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转向柱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7656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转向柱锁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基于于2015年4月24日提交的第62/152,096号临时专利申请并要求享有其权益。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可调节转向柱。所述转向柱设计为由交通工具的操作者在倾斜方向上调节。在倾斜方向上的运动本质上为相对于交通工具操作者的向上或向下运动。倾斜运动与交通工具的纵轴大体上垂直。

在现有技术的可调节转向柱中,在进行调节后保持所述转向柱就位的锁紧机构不总是为转向柱的运动提供所需水平的阻力。多数现有技术的可调节转向柱已经具有如下的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设计成具有一定安全水平以防止转向柱的倾斜沿一个方向的运动,但当对于转向柱的倾斜来说发生沿相反方向的运动时安全水平要低得多。随着为交通工具操作者提供的安全性的提高,已经确定的是,对沿向上和向下方向的运动二者都具有强阻力的可调节倾斜转向柱可提供额外的安全性利益。还已经发现,增加锁紧机构的强度可为操作者提供额外的安全性利益。在不需要转向柱的调节机构中显著的重量增大或显著的额外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锁紧力的增加也是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可调节转向柱的锁。所述锁具有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齿。所述锁具有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具有在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齿。可移动锁紧装置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成接合所述第一构件上的至少一个齿,所述第二凹槽定位成接合所述第二构件上的至少一个齿。可释放夹持机构定位成移动进入和远离与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接合的接合位置。当所述可移动锁紧装置与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接合时,所述第一凹槽限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且所述第二凹槽限制沿第二方向的运动。

在参考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详细说明和附图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显而易见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转向柱的侧视图。

图2为锁紧机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3为锁紧机构的透视图。

图4为图3的锁紧机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5为锁紧机构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中的可调节转向柱。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控制与可调节转向柱有关的倾斜特征的锁紧机构。通过参照与下文的描述相结合的附图,本发明的特征将被更容易地理解。

如图1-图4所示,存在具有倾斜调节机构的转向柱10。所述倾斜调节机构允许所述转向柱适应于交通工具驾驶员的不同驾驶位置和尺寸。转向柱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3。输入轴15从所述转向柱的第一端11延伸,输出轴17从转向柱的第二端13延伸。输入轴15操作性地连接到交通工具的方向盘,以允许交通工具的驾驶员控制交通工具所要转向的方向。输入轴15定位于护罩19中,输出轴17定位于外壳23中。外壳23以本领域中已知的方式固连于所述交通工具。护罩19以允许输入轴相对于外壳沿枢转方向运动的方式可枢转地固连于外壳23。输出轴17操作性地连接到转向齿轮机构,所述转向齿轮机构控制交通工具的转向轮。输入轴15作为转向柱10的一部分操作性地连接到输出轴19。转向柱在控制交通工具的位置中的基本功能在本领域中被熟知,将不再提供关于此公知的机构的额外细节。

转向柱10的调节装置21控制转向柱的倾斜运动。倾斜运动通常用于适应交通工具的方向盘的向上和向下运动。输入轴15在所述调节装置21的区域中可枢转地连接到输出轴17。输入轴15以允许输入轴相对于输出轴的角运动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轴17。输入轴15的角运动允许由交通工具的操作者在倾斜方向上或沿向上和向下方向调整方向盘。

一旦已作出针对交通工具的方向盘的所需倾斜调节,就使用锁紧机构25来控制输出轴15的倾斜运动并将输出轴固连在所需位置上。锁紧机构具有机架27,在输入轴15与输出轴17结合的区域中,所述机架27固连于外壳23。机架具有侧梁33、上梁34和下梁35。第一构件29定位于机架27的每侧上,第一构件以间隔一定距离平行的关系设置。多个齿31设置在每个第一构件29上。齿31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构件37定位于机架27的每侧上,第二构件邻近于每个第一构件29。第二构件37以与第一构件29间隔一定距离平行的关系定位。第二构件具有多个齿39,所述齿沿第二方向设置。齿31和齿39以间隔180°的关系设置。也就是说,齿31设置成沿与齿39的接合方向相差180°的方向接合。

可移动锁45连接到护罩19并相对于机架27可移动地定位。如图5所示,可移动锁45安装在杆57上。所述杆穿过可移动锁中的开口53。所述可移动锁通过螺母59固连于所述杆。杠杆臂47连接到所述可移动锁的每侧。杠杆臂47还连接到护罩19。杠杆臂47设计成相对于侧梁33枢转,且所述杠杆臂的枢转运动将导致所述可移动锁朝向和远离机架27的运动。杠杆臂47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杆57。杠杆臂的运动导致所述杆沿垂直于所述机架27上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方向运动。杆57的此运动导致可移动锁朝向和远离机架27运动。可移动锁具有至少两个通道49,所述通道设置成与所述机架27上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之一对齐。一个通道49设置成使其与所述第一构件对齐,且另一通道49与第二构件对齐。多个凹槽51定位于通道49中。所述凹槽设计成接合在与通道49对齐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的齿。尽管转向柱被描述为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两个通道,应当理解,可使用一个或更多个构件以及通道。在机架27的每侧上的杠杆臂47设置成以如下的方式移动可移动锁45,在该方式中凹槽51接合齿31、39以及在该方式中所述凹槽不接合所述齿。与所述第一构件对齐的凹槽51将具有接合第一构件上的齿31的取向,且与第二构件37上的齿39对齐的凹槽51将具有接合齿39的取向。第一构件29上的齿31的对齐设计为当可移动锁45定位于凹槽51接合齿31所在的位置时阻止沿向上的方向运动。第二构件37上的齿39沿一个方向取向,以当可移动锁45上的凹槽51与齿39接合时阻止沿向下的方向的运动。可移动锁45具有拱形切口55,所述切口定位成在转向柱10的输入轴15上方延伸。拱形切口55提供空间以允许可移动锁定位于相对于输入轴15来说不同的取向。

在操作中,通过沿如下的方向移动杠杆臂47而可以在倾斜方向上调节转向柱10,所述方向导致可移动锁45脱离第一构件上的齿31和第二构件上的齿39。当可移动锁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脱离时,容纳在护罩19中并连接到锁45的输入轴15可在倾斜方向上自由运动。如果需要抬升方向盘,它沿向上的方向运动,如果需要降低方向盘,它可沿向下的方向运动。方向盘的此运动将导致输入轴15沿相同的方向运动。一旦达到了方向盘需要的位置,杠杆47在导致可移动锁45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形成接合的方向上运动。在此取向上,可移动锁的通道49上的凹槽51将接合第一构件上的齿31和第二构件上的齿39,并阻止机架27的任何进一步运动。第一构件29上的齿31设计成阻止容纳输入轴15的护罩19沿向上的方向运动,第二构件37上的齿39设计成阻止容纳输入轴15的护罩19沿向下的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的齿的结构提供额外的安全性,以在当可移动锁45接合机架27上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时阻止方向盘的不希望的运动。

本发明的上述详细描述为解说的目的而给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因此,全部的前述的说明应当以解说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解释,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