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22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脚踏换挡机构与前搁脚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份安装在车架上的,二者都位于驾驶员的踩脚处,其中,前搁脚由踏杆安装座和脚踏杆连接组成,其中脚踏杆安装座上径向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通过螺栓将前搁脚固定在车架上;脚踏换挡组合机构由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整体连接组成,并套装在车架的换挡轴上。为了避免后换挡臂与前搁脚之间发生干渉,后换挡臂需向下折弯一定弧度,从前搁脚脚踏杆的下侧绕过后伸出,后换挡臂向下折弯致使其与地面的距离较近,在摩托车左转弯时,容易造成后换挡臂触地,导致翻车,造成安全事故。且美观性差,増加了后换挡臂的长度,材料耗费多,降低了后换挡臂的强 度,容易变形。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耗费材料多,结构冗余不紧凑,美观性差,且后换挡臂与地面距离过近,容易发生行车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能提高后换挡臂与地面间的距离,提高摩托车的行车安全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表述ー种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设置有前换挡臂(I)、后换挡臂(2)、踏杆安装座(3)和脚踏杆(7),其关键在于在所述踏杆安装座(3)与脚踏杆(7)之间固接有支撑轴(5),该支撑轴(5)上活套有转动套(4),所述转动套(4)上固定安装所述前换挡臂(I)和后换挡臂(2)。前换挡臂(I)安装在转动套(4)的ー侧,后换挡臂(2)安装在转动套(4)的另ー侧。所述前换挡臂(I)、后换挡臂(2)组成脚踏换挡部分,踏杆安装座(3)、脚踏杆(7)属于前搁脚部分,这两部分被支撑轴(5)和转动套(4)组合在一起,成为ー个整体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提高了后换挡臂的离地高度,左拐弯过程中就不用担心后换挡臂触地,提高摩托车的行车安全性。其结构更紧凑,安装更简单,不再需要考虑后换挡臂必须绕过前搁脚的问题,缩短了后换挡臂的长度,节约了成本。在靠近所述踏杆安装座(3)的支撑轴(5)上设置有限位环台(6),在靠近所述脚踏杆(7)的支撑轴(5)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转动套(4)位于该限位环台(6)和限位机构之间。限位机构可以设计为垫圈⑶和卡簧(9)组合,在支撑轴(5)上开设有环槽(10),所述卡簧(9)和垫圈(8)位于该环槽(10)内,且垫圈(8)靠近所述转动套(4)。所述限位机构也是可以设计为在所述支撑轴(5)表面设置的凸台(11)。设置所述限位环台(6)和限位机构,对所述转动套⑷进行限位,防止其在二者之间晃动。所述脚踏杆(7)上固套有橡胶脚踏(14)。所述橡胶脚踏(14)増加了摩托车驾驶员脚部的舒适度,并且起到防滑作用。所述踏杆安装座(3)上开有ニ个平行且结构一致的安装孔(15),所述安装孔(15)的内壁贴合有橡胶套(16)的外壁,该橡胶套(16)的内壁贴合有金属套(17),该金属套(17)的端ロ翻边(17a)并包裹住所述橡胶套(16)的端头,所述翻边(17a)的末端与所述安装孔(15)内壁连接。所述橡胶套(16)起缓冲作用,设计所述金属套(17)主要是为了方便固定,因为所述橡胶套(16)质软,仅采用橡胶套(16)无法稳固固定;所述金属套(17)的端ロ翻边 (17a)包住所述橡胶套(16)端头,使该橡胶套(16)固定在金属套(17)和安装孔(15)内壁之间,不易脱落。在该金属套(17)与所述安装孔(15)内壁之间灌注有环氧树脂,使该安装孔(17)、橡胶套(16)、金属套(17)成为一体,稳固连接。同时,所述金属套(17)端ロ翻边(17a)设计扩大了与垫圈的接触面,使安装孔(5)能更牢固地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前换挡臂(I)上还安装有换挡机构,该换挡机构由换挡拉杆(18)、转动轴(19)和换挡臂(20)组成,其中换挡拉杆(18)的一端经活销连接在所述前换挡臂(I)上,换挡拉杆(18)的另一端径向开孔并套装所述转动轴(19),该转动轴(19)伸出所述换挡拉杆(18)的径向开孔后,固接在所述换挡臂(20)的一端,该换挡臂(20)的另一端为光滑圆弧端,该圆弧端开有径向连接孔(20a),该连接孔(20a)的内壁开有花键齿;在靠近所述换挡臂(20) —侧的连接孔(20a)上开有松紧ロ,该松紧ロ的两端壁通过螺栓(21)连接。