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999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婴幼儿承载装置,特别是有关于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 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婴儿车、婴儿座椅、婴儿摇篮、婴儿秋千等婴幼儿承载装置主要是提供婴儿乘坐并 由大人推动。习知婴幼儿承载装置当婴幼儿乘坐于婴幼儿承载装置内时,大人通常位于婴 幼儿承载装置的后侧位置。因此,当推动婴幼儿承载装置时,并无法看到婴幼儿的正面。另 外,当婴幼儿在婴幼儿承载装置的座椅上时,若可以看到自己的亲人则可增加安全感。为响 应此种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可提供双向承载空间的婴幼儿承载装置,以供使用者依照其 对婴幼儿的坐卧其中的方式的需求不同,而可变换承载空间的使用方向,以此增加婴幼儿 承载装置的使用便利性。上述产品主要是将其背靠的设计改为可向前、后侧调整。当背靠向前倾斜时,则可 提供一后向承载空间,使得婴幼儿以面向后侧的方式乘坐于座椅上。当背靠向后倾斜时,则 可提供一前向承载空间,使得婴幼儿以面向前侧的方式乘坐于座椅上。然而,当背靠向后倾 斜以提供前向使用空间时,后座座椅往往还是位于展开的使用状态,不但使用者容易误用, 亦会使婴幼儿承载装置整体体积过于大而不易使用,但目前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对此仍有不 足之处。有鉴于此,目前亟需可以针对前述的问题提供便利使用方式提供双向承载空间的 婴幼儿承载装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可以快 速、便利的操作方式改变背靠组件及座椅组件的使用方向,使婴幼儿承载装置的使用可切 合使用者的需要而更具便利性。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包括一支撑架体、一 座椅组件及一背靠组件。座椅组件由支撑架体受支撑,其中座椅组件包括一第一座椅架及 一第二座椅架,第二座椅架可介于一展开状态与一收合状态之间相对于第一座椅架转动。 背靠组件包括一背靠架,其中背靠架设于支撑架体上可绕一枢轴转动。其中,第二座椅架在 收合状态时位于大约平行且接近于背靠架的一侧。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包括一支撑架体、 一座椅组件及一背靠组件。座椅组件由该支撑架体支撑,其中座椅组件包括一第一座椅 架及一第二座椅架,第二座椅架可介于一展开状态与一收合状态之间相对于第一座椅架转 动。背靠组件包括一背靠架,其中背靠架与座椅组件枢设,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变换。其中,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座椅架处于收合状态,背靠架与第一座椅架形成一向前的 乘载座,在第二位置时,第二座椅架处于展开状态,背靠架与第二座椅架形成一向后的乘载座。 借由前述的设计,当婴幼儿承载装置的第一座椅架用于乘坐时,第二座椅架可调 整至收合状态,进而防止第二座椅架的错误使用。
图2为绘示图1婴幼儿承载装置中背靠架、第


图1为绘示依据本发明 的示意图。
此外,为确保后座椅件204在收合后可维持紧贴背靠件202的位置,婴幼儿承载装 置100亦可在后座椅件204与外侧靠部206之间设置一可快速拆卸的固定装置210。依据 此实施例,固定装置210例如使用魔鬼粘组件,将一第一紧固件212分别设置于各外侧靠部 206的一内侧表面,及一第二紧固件214设置于后座椅件204的底缘。虽然此实施例使用魔 鬼粘为例,本发明亦可使用其它手段实现前述固定装置,例如扣具、挂勾组件、磁力组件等寸。如图8所示,当婴幼儿承载装置100处于后向乘坐状态,后座椅件204为向下展 开,且处于伸展状态的内侧靠部208为遮挡第一紧固件212。如图9所示,当不使用后向乘 坐状态时,后座椅件204可收合至紧贴背靠件202的位置,此时内侧靠部208为折叠至紧贴 背靠件202的表面并位于背靠件202与后座椅件204之间,以暴露出第一紧固件212。使 用者可将第二紧固件214绕后座椅件204的侧缘后与第一紧固件212相固定,使后座椅件 204固定于其收合状态。图8及图9所述的安全措施可与图2所示的定位机构设计、或其它的定位机构设 计皆可配合使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可以快速、便利的操作方式改变背靠组件及座椅组件的 使用方向,使婴幼儿承载装置的使用可切合使用者的需要而更具便利性。此外,当婴幼儿承 载装置的第一座椅架用于乘坐时,第二座椅架可调整至平行于背靠架的收合状态,进而防 止第二座椅架的错误使用。