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627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业,尤其是涉及一种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私家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其中两厢车(例如SUV车型、旅行车)越来越受到欢迎。汽车在研发时都要考虑各个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舒适性,其中背门的模态及刚度就很重要。目前背门为保证其模态与刚度,在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结构,现有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结构一般是采用上加强板本体1与涂胶支架5的焊接结构,涂胶槽6设置在涂胶支架5上,如图1所示,涉及多个零件且需焊接,会导致工艺焊接节拍时间增加,制造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背门立柱上加强板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的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结构,包括上加强板本体,所述上加强板本体包括横向布置的横段部和弯角部,所述横段部的上部设有铰链安装位,所述上加强板本体在其横段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涂胶槽。

进一步,所述凸台设置有两个,两个凸台分别位于所述铰链安装位的左右两侧,在铰链安装位左侧凸台上的涂胶槽与在铰链安装位右侧凸台上的涂胶槽均横向布置。

再进一步,所述凸台为锥台型。

再进一步,所述在铰链安装位右侧凸台上设有两个涂胶槽,两个涂胶槽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200mm。

更进一步,所述两个凸台一体成型。

所述凸台为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逆时针旋转90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3,一种背门立柱上加强板结构,包括上加强板本体1,所述上加强板本体1包括横向布置的横段部和弯角部,所述横段部的上部设有铰链安装位,所述上加强板本体在其横段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涂胶槽。

进一步,所述凸台设置有两个,两个凸台分别位于所述铰链安装位的左右两侧,在铰链安装位左侧凸台上的涂胶槽与在铰链安装位右侧凸台上的涂胶槽均横向布置。

再进一步,所述凸台为锥台型。

再进一步,所述在铰链安装位右侧凸台上设有两个涂胶槽,两个涂胶槽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200mm。

更进一步,所述两个凸台一体成型。

所述凸台为冲压成型。凸台的斜面倾斜角度为45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加强板本体1的弯角部安装在背门内板立柱段上,所述上加强板本体1的横段部上的凸台与背门内板上横梁端之间是有空隙的,涂胶槽上的胶与背门外板上横梁段贴合,所述涂胶槽与背门外板上横梁段之间的间隙为2.5mm。

如图2和图3所示,涂胶槽包括左侧凸台上的涂胶槽4,右侧凸台上的第一涂胶槽2和第二涂胶槽3,当然也可以在铰链安装位左侧凸台上的涂胶槽纵向布置,在铰链安装位右侧凸台上的涂胶槽横向布置;上加强板本体1上的凸台以及凸台上的涂胶槽的形状、布置方式和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车型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本实用新型直接在背门立柱上加强板上更改结构,增加凸台、布置涂胶槽,结构更为合理、且能够提高背门刚度及模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