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29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身前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身前部的下侧设有发动机下罩的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设置覆盖车身的下表面的下罩的结构。该下罩,例如,为了保护发动机室等不受轮胎溅起的泥水或飞石的损伤,并且,为了通过覆盖车辆的下表面的凹凸来提高空气动力特性而设置。关于这种下罩,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如图21所示,公开了针对覆盖发动机下表面部的下罩I设置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收纳的检查用盖2的方案。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具备变形阻止机构的方案,为了确保树脂制的下罩的刚性、强度,对罩主体的收纳凹部收纳加强用的骨架部件,并阻止上述骨架部件发生塑性变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776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37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凭借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下罩1,需要设置使从下罩I沿箭头方向滑动而拆下后的检查用盖2的放置场所,维护作业繁琐。另外,凭借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下罩1,检查用盖2的拉出行程S需要在下罩I的前方,如图21所示,存在需要将作业空间放大与检查用盖2的拉出行程S相应的量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下罩中,骨架部件在副车架的开口内延伸配置,在上述副车架的开口的上方部位,例如,配设有发动机、变速箱等。该情况下,为了进行维护时的机油更换或检查作业,需要针对覆盖车身的下表面的下罩设置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构成的维护用的盖体。然而,凭借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下罩,若对下罩设置能够开闭的维护用的盖体,则存在无法相对于罩主体的收容凹部收容骨架部件的情况。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扩大作业空间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维护性的车身前部构造。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在树脂制的发动机下罩上设有维护盖的情况下仍能够确保发动机下罩具有规定的刚性、强度的车身前部构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设有对车身前部的下侧进行覆盖的发动机下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下罩的中央部设有维护盖,所述维护盖具备:设置于所述维护盖的前缘部的左右侧的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在所述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之间与所述侧方旋转支承部相比设置于后侧的中央旋转支承部,所述侧方旋转支承部具有能够与设在所述发动机下罩上的截面L字状的爪部卡定的开口部,所述中央旋转支承部具有能够与设在所述发动机下罩上的侧壁的壁面卡定的卡定部,在使所述维护盖向后侧滑动时,通过所述侧方旋转支承部和所述中央旋转支承部将所述维护盖的滑动动作卡定,所述维护盖以一对所述侧方旋转支承部作为支点而进行旋转动作。
根据本发明,当为了从发动机下罩拆下维护盖而使上述维护盖向后侧滑动时,通过侧方旋转支承部和中央旋转支承部将维护盖的滑动动作卡定,维护盖以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作为支点而进行旋转动作。因此,在进行施加有作业者的高负载的滑动时,与仅因维护盖的重力而施加有低负载的维护盖的旋转动作时相比,能够使支承位置增加,因此能够使维护盖薄板化且轻型化。由此,本发明中,在维护时,使轻型的维护盖滑动后,使其旋转动作,由此能够使维护盖从发动机下罩垂下,能够不从发动机下罩将维护盖整体拆下地进行维护作业。并且,在本发明中,不需要如以往技术那样的拉出维护盖的空间,因此能够不扩大作业空间地进一步使维护性提高。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发动机下罩侧设有后缘爪,所述后缘爪以能够与形成于维护盖的后缘部的矩形开口部卡定的方式设置。因此,维护盖的前缘部,以通过截面大致L字状的爪部将侧方旋转支承部卡定且载置于发动机下罩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并且,维护盖的后缘部通过上述发动机下罩侧的后缘爪而卡定,因此,能够在避免维护盖的落下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将维护盖紧固于发动机下罩的紧固作业。