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及其挡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7771阅读:1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耕机及其挡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耕机,尤其涉及一种水平轴式的微耕机的挡泥板。



背景技术:

水平轴式微耕机是指微耕机的动力输入轴为水平设置,水平轴式微耕机较垂直轴式微耕机来说其变速箱体更大。

而传统的水平轴式微耕机挡泥板采用内外挡泥板设计,内外挡泥板又分为左内、左外、右内、右外四部分,这种连接方式因为内挡泥板被分为两部分会产生死角,导致箱体与内挡泥板间会产生间隙,在机器工作时耕刀扬起的泥土泥浆会通过间隙打到箱体上。同时分开的外侧挡泥板由于一体性不好需要设计安装支架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中国专利CN203601397U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边罩的微耕机挡泥板,并具体公开了水平设置的挡泥板,在所述挡泥板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辅助挡泥板,所述辅助挡泥板水平连接在挡泥板的侧边上。并且从其说明书附图图2中可看出,其具有位于中部一体式的挡泥板,在挡泥板两侧设置有辅助挡泥板,而在挡泥板中部设置安装变速箱的开口,所述挡泥板还与保险杠连接。

首先,上述专利中的微耕机挡泥板,其位于中部的挡泥板比辅助挡泥板较大,其仅仅能够适用于垂直轴式微耕机。并且其在微耕机上的安装方式为:挡泥板通过螺钉先与保险杠连接,在微耕机的变速箱上设置有法兰盘,所述保险杠再与法兰盘连接,这是由于其结构设置不可避免的。这样一来,如果需要拆卸挡泥板的话,必须将保险杠随之一起拆卸。并且上述安装方式使得挡泥板强度低且连接可靠性低,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抖动。

其次,上述专利中的挡泥板与副轴挡泥板是通过设置的翻折边进行连接的,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其强度低,抖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且抖动小的、适用于水平轴式微耕机的挡泥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耕机的挡泥板,包括内挡泥板、与内挡泥板连接的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挡泥板中部和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微耕机变速箱箱体的开口,在所述开口前部两侧设置有一对凸耳,在所述凸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微耕机变速箱箱体的连接孔。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微耕机挡泥板,采用挡泥板直接与变速箱箱体直接连接,能够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在工作过程中挡泥板的抖动。另外,内挡泥板上能够包裹住箱体,避免箱体与挡泥板之间出现缝隙,能够避免泥土泥浆飞溅到变速箱体上及进入到箱体中影响箱体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在所述开口后部的内挡泥板上设置有一开孔,在所述开孔的两侧设置一对凸耳,在所述凸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微耕机变速箱箱体的连接孔。

为了进一步保证变速箱正常工作,在所述开口与开孔之间设置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具有向下的凹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挡泥板强度,在所述内挡泥板两侧边沿设置有连接孔,在所述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的过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可靠性,在所述左挡泥板、内挡泥板和右挡泥板上设置有一条形连接件,所述条形连接件与所述左挡泥板、内挡泥板和右挡泥板连接。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所述条形连接件为角钢。

为了进一步变为更换耕刀和轮胎,所述内挡泥板的面积不大于所述左挡泥板的面积或右挡泥板的面积。

一种微耕机,包括上述挡泥板。

其中,所述前部是指微耕机的行驶方向,后部是指微耕机的扶手架方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泥板适用于水平轴式微耕机,当然也可用于垂直轴式微耕机,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泥板,可使得挡泥板直接与变速箱箱体连接,提高连接可靠性和强度,避免了挡泥板在工作时的抖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还可使得挡泥板拆卸安装简单。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泥板分为内挡泥板、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能够实现将变速箱箱体全包裹,避免挡泥板与变速箱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泥土泥浆飞溅如变速箱内影响变速箱工作。

另外,内挡泥板与左右挡泥板的连接方式较现有的连接方式强度更高、可靠性更高。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泥板在使用时可轻易地更换微耕机耕刀或轮胎,不会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挡泥板与微耕机变速箱箱体的连接结构图;

图2为微耕机变速箱箱体的主视图;

图3为挡泥板的俯视图;

