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躺式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724阅读:13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式电动车,具体是一种半躺式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样的电动车出现在生活中,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现有的电动车中,电动三轮车具有控制简单,行驶稳定、载物多等优点,很多家庭都在使用。不过现有的家用电动三轮车一般为小型电动车,前方转向轮为车把式,而此种电动车在长时间行驶时容易疲劳,对与身体虚弱或年龄大的人群使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电动车的控制方向和动力均是在车把上,因此驾驶人必须手扶车把才能使用,而在脚上没有可以控制的任何装置,使得驾驶时脚闲手累,不利于长时间驾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半躺式电动三轮车,针对把式三轮车进行设置改造,能通过脚部和手部的协调控制完成半躺式驾驶,降低了驾驶疲劳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躺式电动三轮车,所述电动三轮车为把式电动车,车把连接控制转向前轮的前轮固定架,车把的后方设有脚踏板和车座,所述电动三轮车的车把上方设有横杆,所述横杆连接左、右两个把手;所述横杆的中心连接有转向棒;所述前轮固定架上设有的脚转向架;所述脚转向架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杆固定在左、右把手上;所述左、右两个把手中至少一个为动力控制把手;动力控制把手设有调速棒、定速杆。

所述转向棒以横杆为转轴铰接在横杆上。

所述转向棒与调速棒搭接在一起。

所述动力控制把手为扭动调速式。

所述调速棒连接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电动三轮车的脚踏板上。

所述转向棒与调速棒延伸至车座的上方,车座的后方设置半躺式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通过设置横杆和转向棒,使得通过转向棒能带动车把左右转动,而通过调速棒与动力把手的连接,使得调速棒可以通过上下摆动进行控制动力。设置的定速装置可以在长时间匀速行驶时不用一直扭动把手。调速棒和转向棒搭接在一起,可以组成形成总指挥棒,通过左右转动控制方向,上下摆动控制动力调节车速。在调速棒上设有拉绳连接到脚踏板处,可以用脚踩拉绳控制动力。同时设置的脚转向架与车把手固定在一起,通过脚部的推动控制方向。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只能依靠手部进行操作控制的电动三轮车可以用脚部控制,大大降低了驾驶劳累感,能适应长时间或特殊需求人群的使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调速棒,2为转向棒,3为总控制棒,4为定速杆,5为框架,6为脚转向架,7为拉绳,8为支杆,9为横杆,10为半躺式座椅,11为车座,12为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半躺式电动三轮车,所述电动三轮车为把式电动车,车把连接控制转向前轮的前轮固定架,车把的后方设有脚踏板12和车座11,所述电动三轮车的车把上方设有横杆9,所述横杆9固定连接在车把上;所述横杆9的中心连接有转向棒2;转向棒2以横杆9为转轴铰接在横杆9上。所述前轮固定架上设有的脚转向架6;所述脚转向架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杆8与左、右把手相互固定;脚转向架6为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一侧边设在脚踏板12的上方。所述右把手为扭动调速式动力控制把手。右把手上固定连接调速棒1,并设有定速杆4,定速杆4直接与右把手中的滑动调节装置连接控制动力输出。转向棒2与调速棒1搭接在一起组成总控制棒3。所述总控制棒3延伸至车座11的上方,车座11的后方设置半躺式座椅10。调速棒1连接有拉绳7,拉绳7的另一端固定在电动三轮车的脚踏板12上,并设有方便脚踩的框架5,可控制电动车的行驶速度。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