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变换受力位置的自行车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62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能变换受力位置的自行车鞍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变换受力位置的自行车鞍座。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自行车鞍座多为固定结构,骑行者在长时间骑行过程中,臀部的重心处承受长时间的压力,会产生酸麻感,骑行者自行扭动躯干,以变换臀部的受力位置,其缺陷是由于鞍座的固定结构,使更换受力位置必然导致臀部与鞍座接触面积的减少,不能长时间保持变换的姿势,酸麻感无法彻底缓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变换受力位置的自行车鞍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能变换受力位置的自行车鞍座,包括底板、支撑板和座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具有贯穿所述底板的前、后端的滚槽,所述支撑板的下部位于所述滚槽内,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为弧形面,所述支撑板的上部伸出所述滚槽之上,所述座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

所述支撑板的前、后端均具有限位挡块,所述滚槽内的底面具有与所述限位挡块一一对应的减震弹簧,当所述支撑板发生倾斜时,位于低点处的所述限位挡块能与对应的所述减震弹簧抵触。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板固定单元,所述支撑板固定单元包括轴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其两侧处,所述轴杆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轴杆与所述支撑板的中轴线垂直,所述轴杆的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转孔,所述轴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孔,所述轴杆的另一端处具有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上均具有定位孔,通过一穿过所述定位孔的轴销可将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改变骑行者臀部重心的位置,有效缓解在长途骑行过程中骑行者臀部的疲劳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座板;3-滚槽;4-支撑板;5-限位挡块;6-减震弹簧;7-轴杆;8-第一侧板;9-定位板;10-定位孔;11-第二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变换受力位置的自行车鞍座,包括底板1、支撑板4和座板2,底板1的上表面具有贯穿底板1的前、后端的滚槽3,支撑板4的下部位于滚槽3内,支撑板4的底部为弧形面,支撑板4的上部伸出滚槽3之上,座板2固定于支撑板4的顶面上;

支撑板4的前、后端均具有限位挡块5,滚槽3内的底面具有与限位挡块5一一对应的减震弹簧6,当支撑板4发生倾斜时,位于低点处的限位挡块5能与对应的减震弹簧6抵触。

使用时,骑行者利用身体的重力使座板2在支撑板4的带动下向前或向后倾斜,此时骑行者臀部能将重心位置转移,同时座板2始终与骑行者臀部完全接触,利于骑行者保持更换重心后的姿势,对缓解酸麻感有益。减震弹簧6和限位挡块5相互作用,可减少座板2在发生倾斜时的振动。

还包括支撑板固定单元,支撑板固定单元包括轴杆7、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1,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1分别固定于底板1上表面靠近其两侧处,轴杆7固定于支撑板4上,轴杆7与支撑板4的中轴线垂直,轴杆7的一端可转动的与第二侧板11连接,第一侧板8上具有转孔,轴杆7的另一端穿过转孔,轴杆7的另一端处具有与第一侧板8平行的定位板9,定位板9和第一侧板8上均具有定位孔10,通过一穿过定位孔10的轴销(图中未示)可将定位板9与第一侧板8之间固定。当定位孔10内插入轴销时,座板2不能发生摆动,整个鞍座结构与普通鞍座一样为固定结构,当拔掉轴销时,可启动摆动功能,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模式的选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