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以及工作机械的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270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以及工作机械的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推土机或液压挖掘机等工作机械中设置在机体框架上的支架与驾 驶室之间、用于限制因该工作机械的翻倒等导致的驾驶室相对于机体框架过度相对移动的 情况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以及工作机械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这种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 构。在该现有的装置中,在驾驶室的侧部固定有一个块状的限动部件。在机体框架上固定 有从该框架突出的承受部件,该承受部件具备能够相对于限动部件卡合的卡合凹部。限动 部件与卡合凹部的内表面对置,在限动部件与卡合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结 构中,当驾驶室将要相对于机体框架发生相对移动之际,通过限动部件与承受部件的卡合, 能够抑制驾驶室相对于机体框架相对移动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2234号公报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装置中,限动部件固定在驾驶室的侧部,能够与该 限动部件卡合的承受部件以从机体框架突出的方式固定于该框架。然而,在该专利文献1 中,没有公开用于将限动部件固定于驾驶室的结构。为了将块形状的限动部件固定在驾驶 室的侧部,需要避免限动部件与承受部件的干涉并确保限动部件的安装强度,因此,限动部 件的安装结构可能会变得复杂。进而,在上述承受部件中,在与卡合凹部相邻的部分形成有两个开放部。限动部件 从上述开放部插入而与卡合凹部的内表面对置。即,在现有的驾驶室限动装置中,限动部件 无法限制限动部件从上述两个开放部脱离的方向上的驾驶室的移动。在专利文献1中,也 公开了限动部件及卡合部形成为十字形或T字形等形状的例子,但这种情况下,形成有一 个开放部,限动部件无法限制限动部件从该开放部脱离的方向上的驾驶室的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及限动器组装的容易化、且能够在上下、左右及前后各方向上发挥限动 功能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组装方法及工作机械的驾驶室。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驾驶室限动装置,其设置于在工作机械的机 体框架上设置的限制部与该工作机械的驾驶室之间,所述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 备插通孔,其形成在所述驾驶室的底板上;限动器,其从上方插通于所述插通孔、且在从 该插通孔向下方突出的下端部具有能够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插通孔与所述限 动器的相对位置能够变更为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限制部不发生干涉的状态下所述限动器 能够插通于所述插通孔的插通位置、和在所述限动器插入所述插通孔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部 与所述限制部能够卡合的卡合位置。
在本发明的驾驶室限动装置中,通过采用在限动器的下端部设置能够与机体框架 的限制部卡合的卡合部这一简单的结构,能够使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化。在限动器 的组装时,通过将限动器从上方插通于驾驶室的底板的孔、使该限动器的下端部与支架的 限制部能够卡合地对应后将限动器的上端部相对于底板固定这一简单的作业,能够进行限 动器的组装。因此,即使在机体框架中驾驶室限动装置的附近搭载有各种工作装置等的情 况下,也能够从驾驶室的底板上方容易地进行限动器的组装。这里,限动器的卡合部能够与 限制部卡合这一记载意味着限动器的卡合部隔着间隙与限制部对置,驾驶室换言之限动 器相对于机体框架发生相对移动时卡合部与限制部卡合。进而,能够在驾驶室载置于机体框架上之后将限动器配置在驾驶室与机体框架之 间,能够使限制驾驶室的上下、左右及前后各方向上的移动的不同的限动器的组装变得容