并且,根据本发明,发动机下罩在前缘部具有半碗状突起部,其用于避免与千斤顶支承部的干涉,所述中央旋转支承部的卡定部所卡定的侧壁设置于所述半碗状突起部,由此,上述侧壁成为弯曲面而强度提高,能够使用于卡定卡定部的卡定强度增大。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侧壁的开口的周缘部设有卡定用肋,由此能够使卡定强度进一步增大。另外,根据本发明,中央旋转支承部的卡定部与所述侧壁的壁面卡合直至维护盖的旋转动作的初期,由此,虽然也存在在维护盖的旋转动作的初期继续施加有作业者的力的情况,但中央旋转支承部的卡定部以将侧壁的开口周缘推起的方式进行按压,能够减少向侧方旋转支承部施加的负载。另外,根据本发明,发动机下罩包括副车架的前部以及后部之间的前方罩部、和所述副车架以及底板架之间的后方罩部,经由形成于所述前方罩部与所述后方罩部的边界的折线部,所述前方罩部和所述后方罩部以能够独立开闭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不将发动机下罩整体拆下地使维护性提高。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在树脂制的发动机下罩的前部的中央部设有维护盖的情况下,在与上述维护盖相邻的沿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侧方部位,配设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加强部件。其结果是,本发明中,能够通过金属制的加强部件确保发动机下罩具有所希望的刚性、强度,防止高速行驶时基于向发动机下罩的下方侧的负压导致的变形,十分有助于空气动力性能。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发动机下罩上,在与配置于金属制的加强部件的上侧的金属制的副车架的干涉区域立设有肋,上述肋在金属制的加强部件与金属制的副车架之间作为障碍物发挥功能,能够良好地避免金属制部件彼此的接触(干涉)。另外,根据本发明,发动机下罩具有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强筋,与上述加强筋连续地立设上述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下罩的刚性、强度。另外,根据本发明,发动机下罩,将侧缘部立起而形成所述肋,在与所述加强筋连续的所述肋之间设有切缺部,由此,能够使车身前后方向上的水的排水性提高。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发动机下罩上,与上述切缺部相邻地形成有排水孔,由此向外部的排水更容易。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能够不扩大作业空间地使维护性进一步提闻。另外,本发明中,能够获得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即使是在树脂制的发动机下罩上设有维护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发动机下罩具有规定的刚性、强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对包含构成图1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发动机下罩的车身前部从下方观察的仰视图。图3是对包含上述发动机下罩的车身前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图4是上述发动机下罩的仰视图。图5是上述发动机下罩的俯视图。图6是相对于图5所示的发动机下罩载置副车架的俯视图。图7是上述发动机下罩的立体图。图8是金属制的加强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9是沿图8的IX-1X线的纵剖视图。图1O是沿图8的X-X线的纵剖视图。图11是对包含维护盖的发动机下罩的一部分从上侧观察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对包含维护盖的发动机下罩的一部分从下侧观察的放大立体图。图13是表示维护盖的支承机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4(a)是用于对维护盖的拆下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4(b)是沿图14 (a)的A-A线的纵剖视图。图15(a)是用于对维护盖的拆下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b)是沿图15(a)的B-B线的纵剖视图。图16(a)是用于对维护盖的拆下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6(b)是沿图16(a)的C-C线的纵剖视图。图17 (a)是对维护盖的后缘部从下侧观察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7 (b) 图17 (d)是后缘爪的动作说明图。图18(a) (C)是用于对维护盖的拆下动作进行说明的纵剖视图,图18(a)表示维护盖固定的状态,图18(b)表示维护盖发生了滑动的状态,图18(c)表示维护盖进行旋转动作的状态。图19是对维护时将发动机下罩的一部分拆下的状态进行表示的说明图。