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23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简单、经 济,使用简易、方便,可使滑板车的操作安全和趣味的运动游戏目的和效果,而极符实际适 用性、理想性和进步性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滑板车大体如图1所示,主要具有一车架10、一操纵杆12与前、后转轮 12、13;其中,该操纵杆11枢设于车架10并于上设有一把手111 ;另,该前、后转轮12、13枢 设于车架10前、后两端,同时,前转轮12并与操纵杆11连动,使控制滑板车行进方向;使用 时,操作者是以一脚站于车架10上,而另一脚实施蹬踩地面动作,使滑板车可借此自由滑 行移动,而随着滑板车自由滑行的速度逐渐减缓,该蹬踩地面的脚再辅以助力,如此往复操 作,便可达到驱移滑板车和维持车速效果。是种滑板车设置和操作的方式,固然可使滑板车 自由的滑行移动,但由于设置前、后两轮,操作时必需具有较佳平衡感方可,对于幼儿的使 用者而言,其显然有较不适合情形。当然,针对幼儿提供一种如图2所示的三轮童车,其主要在车架10前端枢设有操 纵杆11并于上设有把手111,在操纵杆11下端枢设有一前转轮12,该前转轮12的转轴121 两端且分别与前曲柄14安置为一体,在前曲柄14另端枢设有脚踏板15,另在车架10上安 设有一座垫16,后端两侧分别安设有左、右后转轮13 ;使用时,幼儿是坐于座垫16并将双脚 对脚踏板15做圆周式踩踏,使前转轮12可直接滚转行进并带动两后端13驱移车体。是种 利用前、后轮12、13呈三角支持车架10暨坐于座垫16上的幼儿的设置方式,对于幼儿的操 作确可提供平衡性较佳的安全效果,但幼儿坐于座垫16并将双脚不断实施圆周踩踏的操 作方式,却明显有较单调和不趣味感情形,尤其,对于脚较长或身高较高的幼童而言,更有 双脚弯曲弧拱踩踏脚踏板15的不舒服现象,而有降低使用率和预期运动游戏效果的缺点。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滑板车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 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结构 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滑板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 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操作安全和趣味的运动游戏目的 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包含有车架,其前端通过前管枢设有前叉, 前叉下端枢设有前转轮,上端安设有操纵杆,在操纵杆上设有把手;在车架后端枢设有一 后轮轴,在后轮轴两端分别安设有后转轮,可与前轮共同平衡支撑着车架,其中车架两侧 枢设有上、下摆动的左、右载体,邻后端安设有多个相啮合的齿轮,该其中一齿轮的中心轴两端且分别安设有呈相对方向配置的左、右曲柄,该左、右曲柄另端设有驱动部与左、右载 体相对应抵接,并在左、右载体上、下摆动时被推动与齿轮一并转动,而其中另一齿轮是安 设在后轮轴上,可随着曲柄和同轴齿轮的转动与其它相啮合齿轮一同转动并带动后转轮滚 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前述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的左、右载体是将一端通过枢轴枢 设在车架两侧并致另端可行上、下摆动。前述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的左、右载体是设有滑槽供左、右曲 柄的驱动部穿设抵接。前述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的左、右曲柄的驱动部且安设有滑 轮滑移于对应载体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 实用新型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是在车架二侧枢设有上、下摆动的左、右载体,在车 架邻后端安设有多个相啮合的齿轮,该相啮合的齿轮之一是安设于后轮轴,另一在两侧分 别安设有左、右曲柄,而该左、右曲柄另端且分别与左、右载体对应抵接;双脚交互踩踏对应 载体上、下摆动时,该左、右曲柄将被驱动并致同轴的齿轮转动,而通过相啮合的诸齿轮连 动,该后轮轴将同步转动并使后转轮一并滚转达到驱移车体目的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 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设置简单,操作简易、方便。2、可使滑板车的操作安全和趣味的运动游戏目的和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 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5]图1是现有习知两轮滑板车的平面示意图。[0016]图2是现有习知三轮童车的立体示意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0018]图4是图3的主视示意图。[0019]图5是图3运作的主视示意图(-一)。[0020]图6是图3运作的主视示意图(二)。