易ο优选,在所述插通孔与所述限动器的相对位置相当于所述卡合位置的状态下,所 述限动器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面。优选,采用如下结构所述限动器插通于所述插通孔后以上下延伸的轴线为中心 旋转,由此,所述插通孔与所述限动器的相对位置从所述插通位置变换成所述卡合位置。优选,在所述底板设置用于阻止位于所述卡合位置的限动器向下方移动的阻止 部。这里,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限动器的所述上端部设置向该限动器的侧方突 出的固定部,所述插通孔由形成在底板的上面的上部插通孔和形成在底板的下面且具有比 所述上部插通孔的尺寸小的尺寸的下部插通孔形成,所述阻止部是形成在所述下部插通孔 的外周缘、且与所述限动器的固定部抵接而支承该限动器的支承面。优选,在所述限动器插通于所述插通孔之后以上下延伸的所述轴线为中心转动之 际,所述阻止部阻止该限动器向下方移动。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限动器分别设置当所述限动器相对于所述底板的组装方向正 确时对照的标记,由此能够防止限动器的误组装。在生产率方面优选所述限动器由板材构成。优选,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在覆盖所述限动器的所述上端部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 底板,在所述插通孔与所述限动器的相对位置位于所述卡合位置的状态下阻止所述限动器 的移动。在振动吸收等方面优选在所述限动器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缓冲机构。进而,在密封性方面优选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 之间密封的密封机构。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机械的驾驶室,其载置于工作机械的机体框架上,在该 驾驶室与设置于所述机体框架的限制部之间设置包括限动器的驾驶室限动装置,所述工作 机械的驾驶室的特征在于,具备底板,其配置于所述驾驶室的下部;插通孔,其形成于所 述驾驶室的底板且用于使所述限动器从底板的上方向下方插通,所述插通孔与所述限动器 的相对位置能够变更为所述限动器在与所述限制部不发生干涉的状态下能够插通于所述 插通孔的插通位置、和所述限动器在插入所述插通孔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卡 合位置。
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组装方法,所述驾驶室限动装置设置于 在工作机械的机体框架上设置的限制部与该工作机械的驾驶室之间,所述驾驶室限动装置 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所述驾驶室载置在所述机体框架上,使限动器以与所述限制部 不发生干涉的状态从上方插通于在所述驾驶室的底板形成的插通孔,在使所述限动器插通 于所述插通孔之后,将该限动器从与所述限制部不发生干涉的状态变更为所述限动器的下 端部能够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状态,之后将所述限动器的上端部固定于底板。这样,能够使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化,并且,能够从驾驶室的底板上方侧容 易地进行限制驾驶室向不同方向移动的限动器的组装。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驾驶室在所有方向上的位移,并 且,能够从驾驶室的底板上方侧容易地进行限动器的组装。


图1是表示作为应用本发明的驾驶室限动装置的工作机械的推土机的侧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推土机的前侧驾驶室限动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从该推土机的驾驶室的前部下方观察到的该推土机的驾驶室的主要部分 立体图。图4是分解表示该推土机的前侧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组装有该前侧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a)是图5的6_6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 (b)是主要表示上部插通孔的局部剖 视图,图6(c)是主要表示下部插通孔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图5的7-7线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图5的8-8线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表示图1的推土机中的驾驶室的后侧驾驶室限动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 图。图10是分解表示图9的后侧驾驶室限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1是图9的11-11线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12-12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工作机械的推土机具备机体框架21。在机体框架 21的上部,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对前部支架22、一对中间支架23及一对后部支架 24。上述支架22、23、24由金属形成,在前后及左右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机体框架21上。 驾驶室25经由减震器26支承在前部支架22及后部支架24上。减震器26作为防振安装 装置而发挥功能。在推土机行驶时,作用于机体框架21的振动或冲击被上述减震器26衰 减而缓和。驾驶室25具备底板27及顶板28。该驾驶室25为后部高位支承型,形成为其底部 的后部25a比前部25b高。在底板27上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有一对前部柱29、一对中间 柱30及一对后部柱31,上述柱29、30、31支承顶板28。在推土机翻倒的情况下,作用于驾
