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910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在前罩具有前面开口,并且能够抑制转向感觉发生变化,不易从前面开口看到内部结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具有:车架(10);设置在车架的前部并转向自如地支承前轮(21)的头管(11);设置在头管上方并对前轮进行转向的转向车把(24);覆盖头管的侧方周围的前罩(41);设置在前罩上方并在转向车把的把持部(25L,25R)侧和头管侧具有贯通孔(42a、42b),并且覆盖整个转向车把的转向车把罩(42);在头管的前方设置在前罩的前壁部的前面开口(55),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导风壁(71),该导风壁在前罩内设置在前面开口的后方且头管的前方之间,具有越靠后方越向下方下降的倾斜面,并且在从前面看时,与前面开口重叠。
【专利说明】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前罩具有前面开口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一种鞍乘型车辆,其使转向自如地支承前轮的头管被前罩围绕,在前罩的上方利用转向车把罩覆盖转向车把。在这种情况下,前罩在上侧具有用于插入转向杆的上侧开口,该转向杆由头管收纳并在该转向杆的上端安装有转向车把。转向车把罩在下侧具有用于插入转向杆的下侧开口。
[0003]在这种鞍乘型车辆中,公开了一种在前罩的前壁部的中央部设置有前面开口的前部结构(例如,专利文献I参照)。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0630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但是,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前部结构中,从前罩的前面开口导入的行驶风从前罩的上侧开口通过转向车把罩的下侧开口侵入转向车把罩内。
[0009]因此,存在根据承受侵入的行驶风的转向车把罩的受风面的形状,使受风面的形状与转向车把的转向角一起发生变化,使转向的感觉不均匀的情况。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前部结构中,由于从前罩的前面开口能够看到内部结构,所以影响美观性。
[00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在前罩设置有前面开口,并且能够抑制转向感觉发生变化,不易从前面开口看到内部结构。
[0012]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法
[0013]第一方面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具有: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部并转向自如地支承前轮的头管;设置在所述头管的上方并对所述前轮进行转向的转向车把;覆盖所述头管的侧方周围的前罩;设置在所述前罩的上方并在所述转向车把的把持部侧和头管侧具有贯通孔,并且覆盖整个转向车把的转向车把罩;在所述头管的前方设置在所述前罩的前壁部的前面开口,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导风壁,该导风壁在所述前罩内,设置在所述前面开口的后方且所述头管的前方之间,具有越靠后方越向下方下降的倾斜面,并且在从前面看时,与所述前面开口重叠。
[0014]第二方面发明在第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连结所述转向车把与所述前轮的转向轴;设置在所述导风壁的上方的上部壁,所述前罩具有:覆盖所述头管的前方的前围、覆盖所述头管的后方的主架罩,在从前面看时,所述前围形成为一体,所述主架罩在上表面侧具有供所述转向轴插入的上面开口,所述上面开口在前方侧具有能够使所述转向轴出入该上面开口内的前方开放部,所述上部壁与所述前围的上缘连结,并且配置在所述前方开放部内。
[0015]第三方面发明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壁和所述上部壁在车宽方向端部彼此连结而形成为环状。
[0016]第四方面发明在第一至第三中任一项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壁具有从下表面向所述前面开口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突出的肋壁,所述肋壁沿车宽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并在中央部具有肋壁开口。
[0017]第五方面发明在第一至第四中任一项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壁的中央形成为向下方凸出的弯曲形状,在从前面看时,所述前罩的后壁部在所述导风壁的侧方具有第一排风管。
[0018]第六方面发明在第一至第五中任一项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的后壁部在比所述导风壁更靠下方的位置具有第二排风管。
[0019]第七方面发明在第二至第六中任一项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壁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与所述前围连结,并在前缘部卡止于所述前围。
[0020]发明效果
[0021 ]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具有导风壁,该导风壁在前罩内,设置在前面开口的后方且头管的前方之间,具有越靠后方越向下方下降的倾斜面,并且在从前面看时,与前面开口重叠。因此,导风壁抑制从前面开口导入的行驶风朝向上方向转向车把罩侧流动,而将行驶风导向下方。由此,能够尽可能减少侵入转向车把罩内的行驶风的影响,能够抑制受到侵入转向车把罩内的行驶风的影响而使乘用者所感受到的转向感觉发生变化。
