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车安全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214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轮车安全轮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轮车辆的安全轮组,特别是一种装设于脚踏车或摩托车等双轮车的双侧,用以辅助车辆维持平衡的安全轮组。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生活忙碌,分秒必争,且目前都市地区的停车位一位难求,同时油价高涨,因此,脚踏车或摩托车等较轻巧且方便停车的双轮车辆,已深受大众欢迎,致使以脚踏车或摩托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的人日渐增多。上述传统的脚踏车或摩托车等双轮车辆,主要是利用前、后双轮着地,并通过骑乘者保持行车的动态平衡;然而其缺点在于,该双轮车辆在行驶时,其重心会在前轮与后轮之间左、右飘移,致使双轮车辆的行车稳定性欠佳,并导致骑乘双轮车辆的安全性欠佳。此外,现有的儿童脚踏车或残障摩托车的双侧大多装设有辅助轮;然而,该辅助轮是直接枢置于儿童脚踏车或残障摩托车的车体双侧,因此在儿童脚踏车或残障摩托车快速转弯时,该辅助轮会离地,而导致儿童脚踏车或残障摩托车容易发生翻覆的危险状况,故难以堪称实用。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特以其专门从事双轮车的生产、制造及设计的多年经验,进而研创出本发明,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传统双轮车辆的行车稳定性及安全性欠佳的问题,同时克服上述传统辅助轮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欠佳的问题。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双轮车安全轮组,装设于该双轮车的一车体底部,包含二导柱,分别设于该车体尾端双侧;一座体,横置于该车体尾端底部,并位于该双轮车的一后轮的后方;二滚轮,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而使该双轮车的一前轮、后轮及该等滚轮鼎立于一平面上;二可弹性摆动的连杆,该等连杆一端分别枢置于该等导柱上方的车体尾端双侧, 该等连杆另一端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端,邻近该滚轮的位置;及二导沟,分别形成于该座体双侧端,且该等导柱是分别滑设于该导沟内,能导引该前轮及后轮以着地方式向左右偏摆,并带动该等连杆摆动,且连杆能驱动该前轮及后轮摆动复位。如此,双轮车可通过鼎立于一平面上的前轮、后轮及双侧滚轮形成静态平衡,且双轮车能在双侧滚轮未离地的状态下,令前轮与后轮左、右偏摆,而使双轮车能够快速且平稳的转弯,并能藉由连杆的弹性,驱动前、后轮回复直立状态,据以提升双轮车的行车稳定性、 安全性及便利性,并进一步提升安全轮组的实用性。其中,
4
该连杆包含相互枢接的一上摆杆及一下摆杆,该等导柱上方的车体尾端双侧分别枢置该上摆杆,该座体双侧端邻近该滚轮的位置分别枢置该下摆杆,且该上摆杆与下摆杆之间设一扭力弹簧。该上摆杆与下摆杆之间呈一预设夹角,该扭力弹簧设于该上摆杆与下摆杆相互枢接处,且扭力弹簧的二簧脚分别延伸至上摆杆与下摆杆之间,而使该连杆能弹性折弯及自
由伸展。该车体尾端双侧分别设有二上延伸臂和二下延伸臂,该上延伸臂是位于该下延伸臂上方,且该等上摆杆分别枢置于各上延伸臂一端,该等导柱分别设于各下延伸臂一端。该等上延伸臂及下延伸臂一端结合一承板,该等上摆杆分别枢置于该承板双侧端,且该等导柱分别设于该等上摆杆下方的承板双侧端。该座体底端具一承架,该等滚轮分别枢置于该承架双侧,且该等下摆杆分别枢置于该承架双侧端。本发明的另一双轮车安全轮组,装设于该双轮车的一车体底部,包含二导柱,分别设于该车体尾端双侧;一座体,横置于该车体尾端底部,并位于该双轮车的一后轮的后方;二滚轮,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而使该双轮车的一前轮、后轮及该等滚轮鼎立于一平面上;二可弹性伸缩的套筒,该等套筒一端分别枢置于该等导柱上方的车体尾端双侧, 该等套筒另一端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端,邻近该滚轮的位置;及二导沟,分别形成于该座体双侧端,且该等导柱分别滑设于该导沟内,能导引该前轮及后轮以着地方式向左右偏摆,并带动该等套筒伸缩,且套筒能驱动该前轮及后轮摆动复位。据以提升双轮车的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及便利性,并进一步提升安全轮组的实用性。