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146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骑行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在骑行旅游的时候需要携带衣物和骑行装备,此时,连接在自行车后座上的自行车包应运而生。因为在骑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颠簸或摇晃,所以自行车包需要稳定地连接在后座上才不会发生掉落。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3497078U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载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左包体和右包体,所述左包体和右包体之间设置有连接带,该连接带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包体和右包体缝制连接构成一体,所述连接带上端面缝制有提手,连接带下端面缝制有连接带防撞垫,所述连接带防撞垫前端中部缝制有两根锁紧绳,所述左包体和右包体内端面上端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对挂钩,所述每个挂钩均与对应的包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包体和右包体内端面下端左右对称缝制有包体防撞垫,且左包体和右包体后端面均缝制有反光条。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挂钩实现了包体与自行车后座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自行车包和后座之间的无法稳固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包,通过设置活动绳带穿设于固定绳带上的扣环和调节杆,从而形成一个可以与自行车后座梁相穿设且能调节大小的空圈,进而能够将自行车包稳定方便地连接在自行车后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包,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包体、连接于半包体之间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与半包体缝制呈一体,所述连接层朝向后座一侧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绳带、连接于固定绳带两端的活动绳带、连接于活动绳带与固定绳带连接处的扣环、连接于扣环的调节杆,所述活动绳带穿设于扣环且抵触于调节杆形成一个用于穿设后座梁的空圈,所述调节杆滑动连接于扣环用于调节空圈的大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活动绳带穿设于扣环和调节杆形成的两个通口,从而就能形成一个空圈来穿设自行车后座梁,并且在固定绳带的两端都具有空圈,进而就能将连接层的两侧分别与后座的两根呈相对设置的梁进行同时连接,使两个半包体都能保持稳定,使整个自行车包不会由于强烈的颠簸而发生脱落或者大幅度移动;调节杆的滑动作用,可以调节活动绳带在扣环中的伸出距离,进而就能实现调节空圈的大小,可以拉紧活动绳带,尽可能减小空圈的尺寸,从而就能使自行车包更加稳定牢固地连接在后座上不会发生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沿后座长度方向设置有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组的连接组件,能够使自行车包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都可与后座进行稳定连接,从而加强连接层与后座的连接强度,对整个自行车包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会发生偏离移动甚至脱落,保持自行车包在长度方向上为与后座的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使与连接层相连的半包体和车轮不会发生摩擦,避免半包体被卷进行进中的轮毂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绳带与固定绳带连接处一体缝制有连接圈,所述扣环其中一边穿设且活动连接于连接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扣环能够依靠连接圈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也能进行一定的移动,从而在和活动绳带相连接时,使连接过程更加方便,可以调节扣环至最合适的位置,使活动绳带能够扎紧于后座梁;使连接组件能够适用更多种类自行车的后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绳带远离固定绳带一端设有倾斜体,所述倾斜体设有尖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具有尖角的倾斜体在穿设到扣环和调节杆中时可以更加方便,使人们在将连接层和后座梁连接时,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手指来对活动绳带进行抽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绳带与固定绳带之间连接有缝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缝制体,使活动绳带和固定绳带一体缝制,加强了活动绳带和固定绳带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利用缝制体的尺寸,能够使活动绳带和扣环形成的空圈具有一定的形状,避免空圈会因柔软的活动绳带而难以和后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包体包括包袋和包盖,所述包盖一端与连接层一体缝制且另一端连接有母插扣,所述包袋设有与母插扣呈插接配合的公插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包袋内部物品的保护,避免内部的物品在颠簸时会从包袋的口上掉落出来,公插扣和母插扣的连接方式快速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袋缝制有调节绳带,所述公插扣设有固定三档扣,所述调节绳带穿设于固定三档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调节绳带来调节公插扣位于调节绳带上的位置,进而就能当包袋中盛放过多的物品时,可以增加包盖与包袋之间的储放空间,使包盖上的母插扣依然能够与公插扣相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包体与连接层外部均缝制有防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整个自行车包具有防雨的功能,因为在旅游骑行中,往往会遭遇到恶劣天气,从而需要有防雨功能的防雨层来对包袋中的物品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避免被淋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包体外设有若干反光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夜间骑行中,利用反光片来反射所投射过来的光线,从而对司机起到警示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合固定绳带、连接于固定绳带两端的活动绳带,并且在固定绳带和活动绳带之间的扣环及调节杆,能够将活动绳带形成一个用于穿设后座梁的空圈,并且还能将其较为稳定地连接在后座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半包体;11、包袋;12、包盖;2、连接层;3、连接组件;31、固定绳带;32、活动绳带;33、扣环;34、调节杆;4、空圈;5、连接圈;6、倾斜体;7、缝制体;8、母插扣;9、公插扣;91、固定三档扣;10、调节绳带;11、反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所示,一种自行车包,包括一块呈长方形的连接层2,在连接层2的两条长边处均一体缝制有一个半包体1,半包体1包括一个包袋11和包盖12,包袋11具有能够进行折叠和展开的延展体,且有一个可以放置物品的入口,包袋11覆盖于入口处,在包袋11远离连接层2的一端连接有两个母插扣8,母插扣8通过绳带与包盖12表面进行缝制,母插扣8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在包盖12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呈纵横交错设置的圆形反光片11;包袋11的外表面缝制有一块具有一定长度的调节绳带10,在调节绳带10的活动端穿设有一个固定三档扣91,固定三档扣91具有两个穿设通口,在固定三档扣91远离调节绳带10的一端设有一个公插扣9,公插扣9能够与母插扣8呈插接配合。连接层2、包袋11和包盖12在外层都套设缝制有防雨层,防雨层优选为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在连接层2的内侧表面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组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一条与连接层2宽度方向呈平行设置的固定绳带31;在固定绳带31的两端均通过一块正方体缝制体7连接有呈长方形的活动绳带32,缝制体7具有一定规则的形状,且无法变形;在活动绳带32远离固定绳带31的一端设有一个倾斜体6,倾斜体6的一侧裁剪成一个尖角;在固定绳带31的两端均缝制有一个连接圈5,连接圈5中穿设有一个呈长方体的扣环33,扣环33的其中一条较长棱穿设于连接圈5中且能实现扣环33的整体转动;在扣环33较短的两条相对的棱之间设有一根调节杆34,调节杆34两端均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扣环33的棱边;扣环33被调节杆34分成两个能够改变大小的通口;活动绳带32的尖角从其中一个通口中穿设进入且绕过调节杆34从另一个通口中伸出,从而活动绳带32与缝制体7之间形成一个能够穿设后座梁的空圈4,并且随着拉动活动绳带32的尖角,空圈4逐渐减小,直至活动绳带32与后座梁达到扎紧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