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02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包括车体框架、前轮、后轮、脚蹬、链轮、链条和车座,车体框架的横梁上固定设置有座杆,座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车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连接杆可转动的设置在座杆上并架设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柱芯,柱芯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前叉的叉桥与前叉的减震部分连接,所述前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前叉的下方,转轴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上绕设有前置链条,前置链条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另一端设置有钢线,弹簧和钢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前叉的三角连接块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人体上下颠簸而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自行车前轮的动能,且能够有效节省体力,提高行驶速度。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
[0002]自行车是一种以人力踩踏脚脚蹬驱动的小型的路上车辆,是普通百姓常见的交通工具。人们在骑行自行车的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整,在行驶过程中,人们坐在车座上必然会产生上下颠簸,在上下颠簸的过程中蕴藏了大量的重力势能,由于没有相应的能量传递装置,这些重力势能都白白地浪费了,没有得到应道,非常可惜。现有技术的自行车,都是靠脚蹬来驱动链轮转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自行车前进,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不能充分利用人体上下颠簸产生的那部分能量。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储能助力自行车,其能够将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人体上下颠簸而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自行车前轮的动能,能够有效节省体力,提高行驶速度。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包括车体框架、前轮、后轮、脚蹬、链轮、链条和车座,所述车体框架的横梁上固定设置有座杆,所述座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车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连接杆可转动的设置在座杆上并架设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柱芯,所述柱芯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前叉的叉桥与前叉的减震部分连接,所述前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前叉的下方,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绕设有前置链条,所述前置链条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另一端设置有钢线,所述弹簧和钢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前叉的三角连接块上,其中,当车座受到人体的压力时,利用座杆与连接杆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柱芯带动减震部分上提,当受到颠簸人体离开车座时,利用座杆与连接杆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柱芯带动减震部分下压。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座杆通过第一焊接块和第二焊接块与横梁固定连接。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焊接块焊接在横梁上,第二焊接块焊接在座杆上,所述第一焊接块与第二焊接块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锁紧。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连接杆通过连接块和销轴铰接在座杆上。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固定块的一端焊接在座杆上,另一端与连接杆相接触。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减震部分包括减震弹簧、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与减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第二柱体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柱体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沿第二柱体的腔体内上下运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柱芯的外圈设置有外螺纹,柱芯的上端通过垫片和螺母与连接杆相连,下端通过螺母与叉桥的顶端相连,所述叉桥的下端与减震部分的第二柱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柱芯的上下运动带动第二柱体随之上下运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弹簧和钢线的两端均为弯钩状。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弹簧和钢线的下端分别卡固于前置链条的第一链节处和末端链节处,所述弹簧与钢线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三角连接块的同一侧面上。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车座受压后,座杆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下的位移,由于连接杆与所述座杆铰接,连接杆在座杆的作用下,也存在一个向下的压力,所述连接杆架设在固定块上,固定块起一个支撑点的作用,连接杆通过固定块将通过前叉的柱芯提起,柱芯通过叉桥将减震部分的第二柱体提起,这时减震部分内的减震弹簧受压收拢,前轮轴心与前叉三角连接块的距离也会缩短,前置链条在弹簧的作用下,会向与减震部分连接的一端滑动,此时,齿轮逆时针旋转,前轮空转;当人体离开车座时,座杆恢复原位,连接杆带动柱芯下压,柱芯通过叉桥将减震部分下压,这时减震部分内的减震弹簧弹起复位,前轮轴心与前叉的三角连接块的距离增大,前置链条会牵引弹簧拉伸,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此时,前轮会向前驱动,这样人体坐在车座上,将自身颠簸的动作转换为驱动前轮的动力,达到助力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人体上下颠簸而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自行车前轮的动能,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节省体力,提高行驶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座受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座不受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3和图4中减震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0、横梁;11、第一焊接块;20、座杆;21、连接块;22、第二焊接块;23、销轴;30、车座;40、连接杆;41、固定块;50、柱芯;60、前轮;61、齿轮;62、前置链条;63、弹簧;64、钢线;70、前叉;71、叉桥;80、减震部分;81、减震弹簧;82、第一柱体;83、第二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
[0020]实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围,所述的“前”是指自行车前进的方向,“后”是指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端”是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下端”指重力方向。