图20是表示空气在上述发动机下罩的下表面流通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1是表示在现有技术中从下罩使检查用盖滑动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对包含构成图1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发动机下罩的车身前部从下方观察的仰视图。图3是对包含上述发动机下罩的车身前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此外,各图中,“上”以及“下”表示沿车身的铅直方向的上侧以及下侧,“前”以及“后”表示沿车身的前后方向的前侧以及后侧,“左”以及“右”表示沿车身的车宽方向的左侧以及右侧。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身前部构造10具备:副车架14,其固定于沿车身12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前侧车架(未图示)的安装部,并设置于车身12的前部的下方侧;底板架16,其设置于上述副车架14的后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发动机下罩18,其设置于上述副车架14以及底板架16的下侧,主要覆盖配设有未图示的发动机、变速箱等的发动机室的下侧。此外,在图1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10中,省略了对设置于上述左右的前侧车架(未图示)的前端部的前隔板的图示。如图3所示,副车架14由金属材料所形成的大致矩形的框架体构成,并由下述部分构成: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构件14a ;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构件14b ;在上述左右的侧构件14a、14b的前端部沿大致水平方向架设的圆柱状的前横梁14c ;在上述左右的侧构件14a、14b的后端部沿大致水平方向架设的后横梁14d。此外,在前横梁14的大致中央部,如图2所示,设有用于通过未图示的千斤顶将车身12顶起的千斤顶支承部15。在前横梁14c的中间部以及左右侧构件14a、14b的前端部,设有多个螺纹部,经由紧固于上述螺纹部的多个螺栓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四个),发动机下罩18的前端部(后述的突出部32)固定于副车架14(参照图2)。另外,在后横梁14d上设有多个螺纹部,经由紧固于上述螺纹部的多个螺栓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四个),发动机下罩18的中间部固定于上述副车架14 (参照图2)。在副车架14的后侧,设有由金属材料形成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底板架16 (参照图2)。在上述多个底板架16的前端部,设有螺纹部,经由紧固于上述螺纹部的多个螺栓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四个),发动机下罩18的后端部固定于底板架16。此外,关于发动机下罩18固定于副车架14以及底板架16这点,在下文中详细地进行说明。图4是上述发动机下罩的仰视图,图5是上述发动机下罩的俯视图,图6是相对于图5所示的发动机下罩放置副车架的俯视图,图7是上述发动机下罩的立体图。发动机下罩18以对配设有未图示的发动机、变速箱的发动机室的下部侧进行覆盖的方式设置。该发动机下罩18具备:俯视呈大致矩形且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罩主体部22 ;在上述发动机下罩18的前侧且设置于沿车宽方向的中央部的树脂制的维护盖24 ;在上述发动机下罩18的后侧且设置于沿车宽方向的中央部的半椭圆形状的金属板26 ;与上述维护盖24相邻地配置于沿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侧方部位,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一对加强部件28。上述罩主体部22构成为包括:位于副车架14的前部以及后部之间的前方罩部22a ;位于副车架14的后部与底板架16的前端部之间的后方罩部22b。在上述前方罩部22a与上述后方罩部22b的边界部位,沿车宽方向设有折线部30。如图19所示,该折线部30,在前方罩部22a与后方罩部22b之间具有截面大致矩形状的凹部30a,在上述凹部30a的中央部,形成有截面V字状的槽部30b。以该凹部30a以及槽部30b作为支点,IU方罩部22a或者后方罩部22b分别以能够以圆弧状折曲的方式设置。其结果,上述前方罩部22a与上述后方罩部22b以能够独立开闭的方式设置。此外,在折线部30的中央部,如图4至图7所示,形成有细长的开口部。另外,在罩主体部22的前端部(前方罩部22a的前端部),设有向前侧仅以规定量突出的四个突出部32,在上述各突出部32上,形成有供螺栓20插入的螺栓插入孔34a (参照图5以及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四个螺栓插入孔34a)。将从发动机下罩18的下方侧向上方侧插入各螺栓插入孔34a的螺栓20紧固于形成于副车架14的前横梁14c的中间部以及左右侧构件14a、14b的前端部的未图示的螺纹部,由此发动机下罩18的前端部固定于副车架14。并且,在罩王体部22的沿车身如后方向的中间部(如方罩部22a的后端部以及后方罩部22b的前端部),形成有供螺栓20插入的多个螺栓插入孔34b (参照图5以及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四个螺栓插入孔34b)。