接在所述摆动缸的摆动部分上;转向节,固接在所述转向节销上;用于按比例为所述摆动缸提供液压动力的转向多路阀,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摆动缸连接;用于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泵,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转向多路阀连接;用于采集转向节摆动角度信号的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上;用于接收所述脉冲信号和所述摆动角度信号并控制所述转向多路阀的可编程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编码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转向多路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车辆进行多模式转向转换的模式转换开关,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方向盘转动速度的电磁离合器,设置在所述方向盘下方,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动缸式液压转向系统,包括车架;方向盘;转向轴;编码器;摆动缸;固接在摆动缸的摆动部分上的转向节销和转向节;转向多路阀,通过液压管路与摆动缸连接;液压泵,通过液压管路与转向多路阀连接;用于采集转向节摆动角度信号的角度传感器,设置在转向节上;用于接收脉冲信号和摆动角度信号并控制转向多路阀的可编程控制器,与编码器和转向多路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辆的所有转向车轮上安装摆动缸,利用摆动缸左右摆动特性实现车轮的转向,由PLC控制器控制转向多路阀为每个摆动缸提供液压动力来实现摆动缸的角度及速度的变化,从而实现了车辆的转向、斜行及原地回转等功能。文档编号B62D5/10GK201362300SQ200820303098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4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4日发明者蒋新萍,谭学位,龙少辉申请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