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防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859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底盘防护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防护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汽车的防护板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然后通过螺钉固定在汽车底盘的下方,但是在固定防护板时,难免会发生偏移,把防护板固定偏了,由于螺钉的孔是固定的,难以移动,这样就需要将防护板拆下重新固定,这样操作就比较复杂;而且防护板是采用薄板制成的,硬度比较低,易变形。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目前我公司生产的一款新型的汽车底盘防护板,从而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防护板,能够解决目前底盘防护板不易调整位置和易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本体,所述防护板本体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上设有便于固定的螺孔,防护板本体上设有加强筋。进一步,所述防护板本体的中间设有散热孔。进一步,所述螺孔为两头带圆弧的长方形通孔。进一步,所述加强筋为向下凹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加强筋。进一步,所述加强筋位于第一区和第二区的交界线上,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各占防护板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防护板本体上的孔采用两头带圆弧形的长方形通孔,这样当防护板固定倾斜的时候就可以自由的调节了,在防护板本体上设有加强筋,增加了防护板本身的强度,这样不仅易于调整防护板本体的位置,还可以增加防护板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本体I,所述防护板本体I包括第一区4和第二区5,第一区和第二区各占防护板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一区4和第二区5上设有便于固定的螺孔2,防护板本体I上设有加强筋6,为了增加防护板的强度,加强筋6为向下凹的截面呈三角形的结构,加强筋6位于第一区和第二区的交界线上。此外为了使防护板具有散热性,防护板本体I的中间设有散热孔3。为了可以在固定后调整防护板的位置,螺孔2为两头带圆弧的长方形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防护板本体上的孔采用两头带圆弧形的长方形通孔,这样当防护板固定倾斜的时候就可以自由的调节了,在防护板本体上设有加强筋,增加了防护板本身的强度,这样不仅易于调整防护板本体的位置,还可以增加防护板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底盘防护板,其特征是,包括防护板本体(I),所述防护板本体(I)包括第一区(4)和第二区(5),第一区(4)和第二区(5)上设有便于固定的螺孔(2),防护板本体 (I)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6)为向下凹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加强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防护板,其特征是,防护板本体(I)的中间设有散热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防护板,其特征是,螺孔(2)为两头带圆弧的长方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防护板,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位于第一区和第二区的交界线上,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各占防护板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本体,所述防护板本体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上设有便于固定的螺孔,防护板本体上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防护板本体上的孔采用两头带圆弧形的长方形通孔,这样当防护板固定倾斜的时候就可以自由的调节了,在防护板本体上设有加强筋,增加了防护板本身的强度,这样不仅易于调整防护板本体的位置,还可以增加防护板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2D25/20GK202827792SQ2012205696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钱纪坤 申请人:哈尔滨跃越鑫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