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横梁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259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车架横梁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车架横梁,所述车架横梁(1)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板(2)和后侧板(3),其中,所述前侧板(2)和所述后侧板(3)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导流孔(4),所述导流孔(4)的通流面积为所述前侧板(2)的面积的25%-30%,所述车架横梁(1)包括连接所述前侧板(2)和所述后侧板(3)的加强板(5)。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开设尺寸较大的导流孔,能够增大车架横梁的通风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加强板可以保证车架横梁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专利说明】车架横梁和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架横梁和包括该车架横梁的车辆。【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大吨位起重机中,如图1所示,散热器竖直布置在风扇和驾驶室后部之间的狭小空间内,风扇通过导风罩对散热器强制散热。散热器的前部空间被驾驶室和车架横梁阻挡,如图2和图3所示,车架横梁为包括前侧板、后侧板、上盖板、下底板的箱型结构,为实现通风并保持车架横梁的结构强度,只在箱型结构上开设有少量的通风小孔。由于通风小孔通流面积较小,且数量较少,导致散热器的进风量不足,散热效果不好,严重时导致发动机水温过高并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和整车性能。
[0003]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车架横梁阻碍散热器通风散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横梁,该车架横梁能够增加通风量,以提高散热性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横梁,所述车架横梁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其中,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通流面积为所述前侧板的面积的25%-30%,所述车架横梁包括连接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加强板。
[0006]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形成围绕所述导流孔的筒状。
[0007]优选地,所述车架横梁包括连接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盖板和下底板,所述上盖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设置有通风小孔。
[0008]优选地,所述导流孔设置在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中部。
[0009]优选地,所述前侧板的前侧设置有导流件。
[0010]优选地,所述导流件形成为围绕所述前侧板的导流筒。
[0011]优选地,所述导流孔形成为矩形,所述导流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的侧壁,所述顶壁和底壁从所述导流孔向下倾斜。
[0012]优选地,所述顶壁的长度小于所述底壁的长度。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架横梁、散热器、风扇和导风罩,所述车架横梁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下部前方,所述风扇通过所述导流罩对所述散热器强制散热,其中,所述车架横梁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横梁。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开设尺寸较大的导流孔,能够增大车架横梁的通风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加强板可以保证车架横梁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说明现有技术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现有技术的车架横梁的立体图;
[0019]图3是图2的车架横梁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0]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车架横梁的立体图;
[0022]图6是图4的车架横梁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I车架横梁2前侧板3后侧板4导流孔5加强板6导流件7顶壁8底壁9侧壁10散热器11风扇12导风罩13上盖板14下底板15通风小孔16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6]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架横梁,所述车架横梁I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板2和后侧板3,其中,所述前侧板2和所述后侧板3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导流孔4,所述导流孔4的通流面积为所述前侧板2的面积的25%_30%,所述车架横梁I包括连接所述前侧板2和所述后侧板3的加强板5。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例如大吨位起重机),该车辆包括车架横梁、散热器10、风扇11和导风罩12,所述车架横梁I设置在所述散热器10的下部前方,所述风扇11通过所述导流罩12对所述散热器10强制散热,其中,所述车架横梁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横梁I。
[0029]通过在前侧板2和后侧板3上开设尺寸较大的导流孔4,能够增大车架横梁I的通风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加强板5,可以保证车架横梁I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0030]导流孔4的通流面积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与现有技术的通风小孔相比,导流孔4的通流面积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中所有通风小孔的通流面积之和的4-6倍,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散热效果。
[0031]其中,导流孔4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在适当的位置。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导流孔4设置在前侧板2和后侧板3的中部,以免干涉其他部件。
[0032]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5可以设置为各种适当的形式,并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加强板5可以形成围绕所述导流孔4的筒状,从而重点加强导流孔4的边缘薄弱部。
[0033]另外,所述车架横梁I包括连接所述前侧板3和后侧板4的上盖板13和下底板14,所述上盖板13和下底板14上可以分别设置有通风小孔15,以进一步增加通风面积,提高散热效果。这里,通风小孔15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形式。[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前侧板I的前侧设置有导流件6,用于引导气流通过导流孔4。本实用新型中,导流件6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朝向导流孔4引导气流即可。例如,所述导流件6可以形成为围绕所述前侧板I的导流筒。
[0035]在图5和图6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孔4可以形成为矩形(大致为矩形,角部可以加工圆角),所述导流件6包括平行设置的顶壁7和底壁8以及连接所述顶壁7和底壁8的侧壁9,所述顶壁7和底壁8从所述导流孔4向下倾斜。由于车架横梁I设置在散热器10的下部前方,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导流件6可以有效地引导下部气流通过导流孔4并到达散热器10。
[0036]由于车架横梁I设置在散热器10的下部前方,主要通过底壁8导向气流进入导流孔4,因此更优选地,所述顶壁7的长度可以小于所述底壁8的长度。顶壁7较短,可以避免过多阻碍上方气流,使得上方气流能够顺利地(从驾驶室16和车架横梁I之间)直接流到散热器10处。
[003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9]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车架横梁,所述车架横梁(I)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板(2)和后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2)和所述后侧板(3)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导流孔(4),所述导流孔(4)的通流面积为所述前侧板(2 )的面积的25%-30%,所述车架横梁(I)包括连接所述前侧板(2 )和所述后侧板(3)的加强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5)形成围绕所述导流孔(4)的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横梁(I)包括连接所述前侧板(3)和后侧板(4)的上盖板(13)和下底板(14),所述上盖板(13)和下底板(14)上分别设置有通风小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4)设置在前侧板(2)和所述后侧板(3)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I)的前侧设置有导流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6)形成为围绕所述前侧板(I)的导流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4)形成为矩形,所述导流件(6)包括平行设置的顶壁(7)和底壁(8)以及连接所述顶壁(7)和底壁(8)的侧壁(9),所述顶壁(7)和底壁(8)从所述导流孔(4)向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7)的长度小于所述底壁(8)的长度。
9.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架横梁、散热器(10)、风扇(11)和导风罩(12),所述车架横梁(I)设置在所述散热器(10)的下部前方,所述风扇(11)通过所述导流罩(12)对所述散热器(10)强制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横梁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横梁(I)。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3581108SQ20132078853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宁介雄, 余乐, 阿依仙母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