6驶室25的冲击载荷的大部分由驾驶室25的后部分担。即,在推土机翻倒时,过大的冲击载 荷容易作用于驾驶室25的后部。后部的减震器26与前部的减震器26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仅对后部的减震 器26及其安装结构进行详细说明,而省略对前部的减震器26的说明。如图9及图11所 示,后部的减震器26具备壳体36,该壳体36通过多个螺栓37固定于机体框架21上的后部 支架24。如图9及图11所示,在驾驶室25的底板27的下面通过螺栓39固定有向壳体36 内突出的螺柱38。在壳体36与螺柱38之间配置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缓冲部件40。 在壳体36内填充有未图示的硅油等高粘性衰减液。在推土机行驶时对机体框架21产生了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各减震器26的螺柱 38相对于壳体36向上下、前后及左右发生相对移动。该相对移动导致缓冲部件40在壳体 36与螺柱38之间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衰减液在壳体36内流动,产生该衰减液的流动阻力。 在这样的弹性变形及流动阻力的协同作用下,向驾驶室25传递的振动或冲击预先衰减而 被缓和。如图2及图3所示,在驾驶室25的中间柱30的下方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前部驾 驶室限动装置32。上述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分别配置在机体框架21上的各中间支架 23与驾驶室25的底板27之间。在冲击载荷作用于驾驶室25时,在该冲击载荷的分担比率 低的驾驶室25的前部,通过上述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将驾驶室25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 围内。该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限制驾驶室25在上下、左右及前后各方向上的移动,主要 限制驾驶室25向上下的移动。如图1及图3所示,在驾驶室25的各后部柱3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后部 驾驶室限动装置33。上述后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3分别配置在机体框架21上的各后部支 架24与驾驶室25的底板27之间。在冲击载荷作用于驾驶室25时,在该冲击载荷的分担 比率高的驾驶室25的后部,通过上述后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3将驾驶室25向上下、前后及 左右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各后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3如下构成。如图9及图10所示,在底板27的下表面且在后部柱31的正下方,被限制部件61 以下垂的状态固定。在该被限制部件61形成有前后延伸的透孔61a。在机体框架21上的 后部支架24的上端后部,由金属板构成的一对限制部件62、63在前后隔开规定的间隔固 定。上述限制部件62、63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下与被限制部件61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对置配 置。在限制部件62、63分别形成有前后延伸的销插通孔62a、63a。在限制部件62固定封闭 板64,该封闭板64配置在两限制部件62、63之间的间隙的外侧。金属制的限制销65插入到两限制部件62、63的销插通孔62a、63a及被限制部件 61的透孔61a中,与两销插通孔62a、63a嵌合。该限制销65的中间部插通于被限制部件 61的透孔61a。在限制销65的基端部固定止动板66,在该止动板66形成有孔66a。在后 侧限制部件63形成有螺纹孔63a。螺栓67插通于止动板66的孔66a而与后侧限制部件 63的螺纹孔63b螺接。通过螺栓67的螺接来抑制限制销65从限制部件62、63的销插通孔 62a、63a脱落的情况。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限制销65的上部外周及下部外周与被限制部件61的透 孔61a的内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S4a、S4b。因而,驾驶室25的上下移动被限制在上述间隙S4a、S4b的范围内。在被限制部件61与前侧限制部件62及后侧限制部件63之间分 别形成有间隙S5a、S5b。因而,驾驶室25的前后移动被限制在上述间隙S5a、S5b的范围内。 