其中,该套筒包含一筒体,该筒体外壁套设一套管及一弹簧,而使该套管利用该弹簧弹性滑设于该筒体外壁,且筒体内滑设一杆件,而使该套筒能弹性压缩及自由延伸,该等导柱上方的车体尾端双侧分别枢置该套管,该座体双侧端邻近该滚轮的位置分别枢置该杆件。该筒体底端外壁螺组一套环,该弹簧迫持于该套管与套环之间;如此,经由旋转该套环能调整该套管的弹力。该车体尾端双侧分别设有二上延伸臂和二下延伸臂,该上延伸臂位于该上延伸臂上方,且该等套管分别枢置于各上延伸臂一端,该等导柱分别设于各下延伸臂一端。该等上延伸臂及下延伸臂一端结合一承板,该等套管分别枢置于该承板双侧端, 且该等导柱分别设于该等套管下方的承板双侧端。该座体底端具有一承架,该等滚轮分别枢置于该承架双侧,且该等杆件分别枢置于该承架双侧端。此外,上述承架双侧端分别枢置有一可于双轮车倾倒时支撑地面的支撑杆,且支撑杆底部枢置一滚珠;该座体底端枢置一可撑起双轮车的脚架。本发明的再一双轮车安全轮组,装设于该双轮车的一车体底部,包含二导柱,分别设于该车体底部双侧端;
一座体,横置于该车体底部,并位于该双轮车的一前轮与一后轮之间;二滚轮,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而使该前轮、后轮及该等滚轮鼎立于一平面上;二可弹性摆动的连杆,该等连杆一端分别枢置于该车体底部双侧端,该等连杆另一端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端;及二导沟,分别形成于该座体双侧端,且该等导柱分别滑设于该导沟内,能导引该前轮及后轮以着地方式向左右偏摆,并带动该等连杆摆动,且连杆能驱动该前轮及后轮摆动复位。据以提升双轮车的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及便利性,并进一步提升安全轮组的实用性。其中,该连杆包含相互枢接的一上摆杆及一下摆杆,该车体底部双侧端分别枢置该上摆杆,该座体双侧端分别枢置该下摆杆,且该上摆杆与下摆杆之间设一扭力弹簧。该上摆杆与下摆杆之间呈一预设夹角,该扭力弹簧设于该上摆杆与下摆杆相互枢接处,且扭力弹簧的两簧脚分别延伸至上摆杆与下摆杆之间,而使该连杆能弹性折弯及自
由伸展。该座体底端具有一承架,该等滚轮分别枢置于该承架双侧,且该等下摆杆分别枢置于该承架双侧端。本发明又一双轮车安全轮组,装设于该双轮车的一车体底部,包含二导柱,分别设于该车体底部双侧端;—座体,横置于该车体底部,并位于该双轮车的一前轮与一后轮之间;二滚轮,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而使该前轮、后轮及该等滚轮鼎立于一平面上;二可弹性伸缩的套筒,该等套筒一端分别枢置于该车体底部双侧端,该等套筒另一端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端;及二导沟,分别形成于该座体双侧端,且该等导柱分别滑设于该导沟内,能导引该前轮及后轮以着地方式向左右偏摆,并带动该等套筒伸缩,且套筒能驱动该前轮及后轮摆动复位。据以提升双轮车的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及便利性,并进一步提升安全轮组的实用性。其中,该套筒包含一筒体,该筒体外壁套设一套管及一弹簧,而使该套管利用该弹簧弹性滑设于该筒体外壁,且筒体内滑设一杆件,而使该套筒能弹性压缩及自由延伸,该车体底部双侧分别枢置该套管,该座体双侧端分别枢置该杆件。该筒体底端外壁螺组一套环,该弹簧迫持于该套管与套环之间;如此,经由旋转该套环能调整该套管的弹力。该座体底端具有一承架,该等滚轮分别枢置于该承架双侧,且该等杆件分别枢置于该承架双侧端。为能明确且充分揭露本发明,现列举出较佳实施例,请配合参照图式而详细说明如后述。


图1 为本发明第一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 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安全轮组的立体图。图5 为本发明的连杆的剖示图。图6 为图5的一使用状态图。图7 为图5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8 为图2的一使用状态图。图9 为图2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10 为图2的一附加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11 为图10的一使用状态图。图12 为图10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13 为本发明第二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14 为图13的套筒的剖示图。图15 为图14的一使用状态图。