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29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大部分挂车都采用全桥模式,利用钢板弹簧悬挂进行减震,这种结构形式的挂车只能靠牵引车的牵引力进行强制转向;整车转弯半径大,对轮胎磨损严重,且不能通过车架的升降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通过液压主动转向,可实现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液压控制车架的升降,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包括:动力机组、四联多路阀、转向液压系统和顶升液压系统;

所述动力机组的出油口与所述四联多路阀的进油口相连;

所述转向液压系统包括:转向阀块、鹅颈转向油缸和轴线车转向油缸,所述四联多路阀第一联的出油口与所述转向阀块的进油口相连,所述转向阀块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鹅颈转向油缸和轴线车转向油缸相连;通过操作所述四联多路阀,实现挂车的主动转向;

所述顶升液压系统包括:顶升阀块和多个顶升油缸,每个所述顶升油缸上带有一双向防爆阀;所述四联多路阀第二联至第四联的出油口均与所述顶升阀块的进油口相连,所述顶升阀块的出油口与所有所述双向防爆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双向防爆阀的出油口与对应的顶升油缸相连;通过操作所述四联多路阀,实现挂车的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联多路阀的回油口与所述转向阀块的回油口并联后与所述动力机组的回油口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机组包括:过滤器、发动机和液压泵;

所述过滤器,用于对进入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进行过滤;

所述发动机,用于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所述液压泵,用于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鹅颈转向油缸包括左鹅颈转向油缸和右鹅颈转向油缸,所述轴线车转向油缸包括左轴线车转向油缸和右轴线车转向油缸;

所述左鹅颈转向油缸的小腔与左轴线车转向油缸的大腔并联后与所述转向阀块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所述左鹅颈转向油缸的大腔与左轴线车转向油缸的小腔并联后与所述转向阀块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所述右鹅颈转向油缸的小腔与右轴线车转向油缸的大腔并联后与所述转向阀块的第三出油口相连,所述右鹅颈转向油缸的大腔与右轴线车转向油缸的小腔并联后与所述转向阀块的第四出油口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阀块包括:四个双向背压阀、两个双向液压锁、两个双向溢流阀、四个单向阀、单向溢流阀和球阀;

所述双向背压阀与所述双向液压锁相配合,用于保持鹅颈转向油缸和轴线车转向油缸内的压力;

所述双向溢流阀,用于保护鹅颈转向油缸和轴线车转向油缸不超过设定压力;

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单向溢流阀相配合,用于保证在温度急剧变化时,转向液压系统不会超压;

所述球阀,用于在维修时卸除鹅颈转向油缸和轴线车转向油缸内的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两个所述双向液压锁的进油口作为所述转向阀块的进油口,所述双向液压锁的出油口与对应的所述双向背压阀的进油口相连,四个所述双向背压阀的出油口作为所述转向阀块的四个出油口;

两个所述双向溢流阀和四个所述单向阀并联后与所述双向背压阀的出油口相连,四个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并联后与所述单向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单向溢流阀的出油口作为所述转向阀块的回油口;所述球阀的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单向溢流阀的进油口、出油口相并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液压系统适用于五桥挂车,所有所述顶升油缸形成三点支撑;其中,挂车左侧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的顶升油缸作为第一支撑点,挂车右侧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的顶升油缸作为第二支撑点,挂车尾部第四桥、第五桥的顶升油缸作为第三支撑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三联球阀;

所述三联球阀设置在所述顶升阀块与所述双向防爆阀之间的油路上,用于控制所述顶升阀块与双向防爆阀之间油路的通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阀块包括:三个外控平衡阀和三个单向调速阀;

所述外控平衡阀,用于在不操作时保持顶升油缸内的压力,在操作过程中限制顶升油缸的最高压力,保护元件;

所述单向调速阀,用于保证车架在下降时不会因自重而下降过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四联多路阀第二联的一出油口、第一个单向调速阀、第一个外控平衡阀和三联球阀第一联的进油口相串联,所述第二支撑点的双向防爆阀的进油口并联后与所述三联球阀第一联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四联多路阀第二联的另一出油口与第一个外控平衡阀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四联多路阀第三联的一出油口、第二个单向调速阀、第二个外控平衡阀和三联球阀第二联的进油口相串联,所述第一支撑点的双向防爆阀的进油口并联后与所述三联球阀第二联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四联多路阀第三联的另一出油口与第二个外控平衡阀的控制口相连;

