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用支撑板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01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车身用支撑板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用支撑板及车辆,所述车身用支撑板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板状主体具有用于进行支撑的支撑端及与所述支撑端相对的安装端,所述板状主体内形成有从所述支撑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端的空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用支撑板及车辆,其中的车身用支撑板强度高,在举升装置支撑在车身所设置的该支撑板上以抬升车体时,该支撑板不容易折弯变形。
【专利说明】车身用支撑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用支撑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车辆在维修时经常需要举升机或者其它的支撑装置将车体支撑起来,举升机或支撑装置一般支撑在车身上,因此,为保护车身,车身上设置有专门的用于提供支撑点的支撑板,该支撑板通常会设置四个,分别设置在车身两侧的A柱及C柱下沿。
[0003]目前,用于提供支撑点的支撑板一般采用单层钣金冲压而成,与门槛梁,侧围内板等件焊合组成一体,但是,单层钣金制作的支撑板强度较低,多次使用后,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以致发生倾斜而失效,并且会导致该支撑板与其它板体的焊接点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身用支撑板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上的用于提供支撑点的支撑板强度低,容易弯曲变形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身用支撑板,所述车身用支撑板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板状主体具有用于进行支撑的支撑端及与所述支撑端相对的安装端,所述板状主体内形成有从所述支撑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端的空腔。
[0007]进一步的,所述板状主体包括并排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空腔为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形成的间隙。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端,所述第一板体的端部向所述第二板体的方向弯折形成能够搭在所述第二板体的端面上的翻边。
[0009]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所述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弯曲设置,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形成的所述间隙中,位于所述支撑端的间隙宽度小于位于所述支撑端和所述安装端之间的中间位置的间隙宽度。
[0011]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安装端的间隙宽度小于位于所述支撑端和所述安装端之间的中间位置的间隙宽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为钣金板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位于两侧的部分贴合固定在一起。
[0014]进一步的,所述板状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孔。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用支撑板,通过在内部设置有从支撑端延伸至安装端的空腔,使得该支撑板的强度提高,能够承受的弯曲力矩大,从而在举升装置支撑在车身所设置的该支撑板上以抬升车体时,该支撑板不容易折弯变形。
[00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设置有用于通过举升装置支撑以抬升车体的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如上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
[0017]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车身用支撑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车身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板从左侧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板的A-A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板在车身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板在车身上安装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板状主体;11-第一板体;
[0027]12-第二板体;13-翻边;
[0028]14-安装孔;2-侧围门槛加强梁;
[0029]3-前地板门槛梁;4-侧围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用支撑板,该车身用支撑板包括板状主体1,该板状主体I具有用于进行支撑的支撑端及与该支撑端相对的安装端,板状主体I内形成有从支撑端延伸至安装端的空腔。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用支撑板,通过在内部设置有空腔,使得该车身用支撑板的强度提高,在该支撑板应用在车身上时,该支撑板的支撑端位于底部,安装端与车身上的其它部件固定连接,在千斤顶等举升装置支撑在该支撑板的支撑端上以支撑车体时,该支撑板受到举升装置提供的向上的支撑力以及车体施加在该支撑板上的载荷,从而使得该支撑板受到一定的弯曲力矩,但是由于该支撑板内部形成有空腔,而且该支撑板相当于是两层板的结构,使得该板体的强度提高,能够承受的弯曲力矩较大,不易产生变形。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支撑板的板状主体I包括并排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板状主体I内部的空腔为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之间所形成的间隙。