所述连接孔(20a)套装在安装轴上,并用螺栓(21)固定,摩托车在换挡时,所述换挡臂(20)会在安装轴上左右转动,其光滑圆弧端可以防止摩托车车身对换挡臂(20)的干涉,转动更自如。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ー种成本更低廉、结构更紧凑、更有利于行车安全的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通过将脚踏换挡部分和前搁脚部分合成一体,简化了现有结构,安装更简单,后换挡臂不再需要绕过前搁脚部分,长度明显缩短,成本更低,强度更高,提高了后换挡臂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使行车更安全,而且改进了踏杆安装座(3)上安装孔的内部结构,使其更容易固定在摩托车车身上,换挡臂端ロ的光滑圆弧型结构可以避免换挡时车身与换挡臂间的干渉。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中前搁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是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0025]实施例I :如图1、2、3所示一种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设置有踏杆安装座3)和脚踏杆7,在所述踏杆安装座3与脚踏杆7之间固接有支撑轴5,该支撑轴5上活套有转动套4,所述转动套4上固定安装有前换挡臂I和后换挡臂2。前换挡臂I安装在转动套4的ー侧,后换挡臂2安装在转动套4的另ー侧。所述前换挡臂I、后换挡臂2组成脚踏换挡部分,踏杆安装座3、脚 踏杆7属于前搁脚部分,这两部分被支撑轴5和转动套4组合在一起,成为ー个整体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提高了后换挡臂的离地高度,左拐弯过程中就不用担心后换挡臂触地,提高摩托车的行车安全性。其结构更紧凑,安装更简单,不再需要考虑后换挡臂必须绕过前搁脚的问题,缩短了后换挡臂的长度,节约了成本。如图1、2、3所示在靠近所述踏杆安装座3的支撑轴5上设置有限位环台6,在靠近所述脚踏杆7的支撑轴5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转动套4位于该限位环台6和限位机构之间。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垫圈8和卡簧9,在支撑轴5上开设有环槽10,所述卡簧9和垫圈8位于该环槽10内,且垫圈8靠近所述转动套4。设置所述限位环台6和限位机构,使安装在所述转动套4上的脚踏换挡部分固定在该位置,不会在所述脚踏杆7和踏杆安装座3间晃动。如图I所示所述脚踏杆7上固套有橡胶脚踏14。所述橡胶脚踏14増加了摩托车驾驶员脚部的舒适度,并且起到防滑作用。如图4、5所示所述踏杆安装座3上开有ニ个平行且结构一致的安装孔15,所述安装孔15的内壁贴合有橡胶套16的外壁,该橡胶套16的内壁贴合有金属套17,该金属套17的端ロ翻边17a并包裹住所述橡胶套16的端头,所述翻边17a的末端与所述安装孔15内壁连接。所述橡胶套16起缓冲作用,设计所述金属套17主要是为了方便固定,因为所述橡胶套16质软,仅采用橡胶套16无法稳固固定;所述金属套17的端ロ翻边17a包住所述橡胶套16端头,使该橡胶套16固定在金属套17和安装孔15内壁之间,不易脱落。在该金属套17与所述安装孔15内壁之间灌注有环氧树脂,使该安装孔17、橡胶套16、金属套17成为一体,稳固连接。同时,所述金属套17端ロ翻边17a设计扩大了与垫圈的接触面,使安装孔5能更牢固地固定在车架上。如图I所示所述前换挡臂I上还安装有换挡机构,该换挡机构由换挡拉杆18、转动轴19和换挡臂20组成,其中换挡拉杆18的一端经活销连接在所述前换挡臂I上,换挡拉杆18的另一端径向开孔并套装所述转动轴19,该转动轴19伸出所述换挡拉杆18的径向开孔后,固接在所述换挡臂20的一端,该换挡臂20的另一端为光滑圆弧端,该圆弧端开有径向连接孔20a,该连接孔20a的内壁开有花键齿;在靠近所述换挡臂20 —侧的连接孔20a上开有松紧ロ,该松紧ロ的两端壁通过螺栓21连接。