[0022]另外,在从前面看时,导风壁被配置为,在前面开口的后方与前面开口重叠。由此,能够抑制内部结构的露出,提高美观性。
[0023]根据第二方面发明,在从前面看时,构成前罩的前面侧的前围形成为一体。因此,不需要在前罩的前表面形成分型面。由此,能够利用前罩提高整流效果。
[0024]另外,能够尽可能减少构成前罩的各罩部彼此的连结部而能够谋求轻量化。
[0025]构成前罩的后面侧的主架罩在上面侧具有上面开口,上面开口供连结转向车把与前轮的转向杆插入。上面开口在前方侧具有能够使转向杆出入上面开口内的前方开放部。由此,即便在转向杆的上端安装有转向车把的状态下,也能够将主架罩安装在转向杆上或者从转向杆拆下主架罩,能够提高生产率和维护性。
[0026]在导风壁的上方具有上部壁,上部壁与前围的上缘连结,并且配置在主架罩的上面开口的前方开放部内。因此,上部壁覆盖前方开放部的空间。由此,利用上部壁等少量部件数量,能够避免前方开放部的空间损害美观性,从而能够尽可能减少上面开口周围的内部结构的露出。
[0027]不仅能够同时达成上述效果,而且在结构方面能够谋求插入转向杆的上面开口的大小的最小化。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行驶风侵入转向车把罩侧。
[0028]根据第三方面发明,导风壁和上部壁在车宽方向端部彼此连结而形成为环状。由此,能够确保导风壁和上部壁具有耐受行驶风的风压的刚性,并且谋求轻量化。
[0029]根据第四方面发明,导风壁具有从下表面向前面开口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突出的肋壁,肋壁在沿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具有肋壁开口。因此,利用肋壁,能够在前面开口形成格栅形状。另外,即便导风壁中的与前面开口重叠的区域较小,也能够抑制内部结构的露出。而且,从前面开口经由肋壁的上方导入的行驶风也能够通过肋壁开口利用导风壁而导向下方。
[0030]根据第五方面发明,导风壁形成为中央向下方凸出的弯曲形状,在从前面看时,前罩的后壁部在导风壁的侧方具有第一排风管。因此,导入前罩内的行驶风沿导风壁导向其下方和侧方。导向导风壁的侧方的行驶风从前罩的第一排风管排出。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导入前罩内的行驶风。
[0031]根据第六方面发明,前罩的后壁部在比导风壁更靠下方的位置具有第二排风管。因此,导向导风壁下方的行驶风从前罩的第二排风管排出。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导入前罩内的行驶风。
[0032]根据第七方面发明,导风壁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前围连结,前缘部卡止于前围。因此,能够使导风壁与前围紧密接触,并且能够提高行驶风的引导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表示作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部结构的鞍乘型车辆的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0034]图2是图1所示的自动两轮车的主视图。
[0035]图3是表示图1所示自动两轮车的、剩下导风壁和上部壁而省略前围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0036]图4是沿着图1的IV — IV线的纵剖后视图。
[0037]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两轮车的前罩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0038]图6是沿着图5的VI — VI线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视图,是仅表示拆下导风壁和上部壁的状态下的前围的图。
[0039]图7是沿着图5的VI — VI线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视图,是表示安装导风壁和上部壁的状态下的前围和主架罩的图。
[0040]图8是表示拆下导风壁和上部壁的状态下的前围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0041]图9是表示安装导风壁和上部壁的状态下的前围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0042]图10是从左斜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自动两轮车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43]图11表示从图10所示的自动两轮车中留下导风壁和上部壁而省略前围的立体图。
[0044]图12是导风壁和上部壁的主视图。
[0045]图13是导风壁和上部壁的仰视图。
[0046]图14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47]图15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48]图16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49]图17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50]图18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 以下,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52]<第一实施方式>
[0053]首先,参照图1、图2,说明作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部结构的鞍乘型车辆的自动两轮车I的整体结构。
