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架及其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02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车架及其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架及其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受 关注,由于电动汽车可以利用清洁的电池能源作为动力源,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对于现有的电动汽车来说,电池是其中一个重要部件,通常放置在车辆地板的中 间位置,取消了传统汽车的中央通道,使得汽车车架形成非封闭车架,这样,在汽车行驶过 程中,若汽车的侧面受到撞击时,由于汽车车架是非封闭的形式,使得汽车的侧面的受到的 冲击力将无法有效地传递到汽车另一侧的非撞击侧面,即无法将汽车侧面受到的冲击力进 行分解,从而导致汽车被撞击的侧面会严重变形,容易对驾驶员以及乘车人员造成人身伤 害,甚至出现死亡事故。综上可以看出,现有电动汽车的车架一般是非封闭式结构,当汽车侧面受到撞击 时,无法有效地将冲击力传递到汽车的另一侧面,将汽车侧面受到的冲击力分解,使得汽车 受到的冲击力只能由该受撞击侧面全部承受,受撞击侧面变形严重,汽车的受冲击能力较 差,影响乘车人员和驾驶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架及其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侧面容易因受 撞击而产生严重变形的缺陷,可有效对汽车一侧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分解,提高汽车的受冲 击能力,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架,包括对称设置的汽车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所述 汽车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的上端通过上部横梁连接,所述汽车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的下端 分别连接有座椅下横梁;所述座椅下横梁还连接有下部横梁,所述下部横梁、汽车左支柱、 上部横梁、汽车右支柱和座椅下横梁形成一封闭骨架。上述的汽车车架中,所述下部横梁通过螺栓固接在所述座椅下横梁上。上述的汽车车架中,所述下部横梁为矩形横梁。且所述下部横梁位于所述座椅下 横梁的下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箱,所述地板上 还设置有上述的汽车车架,其中,所述汽车车架的汽车左支柱、汽车右支柱和座椅下横梁均 固设在所述地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架及其汽车,通过在汽车车架上设置下部横梁,使得下 部横梁可与汽车左支柱、上部横梁、汽车右支柱、座椅下横梁形成一封闭骨架,从而可利用 该封闭骨架将汽车一侧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另一侧,实现对冲击力的分解,可有效避免汽 车一侧受到撞击时,因受到的冲击力过大而出现严重变形的情况,降低汽车出现交通事故 时的人员伤亡状况,提高利用该汽车车架的电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部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汽车左支柱;2-汽车右支柱;3-上部横梁; 4-座椅下横梁;5-下部横梁; 6-螺栓; 10-地板;20-电池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汽车车 架包括汽车左支柱1和汽车右支柱2,且该汽车左支柱1和汽车右支柱2对称设置,汽车左 支柱1和汽车右支柱2的上端通过上部横梁3连接,汽车左支柱1和汽车右支柱2的下端 分别连接有座椅下横梁4 ;座椅下横梁4还连接有下部横梁5,该下部横梁5、汽车左支柱1、 上部横梁3、汽车右支柱2和座椅下横梁4形成一封闭骨架。本实施例汽车车架可应用于电 动汽车中,以便在汽车一侧受到冲击时,可利用该封闭骨架对一侧受到的冲击力进行传递、 分解,避免受撞击一侧出现严重变形的情况,可有效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降低汽车出现 交通事故等人员的伤亡概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左支柱1、汽车右支柱2即为传统汽车上的B柱,位于汽车 的两侧,用于支撑汽车侧面板;上部横梁3位于汽车的顶部,用于支撑汽车的顶板;座椅下 横梁4固设在汽车地板上,用于支撑汽车的座椅,其结构可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类似,具体可 参考现有技术电动汽车,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下部横梁5、汽车左支柱1、上部横梁3、汽车右支柱2和座椅下横梁4 形成的封闭骨架,是一个封闭受力的笼式骨架,当汽车侧面受到撞击,即汽车左支柱1或汽 车右支柱2受到撞击时,通过该封闭骨架可将一侧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另一侧,即可将直 接受到撞击的汽车左支柱1上的冲击力,通过该封闭骨架传递到另一侧的汽车右支柱2上, 从而可对汽车一侧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分解,降低汽车受到撞击时,受撞击的一侧承受的冲 击力,可有效提高汽车的冲击力承受能力,避免汽车侧面因受冲击力过大而出现严重变形 的情况,可有效降低汽车因交通事故出现人员伤亡的概率,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部横梁5可通过螺栓6固接在座椅下横梁4上,具体地,如 图1所示,下部横梁5的两端可设置有螺纹连接孔,设置于汽车左支柱1和汽车右支柱2下
