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28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童推车产品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将儿童放入儿童推车中进行户外运动,确实方便了许多。但是在儿童推车携带或存放时,常常面临儿童推车的体积较大,存放需要较大空间的问题,如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儿童推车通常都无法放入车辆的后备箱内。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儿童推车都带有折叠的功能,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也有的能实现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折叠,但形状结构稍显单调,且结构复杂,折叠原理各不相同,折叠操作复杂,所以仍无法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中国专利CN1608916A公开了一种可横向折叠的童车,包括车架体、设置在车架体下方的车轮,车架体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后轮支架、与后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的推把、设置于车架体上的靠背杆,两个侧支架之间设置有后十字撑架,后十字撑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组件、第二组件,靠背杆被后十字撑架所支撑,第一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杆和第一下连杆,第二组件包括第二上连杆和第二下连杆,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转动连接,第二下连杆与第二上连杆相转动连接,并且两者之间具有限位件,第一下连杆与第一上连杆相转动连接,并且两者之间也具有限位件。该后十这撑架使得靠背杆可以尽量向水平方向调节,并且不影响整车的折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儿童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推车,其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均可折叠,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推车车架包括位于推车两侧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下部安装有前轮组件的前支架、下部安装有后轮组件的后支架、推杆、坐杆,前支架的上部和后支架的上部分别与推杆转动连接,坐杆的前部和后部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转动连接;推车车架还包括有连接并支撑在两侧的侧支架之间的前撑架和底撑架,前撑架由第一前支杆和第二前支杆在中部相转动连接构成,第一前支杆和第二前支杆的上部分别与两侧的坐杆的前部转动连接,第一前支杆和第二前支杆的下部分别与两侧的前支架的下部转动连接,底撑架由第一底支杆和第二底支杆在中部相转动连接构成,第一底支杆和第二底支杆的前部分别与两侧的坐杆的前部转动连接,第一底支杆和第二底支杆的后部分别与两侧的后支架的下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撑架和底撑架均为十字形撑架。

进一步地,第一前支杆与第二前支杆之间、第一底支杆和第二底支杆之间的转动轴心线沿着推车的前后方向延伸,除此之外构成侧支架的部件中相转动连接的二个部件之间的转动轴心线沿着推车的左右方向延伸。

优选地,展开状态下,第一底支杆、第二底支杆与坐杆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前支杆、第二前支杆与坐杆的连接处的后方,且位于前支架与坐杆的连接处的前方,后支架与推杆的连接处位于前支架与推杆的连接处的后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个部件相转动连接既包括二个部件直接相转动连接的情形,也包括二个部件通过至少一个其他部件相间接地转动连接的情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二个部件相转动连接是直接相转动连接的,或者是通过仅一个第三部件相间接地转动连接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且优选方面,坐杆分别通过转轴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转动连接,推杆分别通过转轴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转动连接,第一前支杆和第二前支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底支杆和第二底支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且优选方面,侧支架还包括分别通过沿推车左右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连接在前支架下部、后支架下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以及分别通过沿推车左右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连接在坐杆上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与第一前支杆、第二前支杆之间分别通过沿推车前后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第四连接件与第一底支杆、第二底支杆之间分别通过沿推车前后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均为U型连接件,第一前支杆、第二前支杆、第一底支杆、第二底支杆的端部分别插入到各U型连接件的U型开口内侧。

优选地,侧支架还包括有用于限制推杆相对前支架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优选地,后支架与推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前支架轴向延长线的上方。

优选地,推杆具有沿推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直杆段、自直杆段的下端部向下侧方弯折并延伸形成的弧形弯折段和连接在直杆段的上端部的推杆把手,直杆段的下部与后支架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弯折段的下端部与前支架的后端部转动连接。采取该结构设计,不仅造型美观,可以增加推车的坐位空间,而且有助于减小推车前后方向的折叠体积以及使折叠后的推车车架更平滑,易于携带。