图16 为图14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17 为图13的一使用状态图。图18 为图13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19 为本发明第三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20 为图19的安全轮组的立体图。图21 为图19的安全轮组的配置示意图。图22 为本发明第四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列示如下Ula-双轮车IOUOa-车体11——上延伸臂12-下延伸臂13、13a-前轮14、14a——后轮15——mU20-承板21、21a-导柱211a-延伸部30、30a-座体31-导沟40、40a-承架41、41a-滚轮42——枢接部5>5a-连杆51、51a-下摆杆
511,521-壁面
512a-——轴杆
52、52a——下摆杆
53———枢轴
6——-扭力弹簧
61,62!——簧脚
7——-支撑杆
71———滚珠
8——-脚架
9、9a-——套筒
90—-筒体
901—一螺纹
91、91a——套管
92—-弹簧
93、93a-杆件
94—-套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观图1所示,揭示出本发明第一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并配合图2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双轮车安全轮组,是装设于该双轮车1的一车体10底部,包含有二导柱21、一呈扇形的座体30、二滚轮41、二可弹性摆动的连杆5及二弧形导沟31 ;该双轮车1在本实施例上可为一脚踏车,且该脚踏车的车体10尾端双侧,分别固设有二上延伸臂11和二下延伸臂 12,该上延伸臂11位于该下延伸臂12上方,且该等上延伸臂11及下延伸臂12 —端延伸至该双轮车1的一后轮14后方,以结合一承板20 ;该等导柱21分别设于该承板20双侧端, 而各自邻近该下延伸臂12 —端;该座体30横置于该车体10尾端底部,并位于该双轮车1 的后轮14的后方。该座体30底部结合一延伸至车体10双侧的条状承架40 (如图1至图4所示),该等滚轮41分别枢置于该承架40双侧端,并位于该座体30双侧,而使该双轮车1的一前轮 13、后轮14及该等滚轮41鼎立于一平面上;该连杆5包含相互枢接的一上摆杆51及一下摆杆52,且上摆杆51与下摆杆52之间呈一预设夹角θ,该预设夹角θ在本实施例上可为 90度,而使连杆5呈折弯状态;该等上摆杆51顶端分别枢置于该等导柱21上方的承板20 双侧端,而各自邻近该上延伸臂11 一端,且该等下摆杆52 —端分别枢置于该承架40双侧端邻近滚轮41的位置。该上摆杆51与下摆杆52之间设一扭力弹簧6(如图3及图4所示),固定于枢接上摆杆51与下摆杆52的一枢轴53上(配合图5所示),且扭力弹簧6的二簧脚61、62分别延伸至上摆杆51与下摆杆52之间;如此,当上、下摆杆51、52摆动而使连杆5更加折弯时(如图6所示),上、下摆杆51、52的一壁面511、521会一同压缩各簧脚61、62,而使上、 下摆杆51、52负载该扭力弹簧6的弹力,致使该连杆5能弹性折弯;当上、下摆杆51、52摆动而使连杆5伸展时(如图7所示),上、下摆杆51、52会释放各簧脚61、62,致使连杆5自
8由伸展。
该等导沟31分别开设形成于该座体30双侧端(如图2至图4所示),且该等导柱 21分别滑设于该导沟31内;如此,当骑乘者控制双轮车1进行左、右偏摆时(如图8及图 9所示),该前轮13及后轮14能够经由导柱21接受导沟31的导引,而以着地方式向左、右偏摆,同时该承极20能带动该等连杆5的上摆杆51及下摆杆52摆动;当骑乘者未控制双轮车1进行左、右偏摆时,该扭力弹簧6的弹力能驱动上、下摆杆51、52摆动复位,而使连杆 5带动该前轮13及后轮14回复直立状态。籍由上述,本发明的前轮13、后轮14及该等滚轮41可同时着地(如图1至图3所示),而形成四点着地的状态,致使双轮车1呈现静态平衡,因此骑乘者在双轮车1静止时也不需以单脚撑地,且骑乘者踩踏双侧的踏板15以驱动双轮车1行进时,也能籍由前、后轮 13、14及该等滚轮41让双轮车1保持平衡,以避免双轮车1发生左、右晃动的状况;当双轮车1转弯而使其前、后轮13、14向左或向右偏摆时(如图8及图9所示),各导柱21会各自沿着导沟31移动,而使该座体30双侧的滚轮41保持在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如此也可籍由前、后轮13、14及该等滚轮41让双轮车1保持平衡,以避免双轮车1因快速转弯而发生滚轮41离地的状况,能有效提升双轮车1的行车稳定性及安全性。当双轮车1由转弯回复为直行的状态时,该扭力弹簧6的弹力会驱动该上摆杆51及下摆杆52摆动复位,而使该前轮 13及后轮14回复成与地面垂直的状态,以强制双轮车1回复直立行驶。