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53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属动力转向 器卸荷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动力转向器及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循环球动力转向器在进行动力转向 器总成设计时,通常会设计一种行程卸荷阀以实现降低转向系统压力,保护动力转向器及 转向系统的目的。常用的行程卸荷阀的中心顶杆通常是与其他零件为一体,以实现中心顶 杆顶开卸荷装置中的钢球达到卸荷的目的。由于中心顶杆与其他零件为一体,增加了加工 工艺的难度,且装配时需与另一零件采用圆柱销或过盈联接,使得中心顶杆的装配也较为 复杂,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顶杆为单个机加工零件,与转向螺杆配合 后具有实现卸荷装置中心顶杆的作用,其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简单可行,解决了现有卸荷 装置中心顶杆需与零件为一体,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复杂问题的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 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它由中心顶杆本体和本体上 的中心顶尖、扁方、台阶面及螺纹构成,其特征在于中心顶杆本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台阶 面,台阶面两端的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扁方和螺纹,扁方的一端设置有中心顶尖。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结构简单,中心顶杆的一端设置 有螺纹,通过螺纹与转向螺杆装配的形式来实现动力转向器卸荷,解决了现有与其他零件 为一体的中心顶杆加工及装配方法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简单, 装配形式可靠,通过对中心顶杆本体上的扁方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即可使中心顶杆与转向 螺杆联接成一体。


图1为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与转向螺杆的装配示 意图;图4为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实现卸荷功能的示意 图。图中1、中心顶尖,2、扁方,3、台阶面,4、螺纹,5、转向螺杆,6、中心卸荷阀,7、钢
球,8、中心顶杆本体。[0014]具体实施方式
该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由中心顶杆本体8和本体上的 中心顶尖1、扁方2、台阶面3及螺纹4构成,中心顶杆本体8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台阶面3,台 阶面3的两端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扁方2和螺纹4,扁方2的一端设置有中心顶尖1 (参见附 图1 2)。该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通过中心顶杆本体8上的螺纹4 与转向螺杆5内的螺纹采用螺纹锁固胶进行固定,并对中心顶杆本体8上的扁方2施加一 定的作用力,使中心顶杆本体8与转向螺杆5联接成一体。当动力转向器下腔为高压油,推 动转向螺杆5向上运动时,转向螺杆5上的中心卸荷阀6也会随转向螺杆5 —同向上运动, 当转向螺杆5上的中心卸荷阀6向上运动到中心顶尖1与钢球7接触时,动力转向器便可 实现卸荷的目的(参见附图3 4)。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顶杆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 简单可行,解决了现有中心顶杆与其他零件为一体,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复杂的问题。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它由中心顶杆本体(8)和本体 上的中心顶尖(1)、扁方(2)、台阶面(3)及螺纹(4)构成,其特征在于中心顶杆本体(8)的 中间部位设置有台阶面(3),台阶面(3)两端的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扁方(2)和螺纹(4),扁方 (2)的一端设置有中心顶尖(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的中心顶杆,属动力转向器卸荷装置技术领域。它由中心顶杆本体和本体上的中心顶尖、扁方、台阶面及螺纹构成,中心顶杆本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台阶面,台阶面的两端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扁方和螺纹,扁方的一端设置有中心顶尖。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顶杆本体的螺纹与转向螺杆内的螺纹采用螺纹锁固胶进行连接,再通过对中心顶杆本体上的扁方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即可使中心顶杆与转向螺杆联接成一体。解决了现有中心顶杆与其他零件为一整体,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简单,装配形式可靠。
文档编号B62D5/06GK201872789SQ20102064367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罗爱玲 申请人: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