将从发动机下罩18的下方侧向上方侧插入各螺栓插入孔34b的螺栓20紧固于形成于副车架14的后横梁14d的大致中央部以及左右侧部的未图示的螺纹部,由此发动机下罩18的中间部固定于副车架14。进而另外,在罩王体部22的沿车身如后方向的后端部(后方罩部22b的后端部),形成有供螺栓20插入的多个螺栓插入孔34c(参照图5以及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四个螺栓插入孔34c)。将从发动机下罩18的下方侧向上方侧插入各螺栓插入孔34c的螺栓20紧固于形成于沿车身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底板架16的前端部的未图示的螺纹部,由此发动机下罩18的后端部固定于底板架16。其结果,发动机下罩18的前方罩部22a在副车架14的前部(前端部)与后部(后端部)之间固定,发动机下罩18的后方罩部22b在副车架14的后部(后端部)与底板架16的前端部之间固定。维护盖24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将形成于罩主体部22的大致矩形的开口部36 (参照图1以及图5)封闭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盖体构成。使该维护盖24滑动至车身前后方向的一方后,以卡定于罩主体部22侧的一对支点部24a (参照图5)作为转动支点仅转动规定角度,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开口部36进行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机油更换作业等。图8是金属制的加强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9是沿图8的IX-1X线的纵剖视图,图10是沿图8的X-X线的纵剖视图。在发动机下罩18的上表面且在沿与上述维护盖24相邻的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侧方部位,设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一对加强部件28、28。该一对加强部件28、28分别由相同形状构成,因此对设于发动机下罩18的左侧的加强部件28详细地说明,而省略对设于右侧的加强部件28的说明。如图7所示,该加强部件28形成为使轴向的两侧缘部28a向大致上方弯曲的纵截面大致U字状,由沿车身前后方向长的金属制部件构成。以上述加强部件28的沿轴向的一端部延伸至前方罩部22a的前端部附近部位、上述加强部件28的沿轴向的另一端部延伸至前方罩部22a的后端部(折线部30)的附近部位的方式设置。
在树脂制的发动机下罩18上,形成有沿车身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且向上侧以规定长度突出的突条部38 (参照图2),经由铆钉40将加强部件28相对于上述突条部38固定。通过在发动机下罩18的上表面形成突条部38,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8仅与上述突条部38接触并通过铆钉40就容易固定,能够经由铆钉40将由与发动机下罩18不同种类的材料构成的加强部件28稳定地固定。此外,通过使用未图示的焊接机构对从加强部件28的上表面向外部暴露的铆钉40的轴部40a(参照图8)进行熔敷,能够将加强部件28简便地固定于发动机下罩18。如图6所不,固定于发动机下罩18的上表面的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8,以与配设于发动机下罩18的上侧的金属制的副车架14以其一部分重叠(重叠)的方式设置。因此,在固定于发动机下罩18的上表面的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8与配置于上述加强部件28的上侧的金属制的副车架14之间,产生金属制部件彼此的干涉区域42(参照图6)。在发动机下罩18上立设有第一肋44a以及第二肋44b,该第一肋44a以及第二肋44b与沿着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8的轴向的另一端部接近,且位于上述另一端部与折线部30之间。上述第一肋44a以及第二肋44b,由与发动机下罩18相同的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并以沿车宽方向相互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配置。另外,该第一肋44a以及第二肋44b,以其上端部45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上端部45的高度方向的尺寸A设定为比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8的侧缘部28a的高度尺寸B高(尺寸A >尺寸B ;参照图10)。其结果是,树脂制的第一肋44a以及/或者第二肋44b,在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8与金属制的副车架14之间作为障碍物发挥功能,能够良好地避免金属制部件彼此的接触(干涉)。在沿车宽方向相互隔开规定间隔的第一肋44a与第二肋44b之间,设有对上述第一肋44a与第二肋44b之间的壁进行了切缺的切缺部46 (参照图7)。通过设置上述切缺部46,例如,能够使车身前后方向上的水的排水性提高。另外,在发动机下罩18上,在与上述切缺部46相邻的部位且在加强部件28的另一端部与第一肋44a之间,形成为俯视大致椭圆形状的排水孔48贯通上下两面地形成(参照图7)。通过将上述排水孔48与切缺部46相邻地设置,通过上述排水孔48向外部的排水
