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428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包括后货厢和翻转门,两侧板延伸部的下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两边的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后货厢两侧板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上凹槽,该开口向上凹槽的槽深小于安装槽的槽深,所述第一护板向后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护板向前设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上方设有一定位凸起;翻转门的上端两侧设有挂榫,翻转门的下端两侧设有翻转中心轴,翻转中心轴安装在安装槽的开口中,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小于翻转中心轴的直径,所述翻转中心轴上对称设有切缺平面,切缺平面与翻转门所在平面具有夹角。该结构使得翻转门的锁紧定位、翻转打开和拆卸可一步到位,使用时省力、方便。
【专利说明】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车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定位方式普遍采用销定位,翻转门沿销转动,转动到位后,锁紧翻转门需要转动锁紧手柄,打开翻转门需反转锁紧手柄,拆卸翻转门时需要专用工具,如此设计的翻转门锁紧定位和翻转打开时不方便,若长时间没转动锁紧手柄,容易出现锁紧手柄因锈蚀而无法转动的情况,且拆卸和安装后厢门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该结构使得翻转门的锁紧定位、翻转打开和拆卸可一步到位,使用时省力、方便。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辆的后货厢和安装在后货厢上的翻转门,所述后货厢两侧板具有向后延伸出后货厢底板的延伸部,两侧板延伸部的下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翻转门的开口向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边的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具有弹性,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分别伸入安装槽的开口中,后货厢两侧板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上凹槽,该开口向上凹槽的槽深小于安装槽的槽深,所述第一护板向后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护板向前设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一、第二限位凸起相对,第二限位凸起的上方设有一定位凸起;所述翻转门的上端两侧设有横向延伸的挂榫,挂榫的横截面与开口向上凹槽相适应,翻转门的下端两侧设有横向延伸的翻转中心轴,翻转中心轴安装在安装槽的开口中,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小于翻转中心轴的直径,所述翻转中心轴上对称设有切缺平面,切缺平面与翻转门所在平面具有夹角。
[0005]所述翻转门、前护板、后护板均为塑料件。
[0006]所述第一护板插接在安装槽的侧壁上,第二护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后货厢的侧面上。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中心轴在第一、第二护板之间的间隙之间可转动,由于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小于翻转中心轴的直径,翻转中心轴上对称设有切缺平面,只有当翻转中心轴的两切缺面对应限位凸起时可将翻转门从后货厢上取出,若翻转中心轴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圆弧面对应限位凸起时,翻转中心轴即限位在第一、第二护板之间,如此设计实现了翻转门在后货厢上翻转和拆卸的目的,避免了使用销定位翻转门带来的问题,翻转门上端的挂榫可定位于开口向上凹槽中,使用方便,便于维护。
[0008]翻转门、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均为塑料件,塑料件可轻微形变且质量轻,便于加工。
[0009]前护板插接在翻转中心轴让位槽的侧壁上,后护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后货厢的侧面上,前、后护板可拆卸,方便维护及更换。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安装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安装结构的取卸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14]图4为本安装结构的翻转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安装结构的拆卸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安装结构的定位示意图。