所述四联多路阀第四联的一出油口、第三个单向调速阀、第三个外控平衡阀和三联球阀第三联的进油口相串联,所述第三支撑点的双向防爆阀的进油口并联后与所述三联球阀第三联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四联多路阀第四联的另一出油口与第三个外控平衡阀的控制口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操作四联多路阀的第一联,可通过鹅颈转向油缸和轴线车转向油缸实现挂车的液压主动转向,从而实现挂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操作四联多路阀的第二联至第四联,可通过顶升油缸实现车辆的升降,便于大型货物的装卸和运输,提高整车的通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的气路图。

图中:

10、动力机组;11、过滤器;12、发动机;13、液压泵;20、四联多路阀;30、转向阀块;31、双向背压阀;32、双向液压锁;33、双向溢流阀;34、单向阀;35、单向溢流阀;36、球阀;40、鹅颈转向油缸;50、轴线车转向油缸;60、顶升阀块;61、外控平衡阀;62、单向调速阀;70、三联球阀;80、双向防爆阀;90、顶升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过滤器11、发动机12、液压泵13、四联多路阀20、转向阀块30、鹅颈转向油缸40、轴线车转向油缸50、顶升阀块60、三联球阀70、双向防爆阀80、顶升油缸90以及其他液压系统必需的管接头、钢管和软管;上述元件构成了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的动力机组10、转向液压系统和顶升液压系统。

本发明的动力机组10包括:过滤器11、发动机12和液压泵13,过滤器11用于对从油箱进入整个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进行过滤,发动机12用于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13用于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能;液压泵13的出油口作为动力机组10的出油口,液压泵13的出油口与四联多路阀20的进油口相连接,四联多路阀20的回油口与动力机组10的回油口相连,即:四联多路阀20的回油口接入油箱中。

本发明的转向液压系统包括:转向阀块30、鹅颈转向油缸40和轴线车转向油缸50,四联多路阀20第一联的出油口(a1、b1口)与转向阀块30的进油口(p1、p2口)相连,转向阀块30的出油口分别进入鹅颈转向油缸40的大腔及小腔、轴线车转向油缸50的大腔及小腔,转向阀块30的回油口与四联多路阀20的回油口并联后连接动力机组10的回油口;使用时,通过操作四联多路阀20的第一联,控制鹅颈转向油缸40和轴线车转向油缸50实现挂车的液压主动转向。其中:本发明的鹅颈转向油缸40包括左鹅颈转向油缸和右鹅颈转向油缸,轴线车转向油缸50包括左轴线车转向油缸和右轴线车转向油缸;左鹅颈转向油缸的小腔与左轴线车转向油缸的大腔并联后与转向阀块30的第一出油口相连,左鹅颈转向油缸的大腔与左轴线车转向油缸的小腔并联后与转向阀块30的第二出油口相连,右鹅颈转向油缸的小腔与右轴线车转向油缸的大腔并联后与转向阀块30的第三出油口相连,右鹅颈转向油缸的大腔与右轴线车转向油缸的小腔并联后与转向阀块30的第四出油口相连,如图1所示。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转向阀块30包括:四个双向背压阀31、两个双向液压锁32、两个双向溢流阀33、四个单向阀34、单向溢流阀35和球阀36,其均集成在转向阀块30的内部。其中:双向背压阀31与双向液压锁32相配合使用,用于保持鹅颈转向油缸40和轴线车转向油缸50内的压力;双向溢流阀33用于保护鹅颈转向油缸40和轴线车转向油缸50不超过设定压力,单向阀34与单向溢流阀35相配合使用,用于保证在温度急剧变化时,转向液压系统不会超压;球阀36用于在在油缸维修时卸除鹅颈转向油缸40和轴线车转向油缸50内的压力。

本发明转向阀块30内部油路连接关系为:两个双向液压锁32的进油口作为转向阀块30的进油口,双向液压锁32的出油口与对应的双向背压阀31的进油口相连,四个双向背压阀31的出油口作为转向阀块30的四个出油口;两个双向溢流阀33和四个单向阀34并联后与双向背压阀31的出油口相连,四个单向阀34的出油口并联后与单向溢流阀35的进油口相连,单向溢流阀35的出油口作为转向阀块30的回油口;球阀36的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单向溢流阀35的进油口、出油口相并联。