变得更容易。另外,在发动机下罩18以及维护盖24上,并列设置有多个向上侧以凸形状构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长短长度不同的多个加强筋50a 50d(参照图7)。通过设置该多个加强筋50a 50d,能够确保树脂制的发动机下罩18以及维护盖24的所希望的刚性。S卩,在前方罩部22a的沿车宽方向的侧端部的附近部位,设有与加强部件28的轴线大致平行地延伸且比较长的一对加强筋50a,另外,在前方罩部22a的后端部(折线部30)的附近部位,设有沿车宽方向大致并排设置的比较短的多个加强筋50b。该多个加强筋50b之中,最接近发动机下罩18的沿车宽方向的左右侧端部的加强筋50bl与第一肋44a连续地形成(参照图7),通过属于干涉区域42的上述加强筋50bl和上述肋44a的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下罩18的强度。此外,第二肋44b在发动机下罩18的侧缘部52 (参照图10)上向上方立起而形成。并且,在后方罩部22b设有沿车宽方向的宽度尺寸形成得比较大的一对加强筋50c。另外,为了确保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维护盖24的刚性,设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50d。图11是对包含维护盖的发动机下罩的一部分从上侧观察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对包含维护盖的发动机下罩的一部分从下侧观察的放大立体图,图13是表示维护盖的支承机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4(a)是用于对维护盖的拆下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4(b)是沿图14(a)的A-A线的纵剖视图,图15(a)是用于对维护盖的拆下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b)是沿图15(a)的B-B线的纵剖视图,图16(a)是用于对维护盖的拆下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6(b)是沿图16(a)的C-C线的纵剖视图,图17(a)是对维护盖的后缘部从下侧观察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7(b) 图17(d)是后缘爪的动作说明图,图18(a) (c)是用于对维护盖的拆下动作进行说明的纵剖视图,图18(a)表示维护盖固定的状态,图19是对维护时将发动机下罩的一部分拆下的状态进行表示的说明图。如图11所示,在维护盖24的周缘部,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8个)盖螺栓紧固部100,通过该多个盖螺栓紧固部100,维护盖24被固定于罩主体部22 (前方罩部22a)。各盖螺栓紧固部100构成为包括:插入到罩主体部22的上表面一侧的螺母IOOb (带螺母的夹紧件);从罩主体部22的下侧紧固于上述螺母IOOb的盖螺栓100a(参照图12)。该情况下,通过旋松盖螺栓IOOa并使其从螺母IOOb脱离,维护盖24成为能够滑动的状态。维护盖24具备旋转支承机构102,当如后述那样使维护盖24滑动并将其拆下时,该旋转支承机构102以悬臂状并以能够旋转规定角度的方式支承维护盖24的前缘部24a。该旋转支承机构102具有:设置于维护盖24的前缘部24a的左右侧的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104、104 ;在上述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104、104之间与上述侧方旋转支承部104、104相比设置于后侧的中央旋转支承部106。并且,旋转支承机构102具备:在与维护盖24的前缘部24a的左右侧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于罩主体部22侧的一对截面L字状的爪部108、108 ;设置于与上述侧方旋转支承部104相邻的部位,能够被上述截面L字状的爪部108卡定的一对开口部110 ;设置于上述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的前端部,能够与半碗状突起部17的侧壁部(侧壁)112的开口 114周边的内壁面(壁面)116卡定的卡定部118 (参照图14)。换言之,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104指的是:设置于形成在维护盖24的前缘部24a的开口部Iio与前缘部24a之间,且通过设置于罩主体部22侧的截面L字状的爪部108而被悬臂支承的部分。另外,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由从沿半碗状突起部17的侧壁部112弯曲的圆弧部的中央部向前侧仅突出规定长度的带状体形成(参照图16(a)),上述带状体的前端部向上侧仅以规定角度折曲从而形成卡定部118。因此,中央旋转支承部106构成为包括:固定于维护盖24侧的固定部106a ;从上述圆弧部向前侧突出的中间部106b ;从上述中间部106b向上方延伸并与半碗状突起部17的侧壁部112的开口 114周缘的内壁面116抵接的卡定部118 (参照图 14(b))。在罩主体部22的前缘部24a的中央,如图11所示,用于避免与千斤顶支承部15 (参照图2)发生干涉的半碗状突起部17向上侧突出地设置。