[0054]在以下说明中,对于前后、左右和上下各方向而言,只要未作特殊说明,都表示从乘坐在自动两轮车I上的乘用者(驾驶者)看的方向。另外,在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方,箭头RH表示车辆的右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
[0055]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I主要包括:车架10、能够转向地支承在车架10上并包括前轮21而构成的转向单元20、后轮31、发动机32、摇臂33、枢轴34、链传动部35、后缓冲器36、排气管37、消音器38、覆盖车体的车体罩40、照明装置80、乘坐用车座85、后视镜86、支架89。
[0056]车架10具有:头管11、主架12、车座导轨13、枢轴板14、从头管11向前方延伸的支板17、固定在支板17前端的支承板18。
[0057]头管11配置在车架10的前端部。主架12在前端部固定在头管11上,并从头管11朝向后方向斜下方延伸。左右一对车座导轨13从主架12的后部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0058]枢轴板14在其上部固定在主架12的后部。枢轴板14以枢轴34(后述)为支点,能够摆动地支承摇臂33 (后述)。
[0059]支承板18支承车体罩40中的前罩41 (后述)。
[0060]转向单元20具有:前轮21、作为转向轴的转向杆22、前叉23、转向车把24、作为把持部的左右握柄25L、25R。
[0061]转向杆22能够左右转动地支承在头管11上。前叉23分别支承在固定于转向杆22下端部的底梁22a上,并且轴支承前轮21。转向车把24与转向杆22的上端部连结并向左右延伸。左握柄25L安装在转向车把24的左端侧。右握柄25R安装在转向车把24的右端侧。
[0062]发动机32具有大致水平的液压缸轴线并固定在车架10上。
[0063]摇臂33在其前端部以枢轴34为支点能够摆动地支承在枢轴板14上。在摇臂33的后端部轴支承有后轮31。
[0064]链传动部35利用链连结发动机32的输出轴与后轮31。
[0065]后缓冲器36配置在摇臂33的后端部与车座导轨13的中间部之间。排气管37与发动机32的下部连接,该排气管37向后方延伸并与消音器38连接。
[0066]车体罩40具有:前罩41、转向车把罩42、左右一对侧罩43、左右一对后侧罩44、前轮挡泥板45、后挡泥板46。对于前罩41将在后文叙述。
[0067]转向车把罩42设置在前罩41的上方。转向车把罩42除了左右握柄25L、25R以夕卜,覆盖整个转向车把24。转向车把罩42在转向车把24的握柄25L、25R侧具有贯通孔42a,在头管11侧具有贯通孔42b。
[0068]左右一对侧罩43在前端侧安装在前罩41上,在后端侧安装在左右一对后侧罩44上。在后侧罩44的后端侧安装有后挡泥板46。
[0069]前轮挡泥板45安装在底梁22a上。后挡泥板46安装在车座导轨13的下侧。
[0070]照明装置80具有:前大灯81、前方向指示灯82、尾灯83、后方向指示灯84。
[0071]前大灯81固定在转向车把罩42上并位于转向车把罩42的前表面。前方向指示灯82固定在前罩41上并位于前罩41的前表面。尾灯83安装在后挡泥板46的后部。后方向指示灯84安装在后挡泥板46上。
[0072]车座85配置在车座导轨13的上方。后视镜86安装在转向车把24的左右。支架89起伏自如地安装在枢轴板14的下端部。
[0073]接下来,除了图1、图2以外,还参照图3?图13,说明自动两轮车I的前部结构。
[0074]如图1所示,车体罩40的前罩41具有:覆盖头管11前方的前围50、覆盖头管11后方的主架罩60。
[0075]如图1、图2所示,形成前罩41的前壁部的前围50构成车辆的前表面。在从前面看时,前围50形成为一体。
[0076]如图2、图5所示,前围50在支承板18上具有用于固定螺栓的三个螺栓通孔51。通过使螺栓18a穿过各螺栓通孔51而固定在支承板18上,前围50固定在头管11上。
[0077]如图6、图8所示,前围50在后侧(里侧)具有用于安装主架罩60的安装孔52。
[0078]如图1、图2所示,前围50在上部中央具有前面开口 55,在前面开口 55的前方具有前方下壁面54。如图2、图3、图8所示,前面开口 55形成为使车宽方向中央向下方凸出的弯曲形状。前面开口 55具有开口上缘55a和开口下缘55b。
[0079]如图6、图7所示,前面开口 55的开口上缘55a设置在比开口下缘55b更靠前方的位置。前方下壁面54越靠近后方越向上方倾斜。
[0080]如图6?图9所示,前围50在前面开口 55的后部上侧(开口上缘55a的上侧)具有插入导风壁71 (后述)的前缘部并将其卡止的多个卡止肋56。前围50在其自身的后部上侧具有插入上部壁74 (后述)的前侧上部凸缘76b (后述)并将其卡止的多个卡止肋57。前围50在前面开口 55的左右两侧具有用于安装壁部件70 (后述)的安装孔58。
[0081]如图1、图4所示,形成前罩41的后壁部的主架罩60与左右一对侧罩43 —起覆盖头管11的后方侧且车座85的前方的车辆内部。
[0082]主架罩60通过使螺栓固定在前围50的安装孔52内而安装在前围50上。侧罩43安装在前围50上。
[0083]如图5所示,主架罩60在上表面侧具有供插入转向杆22的上面开口 61。上面开口 61在前方侧具有使转向杆22能够出入上面开口 61内的前方开放部62。
[0084]如图4所示,主架罩60在上部左右具有第一排风管63,在比第一排风管63更靠下方的左右位置具有第二排风管64。
[0085]如图1所示,前罩41在内部具有壁部件70。
[0086]如图3、图5、图10?图13所示,壁部件70具有:从前围50的前面开口 55的后部上侧朝向头管11而向下倾斜的导风壁71、从导风壁71的后部上方(即,前围50的上缘)位置向后方延伸并配置在主架罩60的前方开放部62内的上部壁74。
[0087]导风壁71和上部壁74在车宽方向端部彼此连结,并且在从前面看时,一体地形成为环状。在壁部件70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有连结导风壁71与上部壁74的中央肋77。在壁部件70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形成有用于固定在前围50上的螺栓通孔78。