进一步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前支架、后支架、推杆相互靠拢,第一前支杆、第二前支杆相转动靠拢,第一底支杆、第二底支杆相转动靠拢,两侧的侧支架之间相互靠拢,推车车架能够通过后轮组件和推杆自立于地面之上,前轮组件位于后轮组件的上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采用前撑架与底撑架配合支撑,使得推车车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整车设置简单,折叠操作简便。另外车架在横向和纵向均可收折,折叠后体积小,易于使用与携带、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展开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折叠中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折叠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侧支架;11、前支架;110、前轮组件;12、后支架;120、后轮组件;13、推杆;14、坐杆;15、挡片;21、前撑架;21a、第一前支杆;21b、第二前支杆;22、底撑架;22a、第一底支杆;22b、第二底支杆;L1、第一连接件;L2、第二连接件;L3、第三连接件;L4、第四连接件;D1、第一转轴;D2、第二转轴;D3、第三转轴;D4、第四转轴;D5、第五转轴;D6、第六转轴;D7、第七转轴;D8、第八转轴;D9、第九转轴;D10、第十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其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均可折叠,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推车车架包括位于推车两侧的侧支架1,侧支架1包括下端部安装有前轮组件110的前支架11、下端部安装有后轮组件120的后支架12、推杆13、坐杆14,前支架11的上端部和后支架12的上端部分别与推杆13的下部转动连接,坐杆14的前部和后部分别与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的上部转动连接;推车车架还包括有连接并支撑在两侧的侧支架1之间的前撑架21和底撑架22,具体的,前撑架21由十字交叉的第一前支杆21a、第二前支杆21b在中部相转动连接而成,交叉的两根前支杆21a、21b的上部和下部即为前撑架21的上部和下部,底撑架22由十字交叉的第一底支杆22a、第二底支杆22b在中部相转动连接而成,交叉的两根底支杆22a、22b的上部和下部即为底撑架22的上部和下部(此外,第一前支杆21a与第二前支杆21b之间、第一底支杆22a和第二底支杆22b之间的转动轴心线沿着推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前撑架21上部分别与两侧的坐杆14的前部转动连接,前撑架21的下部分别与两侧的前支架11的下部转动连接,底撑架22的前部分别与两侧的坐杆14的前部转动连接,底撑架22的后部分别与两侧的后支架12的下部转动连接。

本例中,如图2、图3所示,侧支架1还包括均为U型的第一连接件L1、第二连接件L2、第三连接件L3、第四连接件L4,U型的第一连接件L1、第二连接件L2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转轴D1、第二转轴D2与前支架11下部、后支架12下部转动连接;U型的第三连接件L3、第四连接件L4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三转轴D3、第四转轴D4与坐杆14的前部转动连接;另外,前撑架21和底撑架22的各端部分别插入到各U型连接件的U型开口处内侧,并与各U型连接件通过沿推车前后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连接,由此,前撑架21通过U型连接件L1和U型连接件L3实现与前支架11和坐杆14的万向转动连接,底撑架22通过U型连接件L2和U型连接件L4实现与坐杆14和后支架12的万向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坐杆14分别通过第五转轴D5、第六转轴D6与前支架11、后支架12转动连接,推杆13分别通过第七转轴D7、第八转轴D8与前支架11、后支架12转动连接,第一前支杆21a和第二前支杆21b通过第九转轴D9转动连接,第一底支杆22a和第二底支杆22b通过第十转轴D10转动连接;第一转轴D1、第二转轴D2、第三转轴D3、第四转轴D4、第五转轴D5、第六转轴D6、第七转轴D7、第八转轴D8、第九转轴D9、第十转轴D10的轴心线沿着推车的左右方向相平行设置。如图1、图2所示,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四转轴D4位于第三转轴D3的后方且第四转轴D4位于第五转轴D5的前方,第八转轴D8位于第七转轴D7的后上方(即后支架12与推杆13的连接处位于前支架11的轴向延长线的上方)。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4侧所示,侧支架1还包括有用于限制推杆13相对前支架11转动角度的固定设置在靠近推杆13前端部处的挡片15,车架展开时,向上转动推杆13至一定角度时(推杆13相对所述前支架11的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180°),挡片15抵挡在前支架11上,推杆13相对前支架11不能继续转动,推杆13处于展开状态;推杆13具有沿推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直杆段130、自直杆段130的下端部向下侧方弯折并延伸形成的弧形弯折段131和连接在直杆段130的上端部的推杆把手,直杆段130的下部与后支架12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弯折段131的下端部与前支架11的上端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如图2、图3、图4所示,当推车车架折叠时,锁定机构解锁,向后翻转推杆13并带动前支架11一起相对后支架12转动靠拢,前支架11向后支架12靠拢的同时带动十字交叉的前撑架21和后撑架22从左右方向向中间靠拢,从前后方向向后支架22靠拢,前撑架21和后撑架22在向中间靠拢的同时带动两侧的侧支架向中间靠拢收折,从而推车车架各部件从前后左右方向靠拢收折。如图4所示,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前支架11、后支架12、推杆13相互靠拢,前撑架21和底撑架22位于侧支架1的两侧之间并与侧支架1的两侧靠拢,推车车架通过后轮组件120和推杆13的把手自立于地面之上,前轮组件110位于后轮组件120的上方。

综上,采用前撑架21与底撑架22配合支撑,使得推车车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整车设置简单,折叠操作简便。另外车架在横向和纵向均可收折,折叠后体积小,易于携带、存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