该半碗状突起部17具有:由平坦面构成的顶部17a ;具有沿周方向弯曲形成的弯曲面的侧壁部112 ;在上述侧壁部112的中央部向后侧突出规定长度,且形成有开口 114的盒部120。通过设置该盒部120的开口 114,使盖螺栓紧固部的螺母(带螺母的夹紧件)100b的插入容易。并且,半碗状突起部17具有:从盒部120向后侧突出并覆盖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的固定部106a的上表面部的覆盖部122 ;固定于上述覆盖部122的上表面的框部124。另外,在形成在构成侧壁部112的盒部120上的开口 114的左右两侧,设有形成为侧面观察大致三角形状的一对卡定用肋126。该情况下,上述一对卡定用肋126以将开口114周边的盒部120与上述覆盖部122的上表面连结的方式设置,能够使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的卡定部118与侧壁部112的开口 114周缘的内壁面116卡定时的卡定强度增大。在罩主体部22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对止挡部128。该止挡部128,如图14(a)所示,当使维护盖24向前侧滑动动作时卡定上述维护盖24的前缘部24a而限制上述维护盖24的滑动动作,另一方面,如图15(a)以及图16(a)所示,当与上述相反地使维护盖24向后侧滑动动作时,从上侧观察不会重叠地解除卡定状态,使维护盖24的旋转动作成为可能。在维护盖24的后缘部24b,如图17所示,设有向后侧截面大致L字状地突出形成的一对后缘爪130。各后缘爪130以将形成于维护盖24上的矩形开口部132从上述维护盖24的上表面沿下表面贯通的方式设置,并通过与维护盖24的下表面大致平行地弯曲的弯曲部130a卡定维护盖24。此外,矩形开口部132的沿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为比后缘爪130的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后缘爪130以能够在矩形开口部132内滑动的方式设置(参照图17(b) (d))。该情况下,从通过后缘爪130的弯曲部130a将维护盖24卡定的图17 (b)的状态,通过使维护盖24向后侧滑动动作,而成为上述弯曲部130a从维护盖24的下表面脱离的图17(c)的状态。在图17(c)中,后缘爪130在矩形开口部132内成为自由状态,维护盖24的后缘爪130的卡定状态被解除。因此,如后述那样,以侧方旋转支承部104作为支点,维护盖24的旋转动作成为可能(参照图17(d))。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10基本以上述方式构成,下面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首先,根据图14 图16以及图18,对将维护盖24从罩主体部22拆下的作业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在维护盖24通过盖螺栓紧固部100而固定于罩主体部22的状态下,从罩主体部22的下侧将盖螺栓IOOa旋松而使其从螺母IOOb脱离,由此维护盖24成为能够滑动的状态。该情况下,如图18 (a)所示,在维护盖24固定于罩主体部22的状态下,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104没有分别卡定于截面L字状的爪部108中而处于自由状态,并且,中央旋转支承部106从侧壁部112的开口 114周缘的内壁面116分离而处于自由状态。另外,维护盖24的前缘部24a处于被止挡部128卡定的状态。并且,维护盖24的后缘部24b处于通过贯通了矩形开口部132的后缘爪130而卡定的状态。接下来,如图15所示,使维护盖24向后侧(参照图15(b)的箭头方向)以规定长度进行滑动动作。在维护盖24进行了滑动动作的状态下,如图18(b)所示,中央旋转支承部106与侧壁部112的开口 114周缘的内壁面116抵接而使滑动动作被卡定,并且,截面L字状的爪部108与开口部110的前缘部24a侧的周缘抵接而使滑动动作被卡定。另外,维护盖24的前缘部24a从止挡部128分离而使其卡定状态被解除。并且,设置于罩主体部22侧的后缘爪130,从维护盖24的后缘部24b的下表面脱离而在矩形开口部132内成为自由状态,基于上述后缘爪130的卡定状态被解除。接着,如图16所示,在维护盖24的侧方旋转支承部104被罩主体部22侧的截面L字状的爪部108悬臂卡定的状态下,以上述前缘部24a作为支点向逆时针方向(参照图16(b)的箭头方向)以规定角度旋转。在维护盖24以侧方旋转支承部104作为支点以规定角度进行旋转动作的状态下,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的卡定部118从侧壁部112的开口 114周缘的内壁面116分离从而上述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的卡定部118成为自由状态。此外,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的卡定部118保持与侧壁部112的开口 114周缘的内壁面116的卡合状态直至维护盖24的旋转动作的初期。在维护盖24的旋转动作的初期,除维护盖24的重力以外,还存在进行维护盖24的拆下作业的作业者的力施加于维护盖24的情况,由于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的弯曲的卡定部118以使侧壁部112的开口 114周缘的内壁面116推起的方式对其进行按压(参照图16(b)),所以能够减少施加于侧方旋转支承部104的负载。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维护盖24向车身12的后侧滑动后,以卡定于罩主体部22侧的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104作为支点旋转动作规定角度,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开口部