[0035]优选地,如图1-图3所示(图中的上端为该支撑体的安装端,下端为该支撑体的支撑端),在该支撑板的支撑端,第一板体11位于支撑端的端部向第二板体12的方向弯折形成能够搭在第二板体12的端面上的翻边13,在通过千斤顶等举升装置支撑该支撑板时,千斤顶等举升装置支撑在该翻边13上,在车体等载荷的重力作用下,该翻边13形成为平面,使得举升装置对支撑板的支撑平稳牢靠,不易倾倒。另外,该支撑用的翻边13是第一板体11弯折形成,与第一板体11是一体的,因此,利于提高该支撑板的强度。
[0036]由于车身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对车身进行涂装产生的电泳液或者其它液体会进入到该车身用支撑板的空腔中,为使得电泳液等液体能够流出,第一板体11的支撑端所形成的翻边13与第二板体12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该翻边处于被举升装置支撑的支撑状态时,翻边13会搭在第二板体12的端面上,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平面,而在非支撑状态时,翻边13在弹力的作用下脱离第二板体12的端面,与第二板体12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这样,在对车身进行涂装或者冲洗时,进入到该支撑板内部的空腔中的电泳液或者其它液体能够从翻边13与第二板体12的端面之间的间隙流出。
[0037]因千斤顶等举升装置通常是通过其上设置的凹口支撑在该支撑板的支撑端上,因此对该支撑板的支撑端的厚度有一定限制,而为了保证支撑板的强度,又需要使得支撑板内部的空腔足够大,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的板面弯曲设置,如图2及图3所示,以使得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位于支撑端的间隙宽度均小于位于支撑端和安装端之间的中间位置的间隙宽度,从而使得内部的空腔足够大的同时,而又使得支撑端的厚度能够适用于举升装置。
[0038]因该支撑板的安装端以及两侧(侧指的是板体上与安装端及支撑端相邻的位置)一般与车体的其它部件焊接固定,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为方便该支撑板安装端的固定,可使得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所形成的间隙中,位于安装端的间隙宽度小于位于支撑端和安装端之间的中间位置的间隙宽度,使得该支撑板的安装端的厚度适于与其它部件的焊接固定。而对于支撑板的两侧,可使得构成该支撑板的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在位于两侧的部分贴合固定在一起,具体的,可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然后再与其它的周边部件固定。
[0039]为便于支撑板的制作加工,构成该支撑板的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优选为钣金板体,当然并不限于钣金,也可采用其它的金属板体制作。
[0040]此外,在该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安装孔14,可采用螺栓等固定件将支撑板固定在车体上,从而使得该支撑板在车身上的固定牢固。
[004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用支撑板在车身上的安装进行描述。
[0042]如图4及图5所示,该支撑板安装在车身的下部位置,千斤顶等举升装置可支撑在该支撑板位于下部的支撑端的翻边13上。该支撑板的安装端与车身的位于该支撑板上方的侧围板体焊接固定,而该支撑板的两侧则通过螺栓固定在侧围门槛加强梁2上,如图5中,该支撑板的第二板体12与侧围门槛加强梁2固定,在侧围门槛加强梁2的外侧还固定有侧围外板4,该支撑板的第一板体11与前地板门槛梁3固定。
[004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身设置有用于通过举升装置支撑以抬升车体的多个支撑板,其中,该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用支撑板。通过在车身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板,在举升装置支撑在该支撑板的支撑端上以抬升车体时,由于该支撑板的强度高,能够承受的弯曲力矩较大,不容易折弯变形。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用支撑板包括板状主体(I),所述板状主体(I)具有用于进行支撑的支撑端及与所述支撑端相对的安装端,所述板状主体(I)内形成有从所述支撑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端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I)包括并排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所述空腔为所述第一板体(11)与所述第二板体(12)之间所形成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端,所述第一板体(11)的端部向所述第二板体(12)的方向弯折形成能够搭在所述第二板体(12)的端面上的翻边(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3)与所述第二板体(12)的所述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1)及所述第二板体(12)的板面弯曲设置,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板体(11)与所述第二板体(12)形成的所述间隙中,位于所述支撑端的间隙宽度小于位于所述支撑端和所述安装端之间的中间位置的间隙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安装端的间隙宽度小于位于所述支撑端和所述安装端之间的中间位置的间隙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1)及所述第二板体(12)为钣金板体。
8.根据权利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1)及所述第二板体(12)位于两侧的部分贴合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I)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孔(14)。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设置有用于通过举升装置支撑以抬升车体的多个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用支撑板。
【文档编号】B62D25/00GK204197040SQ20142056432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赵会朋, 杨业通, 李麒, 徐鹏飞, 陈佳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