进而,在限制销65的左部外周及右部外周与被限制部件61的透孔61a的内周面之间分别 形成有间隙S6a、S6b。驾驶室25的左右移动被限制在上述间隙S6a、S6b的范围内。接下来,参照图2 图8详细说明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的结构。如图2及图4所示,中间支架23通过由板材构成的一对脚部23a、23b和固定板 23c而构成,形成机体框架21的一部分。脚部23a、23b并列设置在内外,固定板23c架设固 定于脚部23a、23b的上端。在脚部23a、23b中位于中间支架23的内侧的脚部23a的上端 部形成有作为限制部的限制槽42。该限制槽42的上端由固定板23c封闭。如图3及图5所示,驾驶室25的底板27由重合的上部底板27A和下部底板27B 构成。如图4、图5及图6(a) (c)所示,与中间支架23的限制槽42对应地在上部底板 27A及下部底板27B分别形成有插通孔43、44。插通孔43、44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但上 部底板27A的上部插通孔43具有比下部底板27B的下部插通孔44的内径Dl大的内径D2, 整体形成得较大。如图4及图6(a)、(b)所示,在上部插通孔43形成有前后延伸的一对插通位置限 制面43a及左右延伸的一对转动位置限制面43b。插通位置限制面43a及转动位置限制面 43b在周向上相互交替且隔开90度形成。如图4及图6(a)、(c)所示,在下部插通孔44以 与上部插通孔43的插通位置限制面43a对应的方式形成有一对插通用切口部44a。在下部 插通孔44的外周缘部的上表面形成有作为阻止部的一对支承面45,上述支承面45与下部 插通孔44的插通用切口部44a邻接。如图6(a)及图8所示,在上部插通孔43的外周附近,在上部底板27A形成有一对 螺纹孔46。在下部底板27B形成有与各螺纹孔46对应的一对螺栓插入孔47,上述螺栓插 入孔47分别与螺纹孔46连通。如图4及图5所示,在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设有由板材构成的限动器48,该限 动器48以上部为大致T字形且下部为大致L字形的方式形成。该限动器48由上下延伸的 本体部48c、在该本体部48c的下端形成的卡合部48a和在本体部48c的上端形成的固定部 48b构成。卡合部48a从本体部48c向该本体部48c的侧方突出,固定部48b从本体部48c 向与卡合部48a相同的方向及相反的方向突出。该限动器48从上方插通于驾驶室25的底 板27A、27B的插通孔43、44而组装在底板27A、27B上。这种情况下,如图4及图6 (a)中双点划线所示,限动器48在其卡合部48a向机体 框架21的前方突出的状态下,沿上部插通孔43的插通位置限制面43a插通于下部插通孔 44的插通用切口部44a。此时,固定部48b配置在支承面45上。之后,限动器48以卡合部 48a向机体框架21的外侧突出的方式,朝向上部插通孔43的转动位置限制面43b以上下延 伸的轴线为中心转动90度。由此,如图6(a)中实线所示,限动器48的上端的固定部48b与上部插通孔43的 转动位置限制面43b卡合,限制限动器48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与此同时,固定部48b支承 在下部插通孔44的开口外周缘的支承面45上,阻止限动器48向下方移动。通过这样转动 限动器48,如图5及图7所示,使限动器48的下端的卡合部48a插入中间支架23的限制槽 42内,移动到能够与该限制槽42的内周面卡合的位置。
如图6(b)所示,限动器48的厚度T设定为比插通用切口部44a的宽度W2薄。限 动器48的固定部48b的长度Ll设定为比上部插通孔43的内径D2短且比插通用切口部 44a之间(内端之间)的长度L4及下部插通孔44的内径Dl长。如图5所示,固定部48b 的上下宽度Wl以如下方式设定当该固定部48b与下部底板27B的上表面的支承面45卡 合时,该固定部48b从上部底板27A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限动器48的本体部48c的长度 L2以如下方式设定当固定部48b与下部底板27B的支承面45卡合时,卡合部48a位于限 制槽42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限动器48的卡合部48a的长度L3以如下方式设定在本体 部48c插通于下部插通孔44的状态下该卡合部48a能够进入限制槽42内。进而,该卡合 部48a的长度L3设定为比插通用切口部44a之间的长度L4短,以使限动器48能够上下通 过对置的插通用切口部44a之间。如图5所示,在限动器48的卡合部48a的上端缘与中间支架23的限制槽42的上 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Sla。在卡合部48a的下端缘与限制槽42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Slb形成。在限动器48的本体部48c的外侧缘与中间支架23的上端内侧缘之间形成有间 隙S2。如图7所示,在限动器48的卡合部48a的前表面与中间支架23的限制槽42的前端 部之间形成有间隙S3a,在卡合部48a的后表面与限制槽42的后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S3b。 驾驶室25相对于机体框架21的上下、外侧及前后的移动被限制在上述间隙Sla、Sib、S2、 S3a、S3b的范围内。如图4及图6所示,在所述固定部48b的一端的上表面与下部插通孔44的开口外 周缘的支承面45分别设有在限动器48的卡合部48a的组装方向正确时相互对照的标记49 及50。