本发明的转向液压系统通过牵引车转向带动两个鹅颈转向油缸40进行伸缩,鹅颈转向油缸40伸缩挤出的液压油进入挂车的轴线车转向油缸50,使挂车的轴线车转向油缸50伸缩,带动挂车转向机构动作,实现挂车悬架转角的变化;同时,挂车的轴线车转向油缸50挤出的液压油又进入鹅颈需要吸油的鹅颈转向油缸40中,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回路;保证牵引车、鹅颈的转角与挂车转向机构的转角相同,形成八字转向模式,实现挂车最小转弯半径。

本发明的顶升液压系统包括:顶升阀块60、三联球阀70和多个顶升油缸90,每个顶升油缸90上均带有板式的双向防爆阀80;四联多路阀20第二联至第四联的出油口均与顶升阀块60的进油口相连,顶升阀块60的出油口与三联球阀70的进油口相连,三联球阀70的出油口与所有双向防爆阀80的进油口相连,双向防爆阀80的出油口与对应的顶升油缸90相连,三联球阀70用于控制顶升阀块与双向防爆阀之间油路的通断,述双向防爆阀80的作用是在行驶过程中当油缸的软管出现爆破后,双向防爆阀将自动将此路关闭,保持油缸内压力,保证车辆仍能正常工作;使用时,通过操作四联多路阀的第二联至第四联控制顶升油缸90实现车辆的升降,便于大型货物的装卸和运输,提高整车的通过性能。

本发明的顶升液压系统适用于五桥挂车,共配合设有10个支撑悬架和10个顶升油缸90,10个顶升油缸90形成三点支撑;其中,挂车左侧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的顶升油缸作为第一支撑点,挂车右侧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的顶升油缸作为第二支撑点,挂车尾部第四桥、第五桥的顶升油缸作为第三支撑点。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顶升阀块60包括:三个外控平衡阀61和三个单向调速阀62,三个外控平衡阀61和三个单向调速阀62集成在顶升阀块60内部。其中:外控平衡阀61用于在不操作时保持顶升油缸内的压力,在操作过程中限制顶升油缸的最高压力,保护元件;单向调速阀62用于保证车架在下降时不会因自重而下降过快。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顶升液压系统中各油路的具体连接关系为:

四联多路阀20第二联的一出油口(b2)、第一个单向调速阀62、第一个外控平衡阀61和三联球阀70第一联的进油口相串联,第二支撑点的所有双向防爆阀80的进油口并联后与三联球阀70第一联的出油口相连;四联多路阀20第二联的另一出油口(a2)与第一个外控平衡阀61的控制口相连;使用时,通过操作四联多路阀20的第二联,实现车架第二支撑点的升降;

四联多路阀20第三联的一出油口(b3)、第二个单向调速阀62、第二个外控平衡阀61和三联球阀70第二联的进油口相串联,第一支撑点的所有双向防爆阀80的进油口并联后与三联球阀70第二联的出油口相连;四联多路阀20第三联的另一出油口(a3)与第二个外控平衡阀61的控制口相连;使用时,通过操作四联多路阀20的第三联,实现车架第一支撑点的升降;

四联多路阀20第四联的一出油口(b4)、第三个单向调速阀62、第三个外控平衡阀61和三联球阀70第三联的进油口相串联,第三支撑点的所有双向防爆阀80的进油口并联后与三联球阀70第三联的出油口相连;四联多路阀20第四联的另一出油口(a4)与第三个外控平衡阀61的控制口相连;使用时,通过操作四联多路阀20的第四联,实现车架第三支撑点的升降。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种挂车的液压系统,该系统采用液压悬挂和液压主动转向。液压悬挂采用半桥形式,通过控制悬挂上的顶升油缸可以实现车辆的升降,便于大型货物的装卸和运输,提高整车的通过性能。传统半挂车普遍采用钢板弹簧形式的全桥悬架,挂车只能靠车头的牵引实现强制转向;由于该挂车液压悬挂轮组采用半桥模式,因此可以采用连杆转向机构,通过牵引车鞍座的连动实现挂车车轮主动转向功能,保证了牵引车和挂车的全部车轮为同一转向中心,实现最小转弯半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