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420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前轮,车架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呈管形结构的连接套,连接套内套设有减震器,减震器包括矩形结构的外管和内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相对外管旋转45°设置使得内管的棱边与外管的管壁相对,外管的棱边与内管管壁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垫;减震器的内管的两端上固定连接有悬挂臂,两悬挂臂的悬臂端通过转轴连接,前轮安装在转轴的连接臂上;转轴上朝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上铰接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同车架铰接,前轮通过减震器和悬挂臂独立悬吊在车架上,具有减震方位全面、减震效果好等特点。
【专利说明】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轮代步车,具体来说是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背景技术】
[0002]为适应高龄人口与绿色环保趋势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已出现有四轮代步车,四轮代步车非常适合老人、残疾人以及中年人等这一类人群休闲代步用,人们可以用它来逛公园、上街买菜和接送小孩等,是老年人等出行的绝好代步工具。但四轮代步车的行驶路途并不完全都平坦无崎岖,在不平有凹坑等的路上驾驶四轮代步车会带来很大的振动,为提高驾车的舒适性,就必须设置减震机构来达到缓冲减震之目的。传统技术中的减震通常都是在座垫与车架之间采用弹簧结构来实现的,但弹簧结构的减震效果并不很好,其减震效果一般仅限于高度的减震,而前轮冲击到路面上石块等障碍物时还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冲击振动,这对四轮代步车的驾驶舒适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弹簧结构结构复杂,实施成本高,因弹簧占据一定的高度空间,也不利于四轮代步车的小型化和紧凑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其使得每个前轮能够在整个垂直面内独立进行缓冲减震、减震效果明显等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前轮,所述车架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呈管形结构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套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矩形结构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相对外管旋转45°设置使得内管的棱边与外管的管壁相对,所述外管的棱边与内管管壁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垫;所述减震器的内管的两端上固定连接有悬挂臂,两悬挂臂的悬臂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朝车宽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接臂,所述前轮安装在该连接臂上;所述转轴上朝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上铰接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同所述车架铰接,前轮通过减震器和悬挂臂独立悬吊在所述车架上。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减震器的内管中穿装有方管,所述悬挂臂上设置有方形凹孔而装配于所述方管上,有螺栓穿过悬挂臂后由螺母锁紧而将所述悬挂臂固定在所述方管上。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两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分别与所述车架和第二连接臂铰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悬挂臂和减震器等的设置,使得每个前轮都可独立悬吊在车架上,摒弃了传统技术中设置在座垫和车架之间的弹簧组件,当前轮通过凹低不平的路面时,悬挂臂可带动前轮在高度方向产生摆动,从而实现前轮与车架之间的缓冲减震,尽可能小的避免振动传递到车架并最终传递给座椅,大大的减小了人感受到的振动,其减震效果明显,同时,减震器的结构使得在整个垂直面内都能起到减震作用,相对于弹簧组件只有高度方向的减震效果,具有减震方位全面、减震效果好等特点,另夕卜,减震器相对于弹簧组件所占用的空间小,有利于四轮代步车的小型化和紧凑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实施成本低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前轮位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的剖视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悬挂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由悬挂臂、第二连接臂等组成的四边形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1是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6]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后轮位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后轮采用汽油引擎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后轮采用电机配合电磁刹车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后轮采用轮毂马达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后轮采用马达齿轮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参照图f图6,本实用新型的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I上设置有前轮2,所述车架I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呈管形结构的连接套3,连接套3可焊接在车架I上,所述连接套3内套设有减震器4,所述减震器4包括矩形结构的外管41和内管42,所述内管42设置在外管41内,内管42相对外管41旋转45°设置使得内管42的棱边与外管41的管壁相对,所述外管41的棱边与内管42管壁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垫43 ;所述减震器4的内管42的两端上固定连接有悬挂臂5,两悬挂臂5的悬臂端通过转轴6连接,所述转轴6上朝车宽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接臂61,所述前轮2安装在该连接臂61上,转轴6使得前轮2枢接在悬挂臂5上,当遇到凹凸不平路面时,悬挂臂5因减震器4的存在而可在高度方向上摆动,转轴6能够确保前轮2都是正立于路面上,而不会因悬挂臂5的摆动造成前轮2倾斜的立在路面上;为避免转轴6相对悬挂臂5任意摆动,所述转轴6上朝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臂62,所述第二连接臂62上铰接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臂63,所述第三连接臂63同所述车架I铰接,前轮2通过减震器4和悬挂臂5独立悬吊在所述车架I上。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臂63的两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分别与所述车架I和第二连接臂62铰接,其中万向转动结构可具体参见图6所示,亦可采用一般的铰接轴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铰接。
[0024]对于悬挂臂5的安装,所述减震器4的内管41中穿装有方管7,所述悬挂臂5上设置有方形凹孔51而装配于所述方管7上,有螺栓71穿过悬挂臂5后由螺母72锁紧而将所述悬挂臂5固定在所述方管7上;当然,亦可取消方管7的使用,将减震器4的内管42沿其轴向伸出于外管41,悬挂臂5上的方向凹孔51直接套置在伸出于外管41的内管42上。
[0025]具体参见图图12,为使得整车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在所述车架I的后端沿车宽方向延伸处有横杆8,所述横杆8的两端连接有与上述减震器4结构相同的第二减震器9,横杆8为矩形杆而插接于第二减震器9的内管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8上位于第二减震器9的两端套置有限位片81,其中位于内侧的限位片81焊接于横杆8上,位于外侧的限位片81由固定螺栓82锁紧固定,横杆8中焊接有带内螺纹的铁片83,固定螺丝82与铁片83配合,如此可限位第二减震器9在横杆8上的轴向位移;所述第二减震器9上套置有第二连接套10,第二连接套10上向后延伸出有连接杆101,连接杆101上连接后轮11,后轮11通过第二连接套10和第二减震器9而独立悬吊在所述车架I上;后轮11的驱动可采用如图9所示的汽油机引擎12传动,在后轮轴上配备有变速箱13 ;或者采用如图10所示的电机14传动,配备有变速箱13和电磁刹车15 ;也可采用如图11所示的轮毂马达16传动,还可以采用如图12所示的马达齿轮17传动,其中马达采用有刷或无刷马达。
[0026]本实用新型通过悬挂臂5和减震器4等的设置,使得每个前轮2都可独立悬吊在车架I上,摒弃了传统技术中设置在座垫和车架之间的弹簧组件,当前轮2通过凹低不平的路面时,悬挂臂5可带动前轮2在高度方向产生摆动,从而实现前轮2与车架I之间的缓冲减震,尽可能小的避免振动传递到车架并最终传递给座椅,大大的减小了人感受到的振动,其减震效果明显,同时,减震器4的结构使得在整个垂直面内都能起到减震作用,相对于弹簧组件只有高度方向的减震效果,具有减震方位全面、减震效果好等特点,另外,减震器相对于弹簧组件所占用的空间小,有利于四轮代步车的小型化和紧凑化。
[0027]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呈管形结构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套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矩形结构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相对外管旋转45°设置使得内管的棱边与外管的管壁相对,所述外管的棱边与内管管壁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垫;所述减震器的内管的两端上固定连接有悬挂臂,两悬挂臂的悬臂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朝车宽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接臂,所述前轮安装在该连接臂上;所述转轴上朝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上铰接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同所述车架铰接,前轮通过减震器和悬挂臂独立悬吊在所述车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的内管中穿装有方管,所述悬挂臂上设置有方形凹孔而装配于所述方管上,有螺栓穿过悬挂臂后由螺母锁紧而将所述悬挂臂固定在所述方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轮代步车的前轮独立悬吊减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两端通过万向转动结构分别与所述车架和第二连接臂铰接。
【文档编号】B62K25/04GK203402348SQ201320437735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林正坚 申请人:江门市朝扬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