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体用上边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793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厢体用上边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厢体用上边梁,属于半挂车厢体结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结构的半挂车厢体用上边梁主体为矩形钢管,在上边梁主体的下侧设有侧支承角钢、右侧设有顶板支承角钢。与上边梁连接的厢体侧厢板、顶厢板也是由钢材制作,侧厢板与上边梁的侧支承角钢搭接后焊接,顶厢板的矩形管边框与厢体上边梁的顶厢板支承角钢相焊接,顶厢板的上面板与上边梁主体搭接后焊接。其存在的缺点是:焊接后密封性差,各件组焊后易变形,加工精度不易保证;各零件材料均为钢材,重量重;厢体制作完成后表面需喷漆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整体成型、无需焊接、重量轻、强度高的厢体用上边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边梁主体,其特征是:上边梁主体是由顶板、左侧板、底板、右下侧板、右上侧板围成的截面为五边形的管体,左侧板与水平面垂直、顶板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6°夹角,底板与水平面平行,右上侧板与左侧板平行,右下侧板与底板呈钝角连接,顶板右侧为台阶面,在右下侧板和右上侧板连接位置设有水平托板,在底板的左下部设有与底板垂直的封板,封板与左侧板间形成台阶。

在所述上边梁主体的腔体内设有十字交叉的加强筋板。

所述右下侧板与底板间的夹角为9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铝合金整体成型、无需焊接、重量轻、强度高,表面无需喷漆处理,与厢体侧厢板和顶厢板的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边梁主体11,上边梁主体是由顶板2、左侧板1、底板7、右下侧板6、右上侧板4围成的截面为五边形的管体,左侧板与水平面垂直、顶板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6°夹角,底板与水平面平行,右上侧板与左侧板平行,右下侧板与底板呈99°夹角连接,顶板右侧为台阶面3,在右下侧板和右上侧板连接位置设有水平托板5,在底板的左下部设有与底板垂直的封板8,封板与左侧板间形成台阶9。在所述上边梁主体的腔体内设有十字交叉的加强筋板10。本实用新型的上边梁选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在型材厂直接挤压而成,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无需喷涂。

参照附图2,厢体侧厢板与本实用新型连接:将厢体侧厢板14的上部置于封板与左侧板间形成台阶位置,与封板搭接后焊接,焊接后厢体侧厢板与上边梁主体的左侧板形成一个平面;厢体顶厢板与本实用新型连接:将厢体顶厢板的矩形管边框13与托板搭接、顶厢板的上面板12与顶板的台阶面搭接并焊接。厢体用上边梁主体的顶板设计为斜面,可防止雨天积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