[0088]在使导风壁71的前缘部卡止在前围50的多个卡止肋56,并使上部壁74的前侧上部凸缘76b (后述)卡止在前围50的多个卡止肋57的状态下,使螺栓58a穿过螺栓通孔78而将螺栓固定在前围50的安装孔58内,从而将壁部件70固定在前围50的规定位置。
[0089]导风壁71在前罩41内设置在前围50的前面开口 55的后方且头管11的前方之间,导风壁71具有越靠近后方越向下方下降的倾斜面。在从前面看时,导风壁71与前面开口 55重叠(参照图3)。
[0090]导风壁71形成为使车宽方向中央向下方凸出的弯曲形状。
[0091]导风壁71具有从前侧下表面朝向前面开口 55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向前方突出的肋壁(叶片)72。肋壁72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使车宽方向中央以向下方凸出的弯曲形状大致水平延伸,肋壁72在中央部具有肋壁开口 73。
[0092]上部壁74具有:从前方向后方朝向下方延伸的上部壁部75、从上部壁部75的前缘向上方延伸的立起壁部76。
[0093]上部壁部75在车宽方向两端侧具有阶梯部75a。阶梯部75a通过使上部壁部7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相对于中央部具有阶梯而位于下侧地形成。
[0094]立起壁部76在车宽方向两端侧具有阶梯部76a。阶梯部76a通过使立起壁部76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相对于中央部具有阶梯而位于前侧地形成。
[0095]在立起壁部76的上缘形成有前侧上部凸缘76b。
[0096]上部壁部75的阶梯部75a和立起壁部76的阶梯部76a在上部壁74配置在主架罩60的前方开放部62内时,作为与主架罩60侧配合的配合部而起作用。
[0097]接下来,说明自动两轮车I的前部结构的作用。
[0098]在使自动两轮车I行驶时,行驶风从前围50的前面开口 55导入。被导入的行驶风通过从前面开口 55的后部上侧朝向头管11向下倾斜的导风壁71而导向后方且下方,因此能够控制侵入转向车把罩42内的行驶风的量。另外,此时,行驶风通过车宽方向中央向下方凸出的弯曲形状的导风壁71被向左右方向分开引导。这样,利用导风壁71从前面开口55向后方且下方、而且左右分开引导的行驶风从主架罩60的第一排风管63向后方排出,另夕卜,从第二排风管64向后方排出。
[0099]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前面开口 55导入的行驶风中的、向上通过主架罩60的上面开口 61,并通过转向车把罩42的贯通孔42b而侵入转向车把罩42内的行驶风的量。
[0100]另外,在为了使转向杆22出入主架罩60的上面开口 61而设置的前方开放部62上配置有上部壁74的上部壁部75,上部壁74在导风壁71的上方从前围50的上缘位置向后方延伸。
[0101]因此,与在设置于主架罩60的上面开口 61的前方开放部62上未设置上部壁74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侵入转向车把罩42内的行驶风的量。
[0102]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
[0103](I)具有导风壁71,该导风壁71在前罩41内,设置在前面开口 55的后方且头管11的前方之间,该导风壁71具有越靠后方越向下方下降的倾斜面,在从正面看时,与前面开口 55重叠。因此,导风壁71抑制从前面开口 55导入的行驶风朝向上方向转向车把罩42侧流动的情况,而将行驶风导向下方。由此,能够尽可能减少侵入转向车把罩42内的行驶风的影响,能够抑制因侵入转向车把罩42内的行驶风的影响而使乘用者感受到的转向感觉发生变化。
[0104]另外,在从前面看时,导风壁71被配置为在前面开口 55的后方与前面开口 55重叠。由此,能够抑制内部结构的露出,能够提高美观性。
[0105](2)在从前面看时,构成前罩41的前面侧的前围50形成一体。因此,不需要在前罩41的前表面形成分型面。由此,能够利用前罩41提高整流效果,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构成前罩41的各罩部彼此的连结部而能够谋求轻量化。
[0106](3)构成前罩41的后面侧的主架罩60在上面侧具有上面开口 61,上面开口 61供连结转向车把24与前轮21的转向杆22插入。上面开口 61在前方侧具有能够使转向杆22出入上面开口 61内的前方开放部62。由此,即便在转向杆22的上端安装有转向车把24的状态下,也能够将主架罩60安装在转向杆22上或者从转向杆22拆下主架罩60,能够提高生产率和维护性。
[0107](4)在导风壁71的上方具有上部壁74,上部壁74与前围50的上缘连结并配置在主架罩60的上面开口 61的前方开放部62内。因此,上部壁74覆盖前方开放部62的空间。由此,利用上部壁74等少量部件数量,能够避免前方开放部62的空间损害美观性,能够尽可能减少上面开口 61周围的内部结构露出。
[0108](5)不仅能够同时达成上述(3)、(4)的效果,而且在结构方面能够谋求插入转向杆22的上面开口 61的大小的最小化。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行驶风侵入转向车把罩42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I)的效果。
[0109](6)导风壁71和上部壁74在车宽方向端部彼此连结而形成为环状。由此,能够在确保导风壁71和上部壁74具有耐受行驶风的风压的刚性的同时谋求轻量化。
[0110](7)导风壁71具有从下表面向前面开口 55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突出的肋壁72,肋壁72在沿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具有肋壁开口 73。因此,利用肋壁72,能够在前面开口 55形成格栅形状。另外,即便导风壁71中的与前面开口 55重叠的区域较小,也能够抑制内部结构的露出。而且,从前面开口 55经由肋壁72的上方导入的行驶风能够利用导风壁71通过肋壁开口 73而导向下方。
