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56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货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载货汽车的用途日益广泛。货箱作为载货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凸显。

现有的载货汽车的货箱一般用钢板制造,为了防止锈蚀以及增加美观度,通常在货箱表面涂覆有油漆。然而,在载货汽车的工作过程中,货箱内会堆积有大量的运输货物,因而,不可避免地,运输货物会与货箱左边板、货箱右边板、货箱前板、货箱后板以及货箱底板相接触、摩擦以及碰撞,长期的接触、摩擦以及碰撞使得货箱内的油漆剥落,从而导致货箱内的钢板裸露并逐渐发生锈蚀,因而大大缩短了货箱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东南亚潮湿闷热的环境下,锈蚀作用更加严重。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货箱油漆容易剥落、寿命不长的技术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货箱油漆容易剥落、寿命不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列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包括货箱本体和防护胶条;

所述货箱本体具有左侧边板、右侧边板和后板,所述左侧边板、所述右侧边板和所述后板的上端包覆有防护胶条。

另外,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基础上,所述防护胶条的横截面为开口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由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顺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边的自由端与所述第四边的自由端之间开口。

另外,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以及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三边之间形成直角;所述第四边为斜边,且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四边之间形成钝角。

另外,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3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基础上,防护胶条通过黏附层包覆于所述左侧边板、所述右侧边板和所述后板上端。

另外,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4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基础上,所述黏附层为双面胶层。

另外,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5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基础上,所述黏附层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

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边内侧,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边内侧,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第三边内侧,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第四边内侧。

另外,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6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基础上,所述防护胶条外表面设置有多条防滑凸筋。

另外,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7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边的外表面设置有两条防滑凸筋,所述第二边的外边面设置有三条防滑凸筋,所述第三边的外表面设置有三条防滑凸筋,所述第四边的外表面设置有一条防滑凸筋。

另外,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8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基础上,防护胶条由橡胶制成。

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货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包括货箱本体和防护胶条;所述货箱本体具有左侧边板、右侧边板和后板,所述左侧边板、所述右侧边板和所述后板的上端包覆有防护胶条。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汽车货箱的左侧边板、右侧边板和后板上端包覆有防护胶条,则在汽车运输过程中,运输货物由于汽车惯性力作用产生的冲击力首先作用于防护胶条,且冲击力由防护胶条吸收,避免了运输货物汽车本体直接冲撞导致的局部物理损伤,从而解决了涂覆于货箱本体的油漆剥落问题,延长了汽车货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货箱本体;110-左侧边板;120-右侧边板;130-后板;200-防护胶条;210-第一边;220-第二边;230-第三边;240-第四边;300-黏附层;310-第一段;320-第二段;330-第三段;340-第四段;400-防滑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护胶条的汽车货箱中I的位置图;图6为图5中I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货箱油漆容易剥落、货车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胶条200的汽车货箱,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6,包括货箱本体100和防护胶条200;

货箱本体100具有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和后板130,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和后板130的上端包覆有防护胶条200。

由于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汽车货箱的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和后板130的上端包覆有防护胶条200,则在汽车运输过程中,运输货物由于汽车惯性力作用产生的冲击力首先作用于防护胶条200,且冲击力由防护胶条200吸收,避免了运输货物汽车本体直接冲撞导致的局部物理损伤,从而解决了涂覆于货箱本体100的油漆剥落问题,延长了汽车货箱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防护胶条200的横截面为开口多边形,多边形由第一边210、第二边220、第三边230和第四边240顺次连接而成,第一边210的自由端与第四边240的自由端之间开口。

更为具体地:

第一边210靠内设置,第二边220位于货箱本体100的顶部,第三边230靠外设置,第四边240从第三边230的下端以倾斜向下的方向向下延伸。其中,第一边210的长度比第三边230的长度短。第一边210与第二边220以及第二边220与第三边230之间形成直角;第三边230与第四边240之间形成钝角。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防护胶条200的原因在于:使得防护胶条200与货箱本体100上端部结构适配。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货箱本体100上端部结构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防护胶条200的结构形式也应当发生相应的改变,且防护胶条200的结构改变和润饰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关于防护胶条200与货箱本体100的连接形式,兹列举以下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方式一:防护胶条200通过黏附层300包覆于货箱本体100上端。优选地,黏附层300为双面胶层。

更为具体地:

黏附层300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段310、第二段320、第三段330和第四段340;第一段310位于第一边210内侧,第二段320位于第二边220内侧,第三段330位于第三边230内侧,第四段340位于第四边240内侧。黏附层300分段设置的方式可以节省黏附层300用量,节约成本。

