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36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技术领域,特指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手推车可在骨架上放置座位、提篮或汽车椅,主要用于供幼儿乘坐或放置物品。现 有的手推车骨架包括有前车架、后脚管、刹车连接管,刹车连接管的两端各装有后轮组,前 车架底部安装有前轮组。但是现有手推车的后轮组是固定在后车架上的,无法调节前后轮 组之间的距离,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节前后轮组之 间的距离、使用调节方便的手推车骨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 它包括有后脚管、刹车连接管,刹车连接管的两端各装有后轮组,后脚管的底部通过避震器 与刹车连接管连接,避震器包括有固定在后脚管底部的固定件、连接件、转动块、避震弹簧、 固定盖和固定在刹车连接管上的避震座,固定盖的一端与固定件铰接,其另一端与避震座 铰接,连接件的顶部铰接在固定件的底部,其底部与转动块的第一端铰接,转动块的第二端 铰接在避震座上,避震弹簧连接在转动块的第一端与避震座之间。所述避震器还包括有长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短连接片,长连接片、限位连接片等 长且均与固定盖平行,长连接片和限位连接片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件上,长连接片和限 位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短连接片的两端铰接,短连接片的中部与固定盖的中部铰接。所述转动块的第一端开设有容纳连接件底部的凹槽。所述连接件的顶部为圆弧面。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有支撑面,连接件的圆弧面与支撑面顶触。所述固定盖上铰接有偏心圆板手,偏心圆板手成型有偏心凸圆,固定件上开设有 与偏心凸圆对应的卡槽,偏心凸圆卡设在卡槽中。所述卡槽有两个。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后脚 管的底部通过避震器与刹车连接管连接,避震器包括有固定件、连接件、转动块、避震弹簧、 固定盖和避震座,固定盖分别与固定件和避震座铰接,固定件与避震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转 动块铰接,避震弹簧连接在转动块的第一端与避震座之间,固定件、连接件、转动块和固定 盖组合形成四连杆机构,使得后轮组可绕避震座的铰接轴心前后转动,因而可以调节前后 轮组之间的距离,使用方便;当后轮组向前转动到最后时,手推车可以放置单个的座位、提 篮或汽车椅,当后轮组向后转动到最后时,手推车可以放置两个的座位、提篮或汽车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器处于第一种避震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器处于第二种避震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 后脚管1、刹车连接管2,刹车连接管2的两端各装有后轮组3,后脚管1的底部通过避震器 4与刹车连接管2连接,避震器4包括有固定在后脚管1底部的固定件41、连接件42、转动 块43、避震弹簧44、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固定盖45、固定在刹车连接管2上的避震座46、长 连接片47、限位连接片48和短连接片49,固定盖45的一端与固定件41铰接,其另一端与 避震座46铰接,连接件42的顶部铰接在固定件41的底部,其底部与转动块43的第一端铰 接,转动块43的第二端铰接在避震座46上,避震弹簧44连接在转动块43的第一端与避震 座46之间。转动块43、固定盖45与避震座46铰接在同一铰接轴心上。长连接片47、限位连接片48等长且均与固定盖45平行,长连接片47和限位连接 片4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件41上,长连接片47和限位连接片48的另一端分别与短连 接片49的两端铰接,短连接片49的中部与固定盖45的中部铰接。转动块43的第一端开设有容纳连接件42底部的凹槽431。连接件42的顶部为圆 弧面421,固定件41的底部设有支撑面411,连接件42的圆弧面421与支撑面411顶触。固定盖45上铰接有偏心圆板手40,偏心圆板手40成型有偏心凸圆401,固定件41 上开设有与两个偏心凸圆401对应的卡槽412,偏心凸圆401卡设在卡槽412中,偏心凸圆 401卡设在卡槽412中时,固定盖45被限制住无法转动,使得整个避震器4的各零件不可以 转动,结构稳固,需调节避震方式时,扳动偏心圆板手40使得偏心凸圆401脱离卡槽412, 则避震器4的各零件可以自由转动,当调整到位后按下此偏心圆板手40锁紧。避震器4具 有两种避震方式,但两种避震方式的避震方向不变,当后轮组3向前转动到最后时,连接件 42的前端面与固定件41的支撑面411顶触,同时偏心圆板手40的偏心凸圆401卡在一个 卡槽412中,这时手推车可以放置单个的座位、提篮或汽车椅;当后轮组3向后转动到最后 时,连接件42的圆弧面421与固定件41的支撑面411顶触,同时偏心圆板手40的偏心凸 圆401卡在另一个卡槽412中,这时手推车可以放置两个的座位、提篮或汽车椅。固定件41、连接件42、转动块43和固定盖45组合形成四连杆机构,使得后轮组3 可绕避震座46的铰接轴心前后转动,因而可以调节前后轮组3之间的距离,扳动偏心圆板 手40使得偏心凸圆401脱离卡槽412,避震器4的各零件可以自由转动,从而调节前后轮组 3之间的距离,使用方便。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 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它包括有后脚管(1)、刹车连接管(2),刹车连接管(2)的两端各装有后轮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管(1)的底部通过避震器(4)与刹车连接管(2)连接,避震器(4)包括有固定在后脚管(1)底部的固定件(41)、连接件(42)、转动块(43)、避震弹簧(44)、固定盖(45)和固定在刹车连接管(2)上的避震座(46),固定盖(45)的一端与固定件(41)铰接,其另一端与避震座(46)铰接,连接件(42)的顶部铰接在固定件(41)的底部,其底部与转动块(43)的第一端铰接,转动块(43)的第二端铰接在避震座(46)上,避震弹簧(44)连接在转动块(43)的第一端与避震座(4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器(4) 还包括有长连接片(47)、限位连接片(48)和短连接片(49),长连接片(47)、限位连接片 (48)等长且均与固定盖(45)平行,长连接片(47)和限位连接片(4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固 定件(41)上,长连接片(47)和限位连接片(48)的另一端分别与短连接片(49)的两端铰 接,短连接片(49)的中部与固定盖(45)的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43) 的第一端开设有容纳连接件(42)底部的凹槽(4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2) 的顶部为圆弧面(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1) 的底部设有支撑面(411),连接件(42)的圆弧面(421)与支撑面(411)顶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固定盖(45)上铰接有偏心圆板手(40),偏心圆板手(40)成型有偏心凸圆(401),固定件 (41)上开设有与偏心凸圆(401)对应的卡槽(412),偏心凸圆(401)卡设在卡槽(4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12) 有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技术领域,特指可调前后轮组距离的手推车,后脚管的底部通过避震器与刹车连接管连接,避震器包括有固定件、连接件、转动块、避震弹簧、固定盖和避震座,固定盖分别与固定件和避震座铰接,固定件与避震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转动块铰接,避震弹簧连接在转动块的第一端与避震座之间,固定件、连接件、转动块和固定盖组合形成四连杆机构,使得后轮组可绕避震座的铰接轴心前后转动,因而可以调节前后轮组之间的距离,使用方便;当后轮组向前转动到最后时,手推车可以放置单个的座位、提篮或汽车椅,当后轮组向后转动到最后时,手推车可以放置两个的座位、提篮或汽车椅。
文档编号B62B9/18GK201769861SQ20102020841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马丁 申请人:赛博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