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066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智能婴儿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具体地,涉及智能婴儿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行业正在越来越多的被来自互联网和智能概念渗透,物联网和智能硬件设备正走入寻常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婴儿车作为婴儿车行业的最新细分领域,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分别在电子消费品市场和传统婴儿车市场逐渐兴起。这一转变对中国的婴儿车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许多中国的传统箱包厂商也正在谋求向智能箱包的转型。目前智能婴儿车具备的主要功能有gps定位,充电,称重等等。这些功能都可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婴儿车的智能化也将成为婴儿车行业的必然选择。

现有的婴儿车必须人工进行推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人为的来控制,这就不可避免分散了人工的注意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婴儿车,该智能婴儿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婴儿车必须人工操作,分散人工注意力的问题,实现了自动控制,只能规划运动路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婴儿车,该智能婴儿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以下器件: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央处理器、驱动开关、电源和自动跟随导航系统;其中,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朝向所述车体的座位所在位置,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座位的上表面上;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在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未感应到信号和/或所述压力传感器未感应到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驱动电平至所述驱动开关,所述驱动开关闭合,所述驱动开关、电源和自动跟随导航系统形成一条闭合的回路。

优选地,所述自动跟随导航系统包括第一定位仪以及设置于闭合的回路中的以下部件:导航仪、第二定位仪、控制器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仪无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定位仪感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导航仪;所述第二定位仪设置于所述车体上,以感应所述车体的第二位置信息,并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以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通过所述控制器发送至所述导航仪,所述导航仪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规划最优路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车体沿所述最优路线执行运动。

优选地,该智能婴儿车还包括: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定位仪通过所述网络模块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轴承和主动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轴承的一端,所述轴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动轮,所述驱动电机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工作。

优选地,所述导航仪电连接于所述网络模块以实时更新地图信息。

优选地,该智能婴儿车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以实现信息的交互,并能够输出直接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开关。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蓄电池,且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v。

优选地,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数量为3个,且3个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均匀设置于所述车体上,并朝向所述车体的座位上不同的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仪上设置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与所述无线发射器相配合的无线接收器。

优选地,该智能婴儿车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上的两个万向轮;

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万向轮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同一个面上,且所述主动轮的数量为两个。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设置的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从两方面对车体上的婴儿进行感应,防止仅仅依靠一种传感器,不能准确感应婴儿是否在座位上,在判断婴儿确实在座位上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本装置切换为手动,当婴儿不在座位上时,初步判断其被推车者抱住,可以控制本装置切换为自动,且本装置可自动跟随推车者运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婴儿车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婴儿车的自动跟随导航系统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婴儿车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

3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婴儿车,该智能婴儿车包括车体3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3上的以下器件: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2、中央处理器、驱动开关、电源和自动跟随导航系统;其中,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1朝向所述车体3的座位所在位置,且所述压力传感器2设置于所述车体3的座位的上表面上;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1和所述压力传感器2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在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1未感应到信号和/或所述压力传感器2未感应到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驱动电平至所述驱动开关,所述驱动开关闭合,所述驱动开关、电源和自动跟随导航系统形成一条闭合的回路。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设置的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2从两方面对车体3上的婴儿进行感应,防止仅仅依靠一种传感器,不能准确感应婴儿是否在座位上,在判断婴儿确实在座位上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本装置切换为手动,当婴儿不在座位上时,初步判断其被推车者抱住,可以控制本装置切换为自动,且本装置可自动跟随推车者运动。

上述的机构用于婴儿车上时,会防止推车者抱住婴儿的时候没有手去控制推车,导致推车无法推动的问题,通过自动的感应,无需切换,可自动实现判断,确定工作模式为手动亦或是自动。本发明中的中央处理器为一种单片机,可实现信号的处理,并执行判断。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跟随导航系统包括第一定位仪以及设置于闭合的回路中的以下部件:导航仪、第二定位仪、控制器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仪无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定位仪感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导航仪;所述第二定位仪设置于所述车体3上,以感应所述车体3的第二位置信息,并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以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通过所述控制器发送至所述导航仪,所述导航仪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规划最优路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车体3沿所述最优路线执行运动。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实现婴儿车的自动导航,也可控制婴儿车沿所设定的最优路线,从第二定位仪运动到第一定位仪的位置,防止婴儿车由于忘记而丢失,并且可自行移动,无需人员拖动,可极大解放推车者的双手,更便于对婴儿的照顾。在使用本装置时,一般将第一定位仪设置在推车者的身上,第二定位仪设置在车体3上,实现定位和规划路线。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婴儿车还可以包括: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定位仪通过所述网络模块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上。

通过上述网络模块的设置,可以实现整个装置的网络连接,从而将具体位置上传到互联网上,即使超出距离,也可感应到婴儿车的具体位置信息。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轴承和主动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轴承的一端,所述轴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动轮,所述驱动电机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工作。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整个机构的驱动,实现婴儿车的运动。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可以适时的确定最优化的路线,所述导航仪电连接于所述网络模块以实时更新地图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婴儿车还可以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以实现信息的交互,并能够输出直接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开关。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实现人与机之间的信号交互,可直接驱动所述驱动开关,在没有婴儿的情况下,主动调整,让婴儿车跟着推车者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整个装置的长时间使用,并且可以进行反复使用,所述电源为蓄电池,且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v。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1在感应中发生误差,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1的数量为3个,且3个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1均匀设置于所述车体3上,并朝向所述车体3的座位上不同的点。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具体数据的无线发射和接收,所述第一定位仪上设置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与所述无线发射器相配合的无线接收器。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婴儿车还可以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车体3的底部上的两个万向轮;

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万向轮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车体3的同一个面上,且所述主动轮的数量为两个。

通过万向轮的设置,可以让婴儿车朝不同的方向运动,实现婴儿车的转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