当然,为了使防护胶条200与货箱本体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黏附层300也可以设置为连续的第一段310、第二段320、第三段330和第四段340,且第一段310的长度与第一边210的长度相等,第二段320的长度与第二边220的长度相等,第三段330的长度与第三边230的长度相等,第四段340的长度与第四边240的长度相等。

方式二:防护胶条200与货箱本体100铆接。

更为具体地:

第一边210通过一个或多个铆钉与货箱本体100铆接,优选地,第一边210通过两个铆钉与货箱本体100铆接。第二边220通过一个或多个铆钉与货箱本体100铆接,优选地,第二边220通过三个铆钉与货箱本体100铆接。第三边230通过一个或多个铆钉与货箱本体100铆接,优选地,第三边230通过三个铆钉与货箱本体100铆接。第四边240通过一个或多个铆钉与货箱本体100铆接,优选地,第四边240通过一个铆钉与货箱本体100铆接。

方式三:防护胶条200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

更为具体地:

第一边210通过一个或多个螺钉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一边210通过两个螺钉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第二边220通过一个或多个螺钉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二边220通过三个螺钉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第三边230通过一个或多个螺钉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三边230通过三个螺钉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第四边240通过一个或多个螺钉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优选地,第四边240通过一个螺钉与货箱本体100螺纹连接。

方式四:防护胶条200与货箱本体100卡接。

更为具体地:

第一边210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块,货箱本体100靠近第一边21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槽。第二边220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块,货箱本体100靠近第二边22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槽。第三边230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块,货箱本体100靠近第三边23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槽。第四边240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块,货箱本体100靠近第四边24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槽。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凹槽和凸块的结构可以进行相应地变换,例如,货箱本体100上设置凸块,防护胶条200上设置与凸块适配的凹槽。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上述及的防护胶条200与货箱本体100的连接形式,例如黏附层300、铆接、螺纹连接和卡接等,可以仅实施其中一种或者同时实施多种,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其他形式的变形以及润饰均应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关于本实用新型述及的防护胶条200的防护处理措施,兹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防护胶条200外表面设置有多条防滑凸筋400,防滑凸筋40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条,

更为具体地:

第一边2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两条防滑凸筋400,第二边220的外边面设置有三条防滑凸筋400,第三边230的外表面设置有三条防滑凸筋400,第四边240的外表面设置有一条防滑凸筋400。

关于本实用新型述及的防护胶条200的组成材料,兹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防护胶条200由橡胶制成。橡胶的弹性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可以人工合成,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实施例1中述及的汽车货箱。

其中,包括货箱本体100和防护胶条200;

货箱本体100具有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和后板130,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和后板130的上端包覆有防护胶条200。

由于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汽车货箱的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和后板130的上端包覆有防护胶条200,则在汽车运输过程中,运输货物由于汽车惯性力作用产生的冲击力首先作用于防护胶条200,且冲击力由防护胶条200吸收,避免了运输货物汽车本体直接冲撞导致的局部物理损伤,从而解决了涂覆于货箱本体100的油漆剥落问题,延长了汽车货箱的使用寿命。

另外,货箱本体100包括有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后板130、前板和底板,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后板130和前板围设于底板四周。其中,左侧边板110、右侧边板120、后板130上端设有防护胶条200。在其他必要情形下,前板上端设置防护胶条200。

为了进一步解决货箱油漆剥落以及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还可以在左侧边板110内侧、右侧边板120内侧、后板130内侧、前板内侧以及底板上部贴附防锈板,防锈板例如是镀锌钢板。镀锌钢板是一种表面有热浸镀或电镀锌层的焊接钢板叫镀锌钢板,热镀锌产品广泛用于建筑、家电、车船、容器制造业、机电业等。

镀锌钢板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汽车运输过程中,运输货物由于汽车惯性力作用产生的冲击力可以作用于防锈板组件,避免了运输货物汽车本体直接冲撞导致的局部物理损伤,从而解决了涂覆于货箱本体100的油漆剥落问题,延长了汽车货箱的使用寿命。

更为具体地,位于左侧边板110内侧的防锈板为左侧防锈板,位于右侧边板120内侧的防锈板为右侧防锈板,位于后板130内侧的防锈板为后侧防锈板,位于前板内侧的防锈板为前侧防锈板,位于底板上部的防锈板为底部防锈板。其中左侧防锈板、右侧防锈板、后侧防锈板、前侧防锈板和底部防锈板设置为矩形结构,且前侧防锈板和底部防锈板由一整块镀锌钢板弯折而成。

更为具体地,前侧防锈板和底部防锈板通过四十一件铆钉与前板和底板连接;左侧防锈板通过十八件铆钉与左侧边板110连接;右侧防锈板通过十八件铆钉与右侧边板120连接;后侧防锈板通过十六件铆钉与后板130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