[0021]10 车架 101 前管102 前叉[0022]11 操纵杆 111 把手12 前转轮[0023]121 转轴 13 后转轮131 后轮轴[0024]14:前曲柄 15:脚踏板16 座垫[0025]17 载体 171 枢轴172 滑槽[0026]18、19、20、21 齿轮181 中心轴[0027]22:曲柄 221 驱动部222 滑轮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其具体实施 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是指车 架10前端通过前管101枢设有前叉102,在前102下端枢设有前转轮12,上端安设有操纵 杆11,在操纵杆11上端且设有把手111,可控制前转轮12行进方向;在车架10后端枢设有 一后轮轴13,在后转轮131两端分别安设有至少一后转轮13,与前转轮12配合平衡的支撑 车架10 ;在车架10两侧通过枢轴171分别枢设有一上、下摆动的载体17,邻后端安设有多 个相啮合的齿轮18、19、20、21,其中,该一齿轮18的中心轴181两端分别安设有呈相对方向 配置的曲柄22,该左、右曲柄22另端且设有驱动部221与左、右载体17相对应抵接,使左、 右载体17以枢轴171为转点上、下摆动时,该左、右曲柄22可被推动并以齿轮中心轴181 为转点连同齿轮18 —并转动;另,该一齿轮21安设在后轮轴131上,使齿轮18被左、右曲 柄22驱动转动时,在各齿轮19、20相啮合配合下,该齿轮21及后轮轴131可同步转动,进 而使两后转轮13可一并滚转并配合前转轮12驱移车体。上述,该左、右载体17且设有滑槽172供左、右曲柄22的驱动部221穿设抵接,使 左、右载体17上、下摆动使左、右曲柄22回转时,该曲柄22的驱动部221可在对应滑槽172 内前、后自由滑移,并使载体17不会发生任意脱离的定位安定性。上述,该左、右曲柄22的驱动部221且安设有一滑轮222滑移于对应载体17的滑 槽172,使左、右载体17上、下摆动的操作更具顺畅性效果。S卩,利用上述所构成的本实用新型,请再配合图6所示,由于前、后转轮12、13是相 配合的共同支撑着车架10,使车架10可随时保持极佳平衡性,因此操作本实用新型时,使 用的幼儿可将双脚直接站在枢设于车架10的左、右载体17并将双手扶握把手111操控方 向,接着,双脚交互实施上、下往复踩踏左、右载体17时,以该分别抵接于左、右载体17的曲 柄22被驱动做圆周式回动并带动同轴的齿轮18 —并转动,及该与齿轮18相啮合的齿轮 19,20,21又可连动带动后轮轴131及后转轮13转动,则在前转轮12着地配合下,该整体车 体便可顺畅、稳固且安全的被驱移行进达到骑乘目的。亦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轮12、13平衡的支撑着车架10,使用者将可平稳、安 全的站在左、右载体17上操作车体,而使用者双脚只要简单的对左、右载体17实施上、下交 互踩踏动作,该对应的左、右曲柄22便可在圆周式回转中使同轴的齿轮18 —并转动,进而 使相啮合的齿轮19、20、21可连带转动并带动后轮轴131和后转轮13转动驱移车体行进, 就幼童或相应使用者而言,该显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性,尤其,更富有与众不同操作形态 和使用趣味性的运动游戏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 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其包含车架,其前端通过前管枢设有前叉,前叉下 端枢设有前转轮,上端安设有操纵杆,在操纵杆上设有把手;在车架后端枢设有一后轮轴, 在后轮轴两端分别安设有后转轮,可与前轮共同平衡支撑着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两侧枢 设有上、下摆动的左、右载体,邻后端安设有多个相啮合的齿轮,该其中一齿轮的中心轴两 端且分别安设有呈相对方向配置的左、右曲柄,该左、右曲柄另端设有驱动部与左、右载体 相对应抵接,并在左、右载体上、下摆动时被推动与齿轮一并转动,而其中另一齿轮安设在 后轮轴上,可随着曲柄和同轴齿轮的转动与其它相啮合齿轮一同转动并带动后转轮滚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左、右 载体是将一端通过枢轴枢设在车架两侧并使另端可上、下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左、右 载体设有滑槽供左、右曲柄的驱动部穿设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左、右 曲柄的驱动部且安设有滑轮滑移于对应载体的滑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三轮动力滑板车的驱动结构,是指在车架两侧枢设有上、下摆动的左、右载体,在车架邻后端安设有多个相啮合的齿轮,该相啮合的齿轮之一安设于后轮轴,另一两侧分别安设有左、右曲柄,而该左、右曲柄另端且分别与左、右载体对应抵接;双脚交互踩踏对应的载体上、下摆动时,该左、右曲柄将被驱动并使同轴的齿轮转动,而通过相啮合的诸齿轮连动,该后轮轴将同步转动并使后转轮一并滚转达到驱移车体目的。
文档编号B62M1/36GK201777367SQ20102026766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
发明者范整能 申请人:信隆车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