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7613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液压搬运车,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属于装卸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手动液压搬运车,后轮为转向驱动轮,前轮采用固定轮结构。使得车辆转向不灵活,转弯半径大。在近距离作业情况下,无法实现迅速靠近装卸工位,影响施工速度。尤其在作业空间狭小的区域作业时,此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作业效率。

现有技术的手动液压搬运车,也有的前轮采用万向角轮,但是其结构复杂,承载能力低,而且其结构复杂,造成位置较高,不能满足搬运车低位进入货物底部和对货物的承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通过改进转向机构,提高车辆转向能力,适应多种应用环境需求,并且可使车辆进行横向移动,达到迅速停靠的目的,提高车辆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包括手柄1、手柄轴2、手柄基座3、支座体4、后轮5、后连杆6、车体7、前连杆8、前支撑体9,所述车体7通过后连杆6与支座体4铰接,所述车体7通过前连杆8与前支撑体9铰接,所述手柄基座3置于支座体4上,所述手柄1与手柄轴2固定连接,所述手柄轴2与手柄基座3、支座体4孔配合,所述手柄轴2的末端与后轮5连接,所述手柄1左右摆动带动后轮5转动;所述前支撑体9包括支撑体10、滚珠11、滚动球12、压盖13,所述支撑体10设有球面凹槽,球面凹槽内放置滚动球12,在球面凹槽与滚动球12之间放置多个滚珠11,所述压盖13在与滚动球12对应的位置设有圆孔,所述压盖13与支撑体10采用螺钉连接,将滚珠11、滚动球12限制在球面凹槽内,所述滚动球12的一部分透过压盖13与地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其中支撑体10设有两个球面凹槽,两个球面凹槽分别配置一套滚珠11、滚动球12。

前述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其中滚动球12直径是滚珠11直径的8-10倍。

前述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其中车体7的上表面覆盖橡胶垫。

前述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其中后轮5的表面覆盖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型驱动轮结构,可随驱动力方向自由改变车辆行驶方向,车辆转弯时减轻托运人员牵引力的输出,节时节力,降低作业强度。实现车辆小转弯半径回转、横向及斜向平移功能,扩大了手动搬运设备的适用范围。在物资贮存位置空间狭窄,周转空间有限情况下都可适用。使车辆动作灵活快捷,有效缩短转动时间,提高车辆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搬运车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搬运车转向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手动液压搬运车转向装置包括手柄1、手柄轴2、手柄基座3、支座体4、后轮5、后连杆6、车体7、前连杆8、前支撑体9,所述车体7通过后连杆6与支座体4铰接,所述车体7通过前连杆8与前支撑体9铰接,所述手柄基座3置于支座体4上,所述手柄1与手柄轴2固定连接,所述手柄轴2与手柄基座3、支座体4孔配合,所述手柄轴2的末端与后轮5连接,所述手柄1左右摆动带动后轮5转动;如图所示,所述前支撑体9包括支撑体10、滚珠11、滚动球12、压盖13,所述支撑体10设有球面凹槽,球面凹槽内放置滚动球12,在球面凹槽与滚动球12之间放置多个滚珠11,所述压盖13在与滚动球12对应的位置设有圆孔,所述压盖13与支撑体10采用螺钉连接,将滚珠11、滚动球12限制在球面凹槽内,所述滚动球12的一部分透过压盖13与地面接触。支撑体10最好设两个球面凹槽呈直线排列,两个球面凹槽分别配置一套滚珠11、滚动球12。其中滚动球12直径是滚珠11直径的8-10倍,可以达到较好的滚动效果。在车体7的上表面覆盖橡胶垫,在后轮5的表面覆盖橡胶垫,可以减轻货物装卸及运行中的震动。

手柄1既可推拉车辆,也可通过左右摆动实现车辆转向。由于前支撑体9内的二个滚动球可在滚珠的支撑下做任意方向的滚动,可实现大负荷承载和任意角度转向要求,所以可做为手动搬运车的从动前轮使用。

当车辆需要转弯时,在人力推拉的作用下,手柄1带动后轮5进行转向时通过后轮可实现左右90度的转向角度,而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可做出任意角度的从动转向,就可实现带动货物较灵活转向,在较小的转弯半径内实现转弯动作,甚至实现横向移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