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运输车以及探测山地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395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山地运输车以及探测山地运输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运输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山地运输车以及探测山地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偏远地区或者山地里进行电线施工时,由于施工空间和路径狭窄,常常需要携带山地运输车,以方便装载施工零部件和材料,施工人员一般将山地运输车统一运输到山地路口的宽敞场所,再将山地运输车自行推至施工地点,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山地运输车(即手推车)不能够快速地实现拆装,不便放置且占用空间庞大,影响到施工的整体流程的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山地运输车,在遇到狭窄路径时,能够将车轮拆卸下来以减小山地运输车的整体体积,以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将山地运输车搬运到施工场所,便于施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探测山地运输车,便于在昏暗的环境下施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山地运输车,包括车斗、车架、车轮、支脚和卡接机构,车架大致呈“u”形架,从“u”形架的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置为轮架部、支撑安装部和把手部,车轮设置于轮架部,车斗安装于支撑安装部,支脚设置于支撑安装部和把手部之间;轮架部的封闭端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设置有安装孔,轮架部的两个侧臂分别为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车轮转动设置于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之间;卡接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杆机构,驱动轴活动穿设于安装孔,驱动轴包括驱动端和安装端,安装端朝向轮架部的开口端;

每个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驱动块,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安装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驱动块,第二连杆的中部转动设置于第一侧臂;驱动块设置有贯通槽,贯通槽设置有导向块,第一侧臂设置有导向槽,驱动块套设于第一侧臂的外侧,导向块滑动嵌设于导向槽,导向槽所限定的移动方向平行于车轮的转动中心线;

车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圆筒且位于两个驱动块之间,卡接圆筒与驱动块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本申请主要是利用对应设置于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两个驱动块之间的间距的相互靠近和远离实现对车轮的转动安装和拆卸,当两个驱动块靠近时能够将车轮转动安装于两个驱动块之间,以实现运输山地车的移动,当两个驱动块远离后,车轮从两个驱动块之间拆卸下来,缩小整个山地运输车的整体体积,进而便于运输和搬运。

车架大致呈“u”形架,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拆卸。驱动轴能够在安装孔内沿着轴向方向来回往复移动,驱动轴的驱动端用于施加驱动力,比如人力或者电机带动。驱动轴的安装端用于安装其他的零部件。第二连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利用杠杆原理知道,一个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连杆的相对的一端之间的角度的变化随着自身转动的进行呈相反的变化规律,将第二连杆的与第一连杆铰接的一端命名为第一端,第二连杆的与驱动块铰接的一端命名为第二端,驱动轴在轴向来回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驱动两个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变大和变小,当两个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变大时,两个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变小,两个驱动块夹紧车轮,实现车轮的安装;当两个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变小时,两个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变大,两个驱动块与车轮分离,实现车轮的拆卸,整个过程只需要操作驱动轴沿着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即可,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实现车轮的安装和拆卸,既能够快速实现山地运输车的体积的缩小,便于搬运和运输,又能够保证施工的效率,有效缩短运输的时间,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

驱动轴与安装孔螺纹连接,驱动轴的驱动端设置有转动盘,驱动轴的安装端设置有连接块,安装端转动设置于连接块的中部,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铰接。

转动轴包括转动端和卡接端,转动端与驱动块转动连接,卡接端与车轮一侧的卡接圆筒卡接。

卡接圆筒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和嵌设于安装槽内的弹性卡接块,弹性卡接块和安装槽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安装槽沿平行于车轮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设置,弹性卡接块的位于安装槽外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抵压倾斜面,弹性卡接块受到作用于抵压倾斜面且平行于车轮的转动中心线方向的作用力后能够退回到安装槽内;转动轴的卡接端设置有卡接槽,卡接端卡入卡接圆筒后,弹性卡接块能够卡入卡接槽。