通过使上述标记49、50对照的方式使限动器48插通于插通孔43、44而进行组装,由 此能够防止限动器48相对于底板27A、27B的误组装,即,能够防止限动器48的卡合部48a 的组装方向上的错误。如图4 图6所示,在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设有由板材构成的盖板51。该盖板 51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状,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槽状的覆盖部51a。该覆盖部51a 通过冲压拉深成形而形成。在覆盖部51a的内部上表面固定有作为缓冲机构的片状的弹性 材料52。在盖板51的外周缘下表面安装有用于密封盖板51与底板27之间的作为密封机 构的环状的填充件53。在盖板51中的覆盖部51a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对螺栓插通孔54。 在限动器48插通于插通孔43、44而被组装的状态下,该盖板51的覆盖部51a覆盖限动器 48的固定部48b而与该固定部48b嵌合。在该状态下,各螺栓55插通于插通孔54,经由各 一对垫圈56、57与上部底板27A的各螺纹孔46螺合,由此将盖板51固定于上部底板27A。因此,盖板51的覆盖部51a经由弹性材料52将限动器48的固定部48b按压在支 承面45上,由此阻止限动器48向上方移动。在该状态下,如图5及图8所示,盖板51的外 周缘的填充件53与上部底板27A的上表面压接。接下来,说明如上构成的推土机的作用。在该推土机行驶时,若对机体框架21产生振动或冲击,则在各减震器26中,螺柱 38相对于壳体36向上下、前后及左右相对移动。由于该相对移动,缓冲部件40发生弹性变 形,并且,未图示的衰减液流动而产生衰减液的流动阻力。在这样的弹性变形及流动阻力的 协同作用下,向驾驶室25传递的振动或冲击预先衰减而被缓和。因而,能够确保驾驶室25 内良好的乘坐舒适度。
9
在推土机翻倒的情况下,在过大的冲击载荷作用于驾驶室25而导致驾驶室25将 要相对于机体框架21移动之际,该冲击载荷由后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3及前部驾驶室限动 装置32分担而被阻挡。具体而言,与驾驶室25的前部相比,后部所分担的冲击载荷的比率 高,因此,驾驶室25的后部会向上下、前后及左右较大地移动。然而,后部驾驶室限动装置 33将驾驶室25的后部向上下、前后及左右的移动分别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另一方面,驾驶 室25的前部所分担的冲击载荷的比率低,且推土机向前侧翻倒的可能性极低,因此,通常 在驾驶室25的前部仅作用微小的向上下的冲击载荷。驾驶室25的前部向上下的移动被前 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当然,该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也具有将驾驶 室25向左右及前后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功能。因而,通过后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3及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能够缓和驾驶室25 相对于机体框架21的过度移动,能够保护驾驶室25内的驾驶员。各减震器26对于驾驶室 25在上下、前后及左右各方向上的移动具有规定的限制功能。然而,若对减震器自身赋予 耐受向上述方向的过大的冲击载荷的限制功能,则会因减震器过大而产生配置上的问题或 制造成本上的问题。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减震器26不具有耐受过大的冲击载荷的对驾驶室 25的移动范围限制功能。接下来,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结构的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的组装方法进 行说明。在组装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时,如图4及图6 (a) (c)中双点划线所示,在限 动器48的下端的卡合部48a向前方突出的状态下,限动器48从驾驶室25的底板27的上 方通过插通用切口部44a而插通于插通孔43、44。此时,限动器48与插通孔43、44的相对 位置相当于在限动器48的卡合部48a与具备限制槽42的中间支架23不发生干涉的状态 下限动器48能够插通于插通孔43、44的插通位置。在限动器48插入插通孔43、44的状态 下,以限动器48的卡合部48a向机体框架21的外侧突出的方式使限动器48以上下延伸的 轴线为中心转动90度。由此,如图6(a)中实线所示,限动器48的固定部48b支承在下部 插通孔44的开口外周缘的支承面45上,从而阻止限动器48向下方移动。进而,通过转动 限动器48,如图5及图7所示,限动器48的下端的卡合部48a插入中间支架23的限制槽 42内,移动到能够与该限制槽42的内周面及中间支架23的上端的固定板23c卡合的位置。 即,限动器48与插通孔43、44的相对位置相当于卡合部48a能够与限制槽42卡合的卡合 位置。在该情况下,如图4及图6所示,在限动器48及支承面45上对应地设置有一对标记 49、50。