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编织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6229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编织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编织式车架,属于摩托车机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中重要的部件,将承担着整个摩托车中各部件的支撑及定位,尤其是对发动机的支撑定位,因此,车架的设计至关重要,车架的重量、震动性及稳定性等都是设计者重要考虑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钢管编织式车架,其设计新颖科学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紧凑、重量轻、稳定性好等优点。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管编织式车架,其包括车架主体,该车架主体包括有车架立管、及均具有左右对称结构的车架前段上主管、车架前段下主管、车架尾段上主管、车架尾段下主管、前悬挂前主管、前悬挂后主管,其中,

所述车架立管上、下部对应固连所述车架前段上主管、车架前段下主管,该车架前段上主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车架主体下部且与所述车架尾段下主管的下端通过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对应固连,所述车架尾段下主管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车架尾段上主管后部位置并与之对应固连,所述车架尾段上主管另一端对应固连于所述车架前段上主管中部位置,所述车架前段下主管另一端对应固连于所述车架前段上主管中下部位置上;

所述前悬挂前主管、前悬挂后主管下端对应连接、上端对应固连于所述车架前段下主管上,且该前悬挂前主管、前悬挂后主管、车架前段下主管形成一倒三角闭环结构;

所述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之间固接有车架后下悬挂横管;所述车架前段上主管中部位置的左右对称结构之间固接有车架后上悬挂横管;所述前悬挂前主管、前悬挂后主管下端连接位置具有车架前悬挂横管,该车架前悬挂横管连接于所述前悬挂前主管、前悬挂后主管的左右对称结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前悬挂横管上固连有车架前悬挂安装板,所述车架后上悬挂横管上固连有发动机后上悬挂板,所述车架后下悬挂横管上固连有发动机后下悬挂板,所述车架前悬挂安装板上的发动机前悬挂安装点、发动机后上悬挂板上的发动机后上悬挂安装点、发动机后下悬挂板的发动机后下悬挂安装点对应与发动机的前、后上、后下三个安装点进行配合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前悬挂安装板包括有发动机前悬挂连接板,所述发动机前悬挂安装点处于该发动机前悬挂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上固连有侧支架安装支架,该侧支架安装支架沿远离所述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方向倾斜设置,且于该侧支架安装支架背面固连有侧支架安装支架加强板,该侧支架安装支架加强板同时固接于所述车架后下悬挂横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相对内侧具有塞头,所述车架后下悬挂横管两端套于该塞头上并与之焊接固连;所述前悬挂前主管、前悬挂后主管下端连接位置相对内侧也具有塞头,所述车架前悬挂横管两端套于该塞头上并与之焊接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立管与所述车架前段上主管之间固设有第一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前段上主管、车架前段下主管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管,其中,该第一加强管数量为二个及以上时,相邻第一加强管之间呈锐角夹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尾段下主管与所述车架尾段上主管、车架前段上主管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计新颖科学合理,通过车架立管、车架前段上主管、车架前段下主管、车架尾段上主管、车架尾段下主管、前悬挂前主管、前悬挂后主管、车架后下悬挂横管、车架后上悬挂横管及车架前悬挂横管将整个车架主体设置成空间位置上的多个闭环框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紧凑、重量轻、稳定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车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发动机安装前部的结构图;

图5是图1中发动机安装形态的结构图;

图6是图1中发动机安装形态的另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如图1-6所示的钢管编织式车架,其包括车架主体,该车架主体包括有车架立管1,车架主体还包括均具有左右对称结构的车架前段上主管2、车架前段下主管3、车架尾段上主管4、车架尾段下主管5、前悬挂前主管6、前悬挂后主管7,其中,

车架立管1上、下部对应固连车架前段上主管2、车架前段下主管3,该车架前段上主管2另一端延伸至车架主体下部且与车架尾段下主管5的下端通过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8、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9对应固连,车架尾段下主管5的上端延伸至车架尾段上主管4后部位置并与之对应固连,车架尾段上主管4另一端对应固连于车架前段上主管2中部位置,车架前段下主管3另一端对应固连于车架前段上主管2中下部位置上;

前悬挂前主管6、前悬挂后主管7下端对应连接、上端对应固连于车架前段下主管3上,且该前悬挂前主管6、前悬挂后主管7、车架前段下主管3形成一倒三角闭环结构;

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8、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9之间固接有车架后下悬挂横管12;车架前段上主管2中部位置的左右对称结构之间固接有车架后上悬挂横管11;前悬挂前主管6、前悬挂后主管7下端连接位置具有车架前悬挂横管10,该车架前悬挂横管10连接于前悬挂前主管6、前悬挂后主管7的左右对称结构之间。

本案中各主管均采用钢管,各连接关系主要采用焊接固连。其中,车架后下悬挂横管12、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8、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9、车架前段上主管2及车架立管1形成一闭环框架结构,车架后下悬挂横管12、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8、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9、车架尾段下主管5、车架尾段上主管4形成一闭环框架结构,车架前段上主管2、车架尾段上主管4、车架尾段下主管5形成一大的三角形闭环框架结构,同样地,前悬挂前主管6、前悬挂后主管7及车架前悬挂横管10、车架前段下主管3形成整体框架结构,各框架结构将车架主体形成多个空间立体封闭框架,以提高整个车架的使用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

车架前悬挂横管10上固连有车架前悬挂安装板13,车架后上悬挂横管11上固连有发动机后上悬挂板19,车架后下悬挂横管12上固连有发动机后下悬挂板20,车架前悬挂安装板13上的发动机前悬挂安装点15、发动机后上悬挂板19上的发动机后上悬挂安装点16、发动机后下悬挂板20的发动机后下悬挂安装点17对应与发动机18的前、后上、后下三个安装点进行配合固连。根据发动机18的形状和性能的不同,车架主体上相应发动机定位形式将随之变化,比如图5中,发动机18直接定位于车架前悬挂安装板13、发动机后上悬挂板19及发动机后下悬挂板20三板上。又或者如图6所示,车架前悬挂安装板13包括有发动机前悬挂连接板14,发动机前悬挂安装点15处于该发动机前悬挂连接板14上,即发动机18定位在发动机前悬挂连接板14、发动机后上悬挂板19及发动机后下悬挂板20三板上。

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8上固连有侧支架安装支架21,该侧支架安装支架21沿远离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9方向倾斜设置,且于该侧支架安装支架21背面固连有侧支架安装支架加强板22,该侧支架安装支架加强板22同时固接于车架后下悬挂横管12上。

车架主管连接左接头8、车架主管连接右接头9相对内侧具有塞头27,车架后下悬挂横管12两端套于该塞头27上并与之焊接固连;前悬挂前主管6、前悬挂后主管7下端连接位置相对内侧也具有塞头27,车架前悬挂横管10两端套于该塞头27上并与之焊接固连,以此保证焊接质量,并增加焊接强度。

最后,车架立管1与车架前段上主管2之间固设于第一加强板23;车架前段上主管2、车架前段下主管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管24,其中,该第一加强管24数量为二个及以上时,相邻第一加强管24之间呈锐角夹角设置;车架尾段下主管5与车架尾段上主管4、车架前段上主管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板25,通过加强板及加强管的设置,以增强整个车架的强度。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