36进行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机油更换作业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为了从罩主体部22将维护盖24拆下而使上述维护盖24向后侧滑动时,通过侧方旋转支承部104和中央旋转支承部106将维护盖24的滑动动作卡定,维护盖24以侧方旋转支承部104作为支点进行旋转动作。因此,在进行施加有作业者的高负载的滑动时,与仅因维护盖24的重力而施加有低负载的维护盖24的旋转动作时相比,能够使支承部位增加,因此能够使维护盖24薄板化且使其轻型化。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维护时,使轻型的维护盖24滑动后,使其进行旋转动作,由此,能够将维护盖24通过其重力作用而从罩主体部22垂下,能够不从罩主体部22将维护盖24整体拆下地进行维护作业。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如以往技术那样将维护盖24拉出的空间,因此不会扩大作业空间、能够使维护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王体部22侧设有后缘爪130,后缘爪130以能够将形成于维护盖24的后缘部24b的矩形开口部132卡定的方式设置。因此,维护盖24的前缘部24a以通过截面大致L字状的爪部108卡定有侧方旋转支承部104且载置于罩主体部22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并且,维护盖24的后缘部24b通过上述罩主体部22侧的后缘爪130被卡定,因此,能够在避免维护盖24的落下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将维护盖24紧固于罩主体部22的紧固作业。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下罩18的前缘部具有避免与千斤顶支承部15的干涉的半碗状突起部17,卡定有中央旋转支承部106的卡定部118的侧壁部112,通过设置于上述半碗状突起部17,从而侧壁部112成为弯曲面故强度提高,能够使用于卡定卡定部118的卡定强度增大。图20是表示空气在上述发动机下罩的下表面流通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20所示,在车辆的高速行驶状态下,空气沿着发动机下罩18的下表面且沿箭头方向流通,在上述发动机下罩18的下表面一侧产生负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在树脂制的发动机下罩18的前部的中央部设有维护盖24的情况下,在沿与上述维护盖24相邻的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侧方部位,配设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配置的金属制的一对加强部件28、28。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金属制的一对加强部件28、28确保发动机下罩18的所希望的刚性、强度,防止高速行驶时基于向发动机下罩18的下方侧的负压而造成的变形,十分有助于空气动力性能。另外,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于发动机下罩18的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8与位于上述加强部件28的上侧的金属制的副车架14之间的干涉区域42,立设有第一肋44a以及第二肋44b。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制的第一肋44a以及/或者第二肋44b在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8与金属制的副车架14之间作为障碍物发挥功能,能够良好地避免金属制部件彼此的接触(干涉)。并且,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下罩18的与沿车宽方向的左右侧缘部52最接近的加强筋50bl与第一肋44a连续地形成,通过属于干涉区域42的上述加强筋50bI与上述第一肋44a的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下罩18的刚性、强度。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车宽方向相互离开规定间隔的第一肋44a与第二肋44b之间形成切缺部46,通过上述切缺部46,例如,能够使车身前后方向上的水的排水性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排水孔48与切缺部46相邻地设置,通过上述排水孔48向外部的排水更容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在构成发动机下罩18的前方罩部22a与后方罩部22b之间形成具有截面大致矩形的凹部30a以及槽部30b的折线部30,以上述折线部30作为支点,上述前方罩部22a和上述后方罩部22b以能够独立地开闭的方式设置。