以使上述标记49、50对照的方式将限动器48插通于插通孔43、44而进行组装,由 此能够防止限动器48在组装方向上产生错误。之后,在上部底板27A的上表面设置盖板51,限动器48的固定部48b由盖板51的 覆盖部51a覆盖而与该覆盖部51a嵌接。在该状态下,各螺栓55插通于盖板51的各螺栓 插通孔54并经由各垫圈56、57与上部底板27A的各螺纹孔46螺合。通过该螺合将盖板51 紧固固定于上部底板27A。其结果,如图5及图8所示,盖板51的覆盖部51a经由弹性材料 52将限动器48的固定部48b按压于支承面45,阻止限动器48向上方移动。通过具有缓冲 功能的弹性材料52抑制在限动器48与盖板51之间产生振动或噪声。此时,盖板51的外 周缘的填充件53与上部底板27A的上表面压接。由此,抑制驾驶室25的外部的空气或声 音或者雨水等水经由两插通孔43、44侵入驾驶室25的内部的情况。
1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中,能够通过将限动器48从上 方插通于驾驶室25的底板27的插通孔43、44而进行组装、并以覆盖限动器48的方式将盖 板51安装于底板27这一简单的作业,进行限动器48的组装。因此,即使由于在机体框架 21的上部在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的附近搭载各种装置而导致难以在机体框架21与驾驶 室25之间确保作业空间,也能够从驾驶室25的底板27的上方容易地进行限动器48的组 装。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32中,在机体框架21上的由板材构成的中 间支架23形成有限制槽42,并且,在由板材构成的限动器48的上下两端设有固定部48b及 卡合部48a。因此,通过从金属板熔断这一简单的作业,能够形成中间支架23的脚部23a、 23b、固定板23c及限动器48。通过激光熔断金属板并利用冲压拉深加工形成覆盖部51a, 能够形成盖板51。由此,上述制造变得容易,且能够减少驾驶室限动装置的部件件数。在盖 板51与限动器48之间夹有弹性材料52,在盖板51与底板27之间夹有填充件53。因此, 即使在限动器48或盖板51的加工中产生了些许尺寸误差,也能够通过弹性材料52或填充 件53的变形而吸收该尺寸误差,因此,限动器48或盖板51的加工变得更加容易。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装置在加工或组装方面简单且部件件数少,因此,能够大幅度 地降低制造成本。(变形例)此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变更而具体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限动器48从插入驾驶室25的底板27的插 通孔43、44的位置以上下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转动90度而配置在卡合位置。但并不局限于 此,也可以采用限动器48插入插通孔43、44之后横向移动而配置在卡合位置的结构。作为 其中之一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插通孔43、44的截面形成为矩形,限动器48从插 通孔43、44的一端以与限制部不发生干涉的状态插通于插通孔43、44,能够在插通孔43、44 的另一端与限制槽42卡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设有能够与限动器48卡合的中间支架23。 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不另行设置该中间支架23,而是使限动器48与机体框架21直接卡
I=I 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具体化为推土机的前部驾驶室限动装置,但并不局 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推土机的后部驾驶室限动装置或液压挖掘机、装载机、非公 路自卸车等其它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限动器48与盖板51之间配置有弹性材料52。在例如可以 忽视在限动器48与盖板51之间产生的振动或噪声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该弹性材料5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盖板51与底板27之间设有作为密封机构的环状的填充件 53。在例如可以忽视经由两插通孔43、44侵入驾驶室25的内部的空气或雨水的量的情况 下,也可以省略该密封机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有用于防止限动器48在组装方向上产生错误的标记49、 50。在例如限动器48在组装方向上产生错误的可能性极低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上述标记 49,50ο
权利要求
