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49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电动汽车的外壳(车架)是用汽车专用钢材在专用模具上压制而成的。 我国的这种汽车专用钢材一般是QSTE380TM和QSTE340T—类卷材,这种材料用于电动汽车 车架上的缺点是使车身过重、电动汽车的载重量减少,有效的乘用空间减小,无法发挥电 动汽车的优势。其次,电动汽车车架结构过于简单,车架整体结构的刚度低、安全性差,难以 达到公路用车的要求。另外,现有电动汽车车架用于放置电池的位置设计复杂,不利于快速 更换电池,不适合电动汽车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电动汽车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采用 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它不但能降低电动汽车的整车重量,而且能合理地为各 类电动汽车底盘、电池摆放提供良好的安装基础,同时还能保证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强度、 刚度和振动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底盘、轮子、动力系统、驾驶系统 和制动系统,车身设在底盘上,底盘上设有轮子,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组、牵引电机和控制装 置,牵引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轮子转动,所述车身包括车壳和车架,车架由铝合金型材相 互连接而成,车壳设在车架的外表面并与车架连接和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架中相邻的铝合金型材之间设有加固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装置包括角码连接件、铆钉、螺钉或螺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相互连接的铝合金型材之间留有一定的空 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铝合金型材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柔性材 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架由底架、左侧架、右侧架和车顶架组 成,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分别由多根互相不对称的立柱和横梁连接而成;所述顶架和底架分别与左侧架和右侧架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和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顶部横梁的表面开有大小 相同的孔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架由多根纵横交错的铝合金型材连接而 成。[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架由多根横向布置的弧形铝合金型材和 多根纵向布置的直线形铝合金型材交错连接而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架上设有两处电池组安装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全铝车身,一方面减 少车身重量,使电动汽车可以获得更好的动力并降低能耗,另一方面,铝合金是一种非常好 的可回收再造材料,这样可以使汽车的维修更简便、更环保。电池摆放位置分别设计在车辆 底架的侧面,加上独特的车架结构,能够有利于实现快速更换电池。本实用新型不仅减轻车 身的重量,而且增加车身的牢固程度,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和机械性能,适用于各类大中小 电动公交车、出租车、小轿车、面包车和旅游车。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底盘、轮子、动力系 统、驾驶系统和制动系统,车身设在底盘上,底盘上设有轮子,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组、牵引电 机和控制装置,牵引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轮子转动,所述车身包括车壳和车架,车架由铝 合金型材相互连接而成,车壳设在车架的外表面并与车架连接和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由底架1、左侧架2、右侧架3和车顶架4组成,底架1由多 根纵横交错的铝合金型材10连接而成。所述左侧架2和右侧架3分别由多根互相不对称 的立柱8和横梁9连接而成;所述车顶架4和底架1分别与左侧架3和右侧架4的顶部和 底部连接和固定。所述车架中相邻的铝合金型材之间设有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包括角码 连接件11、铆钉、螺钉或螺栓,并且相互连接的铝合金型材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空隙中填 充有柔性材料,例如黑色橡胶,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本实施例所述左侧架3和右侧架4顶部横梁7的表面开有大小相同的孔位,用于 减小和分散车身重量,增加整车的柔韧性。所述顶架4由多根横向布置的弧形铝合金型材 5和多根纵向布置的直线形铝合金型材6交错连接而成。所述底架1的侧面位置分别设有 两处电池组安装位12,从而有利于快速更换电池组。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方式是纯电动方式,驱动电源采用铅酸蓄电池,车架部分铝合 金型材的型号是6082-T6。随着技术的进步,铝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并越来越多,因为地球 上铝的矿藏非常丰富,回收利用比较简便,其合金的特性越来越丰富,强度也会更好。将铝 合金型材应用到电动汽车上,可以大大减轻电动汽车的整车重量,降低能耗,使电动汽车一 次充电后的行驶里程更长,更加实用。
权利要求一种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底盘、轮子、动力系统、驾驶系统和制动系统,车身设在底盘上,底盘上设有轮子,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组、牵引电机和控制装置,牵引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轮子转动,其特征是所述车身包括车壳和车架,车架由铝合金型材相互连接而成,车壳设在车架的外表面并与车架连接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述车架 中相邻的铝合金型材之间设有加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加固 装置包括角码连接件、铆钉、螺钉或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 述相互连接的铝合金型材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述铝合 金型材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柔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述车架 由底架、左侧架、右侧架和车顶架组成,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分别由多根互相不对称的立柱 和横梁连接而成;所述顶架和底架分别与左侧架和右侧架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左侧 架和右侧架顶部横梁的表面开有大小相同的孔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底架 由多根纵横交错的铝合金型材连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述顶架 由多根横向布置的弧形铝合金型材和多根纵向布置的直线形铝合金型材交错连接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底架 上设有两处电池组安装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底盘、轮子、动力系统、驾驶系统和制动系统,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组、牵引电机和控制装置,所述车身包括车壳和车架,车架由铝合金型材相互连接而成,相邻的铝合金型材之间设有角码加固装置并留有空隙,空隙中安装有柔性材料。本实用新型采用全铝车身,减少车身重量,使电动汽车获得更好的动力并降低能耗,同时使汽车的维修更简便、更环保。电池摆放在车辆底架的侧面,有利于实现快速更换电池。本实用新型不仅车身重量轻,而且车身的牢固程度增强,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和机械性能,适用于各类大中小电动公交车、出租车、小轿车、面包车和旅游车。
文档编号B62D23/00GK201745646SQ20102028397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盛腊春 申请人:盛腊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