所述连接孔20a套装在安装轴上,并用螺栓21固定,摩托车在换挡时,所述换挡臂20会在安装轴上左右转动,其光滑圆弧端可以防止摩托车车身对换挡臂20的干渉,转动更自如。其工作原理是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脚置于脚踏杆上,换挡吋,驾驶员脚踩后换挡臂或前换挡臂,带动转动套在支撑轴上转动,与前搁脚不发生干渉。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I结构一致,其区别在于所述限位机构是在所述支撑轴5表面设置的凸台11。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 与实施例I工作原理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设置有前换挡臂(I)、后换挡臂(2)、踏杆安装座(3)和脚踏杆(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杆安装座(3)与脚踏杆(7)之间固接有支撑轴(5),该支撑轴(5)上活套有转动套(4),所述转动套(4)上固定安装所述前换挡臂(I)和后换挡臂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踏杆安装座(3)的支撑轴(5)上设置有限位环台出),在靠近所述脚踏杆(7)的支撑轴(5)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转动套(4)位于该限位环台(6)和限位机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垫圈(8)和卡簧(9),在支撑轴(5)上开设有环槽(10),所述卡簧(9)和垫圈(8)位于该环槽(10)内,且垫圈⑶靠近所述转动套(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是在所述支撑轴(5)表面设置的凸台(11)。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杆(7)上固套有橡胶脚踏(14)。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安装座(3)上开有ニ个平行且结构一致的安装孔(15),所述安装孔(15)的内壁贴合有橡胶套(16)的外壁,该橡胶套(16)的内壁贴合有金属套(17),该金属套(17)的端ロ翻边(17a)并包裹住所述橡胶套(16)的端头,所述翻边(17a)的末端与所述安装孔(15)内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其特征在干所述前换挡臂(I)上还安装有换挡机构,该换挡机构由换挡拉杆(18)、转动轴(19)和换挡臂(20)组成,其中换挡拉杆(18)的一端经活销连接在所述前换挡臂(I)上,换挡拉杆(18)的另一端径向开孔并套装所述转动轴(19),该转动轴(19)伸出所述换挡拉杆(18)的径向开孔后,固接在所述换挡臂(20)的一端,该换挡臂(20)的另一端为光滑圆弧端,该圆弧端开有径向连接孔(20a),该连接孔(20a)的内壁开有花键齿;在靠近所述换挡臂(20) —侧的连接孔(20a)上开有松紧ロ,该松紧ロ的两端壁通过螺栓(21)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脚踏换挡组合机构,设置有前换挡臂(1)、后换挡臂(2)、踏杆安装座(3)和脚踏杆(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杆安装座(3)与脚踏杆(7)之间固接有支撑轴(5),该支撑轴(5)上活套有转动套(4),所述转动套(4)上固定安装所述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后换挡臂从脚踏杆下绕过,明显缩短了后换挡臂的长度,增强了后换挡臂的强度,而且提高了后换挡臂与地面的高度,避免了在左拐弯时后换挡臂与地面的接触,是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廉、能有效保障安全行驶的组合结构。
文档编号B62M25/06GK202481251SQ20112051313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程洪 申请人:程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