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脚踏的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85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可脚踏的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脚踏的手推车,包括推车部分和脚踏部分,所述的推车部分包括推杆、框体、底座和前车轮,推杆的一端和框体固定于底座上表面,前车轮设于底座底面;所述的脚踏部分包括踏板和后车轮,后车轮设于踏板底面,踏板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利用脚踏部分驱动手推车前行,可节省体力。
【专利说明】可脚踏的手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可脚踏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
[0002]手推车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搬运物品的运输工具,能帮助人们在搬运物品省力省时。但是,长时间推车、或者搬运物品很重的情况下,使用手推车也会感到疲累。使用脚踏板驱动手推车,不需要电能就能解决上述疲累状况,因而,设计一款带脚踏功能的手推车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解决使用者疲累问题、且节能环保的可脚踏的手推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可脚踏的手推车,包括推车部分和脚踏部分,所述的推车部分包括推杆、框体、底座和前车轮,推杆的一端和框体固定于底座上表面,前车轮设于底座底面;所述的脚踏部分包括踏板和后车轮,后车轮设于踏板底面,踏板的一端与底座连接。
[0006]上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容纳脚踏部分的非封闭的收纳空间,踏板与收纳空间的开口处连接。
[0007]所述的收纳空间两侧设有供踏板滑进或滑出的滑槽,其下端开设有供后车轮通过的通道。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09]1、结构简单。
[0010]2、可利用脚踏部分驱动手推车前行,节省体力,缓解疲累,而且节能环保。
[0011 ] 3、脚踏部分不使用时,可置于收纳箱内,节约空间,方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3]图2为图1中【具体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0014]图3为图1中【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15]图4为收纳空间的具体示意图。
[0016]图中,1 一推杆,101—把手,102—手杆,103—支架,104—推杆底座,2—框体,3—底座,4一前车轮,5—踏板,6—后车轮,7—收纳空间,701—滑槽,702—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f 4所示的可脚踏的手推车,包括推车部分和脚踏部分,推车部分包括推杆(1)、框体(2)、底座(3)和前车轮(4),推杆(1)由把手(101)、两平行手杆(102)和支架(103)组成,两平行手杆(102)中端设置有与两平行手杆(102)均相连的平行于地面的支架
(103),把手(101)设置于两平行手杆(102)第一端头,两平行手杆(102)第二端头通过推杆底座(104)与底座(3)相连。框体(2)位于底座(3)上表面,底座(3)底面设有前车轮(4)。底座(3 )内设用来容纳踏板(5 )的非封闭收纳空间(7 ),见图4,该非封闭收纳空间(7 )两侧设有滑槽(701)以供踏板(5 )滑进或滑出,下端开设有供后车轮(6 )通过的通道(702 )。
[0019]脚踏部分包括踏板(5)和后车轮(6),后车轮(6)设于踏板(5)底端。踏板(5) —端位于非封闭收纳空间(7)开口端,且通过收纳空间(7)内设滑槽(701)滑进或滑出非封闭收纳空间(7)。
[0020]不需要使用脚踏部分时,将踏板(5)前推至非封闭收纳空间(7)内;需要使用脚踏部分时,将踏板(5)从非封闭收纳空间(7)内拉出,然后将单脚置于踏板(5)上,双手扶住把手(1 ),另一只脚在地面做蹬腿动作,从而可以驱动手推车前行。
[0021]本实用新型可脚踏的手推车可根据实际需要,生产出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手推车,以供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使用。
【权利要求】
1.可脚踏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部分和脚踏部分,其中:推车部分包括推杆(1)、框体(2)、底座(3)和前车轮(4),推杆(1)由把手(101)、两平行手杆(102)和支架(103)组成,两平行手杆(102)中端设置有与两平行手杆(102)均相连的平行于地面的支架(103),把手(101)设置于两平行手杆(102)第一端头,两平行手杆(102)第二端头通过推杆底座(104)与底座(3)相连;框体(2)位于底座(3)上表面,底座(3 )底面设有前车轮(4),底座(3 )内设用来容纳踏板(5 )的非封闭收纳空间(7 ),该非封闭收纳空间(7)两侧设有滑槽(701)以供踏板(5)滑进或滑出,下端开设有供后车轮(6)通过的通道(702);脚踏部分包括踏板(5)和后车轮(6),后车轮(6)设于踏板(5)底端;踏板(5) 一端位于非封闭收纳空间(7)开口端,且通过收纳空间(7)内设滑槽(701)滑进或滑出非封闭收纳空间(7)。
【文档编号】B62B3/02GK203511720SQ20132048907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杨正, 毛永春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