相信上述说明,已足以明确且充分揭示本发明可供据以实施的必要技术内容,特别是该双轮车1可籍由鼎立于一平面上的前轮13、后轮14及双侧滚轮41形成静态平衡, 而使双轮车1静止时不用一脚着地,且双轮车1自车体10延伸出两组结合端,第一组结合端为该等下延伸臂12,该等下延伸臂12各自利用该导柱21滑设于座体30的弧形导沟31 内,以连结该座体30,而使第一组结合端能够对地面呈圆弧形运动,致使双轮车1能在双侧滚轮41未离地的状态下,令前轮13与后轮14左、右偏摆,而使双轮车1能够快速且平稳的转弯;第二组结合端为该等上延伸臂11,该等上延伸臂U各自利用该具有弹性折弯及自由伸展能力的连杆5连接该座体30,以强制驱动双轮车1在转弯后回复直立行驶的状态;据此,能提升双轮车1的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及便利性,并进一步提升安全轮组的实用性。此夕卜,安全轮组的滚轮41宽度与双轮车1的把手一致,因此不会影响车流及提成空间,且加装于车体10尾端的安全轮组具有保险杆的作用。在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上,本发明也包括该承架40双侧端分别设有一枢接部42 (如图10所示),且各枢接部42各自枢置一可朝车体10外侧摆动的支撑杆7,并于该支撑杆7底部枢置一万向滚珠71 ;如此,当双轮车1不慎倾倒而使该支撑杆7接触地面时(如图12所示),可籍由该滚珠71在地面滑动而使支撑杆7朝车体10外侧摆动一预设距离,籍以支撑车体10免于倾倒,可进一步提升双轮车1的行车安全性。该座体30低端也可枢置一脚架8 (如图10所示),当骑乘者欲停车时,可调整该脚架8呈直立状态(如图11所示),以定位并制动该双轮车1。请参阅图13所示,揭示出本发明第二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说明图2至图4中的二连杆5在本实施例上也可利用二可弹性伸缩的套筒9加以替代,该套筒9包含一筒体 90 (配合图14所示),该筒体90外壁套设有一套管91及一弹簧92,且筒体90底端外壁设有螺纹901,该螺纹901上螺组一套环94,该弹簧92迫持于该套管91底部与套环94顶部之间,而使套管91利用弹簧92弹性滑设于该筒体90外壁(如图15所示);同时,经由旋转盖套环94,能调整套环94于筒体90底端外壁上、下移动,藉以调整该套管91的弹力,且筒体90内部滑设一杆件93 ;如此,该套管91可于筒体90外壁弹性滑动,而使弹簧92呈弹性压缩状态,致使套筒9能弹性压缩,且该杆件93可自筒体90内拉出(如图16所示),致使套筒9能自由延伸;此外,该等套管91分别 枢置于该等导柱21上方的承板20双侧端,该等杆件93底端分别枢置于该承架40双侧端邻近滚轮41的位置;据此,当骑乘者控制双轮车1进行左、右偏摆时(如图17及图18所示),该等套筒9能随着双轮车1左、右偏摆而进行伸缩运作,且套筒9也能在骑乘者未控制双轮车1进行左、右偏摆时,藉由弹簧92的弹力驱动套管91复位,进而驱动该双轮车1的前轮13及后轮14回复直立状态,其余构件组成及实施方式等同于上述第一款实施例。据此,以提升双轮车1的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及便利性,并进一步提升安全轮组的实用性。请参阅图19所示,揭示出本发明第三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并配合图20及图 21说明该双轮车Ia在本实施例上可为一摩托车,该等导柱21a的一延伸部211a分别固设于该车体IOa底部双侧端;该座体30a横置于该车体IOa底部,并位于该双轮车Ia的前轮 13a与后轮14a之间;该承架40a结合于座体30a低端,而使座体30a与承架40a呈一矩形框架形态,该等滚轮41a分别枢置于该承架40a双侧;该等连杆5a的上摆杆51a分别藉由一轴杆512a枢置于车体IOa底部双侧端,且该等连杆5a的下摆杆52a分别枢置于该承架 40a双侧端,其余构件组成及实施方式等同于上述第一款实施例。据此,以提升双轮车Ia的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及便利性,并进一步提升安全轮组的实用性。请参阅图22所示,揭示出本发明第四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双轮车也可为上述第三款实施例中的摩托车,且本实施例也可利用二可弹性伸缩的套筒9a替代上述第三款实施例中的两连杆,该等套筒9a的套管91a分别藉由该轴杆512a枢置于车体底部双侧端,且该等套筒9a的杆件93a底端分别枢置于该承架40a双侧端,其余构件组成及实施方式等同于上述实施例。据此,以提升双轮车的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及便利性,并进一步提升安全轮组的实用性。