[0111](8)导风壁71形成为中央向下方凸出的弯曲形状,在从前面看时,前罩41的后壁部在导风壁71的侧方具有第一排风管63。因此,导入前罩41内的行驶风沿导风壁71导向其下方和侧方。导向导风壁71的侧方的行驶风从前罩41的第一排风管63排出。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导入前罩41内的行驶风。
[0112](9)前罩41的后壁部在比导风壁71更靠下方的位置具有第二排风管64。因此,导向导风壁71下方的行驶风从前罩41的第二排风管64排出。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导入前罩41内的行驶风。
[0113](10)导风壁7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前围50连结,前缘部卡止在前围50上。因此,能够使导风壁71与前围50紧密接触,能够提高行驶风的引导效果。
[0114]<第二实施方式>
[0115]图14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71A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附加了 A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0116]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壁71A形成为平板状。在这种情况下,从前面开口 55A导入的行驶风沿着导风壁71A导向其下方和侧方。
[0117]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I)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118]<第三实施方式>
[0119]图15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71B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附加了 B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0120]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壁71B在平板状的导风壁部71Ba的后方侧形成有沿着车宽方向向前下方弯折的弯折部71Bb。在这种情况下,从前面开口 55B导入的行驶风沿着导风壁部71Ba导向其下方和侧方,进而沿着弯折部71Bb导向其下方和侧方。
[0121]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I)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122]此外,(11)由于具有弯折部71Bb,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内部结构的露出,从而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0123]<第四实施方式>
[0124]图16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71C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附加了 C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0125]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壁71C在车宽方向中央具有向下的弯曲部71Cc的弯曲板状的导风壁部71Ca的后方侧,形成有沿着车宽方向向前下方弯折的弯折部71Cb。在这种情况下,从前面开口 55C导入的行驶风沿导风壁部71Ca导向其下方和侧方,进而沿弯折部71Cb导向其下方和侧方。
[0126]根据第四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I)、(11)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127]此外,(12)导风壁部71Ca在车宽方向中央具有向下的弯曲部71Cc,因此从前面开口 55C导入的行驶风能够更有效地沿着导风壁部71Ca导向侧方。
[0128]<第五实施方式>
[0129]图17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71D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附加了 D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0130]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壁71D在沿车宽方向以规定间隔具有多个弯曲部71Dc的弯曲板状的导风壁部71Da的后方侧,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向前下方弯折的弯折部71Db。在这种情况下,从前面开口 5?导入的行驶风沿导风壁部71Da导向其下方和侧方,进而沿弯折部7 IDb导向其下方和侧方。
[0131]根据第五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I)、(11)、(12)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132]此外,(13)导风壁部71Da沿车宽方向以规定间隔具有多个弯曲部71Dc,因此即便使导风壁71D薄壁化、轻量化,也能够确保强度、刚性。另外,设计方面具有高级感,能够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0133]<第六实施方式>
