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臂锻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953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臂锻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直臂锻件。
背景技术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直臂锻件是汽车的安全部件之一,实现承载和导向功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工作运行环境复杂,承受复杂的交变应力,对直臂部件的质量要求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臂锻件,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使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直臂锻件,包括通过一直臂部连接的第一端节部和第二端节部,第一端节部通过一弯臂部设置有第一钻孔端部,所述直臂部在第一端节部和第二端节部之间凸出形成有第二钻孔端部和第三钻孔端部,所述第一端节部、第二端节部在上下两面均设有碗形槽, 上下两个碗形槽之间形成薄壁结构,其中,第一端节部碗形槽的轴线、第二端节部碗形槽的轴线、第二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和第三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与该平面呈72°夹角,所述第二端节部碗形槽的轴线与第三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呈11°夹角,第一端节部碗形槽的轴线、第二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和第三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直臂部上设有凹陷结构。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使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直臂锻件,包括通过一直臂部4连接的第一端节部3和第二端节部7,第一端节部3通过一弯臂部2设置有第一钻孔端部1,所述直臂部4在第一端节部3和第二端节部7之间凸出形成有第二钻孔端部5和第三钻孔端部6,所述第一端节部3、第二端节部7在上下两面均设有碗形槽32、72,上下两个碗形槽32、72之间形成薄壁结构,其中,第一端节部3碗形槽32的轴线31、第二端节部7碗形槽72的轴线71、第二钻孔端部5的钻孔轴线51和第三钻孔端部6的钻孔轴线61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钻孔端部 1的钻孔轴线11与该平面呈72°夹角,所述第二端节部7碗形槽72的轴线71与第三钻孔端部6的钻孔轴线61呈11°夹角,第一端节部3碗形槽32的轴线31、第二钻孔端部5的钻孔轴线51和第三钻孔端部6的钻孔轴线61相互平行。所述直臂部4上设有凹陷结构 41 (用于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节省材料成本)。
权利要求
1. 一种直臂锻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一直臂部(4)连接的第一端节部(3)和第二端节部(7),第一端节部C3)通过一弯臂部( 设置有第一钻孔端部(1),所述直臂部(4) 在第一端节部C3)和第二端节部(7)之间凸出形成有第二钻孔端部( 和第三钻孔端部 (6),所述第一端节部(3)、第二端节部(7)在上下两面均设有碗形槽(32、72),上下两个碗形槽(32、72)之间形成薄壁结构,其中,第一端节部(3)碗形槽(32)的轴线(31)、第二端节部(7)碗形槽(72)的轴线(71)、第二钻孔端部(5)的钻孔轴线(51)和第三钻孔端部(6) 的钻孔轴线(61)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钻孔端部(1)的钻孔轴线(11)与该平面呈72°夹角,所述第二端节部(7)碗形槽m的轴线(71)与第三钻孔端部(6)的钻孔轴线(61)呈 11°夹角,第一端节部⑶碗形槽(32)的轴线(31)、第二钻孔端部(5)的钻孔轴线(51)和第三钻孔端部(6)的钻孔轴线(61)相互平行;所述直臂部(4)上设有凹陷结构0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臂锻件,包括通过一直臂部连接的第一端节部和第二端节部,第一端节部通过一弯臂部设置有第一钻孔端部,直臂部在第一端节部和第二端节部之间凸出形成有第二钻孔端部和第三钻孔端部,第一端节部、第二端节部在上下两面均设有碗形槽,其中,第一端节部和第二端节部碗形槽的轴线与第二钻孔端部和第三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与该平面呈72°夹角,第二端节部碗形槽的轴线与第三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呈11°夹角,第一端节部碗形槽的轴线、第二钻孔端部和第三钻孔端部的钻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直臂部上设有凹陷结构。本技术方案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使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D21/09GK102248965SQ20111013275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陈永听 申请人:浙江瑞朗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