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01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组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组装机 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机车的主要部件之一,转向架中的各部件通过构架来联结,构架是转 向架的承载和传力基体,是转向架中的重要部件,因此,构架制造质量直接影响着机车 的行车安全。制动吊座是构架中非常重要的悬挂件之一,基础制动装置通过制动吊座安装在 构架上,机车在运行时控制基础制动装置提供制动力,以降低机车的速度或使机车停 车,来确保行车安全。通常,机车构架的每个轴位均有4个制动吊座,参见图1A、图IB和图1C,构 架中间的两个制动吊座(第一制动吊座la)为一次组焊部件,侧梁上的制动吊座(第二制 动吊座2a)为二次组焊部件。一次组焊是同构架主体结构同时组焊完成,经过退火抛丸 处理降低构架的焊接应力后,对构架进行整体加工,加工后再进行一些部件的组焊称为
“二次组焊”。机车侧梁上的第二制动吊座2a即为二次组焊部件。第一制动吊座Ia同 构架主体结构整体加工,第二制动吊座2a在第一制动吊座Ia组焊加工后,再采用位置装 置通过第一制动吊座Ia进行定位组焊。现有的定位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采用该定位装置对图IA中的第二制动吊座2a 进行组焊时,先将定位装置放在组装平台上,底座Ib与组装平台紧密贴合。将该定位装 置的一个定位销2b穿入图IB中第一制动吊座Ia的中心孔3a,再将待焊接的图IC中第二 制动吊座2a的中心孔3a穿入到另外一个定位销2b上,确定第二制动吊座2a的位置后, 将其焊接到侧梁上。然而,现有的定位装置在进行测量制动吊座组装的过程中,如果定位装置底部 的矩形底座没有水平放置,或者组装平台上的灰尘等微小颗粒物影响底座与组装平台的 贴合,将导致构架侧梁上的制动吊座中心孔的水平高度出现误差,从而影响基础制动装 置的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的 定位装置易导致侧梁制动吊座中心孔水平高度误差,从而影响基础制动装置组装的问 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包括一连接 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对机车构架横梁上的两个以上第一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定位的两个 以上第一定位销,和对所述机车构架侧梁上的一个以上第二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定位的一 个以上第二定位销。[0009]如上所述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 二定位销分别通过连接座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如上所述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所述连接杆为一方形钢 管,所述方形钢管的一个侧面上开设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座形状匹配、 个数相等,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接座表面不低于所述方形钢管的 侧面表面。如上所述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所述连接座表面开设有通 孔,所述第一定位销一端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定位销另一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一 制动吊座上的中心孔匹配;所述第二定位销一端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定位销另 一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二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匹配。如上所述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所述连接杆的截面为长 60mm、宽40mm的矩形,所述连接杆的厚度为4mm,长度为1800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通过对机车构架横 梁上的两个以上制动吊座和侧梁上的一个以上制动吊座定位,对侧梁上的制动吊座进行 安装,保证了侧梁制动吊座中心孔水平高度的精度,保证了基础制动装置组装位置的准 确性,加快了生产进度。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 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IA为现有的机车构架中制动吊座位置示意图;图IB为图IA中机车构架中间的制动吊座沿A方向的侧视图;图IC为图IA中机车构架侧梁的制动吊座沿B方向的侧视图;图2为现有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实施例中连接 杆开设安装孔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实施例中安装 底座处的连接杆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实施例的整体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 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轮盘制动的内燃机车构架和电力机车构架等,但并不以 此为限。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一连接杆1,该连接杆1上设有对机车构架横梁上的两 个以上第一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定位的两个以上第一定位销21,和对机车构架侧梁上的一 个以上第二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定位的一个以上第二定位销22。同时参见图1A,机车构架中间部分(即构架横梁)的第一制动吊座Ia首先组装 焊接在机车构架上,然后,利用定位装置将第二制动吊座2a安装在机车构架的侧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装置,其不具有底座,即与组装平台不接触,而是利用 构架横梁上的两个以上第一制动吊座Ia的中心孔3a进行定位。其中,某些机车构架横 梁上的第一制动吊座Ia为2个,也有一些机车构架横梁上的第一制动吊座Ia的个数大于 2个,但只要满足该定位装置上,至少有两个第一定位销21分别对两个第一制动吊座Ia 的中心孔3a进行定位,即在组装时第一定位销21连接至两个第一制动吊座Ia(可以是插 入第一制动吊座Ia的中心孔3a中),就可以保证定位装置位于水平方向。