一种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设置于在工作机械的机体框架上设置的限制部与该工作机械的驾驶室之间,所述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插通孔,其形成在所述驾驶室的底板上;限动器,其从上方插通于所述插通孔、且在从该插通孔向下方突出的下端部具有能够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插通孔与所述限动器的相对位置能够变更为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限制部不发生干涉的状态下所述限动器能够插通于所述插通孔的插通位置、和在所述限动器插入所述插通孔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限制部能够卡合的卡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通孔与所述限动器的相对位置相当于所述卡合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限动器的 上端部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动器插通于所述插通孔后以上下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由此,所述插通孔与 所述限动器的相对位置从所述插通位置变换成所述卡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设置用于阻止位于所述卡合位置的限动器向下方移动的阻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动器的所述上端部设置向该限动器的侧方突出的固定部,所述插通孔由形成在底板的上面的上部插通孔和形成在底板的下面且具有比所述上 部插通孔的尺寸小的尺寸的下部插通孔形成,所述阻止部是形成在所述下部插通孔的外周缘、且与所述限动器的固定部抵接而支承 该限动器的支承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动器插通于所述插通孔之后以上下延伸的所述轴线为中心转动之际,所述阻 止部阻止该限动器向下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限动器分别设置当所述限动器相对于所述底板的组装方向正确时 对照的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动器由板材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在覆盖所述限动器的所述上端部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底板,在所 述插通孔与所述限动器的相对位置位于所述卡合位置的状态下阻止所述限动器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动器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缓冲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密封的密封机构。
12.—种工作机械的驾驶室,其载置于工作机械的机体框架上,在该驾驶室与设置于所述机体框架的限制部之间设置包括限动器的驾驶室限动装置, 所述工作机械的驾驶室的特征在于,具备 底板,其配置于所述驾驶室的下部;插通孔,其形成于所述驾驶室的底板且用于使所述限动器从底板的上方向下方插通, 所述插通孔与所述限动器的相对位置能够变更为所述限动器在与所述限制部不发生 干涉的状态下能够插通于所述插通孔的插通位置、和所述限动器在插入所述插通孔的状态 下能够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卡合位置。
13. —种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组装方法,所述驾驶室限动装置设置于在工作 机械的机体框架上设置的限制部与该工作机械的驾驶室之间, 所述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驾驶室载置在所述机体框架上,使限动器以与所述限制部不发生干涉的状态从上方插通于在所述驾驶室的底板形成 的插通孔,在使所述限动器插通于所述插通孔之后,将该限动器从与所述限制部不发生干涉的状 态变更为所述限动器的下端部能够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状态, 之后将所述限动器的上端部固定于底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以及工作机械的驾驶室。在工作机械的机体框架上的支架(23)与驾驶室(25)之间设置用于限制驾驶室(25)相对于机体框架向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驾驶室限动装置(32)。在驾驶室(25)的底板(27)形成有两个插通孔(43、44),驾驶室限动装置(32)的限动器(48)从上方插通于上述插通孔(43、44)。从插通孔(43、44)向底板(27)的下方突出的限动器(48)的下端的卡合部(48a)配置为能够与形成于支架(23)的限制槽(42)卡合。在该状态下,限动器(48)的上端的固定部(48b)固定于底板(27)。
文档编号B62D27/04GK101945800SQ20098010561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
发明者宫坂修司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