[0021 ] 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在使用时,依靠踩踏脚蹬来驱动链轮转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自行车前进,当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能够将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人体上下颠簸而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自行车前轮60的动能。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框架、前轮60、后轮、脚蹬、链轮、链条和车座30,车体框架的横梁10上固定设置有座杆20,所述座杆20通过第一焊接块11和第二焊接块22与横梁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焊接块11焊接在横梁10上,第二焊接块22焊接在座杆20上,所述第一焊接块11与第二焊接块22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锁紧。座杆2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车座30,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1,连接杆40可转动的设置在座杆20上并架设在所述固定块41上,其中,连接杆40通过连接块21和销轴23铰接在座杆20上,所述固定块41的一端焊接在座杆20上,另一端与连接杆40相接触。
[0022]连接杆40的一端连接有柱芯50,柱芯50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40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前叉70的叉桥71与前叉70的减震部分80连接。见图5所示,减震部分80包括减震弹簧81、第一柱体82和第二柱体83,第一柱体82与减震弹簧81固定连接,减震弹簧81设置在第二柱体83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柱体82在减震弹簧81的作用下沿第二柱体83的腔体内上下运动。柱芯50的外圈设置有外螺纹,柱芯50的上端通过垫片和螺母与连接杆40相连,下端通过螺母与叉桥71的顶端相连,叉桥71的下端与减震部分80的第二柱体83固定连接,柱芯50的上下运动带动第二柱体83随之上下运动。
[0023]前轮60通过转轴设置在前叉70的下方,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齿轮61,所述齿轮61上绕设有前置链条62,所述前置链条62的一端设置有弹簧63,另一端设置有钢线64,所述弹簧63和钢线64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前叉70的三角连接块上,弹簧63和钢线64的两端均为弯钩状,弹簧63和钢线64的下端分别卡固于前置链条62的第一链节处和末端链节处,弹簧63与钢线64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三角连接块的同一侧面上。其中,当车座30受到人体的压力时,利用座杆20与连接杆40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柱芯50带动减震部分80上提,当受到颠簸人体离开车座时,利用座杆20与连接杆40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柱芯50带动减震部分80下压。
[0024]工作原理:见图2至图4所示,当车座30受压后,座杆20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下的位移,由于连接杆40与座杆20铰接,连接杆40在座杆20的作用下,也存在一个向下的压力,连接杆40架设在固定块41上,固定块41起一个支撑点的作用,连接杆40通过固定块41将通过前叉70的柱芯50提起,柱芯50通过叉桥71将减震部分80的第二柱体83提起,这时减震部分80内的减震弹簧81受压收拢,前轮60轴心与前叉70三角连接块的距离也会缩短,前置链条62在弹簧63的作用下,会向与减震部分80连接的一端滑动,此时,齿轮61逆时针旋转,前轮60空转;当人体离开车座时,座杆20恢复原位,连接杆40带动柱芯50下压,柱芯50通过叉桥71将减震部分80下压,这时减震部分80内的减震弹簧81弹起复位,前轮轴心与前叉70三角连接块的距离增大,前置链条62会牵引弹簧63拉伸,带动齿轮61顺时针转动,此时,前轮60会向前驱动,这样人体坐在车座30上,将自身颠簸的动作转换为驱动前轮的动力,达到助力的效果。
[0025]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包括车体框架、前轮(60)、后轮、脚蹬、链轮、链条和车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框架的横梁(10)上固定设置有座杆(20),所述座杆(2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车座(30),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1),连接杆(40)可转动的设置在座杆(20)上并架设在所述固定块(41)上,所述连接杆(40)的一端连接有柱芯(50),所述柱芯(50)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40)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前叉(70)的叉桥(71)与前叉(70)的减震部分(80)连接,所述前轮¢0)通过转轴设置在前叉(70)的下方,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齿轮(61),所述齿轮¢1)上绕设有前置链条(62),所述前置链条¢2)的一端设置有弹簧(63),另一端设置有钢线(64),所述弹簧(63)和钢线(64)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前叉(70)的三角连接块上,其中,当车座(30)受到人体的压力时,利用座杆(20)与连接杆(40)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柱芯(50)带动减震部分(80)上提,当受到颠簸人体离开车座时,利用座杆(20)与连接杆(40)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柱芯(50)带动减震部分(80)下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杆(20)通过第一焊接块(11)和第二焊接块(22)与横梁(1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块(11)焊接在横梁(10)上,第二焊接块(22)焊接在座杆(20)上,所述第一焊接块(11)与第二焊接块(22)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通过连接块(21)和销轴(23)铰接在座杆(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1)的一端焊接在座杆(20)上,另一端与连接杆(40)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分(80)包括减震弹簧(81)、第一柱体(82)和第二柱体(83),所述第一柱体(82)与减震弹簧(8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81)设置在第二柱体(83)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柱体(82)在减震弹簧(81)的作用下沿第二柱体(83)的腔体内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芯(50)的外圈设置有外螺纹,柱芯(50)的上端通过垫片和螺母与连接杆(40)相连,下端通过螺母与叉桥(71)的顶端相连,所述叉桥(71)的下端与减震部分(80)的第二柱体(8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柱芯(50)的上下运动带动第二柱体(83)随之上下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3)和钢线(64)的两端均为弯钩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3)和钢线(64)的下端分别卡固于前置链条(62)的第一链节处和末端链节处,所述弹簧(63)与钢线(64)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三角连接块的同一侧面上。
【文档编号】B62M1/20GK204236726SQ201420499990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吴书湧 申请人:吴书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