而机车构架侧 梁上的第二制动吊座2a通常为2个,可以在连接杆1上只设置一个第二定位销22,该第 二定位销22用于定位侧梁上的第二制动吊座2a的中心孔3a,即在组装时与第二制动吊座 2a连接(可以是插入第二制动吊座2a的中心孔3a中)。这种情况下就需依次对构架侧 梁上的第二制动吊座2a进行组装焊接,图3所示的正是这种情况。也可以在连接杆1上设置两个第二定位销22,这两个第二定位销22分别对两侧 侧梁上的第二制动吊座2a的中心孔3a定位,这样可以同时组装两侧侧梁上的两个第二制 动吊座2a。本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通过对机车构架横梁 上的两个以上制动吊座和侧梁上的制动吊座进行定位,实现对构架侧梁上的制动吊座进 行安装,从而保证了侧梁制动吊座中心孔水平高度的精度,保证了基础制动装置组装位 置的准确性,加快了生产进度。在前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又一个组装机车构 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销21和第二定位销22可以分别通过连接 座3设置在连接杆1上,以下以第一定位销21为2个,第二定位销22为2个进行说明具体的,为提高定位装置的整体刚度、强度,连接杆1可以采用一方形钢管, 该方形钢管的截面为长60_、宽40mm的矩形,厚度为4mm,长度为1800mm。第一 定位销21和第二定位销22的具体位置根据构架横梁上的两个以上第一制动吊座Ia的位 置和侧梁上的第二制动吊座2a的位置确定。进一步的,可以在连接杆1的一个侧面划线,在60mm长边面上划出连接杆 1长度、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再划出4条中心线,以这4条中心线为基准,划出4个 45mmX 45mm的正方形,对应加工出4个45mmX 45mm的正方形安装孔11。安装孔11 与连接座3形状匹配、个数相等,参见图4,连接座3可以为44_X44mmX44mm的立 方体,将4个连接座3焊接到连接杆1的安装孔11内,且连接座3表面不低于对应的方形钢管的侧面表面,例如可以高出方形钢管表面6mm,参见图5。可以在4个连接座 3高出方形钢管的表面进行加工,以确保4个连接座3的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另外,可以在4个连接座3上表面开设通孔(图中未示出),该通孔的直径可以 为Φ 18mm,每个第一定位销21或第二定位销22的一端均设置在一个连接座3的通孔内 (第一定位销21和第二定位销22的这端截面直径与通孔匹配,也可以Φ18_),第一定 位销21另一端的截面与第一制动吊座Ia上的中心孔3a匹配,第二定位销22另一端的截 面与第二制动吊座2a上的中心孔3a匹配(例如第一制动吊座Ia和第二制动吊座2a的 中心孔均为Φ23ιηιη,则第一定位销21另一端的截面和第二定位销22另一端的截面可以 为Φ22ιηιη),参见图6。第一定位销21和第二定位销22具体可以为一端直径为Φ 18 截面部分长40mm,另一端为直径为Φ 22的部分长50mm。构架整体加工(即图IA中的第一制动吊座Ia已组装焊接)后放置在平台上,需 保持构架水平。然后将该定位装置的中间两个第一定位销21插入图IA所示的第一制动 吊座Ia上的中心孔3a内,再将第二制动吊座2a的中心孔3a穿入该定位装置两边的第二 定位销22 (也可能该定位装置上只有一个第二定位销22,这种情况则分两次组装焊接第 二制动吊座2a)。确定第二制动吊座2a的位置后,将其点焊到侧梁上即可。将所有的第 二制动吊座2a都点焊到侧梁上后,即可对其进行焊接。本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中间两个第 一定位销穿入到构架横梁(即构架中间)的第一制动吊座上的中心孔,可以对左右两边的 侧梁第二制动吊座同时进行安装,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完全保证各个制动吊座的中心孔 的相对位置准确,并且该定位装置还可以用于检验第二制动吊座焊接完成后的各制动吊 座中心孔的相对位置。定位简单、方便,并且定位准确、可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 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 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杆,所 述连接杆上设有对机车构架横梁上的两个以上第一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定位的两个以上第 一定位销,以及对所述机车构架侧梁上的一个以上第二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定位的一个以上第二定位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销分别通过连接座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接杆为一方形钢管,所述方形钢管的一个侧面上开设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 连接座形状匹配、个数相等,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接座表面不低 于所述方形钢管的侧面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一端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定位销 另一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匹配;所述第二定位销一端设置在所述通孔 内,所述第二定位销另一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二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的截面为长60mm、宽40mm的矩形,所述连接杆的厚度为4mm,长度为 18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对机车构架横梁上的两个以上第一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定位的两个以上第一定位销,以及对所述机车构架侧梁上的一个以上第二制动吊座的中心孔定位的一个以上第二定位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机车构架侧梁制动吊座的定位装置,通过对机车构架横梁上的两个以上制动吊座和侧梁上的一个以上制动吊座定位,来对构架侧梁上的制动吊座进行安装,从而保证了侧梁制动吊座中心孔水平高度的精度,保证了基础制动装置组装位置的准确性,加快了生产进度。
文档编号B62D65/02GK201800810SQ20102051293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张鹏, 邹艳 申请人: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