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707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驾驶室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车架。
背景技术
已有的驾驶室车架采用板材直接折弯而成,工艺制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结构简单,刚性强度不够,而且其外形设计不合理,占用空间大,不方便装配,使用价值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驾驶室车架,解决了已有的驾驶室车架采用板材直接折弯而成,工艺制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结构简单,刚性强度不够,而且其占用空间大,不方便装配,使用价值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驾驶室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相互对应配合的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所述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上端部紧贴配合在一起,所述前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上端面还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下端部分别设有向外的折边,所述折边之间的间隙构成车架纵梁通道,所述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下端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后端面设有从上到下的加强筋板。所述的加强筋板的一侧与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焊接为一体,另一侧位于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内不突出。所述的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折弯处均采用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由两块冲压成型折弯板体和一块加强筋板组成,两块折弯板体与车架纵梁焊接而成一整体;而且板体呈一定的外形,外形角度设计巧妙的弥补了驾驶室设计时的缺点,并设有装配孔。具有结构简单,在车架总成上装配容易调节,生产效率高,刚性好等特点,提高了使用寿命,实现了驾驶室支架的使用价值,可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简单,在车架总成上装配容易调节,生产效率高,刚性好等特点,提高了使用寿命,实现了驾驶室支架的使用价值,可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驾驶室车架,包括有两相互对应配合的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1、2,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1、2的上端部紧贴配合在一起,前冲压成型折弯板体I的上端面还设有弧形凸起3,弧形凸起3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4,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1、2的下端部分别设有向外的折边5、6,折边5、6之间的间隙构成车架纵梁通道,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2的下端部设有定位孔7,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2的后端面设有从上到下的加强筋板8 ;加强筋板8的一侧与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2焊接为一体,另一侧位于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2内不突出;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1、2的折弯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权利要求1.一种驾驶室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相互对应配合的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所述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上端部紧贴配合在一起,所述前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上端面还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下端部分别设有向外的折边,所述折边之间的间隙构成车架纵梁通道,所述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下端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后端面设有从上到下的加强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板的一侧与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焊接为一体,另一侧位于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内不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折弯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相互对应配合的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所述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上端部紧贴配合在一起,所述前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上端面还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前、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下端部分别设有向外的折边,所述折边之间的间隙构成车架纵梁通道,所述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下端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后冲压成型折弯板体的后端面设有从上到下的加强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简单,在车架总成上装配容易调节,生产效率高,刚性好等特点,提高了使用寿命,实现了驾驶室支架的使用价值,可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62D33/06GK202827808SQ2012204583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吴应举 申请人: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