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120发布日期:2018-11-07 22:5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殊托车。



背景技术:

托车主要是用来拖运物品的板状牵引车斗,其一般不设侧挡板,因此可以托运结构复杂或体积较大的产品,例如应用于尺寸较长的管材运输,成品汽车的托运等。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托车大部分车体表面为平整结构,功能性差,实际应用过程中,拖车上运输的多种产品当中的一些产品往往需要进行侧倾调整或使用,绝对平整的托车只能对这些产品进行人工调整,或事先在装货前在产品底面放置垫块,这些操作模式过于麻烦,且操作不正规。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升降式具有倾斜底板的特殊托车,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托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托车大部分车体表面为平整结构,功能性差,实际应用过程中,拖车上运输的多种产品当中的一些产品往往需要进行侧倾调整或使用,绝对平整的托车只能对这些产品进行人工调整,或事先在装货前在产品底面放置垫块,这些操作模式过于麻烦,且操作不正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特殊托车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特殊托车,其中,该一种特殊托车包括有:

拖车本体、实心钢板、第一折叠式底板、导轨、第一铰接座、第二折叠式底板、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座、铰接座结构、手扶导块结构和锁紧螺栓;

所述拖车本体的顶面左侧位置内嵌安装有一块长方形结构的实心钢板,且实心钢板的前后位置内嵌式对称安装有两根长条形的导轨;所述第一折叠式底板与第二折叠式底板中间位置利用第三铰接座进行铰连接,形成一个可旋转的双扇形底板结构,且形成的这个双扇形底板结构的左右端面边上分别与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的一边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的另一边均与导轨相连接,其中第一铰接座与导轨为不可活动的固定连接,而第二铰接座与导轨为可进行左右滑动的轨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接座的由两部分组成,左侧为铰接座结构,右侧为与左侧焊接在一起的带有滑槽的手扶导块结构,此导块结构带着铰接座结构利用滑槽与导轨进行槽轨滑动连接,且导块结构上还安装有用于限位的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式底板和第二折叠式底板利用第三铰接座进行中间活动连接后形成的双扇形底板结构,利用左侧的第一铰接座固定焊接在导轨的顶面左侧,利用右侧的第二铰接座滑动连接在导轨的顶面右侧,形成了通过向左按住第二铰接座在导轨上的移动时,整个双扇形底板结构按第三铰接座旋转转后向上形成三角形双倾斜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实心钢板内的所有组件不工作时,均没入实心钢板的内腔中,当第一折叠式底板和第二折叠式底板滑动升起时,才高出实心钢板。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原有顶面为平板式结构的托车顶面左侧位置,内嵌有一块挖有空腔的实心钢板,在它的空腔内嵌入式对称安装有两根长条形的导轨,利用两片铰接在一起的可旋转折叠的底板,形成一个双扇形的底板结构,将这个组合而成的双扇形底板结构的两侧,通过铰接座安装在导轨上,其中左侧的铰接座焊接在导轨上,右侧的铰接座焊接有一个手扶导块,使右侧的手扶导块滑动安装在这两根导轨上,这样就形成了,通过手推手扶导块在导轨上的运动,使可旋转折叠的底板被升起,形成一个高出托板表面的三角形双倾斜面结构,因此,在向拖板装货之前,可以将需要在拖运过程中进行翻转使用的物品将在这个高出托板表面的三角形双倾斜面结构内,达到倾斜式放置相关的特殊物品,提高功能性,代替原有的需要事先垫块的操作方式,操作更规范。

2.由于实心钢板挖有空腔,所有部件都是与空腔内导轨进行连接的,因此整个结构中的升降式旋转折叠的底板,在非工作状态时,能够缩回到实心钢板的空腔中,与原有的托车顶面保持水平,以便整个拖车非装运特殊物品时,保持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由图1引出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工作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铰接座组成结构及与导轨滑动安装关系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轨实际没入实心钢板内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中:1、拖车本体,2、实心钢板,3、第一折叠式底板,4、导轨,5、第一铰接座,6、第二折叠式底板,7、第二铰接座,8、第三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5,一种特殊托车,包括有:

拖车本体1、实心钢板2、第一折叠式底板3、导轨4、第一铰接座5、第二折叠式底板6、第二铰接座7、第三铰接座8、铰接座结构A0、手扶导块结构A1和锁紧螺栓A2;

拖车本体1的顶面左侧位置内嵌安装有一块长方形结构的实心钢板2,且实心钢板2的前后位置内嵌式对称安装有两根长条形的导轨4;第一折叠式底板3与第二折叠式底板6中间位置利用第三铰接座8进行铰连接,形成一个可旋转的双扇形底板结构,且形成的这个双扇形底板结构的左右端面边上分别与第一铰接座5和第二铰接座7的一边过螺栓相连接;第一铰接座5和第二铰接座7的另一边均与导轨4相连接,其中第一铰接座5与导轨4为不可活动的固定连接,而第二铰接座7与导轨4为可进行左右滑动的轨槽连接。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特殊托车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第二铰接座7的由两部分组成,左侧为铰接座结构A0,右侧为与左侧焊接在一起的带有滑槽的手扶导块结构A1,此导块结构A1带着铰接座结构A0利用滑槽与导轨4进行槽轨滑动连接,且导块结构A1上还安装有用于限位的锁紧螺栓A2,利用此锁紧紧螺栓将在导轨4上没动移动的第二铰接座7进行锁紧固定在导轨4上,防止升起的底板发生回落现象。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特殊托车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第一折叠式底板3和第二折叠式底板6利用第三铰接座8进行中间活动连接后形成的双扇形底板结构,利用左侧的第一铰接座5固定焊接在导轨4的顶面左侧,利用右侧的第二铰接座7滑动连接在导轨4的顶面右侧,形成了通过向左按住第二铰接座7在导轨4上的移动时,整个双扇形底板结构按第三铰接座8旋转转后向上形成三角形双倾斜面结构,可以将需要倾斜摆放的物品放置在其上面,进行倾斜摆放,提高功能实用性;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特殊托车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实心钢板2内的所有组件不工作时,均没入实心钢板2的内腔中,当第一折叠式底板3和第二折叠式底板6滑动升起时,才高出实心钢板2,以便整个拖车非装运特殊物品时,保持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