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瓶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811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瓶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具体是一种钢瓶手推车。
背景技术
钢瓶手推车灵活轻巧,是近距离运送钢瓶的最佳工具,传统所用的钢瓶手推车,每次只能运送一个钢瓶,故其工作效率较低,已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方便、安全可靠且工作效率高的一种钢瓶手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瓶手推车,包括有车架、车轮和钢瓶托板,车轮设在车架的底部,钢瓶托板设在车架上且位于车架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瓶托板设有隔板,隔板将钢瓶托板分隔成左右两部分,钢瓶托板的左右两部分分别用以放置钢瓶。所述车架采用可折叠的结构形式,该车架是由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构成,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铰接,所述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之间设有可折叠的支撑杆。所述隔板与所设的加强杆的一端连接,加强杆的另一端与前轮支架上的顶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的两侧与加强杆之间设有弧形托板条。所述车架上设有用以固定钢瓶的链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一次性可搬运两个钢瓶,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的钢瓶手推车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功能更强大、操作性更好、平衡性更好的特点,是工业场所的最理想工具,气瓶的搬上搬下十分轻松,运动起来十分省力,另外,停止时,可以作为气瓶放置和固定架使用,无倾倒之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钢瓶托板;3、车轮;4、前轮支架;5、后轮支架;6、支撑杆;7、链条;8、隔板;9、加强杆;10、弧形托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钢瓶手推车,包括有车架1、车轮3和钢瓶托板2,车轮3设在车架1的底部,钢瓶托板2设在车架1上且位于车架1的下部,所述车架1采用可折叠的结构形式,该车架是由前轮支架4和后轮支架5构成,前轮支架4与后轮支架5铰接,所述前轮支架4和后轮支架5之间设有可折叠的支撑杆6。钢瓶托板2设有隔板8,隔板8将钢瓶托板2分隔成左右两部分,钢瓶托板的左右两部分分别用以放置钢瓶,隔板8与所设的加强杆9的一端连接,加强杆9的另一端与前轮支架4上的顶部连接,前轮支架4的两侧与加强杆 9之间设有弧形托板条10,两个弧形托板条10和钢瓶托板的左右两部分一起将两个钢瓶托住。所述车架1上设有用以固定钢瓶的链条7。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钢瓶手推车,包括有车架(1)、车轮(3)和钢瓶托板(2),车轮(3)设在车架(1) 的底部,钢瓶托板(2)设在车架(1)上且位于车架(1)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瓶托板 (2)设有隔板(8),隔板(8)将钢瓶托板(2)分隔成左右两部分,钢瓶托板的左右两部分分别用以放置钢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瓶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采用可折叠的结构形式,该车架是由前轮支架(4)和后轮支架(5)构成,前轮支架(4)与后轮支架(5)铰接,所述前轮支架(4)和后轮支架(5)之间设有可折叠的支撑杆(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瓶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与所设的加强杆(9) 的一端连接,加强杆(9)的另一端与前轮支架(4)上的顶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4)的两侧与加强杆(9 )之间设有弧形托板条(1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瓶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有用以固定钢瓶的链条(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瓶手推车,包括有车架、车轮和钢瓶托板,车轮设在车架的底部,钢瓶托板设在车架上且位于车架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瓶托板设有隔板,隔板将钢瓶托板分隔左右两部分,钢瓶托板的左右两部分分别用以放置钢瓶。所述车架采用可折叠的结构形式。所述隔板通过加强杆与前轮支架上的顶部连接,前轮支架的两侧与加强杆之间设有弧形托板条。由于一次性可搬运两个钢瓶,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的钢瓶手推车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功能更强大、操作性更好、平衡性更好的特点,是工业场所的最理想工具,气瓶的移动下十分轻松便利,搬动起来十分省力,另外,停止时不用时,静止状态下可以作为气瓶放置和固定架使用,无倾倒之忧。
文档编号B62B3/10GK201980269SQ2010206858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叶水生 申请人:佛山德力梅塞尔气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