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架置物装置,设有一前三角结构,在前三角结构中的下管与五通管之间设有一连接结构,且下管的后端部朝下延伸且凸出于五通管,在下管的后端部设有一置物部,在置物部内形成一置物空间,在置物部的后端形成一开口,在置物部的开口处安装有一可拆卸的外盖。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配合前后轮、座椅、把手等自行车零组件组装为自行车,利用置物部内的置物空间可以置放自行车的工具或者自行车骑乘者的钥匙、零钱等小物品,能充分利用下管内部原有的空间置物,方便自行车骑乘者使用。
【专利说明】自行车架置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架置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自行车架的结构,如图7所示的自行车架40,该自行车架40主要是用管件焊接成前三角以及后三角的结构,构成强度足以安装前后轮、座椅、龙头等自行车零组件的支架。
[0003]上述现有的自行车架40虽然是由多个管件组成,在内部具有多个中空的空间,然而由于缺乏置物存取的设计,因此各管件的两端都是封闭的状态,缺乏可利用自行车架内空间收纳物品的结构,无法提供自行车骑乘者收纳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架置物装置,通过在自行车架上形成置物部,提供使用者容置物品使用,以解决由于现有自行车架缺乏收纳的装置,当自行车骑乘者身着车衣、车裤因此缺乏口袋置放物品时,就会需要另外在自行车加挂袋体或者另外背负背包,造成自行车运动时的不便的缺点。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包括:
[0006]—前三角结构,在前、后位置设有一头管以及一座管,在所述座管的底端安装有一五通管,在该座管与该头管之间安装有一上管,所述头管向所述五通管的方向斜向延伸设有一下管,所述下管的后端部向所述五通管的前方延伸并且朝下凸出所述五通管的位置,在所述下管的后侧与所述五通管之间设有一连接结构,在所述下管的后端部设有一置物部,在所述置物部内形成一置物空间,在所述置物部的后端形成一开口 ;以及
[0007]—外盖,所述外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置物部后端的开口处。
[0008]进一步,所述置物部为圆形管体,在所述置物部后端的外周面形成一内螺纹,所述外盖为圆形的盖体,在所述外盖的内周面形成一外螺纹,所述外盖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安装在所述置物部的后端。
[0009]进一步,所述置物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管的直径,且所述置物空间与所述下管内部的空间相通。
[0010]更进一步,在所述置物部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外盖的外周面分别安装有一插杆座以及一插座,所述插杆座的后面与所述插座的前面相邻,在所述插杆座沿着所述置物部轴心线延伸的方向贯穿一插杆孔,在所述插杆孔的前端形成一穿杆部,在所述插座的前面凹设有一嵌槽,在所述插杆孔穿设一插杆,在所述插杆的后端形成一头部,所述头部的后侧向后穿出所述插杆孔并插设在所述嵌槽定位,在所述插杆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头部前端的周缘以及所述穿杆部后端的周缘,所述插杆的前端向前穿出穿杆部并且安装有一拉动头。
[0011]较佳的,所述链接结构是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五通管与所述下管。
[0012]本新型使用时配合前后轮、座椅、把手等自行车零组件组装为自行车,当自行车骑乘者需要将随身携带的物品收纳时,可将外盖打开,将自行车的工具或者自行车骑乘者随身的小物品,例如钥匙、零钱置放在置物部的置物空间内收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4]由于充分利用自行车架本身的空间收纳物品,因此能方便自行车骑乘者收纳物品,尤其在自行车骑乘者身着车裤、车衣缺乏口袋置放物品的骑乘状况时,或者随时需要自行车工具补胎或者修理自行车时,都能利用置物部内的空间做良好的收纳运用,或者常态性地存放自行车工具以供紧急状况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0016]图2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置物部处的分解图;
[0018]图4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置物部处的部分剖面图;
[0019]图5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拆卸外盖的实施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拉动插杆的实施示意图;
[0021]图7是现有 自行车架的平面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3]10前三角结构 11头管
[0024]12座管13五通管
[0025]14上管15下管
[0026]16连接管 17置物部
[0027]171置物空间 172开口
[0028]173内螺纹 20外盖
[0029]21外螺纹30定位结构
[0030]31插杆座311插杆孔
[0031]312穿杆部 32插座
[0032]321嵌槽33插杆
[0033]331头部34弹簧
[0034]35拉动头40自行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
[0036]一前三角结构10,是在前、后位置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头管11以及一竖直设置的座管12,在座管12的底端安装有一五通管13,在头管11顶部的后侧与座管12顶部的前侧之间安装有一上管14,在座管12底部的后侧朝五通管13的方向朝下并朝后斜向延伸设有一下管15,该下管15的后端部通过五通管13的前方并且朝下凸出于五通管13所在的位置,在下管15的后侧与五通管1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一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两端分别与与五通管13以及下管15连接,作为连接五通管13与下管15之间的连接结构,在下管15的后端部设有一置物部17,该置物部17是直径大于下管15直径的圆形管体,在置物部17内形成一置物空间171,该置物空间171与下管15的内部相通,在置物部17的后端形成一开口 172,在置物部17后端的外周面形成一内螺纹173。