车斗包括车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车底板为矩形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均为矩形板;两个第一侧板对称设置于车底板的其中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板对称设置于车底板的剩下的相对的两侧;每个第一侧板的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端滑轮,每个第一侧板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底端滑轮,每个第二侧板设置有顶端滑轨和底端滑轨,顶端滑轮滑动嵌设于顶端滑轨,底端滑轮滑动嵌设于底端滑轨;顶端滑轨和底端滑轨的两端分别封闭设置。

每个第二侧板包括中间板和对称铰接于中间板的两侧的折叠板,折叠板的端部设置有卡扣,每个第一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卡环,卡扣能够卡接于卡环。

车斗包括底座板、四个活动板和四个衔接件,底座板和四个活动板均为矩形板,底座板的每一个侧边对应转动设置一个活动板,相邻两个活动板之间通过一个衔接件密封。

每个衔接件为弧形板,衔接件的与活动板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形嵌设槽,每个嵌设槽内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凸条,活动板的与衔接件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嵌设端部,嵌设端部设置有与卡接凸条匹配的卡接滑槽;每个衔接件两侧的嵌设槽卡套于相邻的两个活动板的嵌设端部的外侧;衔接件的底端与底座板可拆卸卡接。

底座板的四个棱角设置有卡接口,每个衔接件的底端设置有卡接端部,卡接端部能够卡入卡接口。

探测山地运输车,包括照明灯和山地运输车,车斗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照明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车轮能够快速实现安装和拆卸,在遇到狭窄路径时,能够将车轮拆卸下来以减小山地运输车的整体体积,以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将山地运输车搬运到施工场所,便于施工。

探测山地运输车,便于在昏暗的环境下施工,比如,隧道或者夜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运输车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山地运输车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山地运输车中的车斗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车斗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斗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车斗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车斗部分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车斗第二侧板全部折叠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车斗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车斗;200-车架;300-车轮;400-支脚;500-卡接机构;201-轮架部;202-支撑安装部;203-把手部;204-第一侧臂;205-第二侧臂;2045-导向槽;501-安装块;503-驱动轴;504-连杆机构;5031-驱动端;5032-安装端;5041-第一连杆;5042-第二连杆;5043-驱动块;5044-连接块;50431-贯通槽;50432-导向块;600-转动轴;601-转动盘;602-转动端;603-卡接端;604-安装槽;605-弹性卡接块;606-弹簧;607-抵压倾斜面;608-卡接槽;700-车底板;701-第一侧板;702-第二侧板;703-顶端滑轮;704-底端滑轮;705-顶端滑轨;706-底端滑轨;707-中间板;708-折叠板;709-卡扣;800-卡环;800-底座板;801-活动板;802-衔接件;803-“u”形嵌设槽;804-卡接凸条;805-嵌设端部;806-卡接滑槽;807-卡接口;808-卡接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12。

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运输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斗100、车架200、车轮300、支脚400和卡接机构500,车架200大致呈“u”形架,从“u”形架的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置为轮架部201、支撑安装部202和把手部203,车轮300设置于轮架部201,车斗100安装于支撑安装部202,支脚400设置于支撑安装部202和把手部203之间;轮架部201的封闭端设置有安装块501,安装块501设置有安装孔,轮架部201的两个侧臂分别为第一侧臂204和第二侧臂205,车轮300转动设置于第一侧臂204和第二侧臂205之间;卡接机构500包括驱动轴503和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杆机构504,驱动轴503活动穿设于安装孔,驱动轴503包括驱动端5031和安装端5032,安装端5032朝向轮架部201的开口端;

如图2所示,每个连杆机构504包括第一连杆5041、第二连杆5042和驱动块5043,第一连杆5041的一端与驱动轴503的安装端5032铰接,第一连杆504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04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5042的另一端铰接于驱动块5043,第二连杆5042的中部转动设置于第一侧臂204;