该情况下,旋松将发动机下罩18固定于副车架14的多个螺栓20并使其脱离后,如图19所示,在以折线部30作为支点使前方罩部22a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情况下,能够简便且迅速地进行未图示的发动机或变速箱等的发动机侧的维护作业。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在以折线部30作为支点使后方罩部22b倾斜规定角度的情况下,能够简便且迅速地进行未图示的排气系统要素的维护作业。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将发动机下罩18整体从副车架14等拆下,能够使维护性能进一步提高。附图标记的说明10车身前部构造12 车身14副车架16底板架17半碗状突起部18发动机下罩22罩主体部22a前方罩部22b后方罩部24维护盖
24a前缘部24b后缘部28加强部件30折线部42干涉区域44a、44b 肋46切缺部48排水孔50a 50d加强筋52侧缘部104侧方旋转支承部106中央旋转支承部108 爪部110 开口部112侧壁部(侧壁)114 开口116内壁面(壁面)118卡定部126卡定用肋130后缘爪132矩形开口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设有对车身前部的下侧进行覆盖的发动机下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下罩的中央部设有维护盖, 所述维护盖具备:设置于所述维护盖的前缘部的左右侧的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在所述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之间与所述侧方旋转支承部相比设置于后侧的中央旋转支承部,所述侧方旋转支承部具有能够与设在所述发动机下罩上的截面L字状的爪部卡定的开口部,所述中央旋转支承部具有能够与设在所述发动机下罩上的侧壁的壁面卡定的卡定部,在使所述维护盖向后侧滑动时,通过所述侧方旋转支承部和所述中央旋转支承部将所述维护盖的滑动动作卡定,所述维护盖以一对所述侧方旋转支承部作为支点而进行旋转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下罩上设有后缘爪,所述后缘爪与形成在所述维护盖上的矩形开口部卡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下罩在前缘部具有避免与千斤顶支承部发生干涉的半碗状突起部,所述中央旋转支承部的卡定部所卡定的侧壁设置于所述半碗状突起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的开口的周缘部设有卡 定用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旋转支承部的卡定部直到所述维护盖的旋转动作的初期与所述侧壁的壁面卡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下罩包括:位于副车架的前部以及后部之间的前方罩部、位于所述副车架以及底板架之间的后方罩部,经由形成在所述前方罩部与所述后方罩部的边界上的折线部,所述前方罩部和所述后方罩部以能够独立开闭的方式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下罩为树脂制、且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分别固定于副车架的前部以及后部, 在与所述维护盖相邻且沿着车宽方向的侧方部位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金属制的加强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下罩上、在与配置于所述金属制的加强部件的上侧的金属制的副车架的干涉区域立设有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下罩具有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强筋,与所述加强筋连续地立设第一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下罩,使所述发动机下罩的侧缘部立起而形成第二肋,在所述第二肋和与所述加强筋连续的所述第一肋之间设有切缺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 下罩上,与所述切缺部相邻地形成有排水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维护盖(24)具备设置于前缘部(24a)的左右侧的一对侧方旋转支承部(104);中央旋转支承部(106),上述侧方旋转支承部(104)具有能够与设于罩主体部(22)的截面L字状的爪部(108)卡定的开口部(110),上述中央旋转支承部(106)具有能够与设于上述罩主体部(22)的侧壁部(112)的内壁面卡定的卡定部,当使上述维护盖(24)向后侧滑动时,通过上述侧方旋转支承部(104)和上述中央旋转支承部(106)将上述维护盖(24)的滑动动作卡定,上述维护盖(24)以上述侧方旋转支承部(104)作为支点进行旋转动作。
文档编号B62D25/20GK103153761SQ2011800475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直井大辅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