[0037]一外盖20,是圆形的盖体并且在内周面形成一外螺纹21,该外盖20通过外螺纹21与内螺纹173进行固定,从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置物部17的后端并且封闭该开口 172。
[0038]一定位结构30,是在置物部17的外周面以及外盖20的外周面的相对处分别安装有一插杆座31以及一插座32,插杆座31的后面与插座32的前面相邻,在该插杆座31沿着置物部17轴心线延伸的方向贯穿一插杆孔311,在插杆孔311的前端形成一孔径较其他部分窄的穿杆部312,在插座32的前面凹设有一嵌槽321,该嵌槽321与该插杆孔311的后端相对,在插杆座31的插杆孔311内穿设有一插杆33,该插杆33的前端向前穿出穿杆部312,在插杆33的后端形成一直径较插杆33宽的头部331,该头部331的后侧向后穿出插杆孔311并插设在插座32的嵌槽321定位,在插杆33位于插杆孔311内的部份套设有一弹黃34,该弹黃34的两端分别抵罪在头部331如端的周缘以及芽杆部312后端的周缘,在插杆33向前穿出穿杆部312的前端安装有一拉动头35,该拉动头35的直径大于穿杆部312的直径。
[0039]本实用新型除上述较佳实施例,连接管16的两端分别与五通管13下管15连接,以作为连接五通管13与下管15之间的连接结构。另外,还可以直接将下管15后侧的部位焊接在五通管13上,将下管15与五通管13之间的焊接结构作为连接五通管13与下管15之间的连接结构;并且置物部17除了是另外安装有在下管15的结构以外,置物部17也可为直接成型在下管15后端部的结构,所述外盖20除了采用螺合的手段安装在置物部17的后端以外,也可用扣盖的手段将外盖20安装在置物部17的后端。
[004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构成车架并且配合前后轮、座椅、把手等自行车零组件组装为自行车,由于置物部17内部的置物空间171具有储物的功能,因此自行车骑乘者能将自行车工具或者随身小物品,例如钥匙、零钱置放在置物部17内,使得自行车骑乘者在骑乘自行车时可以不用将上述物品放在身上,充分利用自行车架本身管件内的空间,提升骑乘自行车的舒适度。
[0041]当需要将置物部17内的物品取出时,如图5、图6所示,将拉动头35向前拉起,此时插杆33前端的头部331由插座32的嵌槽321内向前移出,解除定位外盖20的状态,此时自行车骑乘者可以转动外盖20,将外盖20由置物部17的后端取下,取出置物部17内容置的物品或者将物品置放入置物部17的内部,接着再将拉动头35向前拉起,将外盖20重新螺合在置物部17的后端,当插座32的嵌槽321对正插杆33的头部331时,放开拉动头35,使弹簧34推动头部331嵌入嵌槽321内固定,完成定位外盖20固定的操作。
[0042]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举凡熟悉此项技艺的专业人士。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之后,自然能依据实际的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加以变化。因此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同等变化与修饰,曾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前三角结构,在前、后位置设有一头管以及一座管,在所述座管的底端安装有一五通管,在所述座管与所述头管之间安装有一上管,所述头管向所述五通管的方向斜向延伸设有一下管,所述下管的后端部向所述五通管的前方延伸并且朝下凸出所述五通管的位置,在所述下管的后侧与所述五通管之间设有一连接结构,在所述下管的后端部设有一置物部,在所述置物部内形成一置物空间,在所述置物部的后端形成一开口 ;以及 一外盖,所述外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置物部后端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部为圆形管体,在所述置物部后端的外周面形成一内螺纹,所述外盖为圆形的盖体,在所述外盖的内周面形成一外螺纹,所述外盖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安装在所述置物部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管的直径,且所述置物空间与所述下管内部的空间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置物部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外盖的外周面分别安装有一插杆座以及一插座,所述插杆座的后面与所述插座的前面相邻,在所述插杆座沿着所述置物部轴心线延伸的方向贯穿一插杆孔,在所述插杆孔的前端形成一穿杆部,在所述插座的前面凹设有一嵌槽,在所述插杆孔穿设一插杆,在所述插杆的后端形成一头部,所述头部的后侧向后穿出所述插杆孔并插设在所述嵌槽定位,在所述插杆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头部前端的周缘以及所述穿杆部后端的周缘,所述插杆的前端向前穿出穿杆部并且安装有一拉动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结构是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五通管与所述下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架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结构是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结合在所述五通管与所述下管。
【文档编号】B62K19/00GK203593086SQ20132078728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蔡文程 申请人:蔡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