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01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属于摩托车车架领域,包括主梁、悬臂梁以及支撑梁。悬臂梁包括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的靠近主梁的一端分别与主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悬臂梁、支撑梁以及主梁整体上形成顶层三角支撑,而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以及主梁形成立体顶层支撑,使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结构更加牢靠,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摩托车车架的强度,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降低了焊接工艺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车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小越野型摩托车的车架中部一般包括主梁、悬臂梁、支撑梁以及连接柱,形成四角支撑结构。但是这种四角支撑结构,在承受较大重力或者长时间使用时,车架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导致部件断裂,存在重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并且对焊接工艺要求高,焊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包括主梁、悬臂梁以及支撑梁;
[0006]所述悬臂梁包括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所述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
[0007]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的靠近所述主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的靠近所述主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第一悬臂梁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悬臂梁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梁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连接。
[0009]将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分别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分别与所述主梁连接,使支撑更加牢靠。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立体顶层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柱;
[0011]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主梁连接,另一端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连接。
[0012]通过设置所述连接柱,使所述第一悬臂梁、所述第二悬臂梁与所述连接柱形成局部的顶层三角支撑。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摩托车后减震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侧的支撑耳部,所述支撑耳部设置有安装孔。
[0014]通过在连接柱上设置所述支撑部,能够很好地对摩托车后减震器起到支撑作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臂梁通过第一弯曲部与所述主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6]所述第二悬臂梁通过第二弯曲部与所述主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0017]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之间的距离通常大于所述主梁的宽度,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使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能够分别与所述主梁连接,并且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臂梁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悬臂梁靠近所述第二支撑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
[0019]将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增加了所述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更好地起支撑作用。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的靠近所述主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梁焊接。
[0021]通过采用焊接,使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分别与所述主梁牢靠地连接,使所述立体顶层支撑结构更加牢靠,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00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上设置主梁、悬臂梁以及支撑梁,悬臂梁包括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将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的靠近主梁的一端分别与主梁固定连接,悬臂梁、支撑梁以及主梁整体上形成顶层三角支撑,而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以及主梁形成立体顶层支撑,使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结构更加牢靠,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摩托车车架的强度,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降低了焊接工艺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
[0024]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侧视结构;
[0025]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俯视结构;
[0026]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连接柱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侧视结构;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俯视结构;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主要用于小越野型摩托车的车架中部。该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包括主梁101、悬臂梁201以及支撑梁301。悬臂梁201包括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支撑梁301包括第一支撑梁302和第二支撑梁303。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的靠近主梁101的一端分别与主梁101固定连接。
[0028]悬臂梁201、支撑梁301以及主梁101整体上形成顶层三角支撑,而第一悬臂梁202、第二悬臂梁203、第一支撑梁302、第二支撑梁303以及主梁101形成立体顶层支撑,使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结构更加牢靠,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摩托车车架的强度,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降低了焊接工艺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9]请参阅图1?图3,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梁302和第二支撑梁303的靠近主梁101的一端分别与主梁101连接,第一悬臂梁202远离主梁10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302远离主梁101的一端连接,第二悬臂梁203远离主梁10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梁303远离主梁101的一端连接。
[0030]将第一支撑梁302和第二支撑梁303分别与主梁101连接,第一支撑梁302和第二支撑梁303分别与主梁101连接,使支撑更加牢靠。
[003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连接柱401的结构;请参阅图1和图4,立体顶层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柱401。连接柱401的一端与主梁101连接,另一端与横梁402连接,横梁40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连接。
[0032]通过设置连接柱401,使第一悬臂梁202、第二悬臂梁203与连接柱401形成局部的顶层三角支撑。
[0033]请参阅图4,连接柱40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摩托车后减震器的支撑部403,支撑部403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侧的支撑耳部404,支撑耳部404设置有安装孔405。通过在连接柱401上设置支撑部403,将摩托车后减震器通过安装孔405与支撑耳部404连接,能够很好地对摩托车后减震器起到支撑作用。
[0034]请参阅图1?图3,第一悬臂梁202通过第一弯曲部204与主梁10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悬臂梁203通过第二弯曲部205与主梁1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之间的距离通常大于主梁101的宽度,通过设置第一弯曲部204和第二弯曲部205,使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能够分别与主梁101连接,并且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0035]请参阅图1?图3,第一悬臂梁202靠近第一支撑梁302的一端与第二悬臂梁203靠近第二支撑的一端通过连接板501连接。将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通过连接板501连接,增加了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更好地起支撑作用。
[0036]请参阅图1?图3,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的靠近主梁101的一端分别与主梁101焊接。通过采用焊接,使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分别与主梁101牢靠地连接,使立体顶层支撑结构更加牢靠,支撑效果更好。
[0037]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这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上设置主梁101、悬臂梁201以及支撑梁301,悬臂梁201包括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支撑梁301包括第一支撑梁302和第二支撑梁303,将第一悬臂梁202和第二悬臂梁203的靠近主梁101的一端分别与主梁101固定连接,悬臂梁201、支撑梁301以及主梁101整体上形成顶层三角支撑,而第一悬臂梁202、第二悬臂梁203、第一支撑梁302、第二支撑梁303以及主梁101形成立体顶层支撑,使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结构更加牢靠,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摩托车车架的强度,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降低了焊接工艺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8]通过采用这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由于形成的是立体顶层三角支撑,使摩托车车架在整体上强度远高于现有技术的四角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摩托车车架容易变形、断裂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摩托车整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安全系数,使摩托车整车的耐撞击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并且减少了摩托车整车与发动机之间的共振,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悬臂梁以及支撑梁; 所述悬臂梁包括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所述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 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的靠近所述主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的靠近所述主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第一悬臂梁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悬臂梁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梁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顶层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柱; 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主梁连接,另一端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摩托车后减震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侧的支撑耳部,所述支撑耳部设置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梁通过第一弯曲部与所述主梁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悬臂梁通过第二弯曲部与所述主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梁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悬臂梁靠近所述第二支撑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的靠近所述主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梁焊接。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4150177SQ20142056428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袁志友 申请人:四川嘉逸皇冠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