如图3所示,驱动块5043设置有贯通槽50431,贯通槽50431设置有导向块50432,第一侧臂204设置有导向槽2045,驱动块5043套设于第一侧臂204的外侧,导向块50432滑动嵌设于导向槽2045,导向槽2045所限定的移动方向平行于车轮300的转动中心线;车轮3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圆筒808且位于两个驱动块5043之间,卡接圆筒808与驱动块5043之间通过转动轴600转动连接。

本申请主要是利用对应设置于第一侧臂204和第二侧臂205的两个驱动块5043之间的间距的相互靠近和远离实现对车轮300的转动安装和拆卸,当两个驱动块5043靠近时能够将车轮300转动安装于两个驱动块5043之间,以实现运输山地车的移动,当两个驱动块5043远离后,车轮300从两个驱动块5043之间拆卸下来,缩小整个山地运输车的整体体积,进而便于运输和搬运。

车架200大致呈“u”形架,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拆卸。驱动轴503能够在安装孔内沿着轴向方向来回往复移动,驱动轴503的驱动端5031用于施加驱动力,比如人力或者电机带动。驱动轴503的安装端5032用于安装其他的零部件。第二连杆5042的中部转动设置,利用杠杆原理知道,一个第二连杆5042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连杆5042的相对的一端之间的角度的变化随着自身转动的进行呈相反的变化规律,将第二连杆5042的与第一连杆5041铰接的一端命名为第一端,第二连杆5042的与驱动块5043铰接的一端命名为第二端,驱动轴503在轴向来回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驱动两个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变大和变小,当两个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变大时,两个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变小,导向块50432只能沿着导向槽2045来回移动,因此两个驱动块5043只能沿着车轮300的转动轴600心线的方向移动,进而夹紧车轮300,实现车轮300的安装;当两个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变小时,两个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变大,两个驱动块5043与车轮300分离,实现车轮300的拆卸,整个过程只需要操作驱动轴503沿着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即可,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实现车轮300的安装和拆卸,既能够快速实现山地运输车的体积的缩小,便于搬运和运输,又能够保证施工的效率,有效缩短运输的时间,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

驱动轴503与安装孔螺纹连接,驱动轴503的驱动端5031设置有转动盘601,驱动轴503的安装端5032设置有连接块5044,安装端5032转动设置于连接块5044的中部,连接块50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5041铰接。

设置转动盘601,依靠人力对驱动轴503进行旋转,操作简单,结构简化,有效保证缩小体积。采用螺纹连接,驱动轴503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轴503的安装端5032相对于连接块5044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轴向方向来回往复移动,进而驱动与连接块5044铰接的两个第一连杆5041之间的角度的大小的调节,从而实现两个驱动块5043之间的间距的调节。

如图4所示,转动轴600包括转动端602和卡接端603,转动端602与驱动块5043转动连接,卡接端603与车轮300一侧的卡接圆筒808卡接。

转动轴600的转动端602转动设置于驱动块5043,车轮300设置有卡接圆筒808,当两个驱动块5043相互靠近时,转动轴600的卡接端603卡入卡接圆筒808,车轮300转动的过程中,转动轴600也相对驱动块5043相对转动。

卡接圆筒808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604和嵌设于安装槽604内的弹性卡接块605,弹性卡接块605和安装槽604之间通过弹簧606连接,安装槽604沿平行于车轮300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设置,弹性卡接块605的位于安装槽604外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抵压倾斜面607,弹性卡接块605受到作用于抵压倾斜面607且平行于车轮300的转动中心线方向的作用力后能够退回到安装槽604内;转动轴600的卡接端603设置有卡接槽608,卡接端603卡入卡接圆筒808后,弹性卡接块605能够卡入卡接槽608。

