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418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一种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为刀形结构,包括刀身部和刀把部;卡夹的主体为平面结构;所述刀身部为前窄后宽形,其中部有一个圆形限位孔,其孔径大小与动转泵回油管相配合;所述刀身部的前后两端部各有一个卡夹固定孔。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动转泵回油管固定的问题;减少了因卡夹问题而造成回油管脱落和漏油现象,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使周围环境更整洁美观。
【专利说明】一种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固定动转泵回油管路的卡夹。
【背景技术】
[0002]动转泵作为汽车转向的动力源,是转向系统的“心脏”部位。其主要作用是协助驾驶员作汽车方向调整,为驾驶员减轻打方向盘的用力强度。当然,助力转向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经济性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0003]目前,在轻型卡车上动转泵回油管路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扎带、卡扣等固定。采用扎带、卡扣固定的固定方式在实际过程中常出现回油管脱落和漏油现象等安全隐患问题,并且整车进行精致工艺评价时,看上去不太美观。因此开发一种新结构的部件来实现固定动转泵回油管路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卡夹,此卡夹能够使管路固定起来效果更好、更加的美观。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为刀形结构,包括刀身部和刀把部;卡夹的主体为平面结构;
[0007]所述刀身部为前窄后宽形,其中部有一个圆形限位孔,其孔径大小与动转泵回油管相配合;
[0008]所述刀身部的前后两端部各有一个卡夹固定孔。
[0009]所述刀把部为弯形结构,与抓握方式和作用力配合。
[0010]所述卡夹的厚度为3mm。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2]解决了动转泵回油管固定的问题;减少了因卡夹问题而造成回油管脱落和漏油现象,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使周围环境更整洁美观。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卡夹结构示意图。
[0015]符号实用新型:1_主体2-限位孔3-固定孔
具体实施例
[001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实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
[0017]如图1所示,本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外观为刀形结构,包括刀身部和刀把部;卡夹的主体I为平面结构,起固定支撑的作用。卡夹材料为3.2GB/T708。卡夹的厚度均匀,其厚度的大小与其承载的作用力相适应。此实施例中,因只需固定管路,不会承载较大的作用力,所以设计厚度为3mm。
[0018]所述刀身部为前窄后宽形,其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与其周围安装环境相配合。刀身的中部有一个圆形限位孔2,其孔径大小与动转泵回油管相配合,用于固定动转泵回油管的走向;所述刀身部的前后两端部各有一个固定孔3,孔位3用于打紧卡夹,将卡夹固定于动转泵本体上,进而固定动转泵回油管。
[0019]所述刀把部为弯形结构,与抓握方式和作用力配合。
[00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其特征在于:为刀形结构,包括刀身部和刀把部;卡夹的主体为平面结构; 所述刀身部为前窄后宽形,其中部有一个圆形限位孔,其孔径大小与动转泵回油管相配合; 所述刀身部的前后两端部各有一个卡夹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把部为弯形结构,与抓握方式和作用力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转泵回油管路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的厚度为3mm。
【文档编号】B62D5/06GK203730917SQ201420125911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史慧星, 陈正江, 李雪礼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