[0134]图18是简要地表示导风壁71E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附加了 E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0135]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壁71E形成为平板状,并在导风壁71E的下表面形成有肋壁72E,在肋壁72E形成有肋壁开口 73E。在这种情况下,从前面开口 55E导入导风壁71E和肋壁72E之间的行驶风通过肋壁开口 73E而沿着导风壁71E导向其下方和侧方。另外,在从前面开口 55E到肋壁72E的下方导入的行驶风沿着导风壁71E导向其下方和侧方。
[0136]根据第六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I)、(7)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137]<其他实施方式>
[0138]需要说明的是,图17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在与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导风壁71A相同的平板状的导风壁71E的下表面具有肋壁72E和肋壁开口 73E。
[0139]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图14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导风壁71B的下表面设置肋壁72B(未图示)和肋壁开口 73B(未图示)。
[0140]同样地,也可以在图15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导风壁71C的下表面设置肋壁72C(未图示)和肋壁开口 73C(未图示)。另外,也可以在图16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导风壁71D的下表面设置肋壁72D(未图示)和肋壁开口 73D(未图示)。
[0141]附图标记说明
[0142]10 车架
[0143]11 头管
[0144]21 前轮
[0145]22 转向杆(转向轴)
[0146]24 转向车把
[0147]25L、25R 握柄(把持部)
[0148]41 前罩
[0149]42 转向车把罩
[0150]42a、42b 贯通孔
[0151]50 前围
[0152]55 前面开口
[0153]60 主架罩
[0154]61 上面开口
[0155]62 前方开放部
[0156]63 第一排风管
[0157]64 第二排风管
[0158]71 导风壁
[0159]72 肋壁
[0160]73 肋壁开口
[0161]74 上部壁
【权利要求】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具有: 车架(10); 设置在所述车架(10)的前部并转向自如地支承前轮(21)的头管(11); 设置在所述头管(11)的上方并对所述前轮(21)进行转向的转向车把(24); 覆盖所述头管(11)的侧方周围的前罩(41); 设置在所述前罩(41)的上方并在所述转向车把(24)的把持部(25L,25R)侧和头管(11)侧具有贯通孔(42a、42b),并且覆盖整个转向车把(24)的转向车把罩(42); 在所述头管(11)的前方设置在所述前罩(41)的前壁部的前面开口(55),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具有导风壁(71),该导风壁(71)在所述前罩(41)内,设置在所述前面开口(55)的后方且所述头管(11)的前方之间,具有越靠后方越向下方下降的倾斜面,并且在从前面看时,与所述前面开口(55)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连结所述转向车把(24)与所述前轮(21)的转向轴(22); 设置在所述导风壁(71)的上方的上部壁(74), 所述前罩(41)具有:覆盖所述头管(11)的前方的前围(50)、覆盖所述头管(11)的后方的主架罩(60), 在从前面看时,所述前围(50)形成为一体, 所述主架罩¢0)在上表面侧具有供所述转向轴(22)插入的上面开口(61), 所述上面开口 ¢1)在前方侧具有能够使所述转向轴(22)出入该上面开口 ¢1)内的前方开放部(62), 所述上部壁(74)与所述前围(50)的上缘连结,配置在所述前方开放部¢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壁(71)和所述上部壁(74)在车宽方向端部彼此连结而形成为环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壁(71)具有从下表面向所述前面开口(55)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突出的肋壁(72), 所述肋壁(72)沿车宽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并在中央部具有肋壁开口(73)。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壁(71)的中央形成为向下方凸出的弯曲形状, 在从前面看时,所述前罩(41)的后壁部在所述导风壁(71)的侧方具有第一排风管(63)。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41)的后壁部在比所述导风壁(71)更靠下方的位置具有第二排风管(64)。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壁(71)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与所述前围(50)连结,并在前缘部卡止于所述前围(50)。
【文档编号】B62J23/00GK104144846SQ201380012152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大坪守, 林敬济, 吉野裕喜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