图4为挡泥板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微耕机的挡泥板,包括内挡泥板1、与内挡泥板1连接的左挡泥板2和右挡泥板3,在所述内挡泥板1中部和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的开口11,在所述开口11前部两侧设置有一对凸耳4,在所述凸耳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的连接孔。

另外,在内挡泥板1的两侧边沿设置有连接孔,在所述左挡泥板2和右挡泥板3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的过孔。所述连接孔和过孔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所述内挡泥板的边沿与左挡泥板2和右挡泥板3的边沿进行重叠,提高了挡泥板的强度。

而且,本实施例中的内挡泥板1的面积小于所述左挡泥板2的面,也小于所述右挡泥板3的面积。

采用本实施的的挡泥板,在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上设置有与挡泥板凸耳4对应的凸台51,在凸台51上设置有与连接孔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栓或螺柱将内挡泥板1锁定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

本实施例中的挡泥板适用于水平轴式微耕机,当然也可用于垂直轴式微耕机,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挡泥板,可使得挡泥板直接与变速箱箱体连接,提高连接可靠性和强度,避免了挡泥板在工作时的抖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还可使得挡泥板拆卸安装简单。

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挡泥板分为内挡泥板、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能够实现将变速箱箱体全包裹,避免挡泥板与变速箱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泥土泥浆飞溅如变速箱内影响变速箱工作。

另外,内挡泥板1与左右挡泥板的连接方式较现有的连接方式强度更高、可靠性更高。

而且本实施例中的挡泥板在使用时可轻易地更换微耕机耕刀或轮胎,不会发生干涉。

一种微耕机,包括本实施例中的挡泥板。

实施例2:如图1-4所述,一种微耕机的挡泥板,包括内挡泥板1、与内挡泥板1连接的左挡泥板2和右挡泥板3,在所述内挡泥板1中部和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的开口11,在所述开口11前部两侧设置有一对凸耳4,在所述凸耳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的连接孔。在所述在所述开口11后部的内挡泥板1上设置有一开孔12,在所述开孔12的两侧设置一对凸耳4,在所述凸耳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的连接孔。在所述开孔12与开口11之间形成有与内挡泥板1本体为一体的连接边13,所述连接边13具有向下的凹部。

其中,所述凸耳4可与内挡泥板1一体设置,可也分体设置,然后将凸耳4焊接在内挡泥板1本体上,使其具有向下的凸耳4。

另外,在内挡泥板1的两侧边沿设置有连接孔,在所述左挡泥板2和右挡泥板3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的过孔。所述连接孔和过孔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所述内挡泥板1的边沿与左挡泥板2和右挡泥板3的边沿进行重叠,提高了挡泥板的强度。

而且,在所述左挡泥板2、内挡泥板1和右挡泥板3上设置有一条形连接件6,所述条形连接件6与所述左挡泥板2、内挡泥板1和右挡泥板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连接件6为角钢。在所述左挡泥板2、内挡泥板1和右挡泥板3上分别设置有与角钢螺栓连接的孔。

而且,本实施例中的内挡泥板1的面积小于所述左挡泥板2的面积,也小于所述由挡泥板3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1用于包裹所述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的传动部分,然后在变速部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凸台51,所述凸台51与凸耳4相对应,并且在凸台51上设置有与凸耳4上的连接孔相配合的通孔,然后通过螺栓或螺柱将其连接。使得内挡泥板1完全将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包裹住。避免了泥土泥浆飞溅入变速箱箱体内影响变速箱工作。

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或者通过较窄通道时,或者更换轮胎或者耕刀时,可不安装所述左挡泥板2和右挡泥板3。当在工作过程中,将所述左挡泥板2和右挡泥板3与内挡泥板1进行连接,并采用条形连接件6将其连接为一体,增大挡泥板的防护范围,提高了挡泥板的强度。

另外,在拆卸挡泥板时,直接将其从微耕机变速箱箱体5上拆卸下来即可,拆卸方便快速。

本实施例中的内挡泥板与左右挡泥板的连接方式较现有的连接方式以及内挡泥板与微耕机变速箱箱体的连接方式强度更高、可靠性更高,能够有效避免微耕机在工作过程中挡泥板发生的抖动。

一种微耕机,包括本实施例中的挡泥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