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49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提供调整内套管与外套管迫紧度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自 行车座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具有能远行又兼顾环保的特性,而在注重休闲生活的今日,于户外从事休 闲活动,体验大自然的舒畅,最合适亦最能达到运动健康的即是骑自行车,自行车兜风不但 能锻炼体魄,还可怡情养性,是最适合现代人的运动,且在施行周休二日的情况下,以及自 行车专利道的设立,人们更增加了许多休闲时间与运动空间,因此在生活水平提升的今日, 自行车市场更被人们所重视。现有的自行车座管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案号第M330248号,『自行车避震座管』, 其是一种自行车避震座管,包含一外套管、一支撑单元,及一避震单元。该外套管包括一第 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支撑单元包括一穿设于该外套管的第一端部的内套管。该避震单 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外套管的第二端部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具有一与该支撑单元相顶抵的第 一簧圈段,及一第二簧圈段,其中,该第一簧圈段的节距不等于该第二簧圈段的节距。借由 该弹性件的设置,该等簧圈段可依据不同使用者的体重产生变形,进而让使用者感受到避 震的效果。然而,该种现有的自行车座管虽可利用近六角状的内套管与外套管内壁卡抵,以 防止内套管相对外套管旋转而影响避震功能,但事实上,该种六角防转结构的设计仍有所 不足,因为当其避震结构长期使用时,内套管仍会受力而相对外套管内壁挤压而受损,久之 即使内套管与外套管产生相当的距离公差,造成内套管容易相对外套管晃动、转动,而对整 体的避震功能产生影响,故其实用性相当有限,有必要加以研发可提供调整内套管与外套 管迫紧度的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调整迫紧件可设定迫件相对外套管内壁的迫紧程度,以防止 内套管相对外套管转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套管、一内套管、一内杆、一座垫 定位部及一迫件,其中该外套管一端是与该座垫定位部组设,而内套管是设于外套管中, 以及该内杆是穿设内套管;该内套管外径呈非圆形状,而内杆上是开设有一道抵槽,且内套 管亦开设有一与抵槽对应的迫孔,该迫件是容置于迫孔内的抵槽处,并与外套管内壁抵接, 以及一迫紧件是贯穿外套管、内套管及内杆的抵槽而抵顶迫件。本实用新型的迫件侧端设有一与抵槽对应的抵件,该抵件的硬度较迫件为高,而 迫紧件端部是抵顶抵件以推抵迫件迫紧外套管内壁。[0009]本实用新型的抵槽两端呈斜切状,而迫件、抵件两端亦呈斜切状,借此让迫件连带 抵件可于抵槽内些许晃动、位移,以方便调整迫紧件推抵迫件迫紧外套管内壁。本实用新型的迫件相对于抵件的另一侧是呈尖起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调整迫紧件可设定迫件相对外套管内壁的迫紧程度, 以防止内套管相对外套管转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各部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动作方式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外套管 2内套管 21迫孔 22迫紧件23穿孔3内杆 31抵槽 4座垫定位部5迫件51抵件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请参阅
图1至图2所示,其是本实用新 型的主实施例,包括一外套管1、一内套管2、一内杆3、一座垫定位部4及一迫件5,其中该外套管1 一端是与该座垫定位部4组设,而内套管2是设于外套管1中,以及该 内杆3是穿设内套管2,如
图1、图2所示,该座垫定位部4是供自行车座垫组设,而外套管 1端部是与座垫定位部4组设,且在本实施例附图中,该外套管1内部是设有其它的避震结 构(避震结构的结构型态及动作原理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利用 迫件5活动调整内套管2迫紧外套管1内壁,以防止内套管2相对外套管1转动,故仅以附 图示意避震结构,但不加以赘述其详细信息),以及内套管2设于外套管1中,内杆3又穿设 内套管2;该内套管2外径呈非圆形状,而内杆3上是开设有一道抵槽31,且内套管2亦开设 有一与抵槽31对应的迫孔21,该迫件5是容置于迫孔21内的抵槽31处,并与外套管1内 壁抵接,以及一迫紧件22是贯穿外套管1、内套管2及内杆3的抵槽31而抵顶迫件5,如图 1、图2所示,该内套管2外径呈六角状(当然该外套管1内径可实施为六角状,以配合与内 套管外径对应的态样),而补填内杆3抵槽31的迫件5其一侧是呈尖起状,据以配合内套管 2外径构成六角的态样,而外套管1、内套管2及内杆3皆设有相互对应的一穿孔23(本实 施例为螺孔态样),该迫紧件22 (本实施例为螺件态样)是活动穿设该穿孔23,并穿出抵槽 31而抵于迫件5上;另外,如图2所示,该迫件5侧端是设有一与抵槽31对应的抵件51,该抵件51的 硬度较迫件5为高(本实施例的抵件51为金属,迫件5为塑料,因而抵件51可承受迫紧件 22的迫抵,而迫件5可提供弹性抵触外套管1内壁的效用),而迫紧件22端部是抵顶抵件 51以推抵迫件5迫紧外套管1内壁,以及该抵件51是位于迫件5呈尖起状的另一侧;另如图2所示,该抵槽31两端是呈斜切状,而迫件5、抵件51两端亦呈斜切状,借此让迫件5连带抵件51可于抵槽31内些许晃动、位移(主要是提供迫件5、抵件51在抵槽 31内的活动裕度,而不会相对抵槽31完全卡固而无法稍许活动),以方便调整迫紧件22推 抵迫件5迫紧外套管1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型态如图3、图4所示,使用者可调整迫紧件22相对穿孔23的 锁设深度,以设定迫件5相对外套管1内壁的迫紧程度,如图4,该迫件5被迫紧件22推抵 而迫紧外套管1内壁,使得内套管2除借其外径形状而不会相对外套管1转动外,亦可借由 调整迫紧件22推抵迫件5迫抵外套管1内壁的作用,强化内套管2相对外套管1防转的紧 固力道,以维持避震结构的正常运作。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套管、一内套管、一内杆、一座垫定 位部及一迫件,其中该外套管一端是与该座垫定位部组设,而内套管是设于外套管中,以及该内杆是穿设 内套管;该内套管外径呈非圆形状,而内杆上是开设有一道抵槽,且内套管亦开设有一与抵槽 对应的迫孔,该迫件是容置于迫孔内的抵槽处,并与外套管内壁抵接,以及一迫紧件是贯穿 外套管、内套管及内杆的抵槽而抵顶迫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迫件侧端设有一与 抵槽对应的抵件,该抵件的硬度较迫件为高,而迫紧件端部是抵顶抵件以推抵迫件迫紧外 套管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槽两端是呈斜切 状,而所述迫件、抵件两端亦呈斜切状,借此让所述迫件连带抵件可于所述抵槽内些许晃 动、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迫件相对于所述抵 件的另一侧呈尖起状。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座管固定结构,其包含一外套管、一内套管、一内杆、一座垫定位部及一迫件,其中该外套管一端是与该座垫定位部组设,而内套管是设于外套管中,以及该内杆是穿设内套管;该内套管外径呈非圆形状,而内杆上是开设有一道抵槽,且内套管亦开设有一与抵槽对应的迫孔,该迫件是容置于迫孔内的抵槽处,并与外套管内壁抵接,以及一迫紧件是贯穿外套管、内套管及内杆的抵槽而抵顶迫件。本实用新型调整迫紧件可设定迫件相对外套管内壁的迫紧程度,以防止内套管相对外套管转动。
文档编号B62K19/36GK201834105SQ20102028370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陈潮湖 申请人:金享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