两个驱动块5043的间距逐渐缩小的过程中,两个转动轴600的卡接端603之间的间距也逐渐缩小,即逐渐卡入卡接圆筒808,当转动轴600的卡接端603的端部抵压到抵压倾斜面607时,弹性卡接块605逐渐退回到安装槽604内,待全部退回且弹性卡接块605与转动轴600的卡接槽608相对时,弹性卡接块605在弹簧606的作用下卡入卡接槽608,由于弹性卡接块605的两端均设置有抵压倾斜面607,因此弹性卡接块605卡入卡接槽608后只能实现转动轴600的卡接端603和卡接圆筒808的周向固定,轴向方向上,转动轴600的卡接端603能够自由卡入和退出卡接圆筒808。转动轴600与车轮300实现周向固定,车轮300周向转动,带动转动轴600转动,驱动块5043则相对于两个侧臂始终不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能够折叠的车斗,以下是车斗的两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车斗100包括底座板800、四个活动板801和四个衔接件802,底座板800和四个活动板801均为矩形板,底座板800的每一个侧边对应转动设置一个活动板801,如图6所示,相邻两个活动板801之间通过一个衔接件802密封。

四个衔接件802可拆卸设置,相邻的两个活动板801之间通过衔接件802连接,将四个衔接件802拆除后,四个活动板801能够转动重叠在底座板800上,需要使用时,利用四个衔接件802将四个活动板801组合成一个装载空间即可。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快捷,并且能够大大缩小车斗100的体积,有效实现山地运输车的搬运和运输。

如图5所示,底座板800的四个棱角设置有卡接口807,每个衔接件802的底端设置有卡接端603部,卡接端603部能够卡入卡接口807。

相邻的两个活动板801的相邻的两个嵌设端部805分别嵌入衔接件802的两侧的嵌设槽后,衔接件802的底端的卡接端603部嵌设入卡接口807,实现衔接件802与活动板801、底座板800的密封连接,保证车斗100能够运输不同的物料,同时能够防止外界灰尘阻塞嵌设槽,保证能够多次拆装。

如图7所示,每个衔接件802为弧形板,衔接件802的与活动板801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形嵌设槽803,每个嵌设槽内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凸条804,活动板801的与衔接件80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嵌设端部805,嵌设端部805设置有与卡接凸条804匹配的卡接滑槽806;每个衔接件802两侧的嵌设槽卡套于相邻的两个活动板801的嵌设端部805的外侧;衔接件802的底端与底座板800可拆卸卡接。

在利用衔接件802将四个活动板801进行组合时,相邻的两个活动板801的嵌设端部805卡入嵌设槽内,与此同时,卡接凸条804卡入卡接滑槽806,实现衔接件802的与活动板801的相邻的一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卡接凸条804卡入卡接滑槽806能够实现密封连接。保证车斗100的运输物料的范围。

第二实施例,如图8所示,车斗100包括车底板700、两个第一侧板701和两个第二侧板702,车底板700为矩形板,两个第一侧板701和两个第二侧板702均为矩形板;两个第一侧板701对称设置于车底板700的其中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板702对称设置于车底板700的剩下的相对的两侧;如图9所示,每个第一侧板701的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端滑轮703,每个第一侧板701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底端滑轮704,每个第二侧板702设置有顶端滑轨705和底端滑轨706,顶端滑轮703滑动嵌设于顶端滑轨705,底端滑轮704滑动嵌设于底端滑轨706;顶端滑轨705和底端滑轨706的两端分别封闭设置。

两个第一侧板701能够在两个第二侧板702之间来回往复移动,即实现两个第一侧板701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进而实现车斗100的体积的大小的调节,从而实现整个山地运输车的体积的调节。便于山地运输车的搬运和运输。

如图9所示,每个第二侧板702包括中间板707和对称铰接于中间板707的两侧的折叠板708,折叠板708的端部设置有卡扣709,每个第一侧板701的外侧设置有卡环800,卡扣709能够卡接于卡环800。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为折叠板折叠过程示意图,当两个第一侧板701移动至与两个中间板707之间后,将两个折叠板708对折,大大地缩小了车斗100的体积,并且扩大和缩小操作简单快捷。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探测山地运输车,包括照明灯和山地运输车,车斗1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照明灯。便于在昏暗的环境下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