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7923发布日期:2019-07-24 08: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其包括:

底盘结构,所述底盘结构包含在所述车辆内纵向地延伸的上部承载管状底盘构件和分离的下部承载管状底盘构件;

至少一个破碎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破碎结构被安装到所述上部底盘构件且在横向上位于所述底盘构件外部,

所述破碎结构被布置成具有与所述上部底盘构件的上下范围重叠的上下范围,用以在发生碰撞时与所述上部底盘构件相互作用,从而将撞击力转移到所述上部底盘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破碎结构以能移除方式相对于所述底盘构件被保持在适当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破碎结构通过至少一种能拆卸固定件相对于所述底盘构件被保持在适当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能拆卸固定件或所述至少一种能拆卸固定件中的每个是螺栓、铆钉、粘合剂、和/或点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破碎结构通过到所述底盘结构的铰接式附接相对于所述底盘构件被保持在适当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破碎结构是所述车辆的门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破碎结构位于所述门的下部梁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破碎结构包括包围能量吸收元件的中空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包括泡沫。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破碎结构含有内部分隔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破碎结构含有内部分隔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位于所述内部分隔壁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位于所述内部分隔壁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内部分隔壁含有开口,所述能量吸收元件能够被迫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帮助吸收撞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内部分隔壁含有开口,所述能量吸收元件能够被迫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帮助吸收撞击。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底盘结构进一步包括纵向地延伸的两对上部承载管状底盘构件和下部承载管状底盘构件,在所述车辆的每侧各一对,并且其中横向构件在所述纵向底盘构件之间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进一步包括结合到所述底盘结构的平面薄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平面薄板由复合材料制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