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货汽车车厢底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货汽车车厢底板,解决了现有车厢底板焊接量大、工艺复杂,精度难于控制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边框、后框、横梁、纵梁和竹胶板,所述边框、后框、纵梁和横梁装配成分总成后再与竹胶板装配,所述边框由腹板及其两端的上翼边和下翼边组成,所述后框由腹板及其两端的上翼边和下翼边组成,所述上翼边前段为延长板,后段为凸台,所述边框的延长板位于竹胶板和横梁之间,三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框的延长板位于竹胶板和横梁之间,三者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可靠性好、省时省力、精度更易控制。
【专利说明】载货汽车车厢底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载货汽车车厢底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铁瓦楞结构,由边框、后框、横梁、纵梁和大片的铁瓦楞拼焊而成,还有一种铁木结构(铁竹结构),由边框、后框、横梁和纵梁拼焊成分总成,分总成再和竹胶板等非金属材料装配而成。这两种结构均是焊接结构,焊接量大,工艺复杂,精度难于控制,为了控制精度,通常需要对夹具花费较大的投入。而且这种车厢通常在异地销售时,由于尺寸较大,给包装运输带来很多困难,物流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可靠性好、省时省力、精度更易控制的载货汽车车厢底板。
[0004]技术方案包括边框、后框、横梁、纵梁和竹胶板,所述边框、后框、纵梁和横梁装配成分总成后再与竹胶板装配,所述边框由腹板及其两端的上翼边和下翼边组成,所述后框由腹板及其两端的上翼边和下翼边组成,所述上翼边前段为延长板,后段为凸台,所述边框的延长板位于竹胶板和横梁之间,三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框的延长板位于竹胶板和横梁之间,三者通过螺栓连接
[0005]所述凸台上表面与竹胶板上表面高度齐平。
[0006]所述凸台的宽度为40?60mm。
[0007]所述下翼边的长度为10?15mm。
[0008]所述横梁和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梁的端部与边框焊接。
[0009]本申请改变了过去车厢底板采用大面积焊接的方式,通过对边框和后框的上翼板的结构改进,实现竹胶板、横梁与边框或后框间的的螺栓连接,同时将原有的横梁和纵梁间的焊接也改为螺栓连接。进一步的,设计凸台一方面是由于改为螺栓连接后,以保证铺设有竹胶板的底板表面的平整性;另一方面还具有为竹胶板定位的作用;并且局部凸台还能增加局部连接的强度和钢性,从而可以适应缩短下翼边的长度,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0010]本发明与普通底板相比,具有下优点:
[0011]1.底板的结构简单,95%以上的工艺为装配工艺,焊接量少;
[0012]2.工艺性好,工装设备投入少,精度易于保证;
[0013]3.抗变形能力和耐冲击能力好,承载性强;
[0014]4.减少了对夹具的依赖性,降低了工装设备的投入,有利于出口等异地组装销售。【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A放大剖视图。[0017]图3为图1中B-B放大剖视图。
[0018]图4为图1中C-C放大剖视图。
[0019]图5为边框的主视图。
[0020]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
[0021]图7为后框的主视图。
[0022]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0023]图中,1-边框、1.1-上翼边、1.11-延长板、1.12-凸台、1.2-下翼边、1.3-腹板、2-后框、2.1-上翼边、2.11-延长板、2.12-凸台、2.2-下翼边、2.3-腹板、3-横梁、4-纵梁、5-竹胶板、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见附图,本技术方案包括边框1、后框2、横梁3、纵梁4和竹胶板5,所述边框I由腹板1.3及其两端的上翼边1.1和下翼边1.2组成,所述上翼边1.1前段为延长板1.11,后段为凸台1.12,所述后框2由腹板2.3及其两端的上翼边2.1和下翼边2.2组成,所述上翼边2.1前段为延长板2.11,后段为凸台2.12,所述边框I的延长板1.11位于竹胶板5和横梁3之间,三者通过螺栓6连接,所述凸台1.12宽度L为40?60mm,其上表面与竹胶板5上表面高度齐平,所述下翼边1.2的长度M为10?15mm ;所述后框2的延长板2.11位于竹胶板5和横梁3之间,三者通过螺栓6连接,所述凸台2.12宽度为40?60mm,其上表面与竹胶板5上表面高度齐平,所述下翼边2.2的长度M为10?15mm。剖视图方向看,边框I和后框2的剖视图基本相同。所述横梁3和纵梁4之间也通过螺栓6连接,所述横梁3的端部与边框I焊接(见图2,D处为焊接区)。
[0025]安装时:
[0026]先将横梁3与纵梁4用螺栓6连接,然后装上边框I和后框2,将边框I的延长板
1.11置于竹胶板5和横梁3之间,三者通过螺栓6连接,同时将后框2的延长板2.11置于竹胶板5和横梁3之间,三者通过螺栓6连接;最后将横梁3两端部与边框I的接触部分进行焊接即可,本安装方式中未述部分按现有常规方法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载货汽车车厢底板,包括边框、后框、横梁、纵梁和竹胶板,所述边框、后框、纵梁和横梁装配成分总成后再与竹胶板装配,所述边框由腹板及其两端的上翼边和下翼边组成,所述后框由腹板及其两端的上翼边和下翼边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边前段为延长板,后段为凸台,所述边框的延长板位于竹胶板和横梁之间,三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框的延长板位于竹胶板和横梁之间,三者通过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汽车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表面与竹胶板上表面高度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汽车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宽度为40~60mmo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汽车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边的长度为10~15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载货汽车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 述横梁的端部与边框焊接。
【文档编号】B62D33/02GK103895718SQ20121057225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张明常, 李波, 孔德俊, 韩寅, 刘丹, 邹甫正, 马敏, 季柏桦, 张娟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