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定向装置及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75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车轮定向装置及婴儿车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定向装置及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专用于运送婴儿的手推车,使用者可以通过推动婴儿车的手柄杆来使婴儿车相对地面移动。婴儿车的车轮通常制作成不定向的结构形式,以便使用者能够顺利的推动婴儿车进行转弯、平移等动作。但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在婴儿车后侧向前施力时,如果地面比较粗糙,则前轮经常会自动转向,给婴儿车的推动带来困难。对于使用者来说,这种前轮容易转向的结构不仅使推动过程难以把控,也不便于使用者利用单手推车的方式解放出一只手做其他事情。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目前已出现了能够实现前轮定向的结构,但这些前轮定向结构往往结构复杂,增加了安装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轮定向装置及婴儿车,能够方便的实现车轮在自由转向状态和定向状态之间的切换,且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定向装置,包括:

插销件,设置在安装车轮的轮架和车架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轮架和所述车架间的转向平面运动,用于实现所述轮架和所述车架之间的相对运动限制;

操作部件,与所述插销件连接,用于在受到第一预设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使所述插销件运动到限制所述轮架和所述车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第一位置,并在受到第二预设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使所述插销件运动到解除所述轮架和所述车架之间的相对运动限制的第二位置;

状态保持部件,用于在所述插销件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插销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在所述插销件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插销件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保持部件包括与所述轮架相对固定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能够在所述插销件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限制所述操作部件的运动,来使所述插销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在所述插销件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限制所述操作部件的运动,来使所述插销件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包括拨动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插销件接触连接,用于将所述拨动件接收到的外力传递给所述插销件,以使所述插销件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向运动;所述弹性结构能够通过限制所述连接件的运动来实现所述插销件的位置保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拨动件和所述插销件之间的U型弹性结构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U型弹性结构件的U型凹入部分,在U型弹性结构件的U型凹入部分的内侧还设有阻挡结构,能够限制所述连接件在U型凹入部分内侧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结构与所述U型弹性结构件的U型凹入部分的底部形成限制空间,在所述插销件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结构使所述连接件保持在所述限制空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插销件和所述轮架之间还设有弹性元件,能够使所述插销件维持着与所述连接件的接触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销件导向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架上,能够对所述插销件的运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件导向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导向通孔,用于供所述插销件穿过并能够相对滑动,所述支架和所述状态保持部件通过螺钉共同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架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和装有车轮的轮架,其中,还包括前述的车轮定向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操作部件来驱动插销件运动,并通过状态保持部件维持插销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位置,因此在结构上实现比较简单,而且能够方便的实现车轮在自由转向状态和定向状态之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轮定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轮定向装置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车轮定向装置实施例的两种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轮定向装置实施例的部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轮定向装置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架;200、轮架;300、转向轴;410、插销件;420、状态保持部件;421、阻挡结构;422、U型凹入部分;423、固定端;430、操作部件;431、拨动件;432、连接件;440、弹性元件;450、插销件导向机构;500、转向轴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车轮定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6,本实施例的车轮定向装置包括:插销件410、操作部件430和状态保持部件420。其中,插销件410设置在安装车轮的轮架200和车架100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轮架200和所述车架100间的转向平面运动,用于实现所述轮架200和所述车架100之间的相对运动限制。在轮架200上还设有转向轴300,该转向轴可通过转向轴安装架500和螺钉安装在轮架200上。转向轴300从下方插入到所述车架100上,轮架200可以绕着转向轴300的轴线相对车架100转动,以实现车轮的转弯。插销件410与该转向轴300不在同一轴线上,因此能实现对轮架200的转向限制。

操作部件430与所述插销件410连接,用于在受到第一预设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使所述插销件410运动到限制所述轮架200和所述车架100之间的相对运动的第一位置。而状态保持部件420负责在所述插销件410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插销件410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参见图1,插销件410相对于轮架200的转向平面向上凸起,当其插入到车架100上时就能够限制轮架200相对于车架100的转动。

操作部件430在受到第二预设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使所述插销件410运动到解除所述轮架200和所述车架100之间的相对运动限制的第二位置。状态保持部件420还负责在所述插销件410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插销件410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该位置对应于插销件缩回到轮架200的转向平面内的状态,因此不会对轮架200相对于车架100的相对运动造成限制。

本实施例采用操作部件来驱动插销件运动,并通过状态保持部件维持插销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位置,因此在结构上实现比较简单,而且能够方便的实现车轮在自由转向状态和定向状态之间的切换。

对于状态保持部件420来说,其可以包括与所述轮架200相对固定的弹性结构,即利用弹性来限制插销件410运动,并且状态保持部件420可通过对操作部件430的作用来限制插销件的运动。弹性结构能够在所述插销件410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限制所述操作部件430的运动,来使所述插销件410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在所述插销件410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限制所述操作部件430的运动,来使所述插销件410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该弹性结构可采用塑胶、金属、塑料、尼龙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

在图3中示出了车轮定向装置实施例的插销件处于向上凸起的状态,而在图4中则插销件处于缩回的状态。在图3中,操作部件430包括拨动件431和连接件432。拨动件431可以由人通过手或脚或其他工具进行拨动,连接件432设置在拨动件431的一侧,并套在插销件410上,并与所述插销件410接触连接。连接件432负责将所述拨动件431接收到的外力传递给所述插销件410,以使所述插销件410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向运动。插销件410可设置为上端小下端大的结构,连接件432可以向下压动插销件410上较大的下端,以使插销件410向下运动。在所述插销件410和所述轮架200之间还可以设置弹性元件440,如果连接件432随拨动件431向上运动,则弹性元件440能够推动插销件410维持着始终与连接件432的接触连接关系。

弹性结构能够通过限制所述连接件432的运动来实现所述插销件410的位置保持,以简化结构。弹性结构可以为设置在所述拨动件431和所述插销件410之间的U型弹性结构件,所述连接件432位于所述U型弹性结构件的U型凹入部分422,在U型弹性结构件的U型凹入部分422的内侧还设有阻挡结构421,能够限制所述连接件432在U型凹入部分422内侧的运动范围。U型弹性结构件的两条侧边的顶部可设置固定端423,用于通过螺钉与轮架200进行固定。阻挡结构421与所述U型弹性结构件的U型凹入部分422的底部形成限制空间,在所述插销件410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结构421使所述连接件432保持在所述限制空间。阻挡结构421可以形成为相比于U型凹入部分422的内侧面向外凸起的凸起或者安装在U型凹入部分422的凸块,而且凸起或凸块均可制作成较圆滑的表面以便连接件432通过。

在所述插销件410和所述轮架200之间还可以设置弹性元件440,能够使所述插销件410维持着与所述连接件432的接触连接关系。阻挡结构421为了维持连接件的位置,需要使阻挡结构421对连接件432的阻挡力大于弹性元件440对插销件410的弹力。弹性元件440优选为压簧。

在图2中,车轮定向装置还可以包括插销件导向机构450,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架200上,能够对所述插销件410的运动进行导向。该插销件导向机构450可具体包括内设有导向通孔的支架。该导向通孔可供所述插销件410穿过并相对滑动,支架和状态保持部件420上的固定端423通过螺钉共同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架200内。支架和转向轴安装架500共同形成轮架200的转向平面。

上述车轮定向装置可适用于各类有车轮定向和解除定向限制的需求的手动车辆,尤其适合应用在婴儿车上的车轮(例如前车轮)。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100和装有车轮的轮架200以及前述的车轮定向装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