综上所陈,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凡其他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而完成的等效修饰或置换,均应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装设于该双轮车的一车体底部,包含二导柱,分别设于该车体尾端双侧;一座体,横置于该车体尾端底部,并位于该双轮车的一后轮的后方;二滚轮,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而使该双轮车的一前轮、后轮及该等滚轮鼎立于一平面上;二可弹性摆动的连杆,该等连杆一端分别枢置于该等导柱上方的车体尾端双侧,该等连杆另一端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端,邻近该滚轮的位置;及二导沟,分别形成于该座体双侧端,且该等导柱分别滑设于该导沟内,能导引该前轮及后轮以着地方式向左右偏摆,并带动该等连杆摆动,且连杆能驱动该前轮及后轮摆动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杆包含相互枢接的一上摆杆及一下摆杆,该等导柱上方的车体尾端双侧分别枢置该上摆杆,该座体双侧端邻近该滚轮的位置分别枢置该下摆杆,且该上摆杆与下摆杆之间设一扭力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尾端双侧分别设有两上延伸臂和两下延伸臂,该上延伸臂位于该下延伸臂上方,且该等上摆杆分别枢置于各上延伸臂一端,该等导柱分别设于各下延伸臂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该等上延伸臂及下延伸臂一端结合一承板,该等上摆杆分别枢置于该承板双侧端,且该等导柱分别设于该等上摆杆下方的承板双侧端。
5.一种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装设于该双轮车的一车体底部,包含二导柱,分别设于该车体尾端双侧;一座体,横置于该车体尾端底部,并位于该双轮车的一后轮的后方;二滚轮,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而使该双轮车的一前轮、后轮及该等滚轮鼎立于一平面上;二可弹性伸缩的套筒,该等套筒一端分别枢置于该等导柱上方的车体尾端双侧,该等套筒另一端分别枢置于该座体双侧端,邻近该滚轮的位置;及二导沟,分别形成于该座体双侧端,且该等导柱分别滑设于该导沟内,能导引该前轮及后轮以着地方式向左右偏摆,并带动该等套筒伸缩,且套筒能驱动该前轮及后轮摆动复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包含一筒体,该筒体外壁套设一套管及一弹簧,而使该套管利用该弹簧弹性滑设于该筒体外壁,该等导柱上方的车体尾端双侧分别枢置该套管,且筒体内滑设一杆件,该座体双侧端邻近该滚轮的位置分别枢置该杆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尾端双侧分别设有两上延伸臂和两下延伸臂,该上延伸臂位于该下延伸臂上方,且该等套管分别枢置于各上延伸臂一端,该等导柱分别设于各下延伸臂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该等上延伸臂和下延伸臂一端结合一承板,该等套管分别枢置于该承板双侧端,且该等导柱分别设于该等套管下方的承板双侧端。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双轮车安全轮组,具特征在于该座体底端具有一承架,该承架双侧端分别枢置有一可于双轮车倾倒时支撑地面的支撑杆,且支撑杆底部枢置一滚珠。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双轮车安全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底端枢置一可撑起双轮车的脚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轮车安全轮组,包括在双轮车的一车体底部双侧端分别设一导柱,且车体底部横置一座体,该座体双侧分别枢置一滚轮,而使双轮车的前轮、后轮及各滚轮鼎立于一平面上,车体底部双侧端与座体双侧端邻近滚轮的位置,分别枢置一可弹性摆动的连杆,且座体双侧端分别设一导沟,各导柱分别滑设于导沟内,能导引前、后轮以着地方式向左右偏摆,并带动该等连杆摆动,且连杆能驱动该前轮及后轮摆动复位,据以提升骑乘双轮车的安全性及便利性。
文档编号B62H1/12GK102190025SQ20101011842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
发明者蔡辉德 申请人:蔡辉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