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 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 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 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其由该支撑架体支撑,其中该座椅组件包括一第一座椅架及一第二座椅 架,该第二座椅架可介于一展开状态与一收合状态之间相对于该第一座椅架转动;及一背靠组件,包括一背靠架,其中该背靠架设于该支撑架体上可绕一枢轴转动;其中该第二座椅架在该收合状态时位于大约平行且接近于该背靠架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座椅架亦可绕该背靠架 的该枢轴转动,并可随该背靠架的调整而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为穿设于该背靠架的一 管件端部,该第二座椅架则借由一接合部偏离地枢接于该枢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设有一卡合端部,其中 该卡合端部可与一定位构件移离地相卡合,以将该背靠架锁定于一倾斜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座椅架在该展开状态时 可被卡合于该定位构件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具有一第一长轴方向, 并且可沿该第一长轴方向位移,以将该卡合端部与该定位构件互相卡合、或解除该卡合端 部与该定位构件的互相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还设有一第一弹簧件, 该卡合端部为借由该第一弹簧件的弹力作用与该定位构件相卡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座椅架处于该收合状 态时,该第二座椅架为借由该背靠架的阻挡而维持于该收合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座椅架具有一第二长轴 方向,该第二座椅架可沿该第二长轴方向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其中该 第二座椅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接受该背靠架的阻挡,该第二座椅架在该第二位置时则可脱 离该背靠架的阻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座椅架设有一第二弹簧 件,该第二座椅架为借由该第二弹簧件的弹力作用维持该第一位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座椅架位于该第一位 置时为被该背靠架的末端阻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架被锁定于一倾斜 角度时,该第二座椅架由该第一位置位移至该第二位置后即可脱离该背靠架的末端的阻挡 并相对于该背靠架转动至该展开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椅架为前座椅架,该 第二座椅架为后座椅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及该第二座椅架分别 套设有一靠垫材料,以分别构成一背靠件与一后座椅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背靠件的侧缘与该支撑 架的侧缘之间设置有一外侧靠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背靠件的侧缘与该后座椅件的侧缘之间还设有一内侧靠部。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外侧靠部与该后座椅件 之间设有一固定装置,当该后座椅件处于该收合状态时,可借由该固定装置将该后座椅件 固定于接近该背靠件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一设置于该 外侧靠部的第一紧固件、及一设置于该后座椅件的第二紧固件,当该后座椅件处于该收合 状态时,该第一紧固件可与该第二紧固件相接合。
19.如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后座椅件展开使用时, 该内侧靠部为遮挡该第一紧固件,当该后座椅件收合时,该内侧靠部位于该背靠件与该后 座椅件之间并暴露出该第一紧固件。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及一背靠组件。座椅组件由支撑架体受支撑,其中座椅组件包括一第一座椅架及一第二座椅架,第二座椅架可介于一展开状态与一收合状态之间相对于第一座椅架转动。背靠组件包括一背靠架,其中背靠架设于该支撑架体上可绕一枢轴转动。其中,第二座椅架在收合状态时位于大约平行且接近于背靠架的一侧。本发明可以以快速、便利的操作方式改变背靠组件及座椅组件的使用方向。
文档编号B62B7/06GK102126511SQ201010002988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
发明者曾湘勇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