4端的两个座椅下横梁4上也相应设置有螺纹连接孔,这样,下部横梁5就可通过螺栓6固定 在两个座椅下横梁4的下端,使得下部横梁5可与汽车左支柱1、上部横梁3、汽车右支柱2 和座椅下横梁4形成封闭骨架。本实施例采用螺栓方式对下部横梁进行固定,拆卸和安装 均比较方便,可便于车辆的组装和维护。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需要通过其它方式将下部横 梁固定在座椅下横梁上,例如可采用焊接等方式。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部横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下 部横梁5具体可为矩形横梁,这样,在与座椅下横梁4连接时,可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可提 高下部横梁5安装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同时,具有较大接触面积的下部横梁5,还可提高整 个封闭骨架的力传递能力。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合适形状或厚度的下部横梁5, 以保证形成的封闭骨架可具有较好的力传递能力。综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汽车车架通过设置下部横梁,使得下部横梁可与汽车左 支柱、上部横梁、汽车右支柱、座椅下横梁形成一封闭骨架,从而可利用该封闭骨架将汽车 一侧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另一侧,实现对冲击力的分解,可有效避免汽车一侧受到撞击时, 因受到的冲击力过大而出现严重变形的情况,降低汽车出现交通事故时的人员伤亡状况, 提高利用该汽车车架的电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俯视 图;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汽车为电 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地板10,该地板10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箱20,用于存储电能,为电动 汽车提供能源;地板10上设置有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车架,且汽车车架汽车左支 柱、汽车右支柱和座椅下横梁均固设在地板10上。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汽车车架上的下部横梁5可位于地板10的下侧, 并通过螺栓与地板10上侧的座椅下横梁4固接,这样,可在不对现有电动汽车车体进行较 大改变的情况下,即可实现下部横梁的安装和拆卸,可有效提高下部横梁安装、拆卸的便利 性,降低汽车生成成本。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汽车通过设置的下部横梁,使得整个汽车车架可形成一 封闭骨架,从而可利用该封闭骨架将汽车一侧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另一侧,实现对汽车受 到的冲击力的分解,可有效避免汽车一侧受到撞击时,因受到的冲击力过大而出现严重变 形的情况,降低汽车出现交通事故时的人员伤亡状况,提高利用该汽车车架的电动汽车行 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汽车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所述汽车 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的上端通过上部横梁连接,所述汽车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的下端分别 连接有座椅下横梁;所述座椅下横梁还连接有下部横梁,所述下部横梁、汽车左支柱、上部 横梁、汽车右支柱和座椅下横梁形成一封闭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梁通过螺栓固接在所述 座椅下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梁为矩形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梁位于所述座椅下横 梁的下端。
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箱,所述地板上还设 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汽车车架,其中,所述汽车车架的汽车左支柱、汽车右 支柱和座椅下横梁均固设在所述地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架及其汽车。该汽车车架包括对称设置的汽车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所述汽车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的上端通过上部横梁连接,所述汽车左支柱和汽车右支柱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座椅下横梁;所述座椅下横梁还连接有下部横梁,所述下部横梁、汽车左支柱、上部横梁、汽车右支柱和座椅下横梁形成一封闭骨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汽车车架的汽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汽车车架上设置下部横梁,可使得汽车车架整个呈封闭的骨架,从而可利用该封闭骨架对汽车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分解,提高汽车的防碰撞能力。
文档编号B62D23/00GK201784691SQ20102051294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唐波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