[0017]附图中,I为后货厢,2为翻转门,3为开口向上凹槽,4为安装槽,5为第一护板,5a为第一限位凸起,6为第二护板,6a为第二限位凸起,6b为定位凸起,7为挂榫,8为翻转中心轴,8a为切缺平面,9为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见图1至图6,一种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的实施例,包括车辆的后货厢I和安装在后货厢上的翻转门2。所述后货厢I两侧板具有向后延伸出后货厢底板的延伸部9,两侧板延伸部9的下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翻转门的开口向下的安装槽4,安装槽4为U形槽。所述安装槽4两边的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护板5、第二护板6,第一护板5和第二护板6具有弹性,本实施例,翻转门2、第一护板5、第二护板6均为塑料件,第一护板5插接在安装槽4的侧壁上,第二护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后货厢I的侧面上,第一护板5、第二护板6分别伸入安装槽4的开口中。后货厢I两侧板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上凹槽3,开口向上凹槽3为U形槽,该开口向上凹槽3的槽深小于安装槽4的槽深。所述第一护板5向后设有第一限位凸起5a,第一限位凸起5a位于第一护板5的下端,第二护板6向前设有第二限位凸起6a,第二限位凸起6a位于第二护板6的下端,第一、第二限位凸起相对,第一、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间隙在限位凸起受到挤压时可扩大,第二限位凸起6a的上方设有一定位凸起6b。所述翻转门2的上端两侧设有横向延伸的挂榫7,挂榫7的横截面与开口向上凹槽3相适应,翻转门2的下端两侧设有横向延伸的翻转中心轴8,翻转中心轴8安装在安装槽4的开口中,第一限位凸起5a与第二限位凸起6a之间的距离小于翻转中心轴8的直径,所述翻转中心轴8上对称设有切缺平面8a,切缺平面8a与翻转门2所在平面具有夹角,本实施例,夹角为30°角。
[0019]安装时,先将翻转门2的翻转中心轴8安装在第一护板5和第二护板6之间的间隙中,然后转动翻转门2使其竖直,将挂榫7挂接在开口向上凹槽3中,在挂接的过程中翻转中心轴8在自身重力或是轻微的人力作用下滑落在第一限位凸起5a和定位凸起6b之间的间隙中定位,此状态时翻转中心轴8上的切缺平面8a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完成翻转门关闭并锁定。
[0020]需要打开翻转门2时,先将翻转门2向上拉起至翻转门2上端的挂榫7完全脱离开口向上凹槽3,此时翻转中心轴8位于定位凸起6b的上方,再将翻转门2以翻转中心轴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度使得翻转门2完全竖直,此状态时翻转中心轴8上的切缺平面8a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将翻转门竖直下放,翻转中心轴8卡在第一限位凸起5a和第二限位凸起6a之间的间隙中,翻转中心轴8也可卡接在定位凸起6b与第一护板5之间的间隙中,本实施例,翻转中心轴8卡接在定位凸起6b与第一护板5之间,完成翻转门打开并定位。
[0021]当需要拆卸翻转门2时,先将翻转门2向上拉起,至翻转门2上端的挂榫7完全脱离开口向上凹槽3,此时翻转中心轴8位于定位凸起6b的上方,再将翻转门2以翻转中心轴8为旋转中心旋转150度,此时翻转中心轴8上的切缺平面8a垂直与水平面,由于两切缺平面8a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限位凸起5a和第二限位凸起6a之间的间隙距离,将翻转门沿竖直方向下放,稍用力即可将翻转中心轴从第一限位凸起5a和第二限位凸起6a之间的间隙脱出,完成翻转门的拆卸。
[002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避免使用销定位翻转门,提高了翻转门的翻转定位、拆卸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辆的后货厢(I)和安装在后货厢上的翻转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货厢(I)两侧板具有向后延伸出后货厢底板的延伸部(9),两侧板延伸部(9)的下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翻转门的开口向下的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两边的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护板(5)、第二护板(6),第一护板(5)和第二护板(6)具有弹性,第一护板(5)、第二护板(6)分别伸入安装槽(4)的开口中,后货厢(I)两侧板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上凹槽(3),该开口向上凹槽(3)的槽深小于安装槽(4)的槽深,所述第一护板(5)向后设有第一限位凸起(5a),第二护板(6)向前设有第二限位凸起(6a),第一、第二限位凸起相对,第二限位凸起(6a)的上方设有一定位凸起(6b);所述翻转门(2)的上端两侧设有横向延伸的挂榫(7),挂榫(7)的横截面与开口向上凹槽(3)相适应,翻转门(2)的下端两侧设有横向延伸的翻转中心轴(8),翻转中心轴(8)安装在安装槽(4)的开口中,第一限位凸起(5a)与第二限位凸起(6a)之间的距离小于翻转中心轴(8)的直径,所述翻转中心轴(8)上对称设有切缺平面(8a),切缺平面(8a)与翻转门(2)所在平面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门(2)、前护板(5)、后护板(6)均为塑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货厢翻转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5)插接在安装槽(4)的侧壁上,第二护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后货厢(I)的侧面上。
【文档编号】B62D33/027GK203402293SQ201320438022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王丹, 阳旭东 申请人:重庆润通动力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